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閣內的貴人們臉色慘白,麵麵相覷,看到彼此臉上冷汗涔涔,肌肉扭曲抽搐,幾乎不似活物。但事已至此,困守城內的幕府卻全然無可奈何,隻能讓下人們繼續去取水。而一缸一缸的河水被接連搬運到樓上,打撈出來的東西也越來越可怕了。以酒井氏的記錄,撈出的有燒焦的頭髮、斷裂枯黑不可分辨來歷的骨骼、破碎的兵刃,以及某些半透明的長方形的甲殼狀碎片。家老讓武士撚起了碎片仔細辨別,但直到聞到了碎片上某種煮熟的蛋白質的氣味,才終於認清楚某個恐怖的現實:
「這是人的指甲?」
活人的指甲怎麽會平白脫落?將軍再也抵受不住,終於晃了一晃,跌坐在地。
·
城外這無大不大的動靜是騙不了人的。雖然幕府已經竭力控製局勢,但到了天色熹微要燒水做飯的時候,城中的百姓仍然迅速意識到了將軍調遣來的所謂「十萬精兵」的真正去向,並立刻遭受到了莫大的刺激——雖然所謂「黑船來航」,前後也不過半個多月的時間,但這短短半個多月的停留,卻幾乎為東瀛此後數百年的怪談創作提供了數之不盡的素材。
其中,某些怪談被認為有真實的史料價值,或者基於可靠的見聞而改編——譬如在某些怪談中,當地的漁夫不時會捕捉到哭泣不止的怪魚,剖開肚子後在魚腹中找到了無法被消化的活人指甲;江戶河邊洗衣服的婦人也絕不能觸怒怨鬼,否則衣服會越洗越髒,甚至泛起烏黑、惡臭、腥氣撲鼻的液體——大量血液與油脂不充分燃燒後殘餘的液體。這些怪談數百年源遠流長,衍生出的二次創作不計其數;即使時過境遷,依然能一窺當時所經受的恐怖
可另一些由謠言所敷衍而生的怪談,難免就過於誇張了——在後日江戶流傳的某些教派中,當時被大火所煮沸的河水甚至被視為是從黃泉比良阪引出的怨恨之水,是魔王的忿怒像所顯化的災劫;所以當地教派的教義隨之一變,居然還每年於河邊祭祀降下業火的黑船,以求平息魔王怒氣雲雲。
直接的恐怖永遠比不上間接的恐怖。正麵應對火箭或許還能一了百了,但從細枝末節中窺探出的冰山一角,卻足以壓垮人的神經。當清晨第一波打水的平民從河流中撈出了某些稀奇古怪的零件之後,意料中的恐慌與騷動就立刻爆發了。大量的平民衝出坊市,爭先恐後的向山裏逃命;幕府倒是組織了人手試圖控製秩序,但這種努力很快失敗了——因為停泊在海外的黑船再次開炮,火箭掠過城牆一擦而過,雖然損害微不足道,卻完全擊潰了城中守衛的士氣。於是僅存的一點秩序徹底崩潰,城中鼎沸猶如滾粥,人人爭搶踐踏,頃刻亂成一團。
在這樣的混亂下,高僧酒井氏倒表現出了罕見的忠誠。他帶著幾個武士艱難避開人群,冒著危險再次登上了黑船,設法再次謁見了那位少年貴人。
盡管外麵已經沸反盈天,被訛傳為魔王忿怒化身的少年親貴仍然神色平淡,青黑的眼圈中甚至隱約帶著某種厭倦的疲憊;他並沒有過多的理會卑躬屈膝的酒井氏,隻是靜靜出聲:
「你們準備好祭祀了?」
酒井氏瞠目結舌,幾乎反應不能,遲疑片刻之後,才訥訥開口:
「貧僧此行,是為了與上國談一談用兵的大事……」
「那不歸我管。」貴人打斷了他:「用兵與否,請與戚將軍對談;我關心的,當然隻有祭祀的大事。給高祖與太宗的供物,都預備齊了麽?」
