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心理準備?
信差的眼睛立刻睜大了!
身為閆府絕對的心腹、有資格旁聽閣老與親兒子議事的高級僕役,信差當然知道穆國公世子的做派。如果這種貨色在完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自由自在的實施他那些癲狂混亂匪夷所思的計劃,那被創飛的絕不止那麽一兩個;而閆閣老牽涉其中,要支付的代價必定是相當慘重的。所謂「心理準備」雲雲,絕對不是一句空話;沒有點心理素質,是承受不起那個刺激的
——但這又能如何呢?
但凡閆閣老有那麽一丁點辦法,人家也不至於來趟這種渾水。但現在,現在……被穆國公世子拖下水當然很慘,搞不好要顏麵掃地螺旋升天;但如果真在北方征糧激起了大規模的民變,那閆家連叫慘的餘地都沒有了!
頂級的政客總是懂得取捨的;信差咬一咬牙,從懷裏摸出了一個小小的印章——這是閆小閣老貼身的私印,有這麽一枚印章在,就等於閆家已經投下籌碼,將來再也洗不脫幹係了:
「一切但憑世子做主!」
世子終於露出笑容,俯身將他攙扶了起來,神色亦驟轉柔和:
「不必如此拘謹。」他和顏悅色道:「放心,看在我們先前的交情上,我也一定會盡力的。你馬上帶話迴去,請閣老千萬放寬心。」
如此輕柔,如此和煦,如此體貼,被扶起來的親信卻驀然打了一個哆嗦,再不敢開口說話。
第94章 強奪
飛玄真君萬壽帝君已經在靜室中閉關了五日了。
當然, 雖說是閉關清修敬天祈雪,但家事國事天下事亦不可不知;而近日以來,家事國事天下事卻沒有一樣令人順心——幹燥無雪的寒冬持續了多日, 表麵平靜的京郊終於有了湧動的暗流;在遇見到幹旱的結局之後,有不少身家殷實的大戶借各樣的名頭悄悄攜帶金銀離開京城離開北方,盡力躲避已經若隱若現的饑饉;大戶走後市麵為之蕭條, 城中的流言隨之興起, 即使錦衣衛也難以彈壓。市井之中浪潮洶湧,甚至隱約吹到了真君的耳朵裏, 難免激起難以揣測的心緒。
說實話, 在京城的旱情剛有苗頭的時候,飛玄真君其實是並不如何慌張的, 甚至推波助瀾冷眼旁觀,未嚐沒有坐收漁利的意思。不過,這並不是真君胸有成竹別有妙算, 而純粹是出於某種盲目的自信——天書都稱許了他將來要蕩平四海開拓盛世成就不亞於太宗文皇帝的基業了,總不能創業未半中道崩殂,讓堂堂千古一帝在區區一場旱災中跌跟頭吧?
老天爺不給他飛玄真君萬壽帝君麵子也就罷了, 難道還能不給謫仙人麵子?都是自己人, 何必較真嘛!
這種蜜汁自信撐著皇帝度過了開頭的一個半月,即使天象的變故已經鬧到朝臣請罪群議紛紛暗流起伏湧動,都依然能鎮定自若處變不驚, 人君風範氣度非凡, 居然還唬住了不少不知內情的官員,都在私下稱讚陛下心有驚雷而麵如平湖, 泰山崩於前而目不瞬,真正能夠決大計定大疑, 是高祖太宗的龍子龍孫,迥然與尋常不同。
但等時間拖到下半個月,就算再胸有成竹,真君也終於有些繃不住了——他倒不至於懷疑天書,隻是噩耗一波接著一波,難免會在動搖之餘升起某種可怕的想像:天書給他預定的那個「盛世」,該不會還要走一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流程吧?
——那種事情不要啊!不是說好了不用很累很麻煩就能當千古一帝的麽?憑什麽框框給他上強度啊?!
