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至於吧。」劉禮不以為然:「不是說那什麽甲寅變法成功之後,財政收入會大幅增加嗎?有了錢什麽事情不好辦,何必這樣戰戰兢兢!」
「那是你想得太簡單了。」穆祺語氣平淡:「有了錢什麽事都好辦……那我問你,大安現在有多少個衙門有資格插手財政?」
「……戶部和皇帝的內庫?」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是吧?」穆祺笑了:「你當這是相父親手打造的體製呢?算了也不瞞你了,入內閣前我設法調取過六部九卿各司的檔案,一份份一張張詳細比對,想摸清楚朝廷錢款的流向。但耗費了大半個月後精疲力盡,隻能放棄拉倒。而僅從這半個多月走馬觀花的一條不完全統計看,大安朝有資格收稅撥錢財政自理的衙門,起碼有兩位數以上。」
劉禮:……啊?
「這些衙門完全是相互獨立的,戶部基本沒有權限管轄他們。」穆祺緩聲道:「他們的帳目彼此隔絕,銀錢收支互不往來互不瓜葛,徵收的稅款也是隨心所欲不可勝計。幾百年的帳目老相互衝突相互矛盾,疊床架屋錯綜複雜,錯漏冗餘不可計算——這就是我查到的資料。雖然我不懂財政學;但這種級別的爛帳很可能已經超出了人力能夠處理的範圍。如果有一台超級ai慢慢計算,花個十年八年也許能出個結果吧。」
「當然,這還隻是財政問題的冰山一角而已。大安的財政收入有不少是實物稅,有米有糧還有布匹大豆。這些食物怎麽折算已經是天大的難題。但更麻煩的是,各個衙門徵收的度量衡還不一樣。」
大概是完全超出了理解,劉禮有點懵逼:「……啥意思?」
「簡單來說,金陵倉庫的一尺布不等於京城倉庫的一尺布,內庫的一鬥米不等於太常倉的一鬥米;金花銀中的一斤銀不等於戶部的一斤銀。」穆祺曼聲道:「一國之間,度量衡各有差異。大斤小斤大鬥小鬥南尺北尺,各個衙門的徵收單位完全不同,標準亦大有千秋——至於怎麽換算嘛……我花了三天請教倉庫的官吏,反正是沒有學會。」
劉禮人都傻了。他呆木半晌,隻能勉強擠出一句話:
「……你們那個世界,是有秦始皇的吧?」
「可能是政哥兒手軟了吧,這誰又能預料到呢?」穆祺聳聳肩:「所以你應該明白,我們麵臨的是多麽大的財政考驗了——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如果哪什麽甲寅變法真的大大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那請問多出來的銀子糧米布匹百工百物,應該歸哪個衙門徵收呢?」
如果有誰不明白什麽叫落後的製度束縛了生產力,那他看一眼大安現在的財政體係就能明白了;可能大家都覺得天底下沒有人會嫌錢太多,但大安這種破爛溜丟鼓風漏氣零件亂蹦的財政係統還真就沒辦法處理巨額湧入的財富。一旦徵收的稅款太多獲取的利潤太大,狂湧而入的物資就會迅速卡死它那孱弱老舊不堪一擊的中樞機構,引發出不可預料的後果。
簡單來說,消化係統太爛了,多吃兩碗飯也能脹死人。
所以,大安這套係統隻能處理小農時代的經濟問題,上限就是高祖皇帝所幻想的自給自足保守封閉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農業帝國。過多的財富不是好處而是毒藥,即使甲寅變法成功,這套係統也會以難以想像的速度高速崩壞。
——舊時代的產物,終究沒有辦法登上新時代的船。
但問題在於,這玩意兒崩壞的速度實在太快了。穆祺的確是籌謀著用生產力硬生生撐爆封建製度的主意;但整套規劃好歹也得持續個五六十年,拖到他騰出手來滌盪外患,為改朝換代預備好足夠安全的戰略空間為止。而以現在這套係統的表現,如果生產力真的快速進步突破極限,那它能撐個一二十年都算是妄想!
懂不懂我們大安自由主義擺爛政治的含金量啊?
事實證明,隻要擺得夠爛夠徹底,隻要自·爆後能拖著所有人下水;那就連敵人都不能不咬牙切齒,苦心孤詣的拉他一把。穆祺當然對這套係統沒有任何好感,但他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自爆卡車往地獄裏俯衝,所以想來想去沒有辦法,隻有咬著牙齒設法給財政延年益壽,拚了命拖延爆炸的時間。
一套係統能做到這個份上也是絕了。說實話,就算是穆祺絞盡腦汁想要封建王朝的老命,都未必能設計出可以在短短十餘年來炸掉一切的究極武器呢。
在推翻皇權瓦解統治這種大事上,歷代的封建皇帝居然比他這個激進派幹得還好還利落,你說這能找誰說理去?
立場轉變後難度也就變了。肆無忌憚的搞破壞是很容易的,費盡心機給破爛係統打補丁可就需要考慮很多了。平日裏再怎麽發癲都可以,但現在卻實在不敢碰財政這根頂樑柱——不但不敢亂碰,世子甚至還得小心謹慎步步為營,設法填一填這天大的窟窿。
——新目標:財政能撐過五十年就算勝利。
「從楊廷和以來的歷代首輔都想改革朝政,畢竟沒有誰喜歡在糞坑裏蝶泳。」穆祺嘆氣:「而且改革的目的都很一致,都希望能夠廢除這種疊床架屋的架構,設法成立一個統一的部門,總攬財政的支出和使用。最大限度的減少政出多門的損耗和衝突。」
劉禮沒有說話,當然也說不了什麽。說實話,被相父薰陶久了他眼光也就高了,要是在平時大概還真不覺得這樣的改革有什麽。但現在,現在……現在他不能不從心中生出敬佩來:
「那是你想得太簡單了。」穆祺語氣平淡:「有了錢什麽事都好辦……那我問你,大安現在有多少個衙門有資格插手財政?」
「……戶部和皇帝的內庫?」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是吧?」穆祺笑了:「你當這是相父親手打造的體製呢?算了也不瞞你了,入內閣前我設法調取過六部九卿各司的檔案,一份份一張張詳細比對,想摸清楚朝廷錢款的流向。但耗費了大半個月後精疲力盡,隻能放棄拉倒。而僅從這半個多月走馬觀花的一條不完全統計看,大安朝有資格收稅撥錢財政自理的衙門,起碼有兩位數以上。」
劉禮:……啊?
