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 作者:西羚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論是她曾刁難衛子夫還是刁難衛青,陛下那次不是及時到來或者知情了事後追責?誰告訴陛下的她能猜不到?
曾經在後宮,身處其中被一葉障目,隻顧著盯著衛子夫和其他後妃。現在離開那個環境,陳氏一下子就清醒了。
想著帝王前夫,深深一嘆。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王皇後區探望武氏新出生的女兒,還是後來武氏的女兒病逝,都不可能是個人的事,會圍繞著一大群宮女太監。
大唐的後宮與明清嚴格管控後妃與外界信息來往不同,大唐時期有完善的「命婦朝覲之禮」,後宮的女官和命婦可以與外界交流,與大臣結交(1)。
隻要裏麵任何一個女官是太原王氏的心腹,說安定公主是武氏所殺,武後就會得不償失反而被李治厭惡,武後有這麽傻嗎?】
「後妃誰會這麽傻?是不想要子女傍身?」
洪武朝,一位始終不受寵沒有子嗣的後妃憂心著自己的未來。
「不論是皇子還是公主,生了子女後妃才不會被殉葬,生了子女才能免死,誰會殺死公主自尋死路?」
再一想到自己的現狀,後妃每日惶惶不安。
太子朱標剛剛去世,陛下震怒悲傷之下,殉葬無數人。太醫,太子喜愛的妃子、宮女,殉葬了接近兩百人。
以陛下的作風,自己駕崩之日定然也會帶走許多後妃。
那時,她該如何是好?
後妃忍不住祈禱:老天啊,賜給她一個孩子吧,女兒也很好!
【此外,根據成書於唐憲宗時期的《大唐新語》記載,王皇後被廢是因為厭勝之術,比《新唐書》更受認可的《舊唐書》也有記載厭勝事件。
而厭勝事件距離公主之死已經一年多了。
厭勝事件爆發後,李治先是不允許王皇後母親柳氏再入宮,再貶謫柳奭,最後與朝臣多番爭議才廢王皇後,這也是符合王皇後急於求子和帝王厭惡厭勝之術的本性。】
劉徹坐直身子,深深皺眉。
陳皇後也是因為巫蠱事件被廢,雖然有與竇太後的權勢鬥爭,但他也的確非常厭惡巫蠱厭勝這些東西。
這種事相信沒幾個帝王能容忍。
.
「公主死後一年才廢後,還好意思說是因為公主被廢?」鄧綏溫文爾雅一笑,想起了自己的老對手,漢和帝的陰皇後。
在被廢之前,鄧綏孝順太後、體貼帝王、尊敬皇後,讓前朝後宮都挑不出錯來。
反觀陰皇後,心態失衡後也開始施展與厭勝之術類似的「祝詛」——也是一種巫蠱之術,恰好漢和帝劉肇病重,鄧綏得知陰皇後詛咒自己卻導致帝王病重,想要自殺以示清白,宮人攔下她謊稱皇帝康復她才放棄自殺。
等劉肇病癒,不出所料,巫蠱事件爆發,陰皇後被廢。
鄧綏看著左右心腹,微微一笑:「誰那麽傻對自己子女下手,孝順太後,服侍陛下才是明路,武皇既然是那麽厲害的女皇,怎麽會想不到?」
左右連聲稱是。
【最後是安定公主真正的死因。
歷史係教授雷家驥先生認為,結合李唐宗室許多子女的死亡,應該是「嬰兒猝死症」。
嬰兒猝死症是新生嬰兒頭一年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其發生率在每千名活產嬰兒中有2名到3名的死亡率。典型的嬰兒猝死症常發於一向看似十分健康的2個月到3個月大的嬰兒,小於2個月或大於6個月的嬰兒較為少見。
嬰兒猝死症多事發突然,常在嬰兒平靜安睡後,父母並未察覺任何異樣,然而一段時間後卻發現嬰兒心跳唿吸全無,突然毫無緣由地死亡(2)。
即使在現代醫學發達的年代,也避免不了嬰兒猝死症。在醫學還不夠發達的大唐,嬰孩的死亡率並不低。
要知道,我國現存最早的古代兒科專著是北宋兒科專家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這本書是錢乙門人閻季忠按照錢乙的臨床經驗總結整理,於公元1119年成書,距離唐高宗時期還有四五百年時間。
大唐雖然有兒科,但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傳說我國古代最早的兒科專著《顱囟經》成書於晚唐時期,而且原書早已失傳,現存的部分從明朝《永樂大典》裏輯錄,其實不全,也不知作者。】
事關幼兒夭折,頓時讓貴族和民間齊齊緊張起來。
「我說我那可憐的娃兒怎麽前一天都好好的,怎麽晚上睡著睡著突然沒了唿吸,原來是得病了我們不知道……」永徽年間,民間一位剛剛喪失自己幼兒的母親哭得悲痛欲絕。
孩子的父親眼神乞求地看著天幕,喃喃自語,也是對著天幕許願:「這個兒科書若是在獎勵裏有就好了。」
有學問的士大夫想要自己想辦法:「大唐也有太醫院,也有少小科,怎麽就不能自己寫?」
有人搖搖頭:「四五百年啊,相隔四五百年,後世的兒科醫學定然發展的更好了,我們大唐的大夫想自己寫能做到嗎?還不如指望答題獎勵。」
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作為統治者,李治一想到大唐竟然還需要寄希望於後世的兒科書籍,就覺得還是不夠。
武後也想起了女兒的去世,悲痛之餘,想要讓這種事再也不要發生。
「陛下,不如大唐也召集天下擅少小科的名醫,來編修一部有益於天下幼童的醫書?」
李治正好想到這裏,武後就先替他說出口,頓時欣賞地握住了武後的手:「朕正想如此。」
曾經在後宮,身處其中被一葉障目,隻顧著盯著衛子夫和其他後妃。現在離開那個環境,陳氏一下子就清醒了。
想著帝王前夫,深深一嘆。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王皇後區探望武氏新出生的女兒,還是後來武氏的女兒病逝,都不可能是個人的事,會圍繞著一大群宮女太監。
大唐的後宮與明清嚴格管控後妃與外界信息來往不同,大唐時期有完善的「命婦朝覲之禮」,後宮的女官和命婦可以與外界交流,與大臣結交(1)。
隻要裏麵任何一個女官是太原王氏的心腹,說安定公主是武氏所殺,武後就會得不償失反而被李治厭惡,武後有這麽傻嗎?】
「後妃誰會這麽傻?是不想要子女傍身?」
洪武朝,一位始終不受寵沒有子嗣的後妃憂心著自己的未來。
「不論是皇子還是公主,生了子女後妃才不會被殉葬,生了子女才能免死,誰會殺死公主自尋死路?」
再一想到自己的現狀,後妃每日惶惶不安。
太子朱標剛剛去世,陛下震怒悲傷之下,殉葬無數人。太醫,太子喜愛的妃子、宮女,殉葬了接近兩百人。
以陛下的作風,自己駕崩之日定然也會帶走許多後妃。
那時,她該如何是好?
