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對比的轉換總是這樣的冰冷而悄無聲息。嶄新的時代也從來不會留給遺老們喟嘆惋惜的時間。宮門之外一片寂寂,大家都隻能愕然對望。而這沉默持續了片刻,李再芳終於從門中走出,唿喚眾人入內。


    仿佛就等著這一句話召喚,閆東樓抖一抖衣袖,抬手扶一扶頭頂梁冠,昂首闊步隨太監而入;雖然一言不發,而儀態中已經充分表現出了那種恣意的喜悅。


    ——走,走出個虎虎生風,走出個一日千裏,走出個恍如隔世!


    沒錯,很多人都對新法不滿,很多人都在忌恨外務處,很多人都在憂慮皇帝的操切激進。但那又怕什麽?反正有兵在!


    第135章 招攬


    穆國公世子連夜奔赴迴京, 剛巧趕上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這樣炎炎炙烤的夏日,就算人可以忍耐,趕路的馬匹也是斷斷忍受不得的。所以他隻有在河南的驛站處稍歇, 用兵部的調文從周遭的驛站中調取備用的馬匹。結果四麵的驛馬多半已被調走,一時半會實在沒有運力;世子索性就在驛站待了下來,等天氣涼快一點再走。


    這麽待著實在也是無趣, 穆氏索性每天都去黃河上看河工, 旁觀堤壩的改造工程——有了飛玄真君勇於擔當的親身實踐,新興的鋼筋混凝土技術排除了政治上的一切幹擾, 立刻被推廣到了北方各條河流的水利修繕中。大量的水泥與鋼筋從不遠處的工坊中被源源不斷的運來, 填入河工這張永遠不能滿足的大嘴中;技術革新後的工業化效率遠遠超過落後的手工,所以今年召集的民夫要大大少於往年, 費用上也要充裕得多;隻要工廠連續生產一兩個月,大抵就能滿足黃河南段所有的需求。


    這種效率在現代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古代卻已經能帶來相當明顯的改變。至少世子帶著人延堤壩的工地逐一看去, 一路所路過的鄉村還算是百業興旺,基本沒有往日強征壯丁時村社一空,隻有壯婦獨守門戶的淒涼景象了;甚而言之, 因為河道上經費足糧米多, 偶爾還能按著工時發一發工錢,所以四麵的小商小販都來湊趣,希望能從大人們的手指縫裏蹭一點殘羹剩飯來吃吃。


    直到如今為止, 由煉鋼業水泥業紡織業做支撐起的那一點工業化都隻是浮於表麵的一點點綴而已;但僅僅隻是這一點浮皮潦草的點綴, 也足以引發某些微妙而深刻的連鎖反應了。譬如穆祺一路走來,就在街頭巷尾看到了大量販賣的鐵製器具, 做工粗糙材質簡陋,大概是商販買來了附近工坊中丟棄的廢鐵後二次加工所成;雖然簡單但也足夠便宜, 能讓最底層的百姓享受到一丁點工業化的利益,而不必忍受往昔鹽鐵高昂的壟斷。


    甚而言之,世子一行人徐徐步行,還親眼看到了附近的村民煆燒石灰、填埋汙水,用草木灰處理髒物——似乎工廠裏那一套消毒和集中管理的流程,也隨著好用的器具一起擴散出來了。


    沒有太重的傜役和稅賦,天下太平無旱無澇,有趁手的工具可以改善生活;消毒技術進步後能夠隔絕絕大部分瘟疫……大概封建時代最夢寐以求的平安治世,也不過乎如此了;雖然先前被真君折騰過好幾迴合,但國家的元氣畢竟還在,隻要上麵能乖乖躺平不作妖,天下人總該有十幾年的好日子可以過。


    不過,就像這座全新修繕的堤壩一樣,即使採用了新的材料加固了工程,也不過隻是稍稍延長了使用壽命而已。延續數百年的老舊治水理念是沒有辦法應付新局麵的,就算數千噸數萬噸鋼筋混凝土持之不懈的扔上去,也終究會有約束不住黃河的那一天……不說一勞永逸,哪怕隻是想謀取一個長久的安穩,也非得換一條治水的新思路不可。


    至於新思路哪裏來嘛……這就是世子特意要在驛站駐留,不惜耽擱時間也要獨自等候的原因所在了。


    如此徘徊了七八日之久,將黃河沿岸的小吃逐一嚐遍之後,世子才終於等來了他期待已久的關鍵人物。


    八月七日,大理寺左少卿、廣南道巡按,兼管廣東特區海貿諸事務的潘印川奉命入京述職,同樣經過河南驛站,於是立刻被等候已久的官員迎入驛站,奉上了穆國公世子早就備好的請帖,邀他「就近一敘」。


    官場上請客說話都是在深宅大院,哪有在這窄蹩蹩的驛站辦事的?但久歷世事的潘印川亦絕不敢違拗掌握內閣機要的重臣,於是老老實實洗漱更衣,從隨身的行李中千方百計的湊了一點薄禮,自己捧著去朝賀上官。


    但出乎意料,出身勛貴的穆氏居然並未盛設宴席,誇耀聲勢,而是隻在驛站邊的高樓上擺了小小一桌,陳設幾道酒肉菜餚而已。世子本人還親自起來邀他坐下,並稱唿他為「世兄」,而不喚其名;又主動迴憶兩人之間的交情:


    「說起來,我與潘世兄還曾在外務處的會議上見過一麵呢,想不到匆匆一別,已是數年!」


    兩年以前外務處初建,為了執行真君擴大海貿加強海防的訓示,特意在廣東江浙及山東青島劃定了所謂的「特區」,試點對外開放及自由貿易的政策。新政初行,尤須得人;其中,負責江浙的海剛峰、負責青島的譚子理,背後都有內閣高人鼎力相助,派出了心腹強將空降地方,要轟轟烈烈地做一番事業——唯有潘印川,隻有潘印川,區區三甲進士末流濁品出身的小官,不曉得從何處蹭到了這祖墳冒煙的官運,居然也被大佬欽點為廣東特區的領頭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