相隔千萬裏之遙,哪裏來的柿子與葡萄呢?但此時此刻,酒井氏也絕沒有迴駁的能耐了:
「還,還沒有。」
「為什麽還沒有呢?」貴人聲音輕緩,近乎自言自語:「祭祀這樣的大事,居然連預備供物都做不到,是誰之過與?是誰之過與?」
酒井氏不敢說話。不過沒有關係,他不敢追究責任,貴人卻已經替他找到了罪人:
「聽說東瀛的彥根藩、薩摩藩等熱衷於海貿,什麽樣珍貴的貨物都能買到,但為什麽連一點簡單的果品都拿不出來呢?」貴人說了幾句,微微有些喘息:「這樣的無禮,難道是藐視高祖皇帝麽?這如何可以忍耐!」
說到最後一句,少年聲氣稍重,一時喉嚨做癢、連聲咳嗽,嗆得滿臉通紅。但沒有關係,他的意思已經傳達到了,酒井氏也完全明白了——彥根藩、薩摩藩藐視高祖與否,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他「熱衷海貿」;什麽叫「熱衷海貿」?以現在的慣例,無非就是縱容倭寇,四處劫掠而已!
既然這麽熱衷於支持倭寇,那這兩個藩主就算隻是左腳跨出家門,都一定是大不敬的罪名!
酒井氏隻能迴話:「上國又待如何?」
「藐視高祖皇帝,當然隻有極刑。」貴人淡淡道:「原本應該從重處置的,但時間應該來不及了吧?客隨主便,讓他們切腹好了。」
這幾句話還是輕微而又緩慢,幾乎不能分辨。但酒井氏卻再不複數日之前寸步不讓的氣勢了;相反,他的額頭一寸一寸的的滲出了冷汗,背後幾乎冰涼一片——沒錯,現在盤坐在榻上的少年貴人是如此的蒼白、虛弱,因為暈眩過甚,甚至坐都有些坐不穩當;實在不能將昨日傾天的大火與之瓜葛起來。但所謂神通廣大的魔王,不也是這麽個形象嗎?雖然外表美善而端麗,足以令眾生顛倒魅惑;可一旦觸碰到逆鱗,那麽魔王必將展現出恐怖猙獰的忿怒相,以劫火焚燒整個世界……
「這是人的指甲?」
活人的指甲怎麽會平白脫落?將軍再也抵受不住,終於晃了一晃,跌坐在地。
·
城外這無大不大的動靜是騙不了人的。雖然幕府已經竭力控製局勢,但到了天色熹微要燒水做飯的時候,城中的百姓仍然迅速意識到了將軍調遣來的所謂「十萬精兵」的真正去向,並立刻遭受到了莫大的刺激——雖然所謂「黑船來航」,前後也不過半個多月的時間,但這短短半個多月的停留,卻幾乎為東瀛此後數百年的怪談創作提供了數之不盡的素材。
其中,某些怪談被認為有真實的史料價值,或者基於可靠的見聞而改編——譬如在某些怪談中,當地的漁夫不時會捕捉到哭泣不止的怪魚,剖開肚子後在魚腹中找到了無法被消化的活人指甲;江戶河邊洗衣服的婦人也絕不能觸怒怨鬼,否則衣服會越洗越髒,甚至泛起烏黑、惡臭、腥氣撲鼻的液體——大量血液與油脂不充分燃燒後殘餘的液體。這些怪談數百年源遠流長,衍生出的二次創作不計其數;即使時過境遷,依然能一窺當時所經受的恐怖
可另一些由謠言所敷衍而生的怪談,難免就過於誇張了——在後日江戶流傳的某些教派中,當時被大火所煮沸的河水甚至被視為是從黃泉比良阪引出的怨恨之水,是魔王的忿怒像所顯化的災劫;所以當地教派的教義隨之一變,居然還每年於河邊祭祀降下業火的黑船,以求平息魔王怒氣雲雲。
