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說吧,被高祖皇帝一個也不剩的驅逐到草原的盡頭的元神,蒙古人之主脫歡貼睦爾,其意思就是「鐵鍋」。


    絲綢、瓷器、漆器這樣的高端商品當然有檔次、有格調,但鐵鍋和茶葉這樣的必需品才是東方大國作威作福,騎在朝貢國上當了幾千年大爹的根本;兵者兇器,不可多用,上國也不可能動不動就錘自己的藩屬;但為什麽幾百年磕磕絆絆,藩屬國卻還總是願意遵奉上國?——因為你不把朱皇帝舔高興了,怒火上頭的朱皇帝可能就會禁止買賣鐵鍋,那天可就要塌下來了。


    從這個道理上講,所謂絲綢之路,應該改名叫鐵鍋之路才對。買賣絲綢瓷器還需要打通貴人們的門路,買賣鐵鍋卻是包賺不賠的暴利買賣,一船鐵器拉到歐洲港口,用不了吆喝就能銷售一空;而粗粗算來,一口上好的鐵鍋運到維也納、地中海,那起碼能抵得上等重的白銀……這個利潤,誰能不喜歡?


    總的來說,中國人在煉鐵煉鋼上那是幾千年的名聲了,從西漢孝武皇帝時就積攢起來的技術優勢,直到現在仍舊不可超越——沒錯,歐洲人的技術是進步起來了,歐洲人的眼界是開闊起來了;但正因為眼界開闊技術進步,如今歐洲人才更深刻意識到,中國的鐵鍋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鐵鍋,中國的鐵器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鐵器;在沒有翻天覆地的技術革命之前,這個優勢是動搖不了的。


    ……不過說來也怪了,東方也沒啥頂級的鐵礦吧?怎麽中國人的煉鐵技術就這麽厲害呢?


    在沒有完成工業革命之前,歐洲人尚且不敢夢想著超越這幾千年的地位。所以他們隻是謙卑的躬下身來,以最溫和殷切的語氣詢問,不知怎麽才能獲得朝廷的許可,擁有販賣鐵器的權力呢?其餘他們不敢保證,但錢一定不是問題。


    「錢倒不是關鍵。」海知府答道:「但鐵器涉及到安全與穩定,隻能與可以信賴的國家進行貿易。」


    「可以信賴的國家」,這個主官標準就實在太模糊了。商人們還在茫然思索,苦苦推敲自己及自己的國家是否符合這個標準,如果不符合能不能行賄寬免,寬免不了是不是該換個國籍;隻有最為博聞廣識的保祿聽出了不對,他敏銳的發問:


    「『可以信賴的國家』,可是我聽商會的消息,葡萄牙人也從東方買到了一船鐵質的器具呢。」


    所謂「鐵質器具」還是客氣了;按照商會的準確情報,這一船貨物中少說得有一半是鋼刀鋼劍,品質與數量都相當之驚人——大宗商品的供應量一向是有數的,能夠對外穩定供應鐵鍋的中原港口一隻手都數得出來;但數來數去,是怎麽搞不清楚這一船貨物的來歷。直到如今保祿造訪了上虞,才從那一排樹林一樣密集的煙囪中窺探到了端倪。


    「悶聲發大財」是吧?葡萄牙人的心居然也這麽髒!


    「總不能葡萄牙人也是貴國可以信賴的朋友吧?」保祿發問:「我不懂貴國的風俗,但中葡雙方不是剛打過海戰麽?」


    「打過海戰也不是不能從歸於好嘛。」海知府明顯有過預備,所以迴答得很從容:「我們與葡萄牙之間有過一些衝突。但葡萄牙國已經誠心悔過,並且表達了充分的誠意。朝廷接受了這個誠意後,同意與葡萄牙人進行鐵器上的貿易。」


    保祿很敏銳:「請問是什麽樣的誠意?」


    這個問話本來相當正常,但海剛峰正欲開口,卻不覺愣了一愣:實際上,將葡萄牙人列入豁免名單並同意開放鐵器貿易,幾乎是完全出自於穆國公世子一人的決定。而這決定也是力排眾議,強行壓製住了內閣及地方所有不同的意見——穆氏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同意與葡萄牙恢復貿易往來,隻要求葡萄牙方麵贈送了一些藥用的植株(什麽金雞納樹雲雲)以及割讓了幾塊沒有價值的土地;當時葡萄牙人自己都不以為意,當著眾人的麵公然指出,說那些都是荒僻的小島,根本沒有任何物產;隻不過島嶼的土地上會莫名滲出黑色的油脂,天氣炎熱的時候能無火自燃,氣味極為難聞……


    這樣的異聞,大概也隻有在《山海經》中才有價值。但世子卻似乎非常之感興趣,執意將地盤要了下來,甚至連鐵器這樣的大餅都可以答應。海剛峰當時隨行在側,雖然同樣是迷惑不解,但礙於身份,亦無可如何。就算現在被問到此時,他依舊不知如何解釋,隻能默然片刻,照著外務處的培訓迴答:


    「葡萄牙人贈送了獨特的禮物,表現出了求和求好的誠意。我皇帝陛下垂念其誠,自然俯允……」


    聽話聽聲,保祿的眼睛明顯亮了起來。「獨特的禮物」——也就是說,隻要送禮送得讓大安朝廷滿意,鐵器貿易就可以談了吧?


    事實果然不出他的預料,海剛峰匆匆敷衍一句,隨後拍一拍手,示意衙役們送上了一本小冊子。這份小冊子名義上是展示各藩屬國上貢給皇帝陛下的「誠意」,表廷之「預期」,但實際用意卻是昭然若揭。當然,能夠讓大安皇帝滿意的「誠意」肯定是很難得的,即使海商見多識廣,在仔細閱讀之後,也僅僅隻能辨認一二而已……


    「哎呀!」恩禮忽然叫了起來:「這個產石油的什麽『油田』,我們也是有的嘛!」


    第132章 訪問【下】


    恩禮一嗓子石破天驚, 各位海商紛紛側目,表情古怪而難以形容——這是在海上討生活的豪商們慣有的做派,一旦有了優勢就要毫不猶豫的炫示出來, 哪怕是虛張聲勢大吹牛皮,也一定要在言論上製造既定的事實,震懾潛在的競爭對手;大家都是見過世麵的人, 當然熟悉這種套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