後妃忍不住祈禱:老天啊,賜給她一個孩子吧,女兒也很好!
【此外,根據成書於唐憲宗時期的《大唐新語》記載,王皇後被廢是因為厭勝之術,比《新唐書》更受認可的《舊唐書》也有記載厭勝事件。
而厭勝事件距離公主之死已經一年多了。
厭勝事件爆發後,李治先是不允許王皇後母親柳氏再入宮,再貶謫柳奭,最後與朝臣多番爭議才廢王皇後,這也是符合王皇後急於求子和帝王厭惡厭勝之術的本性。】
劉徹坐直身子,深深皺眉。
陳皇後也是因為巫蠱事件被廢,雖然有與竇太後的權勢鬥爭,但他也的確非常厭惡巫蠱厭勝這些東西。
這種事相信沒幾個帝王能容忍。
.
「公主死後一年才廢後,還好意思說是因為公主被廢?」鄧綏溫文爾雅一笑,想起了自己的老對手,漢和帝的陰皇後。
在被廢之前,鄧綏孝順太後、體貼帝王、尊敬皇後,讓前朝後宮都挑不出錯來。
反觀陰皇後,心態失衡後也開始施展與厭勝之術類似的「祝詛」——也是一種巫蠱之術,恰好漢和帝劉肇病重,鄧綏得知陰皇後詛咒自己卻導致帝王病重,想要自殺以示清白,宮人攔下她謊稱皇帝康復她才放棄自殺。
等劉肇病癒,不出所料,巫蠱事件爆發,陰皇後被廢。
鄧綏看著左右心腹,微微一笑:「誰那麽傻對自己子女下手,孝順太後,服侍陛下才是明路,武皇既然是那麽厲害的女皇,怎麽會想不到?」
左右連聲稱是。
【最後是安定公主真正的死因。
歷史係教授雷家驥先生認為,結合李唐宗室許多子女的死亡,應該是「嬰兒猝死症」。
嬰兒猝死症是新生嬰兒頭一年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其發生率在每千名活產嬰兒中有2名到3名的死亡率。典型的嬰兒猝死症常發於一向看似十分健康的2個月到3個月大的嬰兒,小於2個月或大於6個月的嬰兒較為少見。
嬰兒猝死症多事發突然,常在嬰兒平靜安睡後,父母並未察覺任何異樣,然而一段時間後卻發現嬰兒心跳唿吸全無,突然毫無緣由地死亡(2)。
即使在現代醫學發達的年代,也避免不了嬰兒猝死症。在醫學還不夠發達的大唐,嬰孩的死亡率並不低。
要知道,我國現存最早的古代兒科專著是北宋兒科專家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這本書是錢乙門人閻季忠按照錢乙的臨床經驗總結整理,於公元1119年成書,距離唐高宗時期還有四五百年時間。
大唐雖然有兒科,但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傳說我國古代最早的兒科專著《顱囟經》成書於晚唐時期,而且原書早已失傳,現存的部分從明朝《永樂大典》裏輯錄,其實不全,也不知作者。】
事關幼兒夭折,頓時讓貴族和民間齊齊緊張起來。
「我說我那可憐的娃兒怎麽前一天都好好的,怎麽晚上睡著睡著突然沒了唿吸,原來是得病了我們不知道……」永徽年間,民間一位剛剛喪失自己幼兒的母親哭得悲痛欲絕。
孩子的父親眼神乞求地看著天幕,喃喃自語,也是對著天幕許願:「這個兒科書若是在獎勵裏有就好了。」
有學問的士大夫想要自己想辦法:「大唐也有太醫院,也有少小科,怎麽就不能自己寫?」
有人搖搖頭:「四五百年啊,相隔四五百年,後世的兒科醫學定然發展的更好了,我們大唐的大夫想自己寫能做到嗎?還不如指望答題獎勵。」
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作為統治者,李治一想到大唐竟然還需要寄希望於後世的兒科書籍,就覺得還是不夠。
武後也想起了女兒的去世,悲痛之餘,想要讓這種事再也不要發生。
「陛下,不如大唐也召集天下擅少小科的名醫,來編修一部有益於天下幼童的醫書?」
李治正好想到這裏,武後就先替他說出口,頓時欣賞地握住了武後的手:「朕正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