第106頁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 作者:西羚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李治有些不高興:「朕受了那麽多苦,就沒有單獨給朕的獎勵嗎?」
武後伸出手,挨個點了過去:「我看都很適合陛下。」
李治:「……」
【《備孕須知》這裏對父母雙方都有要求,就跟種地一樣,既需要良種也需要沃土,父母都需要戒菸戒酒鍛鍊身體。知識比較專業,是婦產科主任結合婦產科多年經驗所寫,有需要的朋友及時答題哦!】
【《育兒手冊》主要是低齡嬰幼兒的保健教育,嬰幼兒的健康隱患,常患的疾病症狀,如何應急處理都有介紹。比如常見的新生兒黃疸,嬰幼兒拉稀,幼兒高熱發燒等等,很推薦新手爸爸新手媽媽學習,教育不是母親一個人的事,父母一起愛護孩子才能有更健康快樂的寶寶!】
【《華夏產科發展史》顧名思義,從古代的婦產科名醫一直講述到現代,會重點介紹醫學技術和工具發展,也包括近代引入西醫後的婦產科工具等等。比較專業,這一本書比較適合婦產科的醫學生看。】
【重點介紹後麵兩本!】
係統的電子音快速念完後,語氣突然高昂起來,讓古人跟著情緒拔高,齊齊期待起來。
【在古代,許多技術都是傳男不傳女,把女性排除在技術傳承之外,也導致她們為了生存隻能依附於自己丈夫,這並不是她們無能,而是從出生開始各種不公平對待,讓她們的價值隻能在生兒育女相夫教子上體現。
在現代,為了解決媽媽們的就業問題,國家大力支持在地方上發展女性手工業工廠,讓媽媽們可以一邊照顧孩子一邊解決經濟問題。要知道,伸手要錢和自己手裏有錢完全不一樣,要不然疼愛女兒的娘家為什麽陪嫁幾條街的嫁妝,還不是希望女兒出嫁後過得好。
我們現代,國家珍惜每個女兒,不僅有了平等的受教育權和政治選舉權,也各種支持女性就業。
這本《女子手工藝技術》就是根據民間傳統工藝總結的,最適合女性小成本嚐試的手工藝。可以和刺繡一樣,在家或者在家附近的工坊製作,也不會離家太遠,很適合帶娃的媽媽們。
當然,如果大家不耐煩看書,覺得文字太難以理解,也可以多多關注文化館、博物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那裏經常會安排有非遺傳人免費教學。許多社區工作人員也會組織手工藝傳人來社區文化中心,給小區的失業人員上課學習後再就業,都是免費教學,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這天幕到處賣書,搶了我們飯碗!」
起初,對於天幕這種相當於公開許多手工藝人技術的行為,有些工匠是比較緊張的。
盡管士農工商的時代,工不受重視,也沒有商人有錢,是個很多時候需要依附於權貴或者官府才過得比較好的職業。工匠,還有匠戶,完全靠手藝吃飯,一大家子祖祖輩輩靠著不外傳的手藝養活子孫後代,但是一旦被竊密,不是無可替代,就很容易被搶走飯碗。
有些工匠寧願把技術傳給兒媳或者妻子,也不會傳給女兒,就怕外嫁女把技術泄漏。
「女子生兒育女就行,做手工藝能行嗎?又要刺繡又要帶孩子,去做手工藝了誰做家務?」
「真想看看後世的技術,是不是百花齊放非常繁榮。」
「等我有這本書,多多學習交流,現在的技術定能再上一層樓!」
民間工匠有些人越討論越激烈,但是也有人非常開明。
等聽到後麵的免費教學,頓時不是工匠的階層也炸開了鍋。
年邁的房玄齡激動到鬍鬚顫抖:「免費教學!」
誰不知道技術的可貴,哪個世家沒一兩樣保密的家傳技術,這年頭,連筆墨紙硯的製造技術原本都把控在世家手裏。
如果不是天幕送書,世家光是靠造紙等技術就可以做壟斷經濟。也因此,原本筆墨紙硯價格很貴,寒門學子單純是買紙練字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現在可以說因為天幕,產量提高,價格也打下來了。
「還有這種好事?誰這麽大方?是為了收徒吧?」李靖也感到不可思議。
他收了不少武將教授兵法,還寫兵書教學,是因為陛下擔心大唐重蹈大漢的覆轍,衛青霍去病一去世就沒有武將可用。
而他家學淵源,也的確有武學兵法經驗適合教授,但拜師怎麽可能沒代價?孔聖人收學生都要需要束脩,後世免費教學是什麽都不需要嗎?
長孫無忌道:「難怪天幕送書這麽大方,原來後世的朝廷也這麽大方。」
長孫無忌原本是隨口一說,說出口其他人齊齊恍然大悟。
也對啊,天幕不需要他們香火,也不需要祭拜,就隻需要看看故事答題,如此簡單就給予如此珍貴的各種書籍,這跟免費教學有什麽區別?
「先是免費教學,然後幫助再就業,原來如此。」李世民自認發現了真相,有些感動之餘,又有些自愧不如。
「一下子送這麽多技術,這麽多書籍,大唐如今完全做不到。」
也不知道後世是何等繁榮,各種技術朝廷都鼓勵免費教學,教會之後讓人再就業,難怪天幕還鼓勵女子學手藝,恐怕男男女女都有好事業,可以掙錢交稅。
一想到這裏,貞觀初年窮到部分宮殿還用茅草屋頂的李世民更眼紅了。
也不知道後世的稅收能收多人,人又多,技術也多,光是農稅就能收很多吧!
