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伸手捂住口鼻,露出一雙帶著一些埋怨的眼睛。
許況看她一眼,覺得她最近格外嬌氣,感官靈敏的像貓。他伸手脫掉了西裝外套,起身放在副駕駛座上。
「行了嗎?」
李書妤點頭。
許況靠在座椅裏睡覺,李書妤一直側身看著車窗外。
沒過一會兒,就覺得無聊,將目光移到了睡著的許況身上。
他睡著時沒平日裏疏冷,膚色白皙、鼻樑高挺,因為利落的輪廓,並不顯得過分柔美。英挺的臉上帶著一些疲憊。
和他相處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李書妤大概了解了他的生活,枯燥、重壓,永遠也處理不完的工作、需要高效完成的合作談判······
這個年紀處於這種高位,哪怕是被稱讚為「年少有為」的商界天才,或許日子也並不好過,何況還有家族裏的那幾個人施壓。
李書妤突然覺得,許家的這些人裏,許延是最幸運的,每天躺平,吃吃喝喝,等著公司豐厚股份分紅。
可轉念一想,許延也不一定快活。
有一個各方麵都優秀的兄長,他一直活在被比較和打壓之中。
可能濱州不是一個可以帶來快樂的地方,想到這裏的人事,李書妤情緒低落。
許況睡了一會兒,睜開眼睛就看到了她在垂眸沉思。
他告訴何理,不迴酒店,先去餐廳吃飯。
車子停下時,李書妤先下了車。
許況坐在車裏迴完信息,問何理,李書妤下午去哪裏了?
何理說潭水墓地。
許況神情微頓,明白了她情緒低落的原因,看了眼手機日期,發現是張挽儷去世的日子。
透過車窗看向了等在不遠處的人,她神色平常,看不出是不是難過。
正如李書妤時常看不懂他,他有時也不懂看似簡單的李書妤。
他們的身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破碎的原生家庭、高高築起的防備心、岌岌可危的信任感。
可他們也不同。他被「親情」的枷鎖牢牢捆綁,她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很淡薄。
許況見過她和李修鳴的相處方式,當初得知前妻要結婚,李修鳴費了一番心力拿到李書妤的監護權,可將人接來濱州後,又丟給了許家。
李書妤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冷淡,似乎可以理解。因為李修鳴工作繁忙,也因為中間分開了十年的隔閡,他對這個女兒並沒有多上心。
可她和張挽儷的關係,也很冷淡。
或者就像周墨說的,李書妤對誰都很冷淡,永遠是高高在上的防備姿態。
這種姿態,許況也體驗過。就在他們分開十年,重逢的時候。
那是大一寒假,許況留校做實驗,隻剩下一周時間時才迴了趟家。他再次見到李書妤。
她穿著一件奶白色的毛衣,看上去安靜、淡漠,坐在沙發裏和許文濱聊天,商量去哪個學校讀書。
見到他時,在許文濱的介紹下,陌生疏離的對他說了句:「你好。」
長大後的李書妤和小時候很不同,不怎麽愛說話、也不怎麽活潑,見到他時會眼神裏帶著幾分防備和冷淡。
他是個孤冷的性子,自然也不會主動找她聯絡感情。所以,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關係都很冷淡疏遠,見了麵,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會簡單打個招唿。
那時候,朋友間都傳,許況不太喜歡李書妤。
不喜歡的原因很多,最關鍵的是許況看不慣她層出不窮的戀愛傳聞。更有人言之鑿鑿,說看到李書妤和男朋友在酒店約會,許況把她從酒店抓了出來。
傳言有誇張的成分,他們的關係倒也沒有多惡劣,隻能算疏遠。
這種淡漠的關係持續了一年多,直到李書妤來許家的第二春天,張挽儷和再婚的丈夫去度假,卻在雪崩中喪生。
得知死訊的時候,許況還在學校。
沒過幾天,京大和濱州的大學有一個項目合作,許況跟著老師去了濱州。
學校離許家老宅有些遠,住校又不方便,陳心嵐提議他可以住在公寓。
走讀的李書妤也住在那裏。
陳心嵐說,張挽儷去世沒多久,雖然書妤看起來沒什麽異常,但心裏肯定難受,許況正好可以照看一下。
許況不知道,她是從哪裏看出他有照顧人的耐心和愛心。
麵對母親囑託,還是答應下來。
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陳心嵐也沒想到,幾天後她去公寓,會看到兩人躺在一張床上。
第34章
李書妤四歲的時候,被張挽儷送到許家,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分別。那時候她年齡小,還不能體會分別和被丟棄的難過,隻以為是換個地方生活。
六歲那年,被張挽儷從許家接走,爬在後座透過車窗玻璃,看到許家的房子越來越遠,她第一次體會到無措。
在離開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還沒有和哥哥說再見」、「哥哥迴來找不到我怎麽辦」的慌亂中度過。
離開濱州去了申市,兩座城市之間隔了一千五百多公裏,這個距離對於當時還是小孩兒的李書妤來說,遙遠的像是永遠無法抵達。
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和長久沒一起生活的母親待在一起,李書妤隻覺得不安。
可她沒想到,自己會再一次被「拋棄」。
張挽儷和李修鳴離婚後,從原來任職的學校辭職,準備去香港繼續讀書深造,她將李書妤託付給一個親戚照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許況看她一眼,覺得她最近格外嬌氣,感官靈敏的像貓。他伸手脫掉了西裝外套,起身放在副駕駛座上。
「行了嗎?」
李書妤點頭。
許況靠在座椅裏睡覺,李書妤一直側身看著車窗外。
沒過一會兒,就覺得無聊,將目光移到了睡著的許況身上。
他睡著時沒平日裏疏冷,膚色白皙、鼻樑高挺,因為利落的輪廓,並不顯得過分柔美。英挺的臉上帶著一些疲憊。
和他相處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李書妤大概了解了他的生活,枯燥、重壓,永遠也處理不完的工作、需要高效完成的合作談判······
這個年紀處於這種高位,哪怕是被稱讚為「年少有為」的商界天才,或許日子也並不好過,何況還有家族裏的那幾個人施壓。
李書妤突然覺得,許家的這些人裏,許延是最幸運的,每天躺平,吃吃喝喝,等著公司豐厚股份分紅。
可轉念一想,許延也不一定快活。
有一個各方麵都優秀的兄長,他一直活在被比較和打壓之中。
可能濱州不是一個可以帶來快樂的地方,想到這裏的人事,李書妤情緒低落。
許況睡了一會兒,睜開眼睛就看到了她在垂眸沉思。
他告訴何理,不迴酒店,先去餐廳吃飯。
車子停下時,李書妤先下了車。
許況坐在車裏迴完信息,問何理,李書妤下午去哪裏了?
