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是什麽來路呀?」
馮公公愣了一愣,隻能忍氣吞聲地開口:
「咱家是司禮監的隨堂。」
世子點一點頭,再將筷子伸進了火鍋:
「喔,司禮監隨堂啊。」
這裏就看出身份上的差距了。閆東樓高肅卿張太嶽這樣的小蝦米看到太監就發怵,聽到司禮監幾個字心裏都要抖一抖;但世子「權掌機要」,又有國公府的免死金牌撐腰,除了司禮監掌印及東廠提督之外,還真不把這樣跑腿打雜的隨堂太監看在眼裏。論禮儀論慣例,還該得馮公公向他行禮呢。
短短幾句問答,馮太監聲勢掃地,籌謀的立威手腕一敗塗地,心中自然大覺不快,但隻有強壓著開口:
「咱家是來交代公事的。」
世子夾了第二筷子羊肉:
「什麽公事?」
「錦衣衛送來的消息,說西班牙的蠻子在廣東海外大動幹戈,打得是炮火連天,還擊沉了好幾艘大安的商船,損失很是慘重。」
世子終於停下了筷子。他端坐著思索了片刻,抬頭看向馮太監:
「商船海戰,損失在所難免。怎麽錦衣衛還要特意的上報呢?」
說句不好聽的,自中西雙方的衝突開始以來,商船間大小海戰何止百餘次?雖然中方整體占優,但總也有陰溝翻船的時候。勝敗乃兵家常事,更何況朝廷也一向不關注海商的來路。到底又是什麽大事,能夠驚動皇家的信息渠道呢?
馮太監露出了微笑。苦苦忍耐這麽久,他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足以徹底震懾外朝大臣,撕破他們所有偽裝,製造巨大衝擊的機會——
「那幾艘沉沒商船的船東,姓邵。」
「姓邵又怎麽了——」
世子忽地閉上了嘴,神情中略微驚愕,隨後漸漸轉為恍然:
……姓邵?
討生活的海商來自五湖四海,姓什麽其實都不算稀奇。但考慮到馮太監是特意通知,那這個姓氏就極為微妙了——邵?飛玄真君萬壽帝君的親奶奶,正是先憲宗皇帝的邵貴妃!
飛玄真君萬壽帝君刻薄寡恩,但對親爹親娘親奶奶卻還算孝順,對幾家的親戚也比較照顧,各自都蔭封了官職。不過,邵氏僅僅隻是杭州指揮所的小軍官出身,身世可稱寒微,絕無長久積蓄的人脈,即使驟然顯貴,按理說也很難招攬海貿這樣複雜艱難的生意;更不必說,這好幾艘大海船的本錢,就連京中底蘊深厚的勛貴人家,輕易都是承擔不起的。
世子默默片刻,低聲發問:
「商船上運的都是什麽?」
「當然都是珍惜寶貴的好貨。」眼見對方已經隱隱領會,馮太監的語氣有了些得意:「珍珠、香料;燕窩、草藥;左不過就是這些東西。」
穆氏:…………
彳亍口巴,他算是知道司禮監為什麽這麽著急忙慌又鬼鬼祟祟,大冬天也要衝進內閣,繞開外朝傳遞這件「公文」了。隻能說陰濕慣了的人就算再怎麽掩飾也還是陰濕的,無論再怎麽塗脂抹粉,那種暗戳戳陰沉沉揮之不去的偷感都始終能從邊邊角角滲透出來。奢侈就奢侈,揮霍就揮霍,如今事情都已經做下了,居然還把親奶奶家推出來當白手套!
果然還得是你啊,皇帝陛下!
世子嘆了口氣:
「司禮監又待如何?」
「還能如何?」馮公公冷笑道:「如今還隻是幾艘折進去幾艘商船而已,將來西班牙人再這麽肆無忌憚,把事情鬧大了不可收拾,又該怎麽料理?」
——如今還隻是折進去一點香料珍玩而已,將來西班牙人要是把皇帝運輸仙草補藥的船都給搶了,那又該怎麽料理?
