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暴風雪下得越來越久,災民更多,凍死餓死的人畜無數,越往北越甚。糧鋪的糧食價格越漲越高,因為交通不便,南方運來的糧食有限,許多糧鋪也斷了糧。正月六日之後,各地官府開始開倉放糧,還是不能解困。


    古代人一遭災就開始往神靈方麵想,彈劾榮昭公主的折子更多了。年前的大多折子是楚家有意讓人做的,為的是禁榮昭的足。而現在,朝中大臣都慌了,許多人都是發自內心認為榮昭得罪了神靈。不僅彈劾榮昭,還有人開始彈劾跟榮昭有關係的楚侯爺和永安侯府。彈劾楚家的人裏麵,二皇子一黨的人最多。


    十日,定州府的福運來商行及京城分行共向官府捐出六萬斤糧食,又向老百姓放糧一萬斤。


    因為福運來帶頭,許多還有存貨的糧鋪也開始捐糧,極大地緩解了朝庭的壓力,也救了無數生命。


    這幾家商行和糧鋪都得到皇上的表彰和嘉獎。特別是福運來商行,皇上親自提了一個大匾——義善可嘉,太後娘娘也下懿旨表彰陳阿福,說她是天下女子之楷模,還賜了兩柄玉如意。


    陳阿福的這個義舉,又為永安侯府爭了不少麵子迴來,彈劾永安侯府的折子少了許多。


    十五日,華昌郡主楚三夫人又發起了「獻溫暖送愛心活動」,帶頭捐錢捐物,給災民修繕房屋,買棉被棉襖。


    楚三夫人因為是帶頭人,捐了五百兩銀子。宮裏的後妃公主,大宅門裏的貴婦小姐也都積極響應起來。


    這個主意當然是陳阿福給三夫人出的。這種既出風頭又救人命的好事,三夫人非常願意去做,拿著由陳阿福代筆寫的「倡議書」去宮裏見皇上,得到皇上和太後的高度讚揚,還讓皇家女人作出表率。


    王皇後和孫貴妃、馬淑妃氣得牙癢,心道這個好主意咋自己沒想到。王皇後和孫貴妃是想為自己兒子博取好名聲,馬淑妃是想為閨女洗刷不好的名聲。


    而且這主意是討嫌的華昌提出來的,自己就是捐得再多,出風頭的也是華昌。但又不敢不捐,還不敢捐少了。太後娘娘都捐了五百兩銀子,王皇後隻得捐了三百兩銀子,馬淑妃捐了二百兩銀子。


    榮昭聽說了,派人進宮跟太後娘娘請示,她想進宮捐銀子。太後便派了一個嬤嬤去榮昭公主府收銀子,氣得榮昭肝痛,也隻得拿了一百兩銀子給那個嬤嬤。


    楚家,陳阿福最先響應倡議,自己捐了一百兩銀子,又代楚小姑娘捐了二十兩銀子。到了十六日,二房還沒動靜。楚三夫人知道是李氏搗鬼,便派了身邊的嬤嬤去二房女眷院子挨個收。


    二奶奶宋氏是庶子媳婦,娘家也不富餘,拿了二十兩銀子出來,這已經很不錯了。三奶奶沈氏娘家也不富餘,雖然父親是個從五品官,卻是翰林院的。但三爺楚令安是李氏的獨子,應該有些家底。她也捐的二十兩銀子,還是不錯。幾位姑娘,二姑娘楚珍捐了十兩銀子,三姑娘楚琳和四姑娘楚碧各捐了二兩銀子,這也不錯。


    可李氏說「倡議書」裏說了盡力而為,不「逼捐」,她沒有錢,一個子兒不捐。幾十兩銀子她也沒放在眼裏,她就是不想給狂妄的三夫人錦上添花。


    楚三夫人冷笑兩聲,讓人直接把楚家的」功德簿「交給老侯爺過目。


    老侯爺看了楚家的「功德簿」,把二老爺叫來大罵一頓。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現在永安侯府已經這麽艱難了,好不容易家裏的兩個婦人出錢出力出主意為朝庭作貢獻,自家人還不支持。若李氏這麽不識大體,就把那些年貪墨內宅的銀子統統吐出來。


    老爺子說得這麽明明白白,讓二老爺麵紅耳赤,他又去李氏院子把李氏大罵一頓。李氏無法,想捐五兩,看到二老爺有了動手的衝動,隻得比兩個兒媳婦多捐十兩,捐了三十兩銀子。


    陳阿福聽說後,覺得李氏也真是不聰明。幾十兩銀子買個麵子情,既討了老侯爺的歡心,說不定還能讓她跟強勢的三夫人關係有所緩和。還是楚二老爺精明,該發脾氣的時候發脾氣,該討歡心的時候討歡心,哪怕做了那麽多不好的事,老侯爺和楚侯爺都不忍心不管他。其實,李氏貪墨的那麽多銀子,許多還不是都被二老爺拿去花天酒地養女人了。


    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天時間就募集到六千多兩銀子,上百車衣物被子。這麽多財物,又會整救無數條生命。當然,貴婦小姐們的衣物不可能捐出來,捐出來的都是下人們的衣物被子。


    太後又下懿旨表彰華昌郡主,說她是天下女子楷模,是宗室女子典範。


    因為永安侯府兩個女人都為賑災做出了突出貢獻,又受到皇上和太後的嘉獎,彈劾永安侯府的折子漸漸少了下來。


    三夫人高興,送了陳阿福不少首飾擺件。那些東西可是內務府製的,有錢沒處買。


    老侯爺和楚侯爺、三老爺更高興,他們借口不能讓陳阿福太吃虧,又各賞了她一千兩銀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到福妻到 卷四 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灩灩清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灩灩清泉並收藏春到福妻到 卷四 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