李治有些不高興:「朕受了那麽多苦,就沒有單獨給朕的獎勵嗎?」
武後伸出手,挨個點了過去:「我看都很適合陛下。」
李治:「……」
【《備孕須知》這裏對父母雙方都有要求,就跟種地一樣,既需要良種也需要沃土,父母都需要戒菸戒酒鍛鍊身體。知識比較專業,是婦產科主任結合婦產科多年經驗所寫,有需要的朋友及時答題哦!】
【《育兒手冊》主要是低齡嬰幼兒的保健教育,嬰幼兒的健康隱患,常患的疾病症狀,如何應急處理都有介紹。比如常見的新生兒黃疸,嬰幼兒拉稀,幼兒高熱發燒等等,很推薦新手爸爸新手媽媽學習,教育不是母親一個人的事,父母一起愛護孩子才能有更健康快樂的寶寶!】
【《華夏產科發展史》顧名思義,從古代的婦產科名醫一直講述到現代,會重點介紹醫學技術和工具發展,也包括近代引入西醫後的婦產科工具等等。比較專業,這一本書比較適合婦產科的醫學生看。】
【重點介紹後麵兩本!】
係統的電子音快速念完後,語氣突然高昂起來,讓古人跟著情緒拔高,齊齊期待起來。
【在古代,許多技術都是傳男不傳女,把女性排除在技術傳承之外,也導致她們為了生存隻能依附於自己丈夫,這並不是她們無能,而是從出生開始各種不公平對待,讓她們的價值隻能在生兒育女相夫教子上體現。
在現代,為了解決媽媽們的就業問題,國家大力支持在地方上發展女性手工業工廠,讓媽媽們可以一邊照顧孩子一邊解決經濟問題。要知道,伸手要錢和自己手裏有錢完全不一樣,要不然疼愛女兒的娘家為什麽陪嫁幾條街的嫁妝,還不是希望女兒出嫁後過得好。
我們現代,國家珍惜每個女兒,不僅有了平等的受教育權和政治選舉權,也各種支持女性就業。
這本《女子手工藝技術》就是根據民間傳統工藝總結的,最適合女性小成本嚐試的手工藝。可以和刺繡一樣,在家或者在家附近的工坊製作,也不會離家太遠,很適合帶娃的媽媽們。
當然,如果大家不耐煩看書,覺得文字太難以理解,也可以多多關注文化館、博物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那裏經常會安排有非遺傳人免費教學。許多社區工作人員也會組織手工藝傳人來社區文化中心,給小區的失業人員上課學習後再就業,都是免費教學,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這天幕到處賣書,搶了我們飯碗!」
起初,對於天幕這種相當於公開許多手工藝人技術的行為,有些工匠是比較緊張的。
盡管士農工商的時代,工不受重視,也沒有商人有錢,是個很多時候需要依附於權貴或者官府才過得比較好的職業。工匠,還有匠戶,完全靠手藝吃飯,一大家子祖祖輩輩靠著不外傳的手藝養活子孫後代,但是一旦被竊密,不是無可替代,就很容易被搶走飯碗。
有些工匠寧願把技術傳給兒媳或者妻子,也不會傳給女兒,就怕外嫁女把技術泄漏。
「女子生兒育女就行,做手工藝能行嗎?又要刺繡又要帶孩子,去做手工藝了誰做家務?」
「真想看看後世的技術,是不是百花齊放非常繁榮。」
「等我有這本書,多多學習交流,現在的技術定能再上一層樓!」
民間工匠有些人越討論越激烈,但是也有人非常開明。
等聽到後麵的免費教學,頓時不是工匠的階層也炸開了鍋。
年邁的房玄齡激動到鬍鬚顫抖:「免費教學!」
誰不知道技術的可貴,哪個世家沒一兩樣保密的家傳技術,這年頭,連筆墨紙硯的製造技術原本都把控在世家手裏。
如果不是天幕送書,世家光是靠造紙等技術就可以做壟斷經濟。也因此,原本筆墨紙硯價格很貴,寒門學子單純是買紙練字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現在可以說因為天幕,產量提高,價格也打下來了。
「還有這種好事?誰這麽大方?是為了收徒吧?」李靖也感到不可思議。
他收了不少武將教授兵法,還寫兵書教學,是因為陛下擔心大唐重蹈大漢的覆轍,衛青霍去病一去世就沒有武將可用。
而他家學淵源,也的確有武學兵法經驗適合教授,但拜師怎麽可能沒代價?孔聖人收學生都要需要束脩,後世免費教學是什麽都不需要嗎?
長孫無忌道:「難怪天幕送書這麽大方,原來後世的朝廷也這麽大方。」
長孫無忌原本是隨口一說,說出口其他人齊齊恍然大悟。
也對啊,天幕不需要他們香火,也不需要祭拜,就隻需要看看故事答題,如此簡單就給予如此珍貴的各種書籍,這跟免費教學有什麽區別?
「先是免費教學,然後幫助再就業,原來如此。」李世民自認發現了真相,有些感動之餘,又有些自愧不如。
「一下子送這麽多技術,這麽多書籍,大唐如今完全做不到。」
也不知道後世是何等繁榮,各種技術朝廷都鼓勵免費教學,教會之後讓人再就業,難怪天幕還鼓勵女子學手藝,恐怕男男女女都有好事業,可以掙錢交稅。
一想到這裏,貞觀初年窮到部分宮殿還用茅草屋頂的李世民更眼紅了。
也不知道後世的稅收能收多人,人又多,技術也多,光是農稅就能收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