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妤在完全陌生的家裏待了近五年,張挽儷每年迴來兩次,看望年幼的女兒。
李書妤後來總是不願意迴想那五年。
寄住的那家人也不差,在她被母親送去的第一天,那對夫妻和藹的和她打招唿,摸了摸她的臉說她很可愛。
也僅僅是這樣。
在此後的幾年,李書妤再也沒能體會過那樣親昵的誇讚。
因為張挽儷的交代,親戚很注重她的學習,卻不會過問她生活瑣事,更不會太多關注她在學校是否適應、同學間相處是否和諧融洽。
小學二年級,李書妤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流著淚迴家。阿姨詢問她怎麽了,問清緣由後,說會去學校幫她處理,告訴那個小孩兒不要再欺負她。
當天晚上,李書妤起來去衛生間,聽到阿姨向丈夫抱怨:「還真是嬌生慣養的小千金,一點委屈都受不得。我工作都忙不過來,還得幫她處理這些事情。」
「行了,去一趟吧。你沒看新聞嗎,李修鳴又升了,別委屈了人家女兒。」
女人冷嗬一聲,「要我說,你這個堂妹真是腦子有問題,李修鳴家世品貌出眾,仕途又這麽順,年紀輕輕升到那個位置,她居然甘心離婚。」
男人看著書沒抬頭,語氣戲謔,「要不怎麽說婦人之仁?一天隻想著愛不愛。愛能值幾個錢?」
李書妤並沒有完全聽懂他們的話,但是明白他們嫌自己麻煩。
在第二天,她告訴阿姨,不用去學校了,她自己能找老師解決。
從這天以後,她再沒有麻煩過這個家裏的任何一個人。
這對夫妻也有一個女兒,比李書妤大幾個月,兩人同班。
李書妤的到來讓女孩兒覺得,是李書妤分走了自己父母的關注,所以對她的態度很冷淡。
他們在一個房間住了近五年,可是說過的話很少,甚至到了學校,她都裝作不認識這個住在她家裏的妹妹。
在別人家裏,李書妤成了多餘和被忽視的那個。
李書妤時常覺得孤獨,難過的時候總會想起六歲之前在許家的那兩年,哥哥給她過生日、陪她去遊樂園、和她一起玩兒拚圖。
越孤單,她就越想念那段時光。
可是再想念,她也不能迴到濱州,也不能見到許況。
從濱州離開的時候,她帶走了一個許況送的玩偶娃娃。這個玩偶陪了她好幾年。
她住在親戚家的第四年,這個娃娃被同房間住的姐姐丟了。
李書妤睡覺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東西不見了,詢問女孩兒,女孩兒說沒看見,可能是不小心丟的。
一向安靜、看起來聽話的李書妤第一次情緒失控,和那女孩兒發生了衝突,一個人跑到丟棄垃圾的地方要找迴來,被阿姨阻攔了。
一向對她冷淡客套的夫妻,第一次開口指責她不懂事,一點兒小事非得鬧大。
李書妤看著他們,什麽話都沒說。
第二天,阿姨接到了學校打來的電話,說李書妤沒有來上學。
張挽儷得到女兒失蹤的消息,也急忙趕來申市。
最後,幾人在機場找到被工作人員看護著的李書妤。
她抬頭見到母親的第一句話是:「我不想在這裏,我要迴濱州找哥哥他們。」
因為她的這次叛逆出走,張挽儷拒絕了留在香港任教的邀請,迴到申市工作。
她將李書妤從親戚家接出來,和自己一起住。
那時候,李書妤已經十一歲,她性格安靜,對誰都很冷淡,甚至有些冷漠。
張挽儷想過和她好好相處,培養感情,可每次都被女兒冷淡疏離的態度遠遠的隔離。
張挽儷也是迷茫無措的,她自己沒有一個健全的家庭,母親早亡、沒叫過許從霖一聲父親,不知道怎樣當好一個媽媽,和女兒正常相處。
她和李書妤平時連溝通交流都很少,李書妤也不愛和她交流。
後來,許況說起李書妤小時候很會撒嬌,長大後再見,她冷漠了許多,變化挺大的。
周墨說,撒嬌是覺得自己正在被愛。
·
再一次被張挽儷放棄時,李書妤已經有些麻木。
她剛讀高一,周末迴家目睹了父母的爭吵。
長久不見的李修鳴已經沒了往日的風度,坐在客廳裏一支接一支的抽菸。
張挽儷遠遠的靠在桌子旁,沒有抬頭,她已經不再年輕,卻因為周身疏離的氣質,平添了獨特風韻。
李書妤在臥室裏做作業,不怎麽隔音的房間,讓她聽到了他們全部的對話。
李修鳴低啞著聲音詢問:「確定要結婚?」
「嗯。」
短暫沉默之後,李修鳴按滅煙:「那我怎麽辦?」
張挽儷抬頭,眼底帶了一些嘲諷,「前妻再婚,還會丟您李書記的臉嗎?」
李修鳴沒說話。
安靜了好一會兒,坐直身體,又恢復了以往的高高在上和俊雅,「阿儷,結婚可以,但女兒的監護權得給我。」
張挽儷忽然生氣,眼底滿是震驚,「你要不要臉?!」
李修鳴看她生氣難過,依舊沒有動搖,「要麽你去結婚,書妤跟我迴濱州。要麽她留在這裏,你和那人斷了。」
見她震驚痛苦的樣子,李修鳴帶著幾分殘忍:「你自己選。」
