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張太嶽俯身修改遺詔,許閣老欲言又止,終於出聲感嘆:


    「……先前世子一言不發,是個忠厚的人吶!」


    ·


    ——是啊,在大家吐露惡氣、爭先清算皇帝時,能夠表現出如此可貴的沉默,這又怎麽不算一種寬宏與忠厚呢?一念及此,大臣們總難免有點慚愧。


    第150章 甲子


    ·


    遺詔既已確定, 接下來就是議論廟號與諡號。雖然按照規製,皇帝的廟號諡號是由禮部恭擬,但英宗以來事歸內閣, 中樞重臣絕不會輕易放掉這能為先帝蓋棺論定的大權;所以慣例隨之更動,禮部也不過隻能在內閣的劃線中跳舞罷了。


    自趙宋以來,皇權日張, 臣下日衰, 做臣子的「為尊者諱」,基本已經沒有了上惡諡及平諡的習俗;無論賢愚善惡, 都是溢美之詞、陳詞濫調, 文武神聖胡亂堆砌,熟濫得叫人噁心。而臣下謹守慣例, 戰戰兢兢,就算心有不平,最多也隻能陰陽怪氣, 在諡號中暗藏褒貶而已。


    如今,內閣諸位大臣就遵循了這個傳統。比如許閣老就苦心琢磨,打算為大行皇帝上一個「肅」的諡號。所謂「剛德克就曰肅, 執心決斷曰肅」, 所謂「執心決斷」者,擺明了是暗示先帝獨斷專行、濫用權術、威福在己,極為嚴苛、極為酷烈、極為陰狠, 極為委婉的闡述了先帝執政的往事。


    許閣老發言之後, 李閣老接續發言,打算為先帝上一個「成」字。「德備禮樂曰成, 德見於行曰成」,這形容與先帝不說如出一轍, 至少也算風馬牛不相及。不過,上一位諡號為成的漢成帝,恰恰是早年明於國務勵精圖治,晚年昏怠朝政貪圖享樂,大興土木揮霍無度,最後一朝暴死,驚駭上下——這樣一比一復刻的生平,是不是就非常能體現李閣老在經史的功力了?


    總之,得罪誰也別得罪文人,尤其是不能得罪水平高還活得長的文人。如果說遺詔中還要顧及後續的政治安排,編撰時不能不稍作收斂;那大家議論諡號時就真是肆無忌憚,可以快快活活地在先帝墳頭上盡情蹦躂,一吐數十年來所積累的一切鬱氣了——怎麽,先帝還能在地下不服氣嗎?不服氣也得憋著!


    不過,在幾位大學士盡情發揮平生所長之餘,穆國公世子卻忽然將張太嶽拉走,在蛐蛐了整整一刻鍾之後,居然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他建議將先帝諡為「顯」或者「愨」,態度亦相當之堅決。


    「中外仰德曰顯」、「行見中外曰愨」,大家一聽就懂,知道這是在大力褒揚先帝晚年重開海貿、連戰連捷的功業。青史留名,永遠以軍功為第一;若眾人摒棄恩怨,持平而論,就憑這幾次海戰的功業,其實先帝的生平也頗有可稱述之處,與這兩個諡號還是匹配的……自然,這幾次功業多半有因人成事、順勢而為的意思,但國朝不還有英宗這種奇葩麽?有叫門天子珠玉在前,先帝能因人成事,何嚐又不是另一種英明?


    至少先帝沒把戚元靖海剛峰拖出去砍了,你還要什麽自行車?


    一念及此,眾人居然都有些默然


    當然,摒棄恩怨是不可能的。但主持會議的大佬非常清楚,知道這是在為外務處爭取地位。隻要將先帝生平的功業定義為「中外仰德」,那替先帝弘揚功德於海外的外務處就是居功至偉,權力永遠不可剝奪。相反,如果任憑大學士陰陽怪氣、隨意攀扯,那否認先帝的人格其實不要緊(反正先帝也沒啥人格),萬一輿論發酵,保守派順勢而下,將先帝開海的決策,將對西班牙葡萄牙東瀛的戰事一併牽扯進來,又該怎麽辦?


    打老鼠總不能傷了玉瓶,哪怕為了海貿及外交,有的事還是要收斂。


    ……於是,世子的建議居然也堂而皇之上了筆墨,被一併記入了公文。


    ·


    在說得上話的人都達成一致後,張太嶽仔細斟酌了大半個時辰,終於將遺詔的稿子趕了出來,呈交嗣皇帝禦覽。有高師傅親自把關,新帝當然沒有什麽意見,隻象徵性更動了幾個典故,就同意定讞。


    遺詔雖然已經出來了,但後麵還有大量重要的流程要走。嗣皇帝入宮後折騰到現在,基本已經是精疲力盡,隻能先到偏殿小憩,等待晚上再守夜哭靈;司禮監則忙著到宮中庫房調取孝服白幡,召宮人為大行皇帝清理身體、更換衣冠,派禮官向紫禁城及京中各處衙門報哀;而中樞各位重臣稍稍休息片刻,又被許閣老喚起,再到耳房中議論喪禮的儀注。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先帝奉安升遐之後,立刻就是新帝登基大典,樣樣都是緊要之至的典禮。但大行皇帝在位已久,國家已經有五十年沒有操持過大喪了,所以還得重新翻找會典,一項一項的調整儀式,相當之瑣碎麻煩。不過,大位已定,遺詔明發,朝中政局重新恢復平穩,這點麻煩也就隻是文字推敲上的功夫,已經不必消耗什麽心力了。重臣們心態一鬆,在翻書勾畫之餘,甚至有心情談笑幾句了。


    先前星火入宮,臨危受命,一手扶持儲君登基;眾人團結一致,同進同退,也算有了一點共患難的情誼。高肅卿高學士在心下推敲再三,終於決定在這看似閑淡的會談中插入一條勁爆的消息。


    「下官先前得知,嗣皇帝潛邸已經誕育了一位皇子,這個月就要滿百日了。因為小孩子難養,所以沒有透露消息」他很莊重、很矜持地開口:「大行皇帝喪期,當然不宜操辦宴席,但畢竟是天家統緒後繼有人的大喜事。我想,到時候還是要上個賀表,討皇家的一杯素酒喝一喝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