世子當然聽懂了這個弦外之音,隻是皺一皺眉:「公公是說要開戰?」
「難道內閣還打算忍讓下去?」
這就沒話說了。雖然懂得都懂,曉得皇帝是因為自己的財產被波及後勃然大怒,懷恨在心咬牙切齒,切切不能與西班牙人甘休。但要是擺在明麵上講,那大安朝廷維護中國商人的正當利益,重拳出擊掃清商路,那也是光明正大之至的理由,磊落到無可辯駁的動機。
隻要皇帝占住了大義名分,站穩了道德高地,那內閣與朝廷都絕無可能迴絕宮中的意旨,唯有恭敬領命而已。所以世子捏著筷子在原地愣了片刻,終於慢慢開口:
「內廷的吩咐,我們自然不敢迴絕。但敢問公公,宮裏的意思,是要大打,還是要小打?」
「大打又如何,小打又如何?」
「小打的話,大概也就是昔年上虞海戰的規模;不必勞動司禮監出手,內閣會同外事處發幾份公文,讓浙江與廣東預備齊全即可。」世子道:「如果是大打出手,那就是兩國正式交戰,關係匪淺。明年戶部及海關的預算、各處火器廠的生產、糧稅的徵收,恐怕都要一一調整了。」
馮公公眯了眯眼,有些說不出話來。司禮監太監是宮廷的走狗,皇權的鷹犬,飛玄真君萬壽帝君可靠的白手套;但在具體事務上,卻絕不能與久經磨礪的外廷大臣相比。勛超小事也就算了,要是在設計國家方略的大事上胡亂插言,那就連馮公公也未必招架得住。
說白了,馮太監氣勢洶洶,稟風雷而來,一半的底氣是仰仗著皇帝的威風。飛玄真君在得知沉船的消息後暴怒難以自製,憤恨至今鬱鬱不散,所以他這親近的司禮監隨堂才要狐假虎威,替主上好好發泄這口惡氣;拿著外朝大臣做靶子,盡顯貼心貼腸的忠誠。但發泄歸發泄,總不能真讓太監接手海防吧?
馮公公愣了一愣,隻能忍氣吞聲地開口:
「咱家是司禮監的隨堂。」
世子點一點頭,再將筷子伸進了火鍋:
「喔,司禮監隨堂啊。」
這裏就看出身份上的差距了。閆東樓高肅卿張太嶽這樣的小蝦米看到太監就發怵,聽到司禮監幾個字心裏都要抖一抖;但世子「權掌機要」,又有國公府的免死金牌撐腰,除了司禮監掌印及東廠提督之外,還真不把這樣跑腿打雜的隨堂太監看在眼裏。論禮儀論慣例,還該得馮公公向他行禮呢。
短短幾句問答,馮太監聲勢掃地,籌謀的立威手腕一敗塗地,心中自然大覺不快,但隻有強壓著開口:
「咱家是來交代公事的。」
世子夾了第二筷子羊肉:
「什麽公事?」
「錦衣衛送來的消息,說西班牙的蠻子在廣東海外大動幹戈,打得是炮火連天,還擊沉了好幾艘大安的商船,損失很是慘重。」
世子終於停下了筷子。他端坐著思索了片刻,抬頭看向馮太監:
「商船海戰,損失在所難免。怎麽錦衣衛還要特意的上報呢?」
說句不好聽的,自中西雙方的衝突開始以來,商船間大小海戰何止百餘次?雖然中方整體占優,但總也有陰溝翻船的時候。勝敗乃兵家常事,更何況朝廷也一向不關注海商的來路。到底又是什麽大事,能夠驚動皇家的信息渠道呢?
馮太監露出了微笑。苦苦忍耐這麽久,他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足以徹底震懾外朝大臣,撕破他們所有偽裝,製造巨大衝擊的機會——
「那幾艘沉沒商船的船東,姓邵。」
「姓邵又怎麽了——」
世子忽地閉上了嘴,神情中略微驚愕,隨後漸漸轉為恍然:
……姓邵?
