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果然一如既往的心有靈犀。


    而且有了天幕的背書,想必朝堂之上也不會阻攔。


    【成書於唐憲宗時期的《大唐新語》完全沒提過武後殺女,最早提及的是《舊唐書》,到了《新唐書》時期加入多番揣測,把武後妖魔化。


    目的不言而喻,為了限製後宮權力。


    從大唐往後,後宮女性權力一路下跌,還開始大興纏足、殉葬、冥婚等陋習,不把女人當人。


    宋明清不僅再也沒有出現過第二位女皇,也再也沒有出現過大唐那樣自由的後宮,「母儀天下」最終變成了一句空話,隻能圈養於後宮。】


    秦朝,嬴政聽得非常震驚:


    「女子纏足了,如何種地?」


    大秦人口不足,尤其是剛剛經歷戰爭,民間許多寡婦獨自種地,非常辛苦。


    女子種地本就辛苦,還纏足了,難不成隻紡織不種地?但是假如男子被徵兵或者服徭役去了,家裏留下種地的不還是女人嗎?也不是誰家都有許多兄弟。


    再聽到殉葬,老秦人都震驚了。


    昔日秦穆公殉三良,大秦被罵了幾百年。


    而且當今陛下秦始皇推行以俑代人,不是說後世很喜歡大秦兵馬俑嗎?既然喜歡陶俑怎麽又要殉女人?女人殉葬了誰生孩子?


    「後世好像也沒比大秦厲害多少……」陰嫚公主低聲說道。


    說完又有些疑惑,前麵聽到兒科專著還在羨慕宋朝,醫學如此發達,其他百家文化想必也是精彩紛呈,讓她心生嚮往。


    但是緊接著聽到這放在大秦都要挨罵的措施,又疑惑了。


    那宋明清,到底是厲害還是不厲害呢?還是說隻對男子好,虐待女子???


    【好了,讓我們迴到小說本身。】


    第38章 《與武後靈魂互換後,李治發現了新大陸》4


    長樂一時激動, 為武皇鳴不平說了許多,說得口都幹了。


    她喝了口水,繼續講推文的小說, 還有點心虛,怕大家前麵的都忘記了, 連忙接上。


    【李治其實知道, 女子不易。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女子的不容易, 比自己想像的要多。


    比如重重的假髮髻,壓得頭皮緊脖子疼, 每天拆下滿頭髮髻和首飾, 頓覺頭皮一陣鬆快。


    比如寶石耳飾, 看似是華麗的賞賜、身份的象徵,可是戴時間長了耳垂墜到疼得皮像是要扯掉了,甚至還會扯破耳洞,流血發炎。


    再比如華麗的首飾步搖,環佩玉飾,是美麗,也是約束他行動的束縛。


    他不能像曾經那樣搖頭自如, 跨步行走,他要行為端莊,坐立都有人盯著行為舉止。


    大家都說這是女子生性愛美, 所以會戴這些沉重負擔, 李治曾經也這麽以為。


    可是當他身處後宮那個大環境,每日有其他後妃攀比、打量, 有以不同首飾布料的賞賜來比較寵愛,還有宮中規矩要求如何穿戴。


    都說女子擅長妝點內宅, 實際上是被困在內宅,而內宅空間太小,每日看來看去的隻有那些家具和飾品,隻能在上麵琢磨。甚至內宅的一切家具還不屬於女子,隻有被賞賜的首飾屬於自己。


    李治突然想到了先秦歷史。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帝王的癖好決定了後宮女人們的穿戴風格。大唐帝王好華服美飾,所以後妃忍著疼痛也要穿戴的美艷絕倫。


    這種美真的不痛嗎?


    是痛的,隻是大家習以為常的進行忍耐。


    李治身處後宮,也成了服「美役」的一員,才知道其中的辛苦。】


    清代,李汝珍站在書房的窗前,看著外麵的天幕,手裏提著的筆頓住了。


    他抬頭看看天幕上的文字,再低頭看看自己手下的稿子。


    「白鬍子官娥跨步上前,拿手指撚了撚唐敖右耳耳垂,猛地一針穿透。


    唐敖疼得慘叫……


    兩耳穿過,白鬍子宮娥拿了些鉛粉塗上,揉了幾下,立馬就給戴上一副八寶金耳環。


    唐敖隻覺得耳垂要裂開了。


    ……接著上來一個黑鬍子宮娥,拿著一匹白綾到床前跪下:稟娘娘,奉命給娘娘纏足。


    黑鬍子宮娥拿了一個矮凳坐在下麵,從中撕開白綾,先把唐敖右腳放在自己膝蓋上,飛快地腳趾縫裏撒了些白礬,把五個腳趾緊攢在手裏,把腳背用力往下一彎,彎到不能再彎,另一隻手上來,緊緊地纏上白綾;纏上兩層,拿針線密密縫上,接著再纏、再縫,再縫、再纏……(1)」


    這是他的小說《鏡花緣》,正好寫到男主唐敖到了女兒國,被女兒國的國王看上,聘入後宮為妃。


    女兒國的男子都需要敷粉裝扮,穿耳纏足,行走在街頭時羞羞答答,抱著孩子時賢惠溫柔。當唐敖這樣一個異類入宮,國王首先派遣宮娥——實際上也是作女子打扮的黑鬍子或者白鬍子男人,來教導唐敖「規矩」,這規矩就是先從穿耳纏足開始。


    唐敖無比痛苦,不僅身體上痛苦,心理上也覺得傷了自尊。


    但是這樣依然讓宮娥不滿,後來還得挨板子倒吊起來繼續教導規矩。等到受夠了一切苦頭,國王滿意了,來把玩唐敖的小腳,賞賜他珍珠首飾……


    這些,李汝珍寫得無比順暢,因為靈感來源於生活,身邊喜愛小腳的官吏商人見得太多,國王雖然寫得性別是女,行為舉止無一看起來不是那些庸俗的男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羚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羚墨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