直接的恐怖永遠比不上間接的恐怖。正麵應對火箭或許還能一了百了,但從細枝末節中窺探出的冰山一角,卻足以壓垮人的神經。當清晨第一波打水的平民從河流中撈出了某些稀奇古怪的零件之後,意料中的恐慌與騷動就立刻爆發了。大量的平民衝出坊市,爭先恐後的向山裏逃命;幕府倒是組織了人手試圖控製秩序,但這種努力很快失敗了——因為停泊在海外的黑船再次開炮,火箭掠過城牆一擦而過,雖然損害微不足道,卻完全擊潰了城中守衛的士氣。於是僅存的一點秩序徹底崩潰,城中鼎沸猶如滾粥,人人爭搶踐踏,頃刻亂成一團。
在這樣的混亂下,高僧酒井氏倒表現出了罕見的忠誠。他帶著幾個武士艱難避開人群,冒著危險再次登上了黑船,設法再次謁見了那位少年貴人。
盡管外麵已經沸反盈天,被訛傳為魔王忿怒化身的少年親貴仍然神色平淡,青黑的眼圈中甚至隱約帶著某種厭倦的疲憊;他並沒有過多的理會卑躬屈膝的酒井氏,隻是靜靜出聲:
「你們準備好祭祀了?」
酒井氏瞠目結舌,幾乎反應不能,遲疑片刻之後,才訥訥開口:
「貧僧此行,是為了與上國談一談用兵的大事……」
「那不歸我管。」貴人打斷了他:「用兵與否,請與戚將軍對談;我關心的,當然隻有祭祀的大事。給高祖與太宗的供物,都預備齊了麽?」
相隔千萬裏之遙,哪裏來的柿子與葡萄呢?但此時此刻,酒井氏也絕沒有迴駁的能耐了:
「還,還沒有。」
「為什麽還沒有呢?」貴人聲音輕緩,近乎自言自語:「祭祀這樣的大事,居然連預備供物都做不到,是誰之過與?是誰之過與?」
酒井氏不敢說話。不過沒有關係,他不敢追究責任,貴人卻已經替他找到了罪人:
「聽說東瀛的彥根藩、薩摩藩等熱衷於海貿,什麽樣珍貴的貨物都能買到,但為什麽連一點簡單的果品都拿不出來呢?」貴人說了幾句,微微有些喘息:「這樣的無禮,難道是藐視高祖皇帝麽?這如何可以忍耐!」
說到最後一句,少年聲氣稍重,一時喉嚨做癢、連聲咳嗽,嗆得滿臉通紅。但沒有關係,他的意思已經傳達到了,酒井氏也完全明白了——彥根藩、薩摩藩藐視高祖與否,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他「熱衷海貿」;什麽叫「熱衷海貿」?以現在的慣例,無非就是縱容倭寇,四處劫掠而已!
既然這麽熱衷於支持倭寇,那這兩個藩主就算隻是左腳跨出家門,都一定是大不敬的罪名!
酒井氏隻能迴話:「上國又待如何?」
「藐視高祖皇帝,當然隻有極刑。」貴人淡淡道:「原本應該從重處置的,但時間應該來不及了吧?客隨主便,讓他們切腹好了。」
這幾句話還是輕微而又緩慢,幾乎不能分辨。但酒井氏卻再不複數日之前寸步不讓的氣勢了;相反,他的額頭一寸一寸的的滲出了冷汗,背後幾乎冰涼一片——沒錯,現在盤坐在榻上的少年貴人是如此的蒼白、虛弱,因為暈眩過甚,甚至坐都有些坐不穩當;實在不能將昨日傾天的大火與之瓜葛起來。但所謂神通廣大的魔王,不也是這麽個形象嗎?雖然外表美善而端麗,足以令眾生顛倒魅惑;可一旦觸碰到逆鱗,那麽魔王必將展現出恐怖猙獰的忿怒相,以劫火焚燒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