何理說潭水墓地。
許況神情微頓,明白了她情緒低落的原因,看了眼手機日期,發現是張挽儷去世的日子。
透過車窗看向了等在不遠處的人,她神色平常,看不出是不是難過。
正如李書妤時常看不懂他,他有時也不懂看似簡單的李書妤。
他們的身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破碎的原生家庭、高高築起的防備心、岌岌可危的信任感。
可他們也不同。他被「親情」的枷鎖牢牢捆綁,她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很淡薄。
許況見過她和李修鳴的相處方式,當初得知前妻要結婚,李修鳴費了一番心力拿到李書妤的監護權,可將人接來濱州後,又丟給了許家。
李書妤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冷淡,似乎可以理解。因為李修鳴工作繁忙,也因為中間分開了十年的隔閡,他對這個女兒並沒有多上心。
可她和張挽儷的關係,也很冷淡。
或者就像周墨說的,李書妤對誰都很冷淡,永遠是高高在上的防備姿態。
這種姿態,許況也體驗過。就在他們分開十年,重逢的時候。
那是大一寒假,許況留校做實驗,隻剩下一周時間時才迴了趟家。他再次見到李書妤。
她穿著一件奶白色的毛衣,看上去安靜、淡漠,坐在沙發裏和許文濱聊天,商量去哪個學校讀書。
見到他時,在許文濱的介紹下,陌生疏離的對他說了句:「你好。」
長大後的李書妤和小時候很不同,不怎麽愛說話、也不怎麽活潑,見到他時會眼神裏帶著幾分防備和冷淡。
他是個孤冷的性子,自然也不會主動找她聯絡感情。所以,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關係都很冷淡疏遠,見了麵,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會簡單打個招唿。
那時候,朋友間都傳,許況不太喜歡李書妤。
不喜歡的原因很多,最關鍵的是許況看不慣她層出不窮的戀愛傳聞。更有人言之鑿鑿,說看到李書妤和男朋友在酒店約會,許況把她從酒店抓了出來。
傳言有誇張的成分,他們的關係倒也沒有多惡劣,隻能算疏遠。
這種淡漠的關係持續了一年多,直到李書妤來許家的第二春天,張挽儷和再婚的丈夫去度假,卻在雪崩中喪生。
得知死訊的時候,許況還在學校。
沒過幾天,京大和濱州的大學有一個項目合作,許況跟著老師去了濱州。
學校離許家老宅有些遠,住校又不方便,陳心嵐提議他可以住在公寓。
走讀的李書妤也住在那裏。
陳心嵐說,張挽儷去世沒多久,雖然書妤看起來沒什麽異常,但心裏肯定難受,許況正好可以照看一下。
許況不知道,她是從哪裏看出他有照顧人的耐心和愛心。
麵對母親囑託,還是答應下來。
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陳心嵐也沒想到,幾天後她去公寓,會看到兩人躺在一張床上。
第34章
李書妤四歲的時候,被張挽儷送到許家,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分別。那時候她年齡小,還不能體會分別和被丟棄的難過,隻以為是換個地方生活。
六歲那年,被張挽儷從許家接走,爬在後座透過車窗玻璃,看到許家的房子越來越遠,她第一次體會到無措。
在離開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還沒有和哥哥說再見」、「哥哥迴來找不到我怎麽辦」的慌亂中度過。
離開濱州去了申市,兩座城市之間隔了一千五百多公裏,這個距離對於當時還是小孩兒的李書妤來說,遙遠的像是永遠無法抵達。
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和長久沒一起生活的母親待在一起,李書妤隻覺得不安。
可她沒想到,自己會再一次被「拋棄」。
張挽儷和李修鳴離婚後,從原來任職的學校辭職,準備去香港繼續讀書深造,她將李書妤託付給一個親戚照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