旱情持續得越久,這種恐慌就越為劇烈;以至於皇帝不得不以靜修祝禱為藉口,隔絕外擾不見朝臣,免得君臣奏對時刺激過大猛然上頭,作出什麽不體麵的事情來。頭部重創後皇帝忍耐力大大下降,委實是有點經不住折騰了。
當然,名義上是靜修祈天,實際上除了打坐齋戒燒青詞之外,真君大半的時間都用在了翻找天書上。恐慌之下欲·望更為炙烈,真君幾近狂熱的反覆閱讀這唯一的一本指望,字斟句酌尋章摘句,試圖從歷史迴響的細節尋覓出解套的良方;努力推測未來的蹤跡。真君隻是壞不是蠢,他其實非常明白現下危局的真正緣由:雨雪當然不是人力可以控製;但堂堂的京師為什麽會困窘到連支撐一點意外情況的存糧都沒有?
說白了,這還不是真君和列位臣工君臣一心大缺大德,又是修宮又是修觀,又是齋醮又是賞賜,十幾年來揮霍無度四處挪用,終於是將京城備災的儲蓄也給掏了個精光。這種事情平日沒有二兩重,一旦鬧大就是千斤也打不住;如果京中真的鬧出了大事,那將來史書上會怎麽記載他飛玄真君的舉止?
涉及到自身權位及千秋令名,不由得真君不提心弔膽惶惶難安,脾氣日益的古怪扭曲,常讓侍奉的宮人叫苦不迭,西苑的氣氛亦日趨冷淡,乃至於凝固僵化——所有依附於皇權的奴婢都在驚恐中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事情還沒有轉機,那麽一場前所未有的狂暴政潮,就必將會毀滅一切,把所有人都拖下渾水。盲人瞎馬,不過如此!
所幸,轉折點終於還是到了。在反覆翻閱天書百餘次,熟練到幾乎能順口背誦之後,皇帝終於在某日的午後聽到了久違的提示音:
【警告:檢測到重大歷史變故。】
·
或許是時氣不正的緣故,自從葡萄牙的事情泄漏之後,江南織造局上下的太監們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信差的眼睛立刻睜大了!
身為閆府絕對的心腹、有資格旁聽閣老與親兒子議事的高級僕役,信差當然知道穆國公世子的做派。如果這種貨色在完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自由自在的實施他那些癲狂混亂匪夷所思的計劃,那被創飛的絕不止那麽一兩個;而閆閣老牽涉其中,要支付的代價必定是相當慘重的。所謂「心理準備」雲雲,絕對不是一句空話;沒有點心理素質,是承受不起那個刺激的
——但這又能如何呢?
但凡閆閣老有那麽一丁點辦法,人家也不至於來趟這種渾水。但現在,現在……被穆國公世子拖下水當然很慘,搞不好要顏麵掃地螺旋升天;但如果真在北方征糧激起了大規模的民變,那閆家連叫慘的餘地都沒有了!
頂級的政客總是懂得取捨的;信差咬一咬牙,從懷裏摸出了一個小小的印章——這是閆小閣老貼身的私印,有這麽一枚印章在,就等於閆家已經投下籌碼,將來再也洗不脫幹係了:
「一切但憑世子做主!」
世子終於露出笑容,俯身將他攙扶了起來,神色亦驟轉柔和:
「不必如此拘謹。」他和顏悅色道:「放心,看在我們先前的交情上,我也一定會盡力的。你馬上帶話迴去,請閣老千萬放寬心。」
如此輕柔,如此和煦,如此體貼,被扶起來的親信卻驀然打了一個哆嗦,再不敢開口說話。
第94章 強奪
飛玄真君萬壽帝君已經在靜室中閉關了五日了。
當然, 雖說是閉關清修敬天祈雪,但家事國事天下事亦不可不知;而近日以來,家事國事天下事卻沒有一樣令人順心——幹燥無雪的寒冬持續了多日, 表麵平靜的京郊終於有了湧動的暗流;在遇見到幹旱的結局之後,有不少身家殷實的大戶借各樣的名頭悄悄攜帶金銀離開京城離開北方,盡力躲避已經若隱若現的饑饉;大戶走後市麵為之蕭條, 城中的流言隨之興起, 即使錦衣衛也難以彈壓。市井之中浪潮洶湧,甚至隱約吹到了真君的耳朵裏, 難免激起難以揣測的心緒。
說實話, 在京城的旱情剛有苗頭的時候,飛玄真君其實是並不如何慌張的, 甚至推波助瀾冷眼旁觀,未嚐沒有坐收漁利的意思。不過,這並不是真君胸有成竹別有妙算, 而純粹是出於某種盲目的自信——天書都稱許了他將來要蕩平四海開拓盛世成就不亞於太宗文皇帝的基業了,總不能創業未半中道崩殂,讓堂堂千古一帝在區區一場旱災中跌跟頭吧?