李書妤低頭,看著卷子上的題,答案她不太確定,握著筆在選項之間猶豫、徘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李書妤後來總是不願意迴想那五年。
寄住的那家人也不差,在她被母親送去的第一天,那對夫妻和藹的和她打招唿,摸了摸她的臉說她很可愛。
也僅僅是這樣。
在此後的幾年,李書妤再也沒能體會過那樣親昵的誇讚。
因為張挽儷的交代,親戚很注重她的學習,卻不會過問她生活瑣事,更不會太多關注她在學校是否適應、同學間相處是否和諧融洽。
小學二年級,李書妤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流著淚迴家。阿姨詢問她怎麽了,問清緣由後,說會去學校幫她處理,告訴那個小孩兒不要再欺負她。
當天晚上,李書妤起來去衛生間,聽到阿姨向丈夫抱怨:「還真是嬌生慣養的小千金,一點委屈都受不得。我工作都忙不過來,還得幫她處理這些事情。」
「行了,去一趟吧。你沒看新聞嗎,李修鳴又升了,別委屈了人家女兒。」
女人冷嗬一聲,「要我說,你這個堂妹真是腦子有問題,李修鳴家世品貌出眾,仕途又這麽順,年紀輕輕升到那個位置,她居然甘心離婚。」
男人看著書沒抬頭,語氣戲謔,「要不怎麽說婦人之仁?一天隻想著愛不愛。愛能值幾個錢?」
李書妤並沒有完全聽懂他們的話,但是明白他們嫌自己麻煩。
在第二天,她告訴阿姨,不用去學校了,她自己能找老師解決。
從這天以後,她再沒有麻煩過這個家裏的任何一個人。
這對夫妻也有一個女兒,比李書妤大幾個月,兩人同班。
李書妤的到來讓女孩兒覺得,是李書妤分走了自己父母的關注,所以對她的態度很冷淡。
他們在一個房間住了近五年,可是說過的話很少,甚至到了學校,她都裝作不認識這個住在她家裏的妹妹。
在別人家裏,李書妤成了多餘和被忽視的那個。
李書妤時常覺得孤獨,難過的時候總會想起六歲之前在許家的那兩年,哥哥給她過生日、陪她去遊樂園、和她一起玩兒拚圖。
越孤單,她就越想念那段時光。
可是再想念,她也不能迴到濱州,也不能見到許況。
從濱州離開的時候,她帶走了一個許況送的玩偶娃娃。這個玩偶陪了她好幾年。
她住在親戚家的第四年,這個娃娃被同房間住的姐姐丟了。
李書妤睡覺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東西不見了,詢問女孩兒,女孩兒說沒看見,可能是不小心丟的。
一向安靜、看起來聽話的李書妤第一次情緒失控,和那女孩兒發生了衝突,一個人跑到丟棄垃圾的地方要找迴來,被阿姨阻攔了。
一向對她冷淡客套的夫妻,第一次開口指責她不懂事,一點兒小事非得鬧大。
李書妤看著他們,什麽話都沒說。
第二天,阿姨接到了學校打來的電話,說李書妤沒有來上學。
張挽儷得到女兒失蹤的消息,也急忙趕來申市。
最後,幾人在機場找到被工作人員看護著的李書妤。
她抬頭見到母親的第一句話是:「我不想在這裏,我要迴濱州找哥哥他們。」
因為她的這次叛逆出走,張挽儷拒絕了留在香港任教的邀請,迴到申市工作。
她將李書妤從親戚家接出來,和自己一起住。
那時候,李書妤已經十一歲,她性格安靜,對誰都很冷淡,甚至有些冷漠。
張挽儷想過和她好好相處,培養感情,可每次都被女兒冷淡疏離的態度遠遠的隔離。
張挽儷也是迷茫無措的,她自己沒有一個健全的家庭,母親早亡、沒叫過許從霖一聲父親,不知道怎樣當好一個媽媽,和女兒正常相處。
她和李書妤平時連溝通交流都很少,李書妤也不愛和她交流。
後來,許況說起李書妤小時候很會撒嬌,長大後再見,她冷漠了許多,變化挺大的。
周墨說,撒嬌是覺得自己正在被愛。
·
再一次被張挽儷放棄時,李書妤已經有些麻木。
她剛讀高一,周末迴家目睹了父母的爭吵。
長久不見的李修鳴已經沒了往日的風度,坐在客廳裏一支接一支的抽菸。
張挽儷遠遠的靠在桌子旁,沒有抬頭,她已經不再年輕,卻因為周身疏離的氣質,平添了獨特風韻。
李書妤在臥室裏做作業,不怎麽隔音的房間,讓她聽到了他們全部的對話。
李修鳴低啞著聲音詢問:「確定要結婚?」
「嗯。」
短暫沉默之後,李修鳴按滅煙:「那我怎麽辦?」
張挽儷抬頭,眼底帶了一些嘲諷,「前妻再婚,還會丟您李書記的臉嗎?」
李修鳴沒說話。
安靜了好一會兒,坐直身體,又恢復了以往的高高在上和俊雅,「阿儷,結婚可以,但女兒的監護權得給我。」
張挽儷忽然生氣,眼底滿是震驚,「你要不要臉?!」
李修鳴看她生氣難過,依舊沒有動搖,「要麽你去結婚,書妤跟我迴濱州。要麽她留在這裏,你和那人斷了。」
見她震驚痛苦的樣子,李修鳴帶著幾分殘忍:「你自己選。」
李書妤低頭,看著卷子上的題,答案她不太確定,握著筆在選項之間猶豫、徘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