討生活的海商來自五湖四海,姓什麽其實都不算稀奇。但考慮到馮太監是特意通知,那這個姓氏就極為微妙了——邵?飛玄真君萬壽帝君的親奶奶,正是先憲宗皇帝的邵貴妃!
飛玄真君萬壽帝君刻薄寡恩,但對親爹親娘親奶奶卻還算孝順,對幾家的親戚也比較照顧,各自都蔭封了官職。不過,邵氏僅僅隻是杭州指揮所的小軍官出身,身世可稱寒微,絕無長久積蓄的人脈,即使驟然顯貴,按理說也很難招攬海貿這樣複雜艱難的生意;更不必說,這好幾艘大海船的本錢,就連京中底蘊深厚的勛貴人家,輕易都是承擔不起的。
世子默默片刻,低聲發問:
「商船上運的都是什麽?」
「當然都是珍惜寶貴的好貨。」眼見對方已經隱隱領會,馮太監的語氣有了些得意:「珍珠、香料;燕窩、草藥;左不過就是這些東西。」
穆氏:…………
彳亍口巴,他算是知道司禮監為什麽這麽著急忙慌又鬼鬼祟祟,大冬天也要衝進內閣,繞開外朝傳遞這件「公文」了。隻能說陰濕慣了的人就算再怎麽掩飾也還是陰濕的,無論再怎麽塗脂抹粉,那種暗戳戳陰沉沉揮之不去的偷感都始終能從邊邊角角滲透出來。奢侈就奢侈,揮霍就揮霍,如今事情都已經做下了,居然還把親奶奶家推出來當白手套!
果然還得是你啊,皇帝陛下!
世子嘆了口氣:
「司禮監又待如何?」
「還能如何?」馮公公冷笑道:「如今還隻是幾艘折進去幾艘商船而已,將來西班牙人再這麽肆無忌憚,把事情鬧大了不可收拾,又該怎麽料理?」
——如今還隻是折進去一點香料珍玩而已,將來西班牙人要是把皇帝運輸仙草補藥的船都給搶了,那又該怎麽料理?
世子當然聽懂了這個弦外之音,隻是皺一皺眉:「公公是說要開戰?」
「難道內閣還打算忍讓下去?」
這就沒話說了。雖然懂得都懂,曉得皇帝是因為自己的財產被波及後勃然大怒,懷恨在心咬牙切齒,切切不能與西班牙人甘休。但要是擺在明麵上講,那大安朝廷維護中國商人的正當利益,重拳出擊掃清商路,那也是光明正大之至的理由,磊落到無可辯駁的動機。
隻要皇帝占住了大義名分,站穩了道德高地,那內閣與朝廷都絕無可能迴絕宮中的意旨,唯有恭敬領命而已。所以世子捏著筷子在原地愣了片刻,終於慢慢開口:
「內廷的吩咐,我們自然不敢迴絕。但敢問公公,宮裏的意思,是要大打,還是要小打?」
「大打又如何,小打又如何?」
「小打的話,大概也就是昔年上虞海戰的規模;不必勞動司禮監出手,內閣會同外事處發幾份公文,讓浙江與廣東預備齊全即可。」世子道:「如果是大打出手,那就是兩國正式交戰,關係匪淺。明年戶部及海關的預算、各處火器廠的生產、糧稅的徵收,恐怕都要一一調整了。」
馮公公眯了眯眼,有些說不出話來。司禮監太監是宮廷的走狗,皇權的鷹犬,飛玄真君萬壽帝君可靠的白手套;但在具體事務上,卻絕不能與久經磨礪的外廷大臣相比。勛超小事也就算了,要是在設計國家方略的大事上胡亂插言,那就連馮公公也未必招架得住。
說白了,馮太監氣勢洶洶,稟風雷而來,一半的底氣是仰仗著皇帝的威風。飛玄真君在得知沉船的消息後暴怒難以自製,憤恨至今鬱鬱不散,所以他這親近的司禮監隨堂才要狐假虎威,替主上好好發泄這口惡氣;拿著外朝大臣做靶子,盡顯貼心貼腸的忠誠。但發泄歸發泄,總不能真讓太監接手海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