「這些衙門完全是相互獨立的,戶部基本沒有權限管轄他們。」穆祺緩聲道:「他們的帳目彼此隔絕,銀錢收支互不往來互不瓜葛,徵收的稅款也是隨心所欲不可勝計。幾百年的帳目老相互衝突相互矛盾,疊床架屋錯綜複雜,錯漏冗餘不可計算——這就是我查到的資料。雖然我不懂財政學;但這種級別的爛帳很可能已經超出了人力能夠處理的範圍。如果有一台超級ai慢慢計算,花個十年八年也許能出個結果吧。」
「當然,這還隻是財政問題的冰山一角而已。大安的財政收入有不少是實物稅,有米有糧還有布匹大豆。這些食物怎麽折算已經是天大的難題。但更麻煩的是,各個衙門徵收的度量衡還不一樣。」
大概是完全超出了理解,劉禮有點懵逼:「……啥意思?」
「簡單來說,金陵倉庫的一尺布不等於京城倉庫的一尺布,內庫的一鬥米不等於太常倉的一鬥米;金花銀中的一斤銀不等於戶部的一斤銀。」穆祺曼聲道:「一國之間,度量衡各有差異。大斤小斤大鬥小鬥南尺北尺,各個衙門的徵收單位完全不同,標準亦大有千秋——至於怎麽換算嘛……我花了三天請教倉庫的官吏,反正是沒有學會。」
劉禮人都傻了。他呆木半晌,隻能勉強擠出一句話:
「……你們那個世界,是有秦始皇的吧?」
「可能是政哥兒手軟了吧,這誰又能預料到呢?」穆祺聳聳肩:「所以你應該明白,我們麵臨的是多麽大的財政考驗了——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如果哪什麽甲寅變法真的大大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那請問多出來的銀子糧米布匹百工百物,應該歸哪個衙門徵收呢?」
如果有誰不明白什麽叫落後的製度束縛了生產力,那他看一眼大安現在的財政體係就能明白了;可能大家都覺得天底下沒有人會嫌錢太多,但大安這種破爛溜丟鼓風漏氣零件亂蹦的財政係統還真就沒辦法處理巨額湧入的財富。一旦徵收的稅款太多獲取的利潤太大,狂湧而入的物資就會迅速卡死它那孱弱老舊不堪一擊的中樞機構,引發出不可預料的後果。
簡單來說,消化係統太爛了,多吃兩碗飯也能脹死人。
所以,大安這套係統隻能處理小農時代的經濟問題,上限就是高祖皇帝所幻想的自給自足保守封閉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農業帝國。過多的財富不是好處而是毒藥,即使甲寅變法成功,這套係統也會以難以想像的速度高速崩壞。
——舊時代的產物,終究沒有辦法登上新時代的船。
但問題在於,這玩意兒崩壞的速度實在太快了。穆祺的確是籌謀著用生產力硬生生撐爆封建製度的主意;但整套規劃好歹也得持續個五六十年,拖到他騰出手來滌盪外患,為改朝換代預備好足夠安全的戰略空間為止。而以現在這套係統的表現,如果生產力真的快速進步突破極限,那它能撐個一二十年都算是妄想!
懂不懂我們大安自由主義擺爛政治的含金量啊?
事實證明,隻要擺得夠爛夠徹底,隻要自·爆後能拖著所有人下水;那就連敵人都不能不咬牙切齒,苦心孤詣的拉他一把。穆祺當然對這套係統沒有任何好感,但他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自爆卡車往地獄裏俯衝,所以想來想去沒有辦法,隻有咬著牙齒設法給財政延年益壽,拚了命拖延爆炸的時間。
一套係統能做到這個份上也是絕了。說實話,就算是穆祺絞盡腦汁想要封建王朝的老命,都未必能設計出可以在短短十餘年來炸掉一切的究極武器呢。
在推翻皇權瓦解統治這種大事上,歷代的封建皇帝居然比他這個激進派幹得還好還利落,你說這能找誰說理去?
立場轉變後難度也就變了。肆無忌憚的搞破壞是很容易的,費盡心機給破爛係統打補丁可就需要考慮很多了。平日裏再怎麽發癲都可以,但現在卻實在不敢碰財政這根頂樑柱——不但不敢亂碰,世子甚至還得小心謹慎步步為營,設法填一填這天大的窟窿。
——新目標:財政能撐過五十年就算勝利。
「從楊廷和以來的歷代首輔都想改革朝政,畢竟沒有誰喜歡在糞坑裏蝶泳。」穆祺嘆氣:「而且改革的目的都很一致,都希望能夠廢除這種疊床架屋的架構,設法成立一個統一的部門,總攬財政的支出和使用。最大限度的減少政出多門的損耗和衝突。」
劉禮沒有說話,當然也說不了什麽。說實話,被相父薰陶久了他眼光也就高了,要是在平時大概還真不覺得這樣的改革有什麽。但現在,現在……現在他不能不從心中生出敬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