老天爺不給他飛玄真君萬壽帝君麵子也就罷了, 難道還能不給謫仙人麵子?都是自己人, 何必較真嘛!
這種蜜汁自信撐著皇帝度過了開頭的一個半月,即使天象的變故已經鬧到朝臣請罪群議紛紛暗流起伏湧動,都依然能鎮定自若處變不驚, 人君風範氣度非凡, 居然還唬住了不少不知內情的官員,都在私下稱讚陛下心有驚雷而麵如平湖, 泰山崩於前而目不瞬,真正能夠決大計定大疑, 是高祖太宗的龍子龍孫,迥然與尋常不同。
但等時間拖到下半個月,就算再胸有成竹,真君也終於有些繃不住了——他倒不至於懷疑天書,隻是噩耗一波接著一波,難免會在動搖之餘升起某種可怕的想像:天書給他預定的那個「盛世」,該不會還要走一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流程吧?
——那種事情不要啊!不是說好了不用很累很麻煩就能當千古一帝的麽?憑什麽框框給他上強度啊?!
旱情持續得越久,這種恐慌就越為劇烈;以至於皇帝不得不以靜修祝禱為藉口,隔絕外擾不見朝臣,免得君臣奏對時刺激過大猛然上頭,作出什麽不體麵的事情來。頭部重創後皇帝忍耐力大大下降,委實是有點經不住折騰了。
當然,名義上是靜修祈天,實際上除了打坐齋戒燒青詞之外,真君大半的時間都用在了翻找天書上。恐慌之下欲·望更為炙烈,真君幾近狂熱的反覆閱讀這唯一的一本指望,字斟句酌尋章摘句,試圖從歷史迴響的細節尋覓出解套的良方;努力推測未來的蹤跡。真君隻是壞不是蠢,他其實非常明白現下危局的真正緣由:雨雪當然不是人力可以控製;但堂堂的京師為什麽會困窘到連支撐一點意外情況的存糧都沒有?
說白了,這還不是真君和列位臣工君臣一心大缺大德,又是修宮又是修觀,又是齋醮又是賞賜,十幾年來揮霍無度四處挪用,終於是將京城備災的儲蓄也給掏了個精光。這種事情平日沒有二兩重,一旦鬧大就是千斤也打不住;如果京中真的鬧出了大事,那將來史書上會怎麽記載他飛玄真君的舉止?
涉及到自身權位及千秋令名,不由得真君不提心弔膽惶惶難安,脾氣日益的古怪扭曲,常讓侍奉的宮人叫苦不迭,西苑的氣氛亦日趨冷淡,乃至於凝固僵化——所有依附於皇權的奴婢都在驚恐中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事情還沒有轉機,那麽一場前所未有的狂暴政潮,就必將會毀滅一切,把所有人都拖下渾水。盲人瞎馬,不過如此!
所幸,轉折點終於還是到了。在反覆翻閱天書百餘次,熟練到幾乎能順口背誦之後,皇帝終於在某日的午後聽到了久違的提示音:
【警告:檢測到重大歷史變故。】
·
或許是時氣不正的緣故,自從葡萄牙的事情泄漏之後,江南織造局上下的太監們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