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尚綱屏息凝神等候在外,聞言立刻趴了下去:「還有那麽幾萬石陳米……」
「既然是陳米,那就都分了吧,散出去熬幾碗熱粥,京郊的窮人也好過個年。」皇帝並不睜眼:「陳米清空後再把騰出來的倉庫修一修,朕有用處。」
平白無故為啥要騰空倉庫呢?黃尚綱百思不解,但還是垂首答應了下來。
皇帝吸了口氣,忽的又想起一事:
「是了,你再讓東廠去查查,到底是誰在私下串聯,處處咬著內閣不放?打個招唿下去,就說這些當官的不知道輕重,想辦法處置處置。不要讓他們一天天地這麽跳來跳去,免得誤了大事。」
「……奴婢謹遵上諭。」
·
在多日艱苦之至的談判後,中葡雙方終於有了巨大的進展。
應該說,較之起初的預期,最終談判的進度比穆祺的設想要順利很多。這當然不是葡萄牙人有意退讓,而是無奈之下的屈服——在後續的審問中,上虞的官吏從俘虜口中獲取情報,知道此次被擊毀的居然是葡萄牙駐紮在南洋的一支主力艦隊,原本是為商船護航臨時經過,結果半途收到了洪天王的書籍後一時上頭,臨時改道要來「懲戒」不知好歹的中國人;結果準備不足麻痹大意,才一頭撞上了籌謀齊備的火箭戰術,誤打誤撞的搞出了驚人的戰損比。而主力艦隊近乎全君覆滅之後,葡萄牙在南洋的海軍力量大為衰減,說話當然不夠硬氣。
此外,戰後國際形勢的演化也對葡萄牙不利。穆國公世子大力擴散火箭的威脅是真正打中了歐洲人的七寸,一旦高危武器抹平了暴力差距,則西方的殖民統治必將經受劇烈的動盪。如果要消除這種威脅,那麽無非隻有兩個選項:要麽便是集體對中國開戰奪取火箭技術;要麽便是強迫葡萄牙人低頭,維持住局麵避免掀桌。在上虞海戰之後,前者已經絕不可行;柿子挑軟的捏,壓力也就隻能給到葡萄牙。
——事實上,在談判過程當中,作為英國銀行高級專員的儒望就曾明白無誤的告知維第格拉伯爵:如果這份協議無法達成,真讓中國敞開火箭貿易,那麽英吉利與葡萄牙之間的友誼恐怕也要岌岌可危了。
大航海時代弱肉強食,即使是曾經的列強霸主,一朝虛弱也躲不開這一刀呢。
內外交困至此,葡萄牙人不能不低頭服輸。談判的第七日,雙方終於達成《上虞條約》的大綱,初步定為六款:
第一:大安及葡萄牙王國停戰並締結和平及友好的關係,兩國互相保護對方國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葡萄牙王國同意釋放一切被虜掠之大安工匠並賠償損失,嚴懲涉事的罪犯。
第二,葡萄牙開放其於南洋占據之港口,供大安船隻停靠補給,不得設法阻攔。
第三:葡萄牙政府向大安賠償軍費四百十萬兩白銀。其中三百萬一十兩為現銀,於三個月之內交割;其餘一百萬兩折算為對應市價的物資,於上虞交割。
第四:雙方將基於「和平共處,共同開發」的原則建設南洋,並唿籲其餘國家尊重這一原則。
第五:葡萄牙承認並尊重大安之於南洋各國之宗主權;尊重朝貢體係的現狀。
第六:雙方同意保持對話的渠道,向全方位自由貿易的目標邁進。
這六款條約簡潔明了,妥當得體,即使穆國公世子也沒有什麽可挑剔的。把副本送趙菲劉禮過目之後,穆祺在最終的文本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以密折將條約迅速呈遞入京,供老登批準後換文。
一切流程走完,大事已經底定。但在最後商議之時,穆祺卻特意留下了海剛峰,托他嚴守口風,不要將談判的細節泄漏出去,就連上陳朝廷的奏報,最好也要做一點修飾。
葡萄牙方麵將談判視為奇恥大辱,當然不會外泄;但要中方代表三緘其口,卻無疑有些抹殺功勞的嫌疑。海剛峰本人倒不覺得有什麽,隻是有些詫異:
「條約總是要公開的,世子何必關心這一點秘密呢?」
世子吐出一口氣:
「……條約是一迴事,細節又是另一迴事。細節泄漏太多,難免會激起議論——現在朝中的保守派本來就不少,還是韜光養晦一點的好。」
他仿佛思索了片刻:
「……再說,要是讓泰西其他國家從細節中窺探出什麽,也不是什麽好事。儒望代表的英吉利目前還不算強勢,但西班牙與荷蘭卻實在噁心……」
海剛峰聽出了端倪,不由頗為吃驚:
「之後還要打嗎?」
世子默然片刻,籲出一口氣來:
「這是當然的。畢竟大爭之世,殖民帝國亡我之心不死嘛……」
他停了一停,卻又露出了微笑:
「不過,殖民帝國亡我之心不死,我亡殖民帝國之心亦不死。雙方枕戈待旦,終究還是要在拳頭上說話的。」
第90章 賺錢
條約簽訂之後, 大事也就算告一段落。雖然名義隻是一次「特別治安運動」,實際上也不過是大家站在山頂上吹了半天的冷風。但既然大獲全勝稱心如意,該有的體統還是要有的。穆國公世子不方便出麵與地方官結交, 地方官就主動上門來蹭流量。世子中樞重臣皇命欽差,本來也不會隨意和下麵的官吏走動,可勝利之後上下都是一片喜悅, 也不好平白的將人拒之門外;所以有不少聽到聲響的聰明人望風梯榮, 千方百計的託了人轉送禮物,隻說是給穆國公拜個早年——以世子的親爹做筏子, 那就是連顛公也不好拒絕的了。
「既然是陳米,那就都分了吧,散出去熬幾碗熱粥,京郊的窮人也好過個年。」皇帝並不睜眼:「陳米清空後再把騰出來的倉庫修一修,朕有用處。」
平白無故為啥要騰空倉庫呢?黃尚綱百思不解,但還是垂首答應了下來。
皇帝吸了口氣,忽的又想起一事:
「是了,你再讓東廠去查查,到底是誰在私下串聯,處處咬著內閣不放?打個招唿下去,就說這些當官的不知道輕重,想辦法處置處置。不要讓他們一天天地這麽跳來跳去,免得誤了大事。」
「……奴婢謹遵上諭。」
·
在多日艱苦之至的談判後,中葡雙方終於有了巨大的進展。
應該說,較之起初的預期,最終談判的進度比穆祺的設想要順利很多。這當然不是葡萄牙人有意退讓,而是無奈之下的屈服——在後續的審問中,上虞的官吏從俘虜口中獲取情報,知道此次被擊毀的居然是葡萄牙駐紮在南洋的一支主力艦隊,原本是為商船護航臨時經過,結果半途收到了洪天王的書籍後一時上頭,臨時改道要來「懲戒」不知好歹的中國人;結果準備不足麻痹大意,才一頭撞上了籌謀齊備的火箭戰術,誤打誤撞的搞出了驚人的戰損比。而主力艦隊近乎全君覆滅之後,葡萄牙在南洋的海軍力量大為衰減,說話當然不夠硬氣。
此外,戰後國際形勢的演化也對葡萄牙不利。穆國公世子大力擴散火箭的威脅是真正打中了歐洲人的七寸,一旦高危武器抹平了暴力差距,則西方的殖民統治必將經受劇烈的動盪。如果要消除這種威脅,那麽無非隻有兩個選項:要麽便是集體對中國開戰奪取火箭技術;要麽便是強迫葡萄牙人低頭,維持住局麵避免掀桌。在上虞海戰之後,前者已經絕不可行;柿子挑軟的捏,壓力也就隻能給到葡萄牙。
——事實上,在談判過程當中,作為英國銀行高級專員的儒望就曾明白無誤的告知維第格拉伯爵:如果這份協議無法達成,真讓中國敞開火箭貿易,那麽英吉利與葡萄牙之間的友誼恐怕也要岌岌可危了。
大航海時代弱肉強食,即使是曾經的列強霸主,一朝虛弱也躲不開這一刀呢。
內外交困至此,葡萄牙人不能不低頭服輸。談判的第七日,雙方終於達成《上虞條約》的大綱,初步定為六款:
第一:大安及葡萄牙王國停戰並締結和平及友好的關係,兩國互相保護對方國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葡萄牙王國同意釋放一切被虜掠之大安工匠並賠償損失,嚴懲涉事的罪犯。
第二,葡萄牙開放其於南洋占據之港口,供大安船隻停靠補給,不得設法阻攔。
第三:葡萄牙政府向大安賠償軍費四百十萬兩白銀。其中三百萬一十兩為現銀,於三個月之內交割;其餘一百萬兩折算為對應市價的物資,於上虞交割。
第四:雙方將基於「和平共處,共同開發」的原則建設南洋,並唿籲其餘國家尊重這一原則。
第五:葡萄牙承認並尊重大安之於南洋各國之宗主權;尊重朝貢體係的現狀。
第六:雙方同意保持對話的渠道,向全方位自由貿易的目標邁進。
這六款條約簡潔明了,妥當得體,即使穆國公世子也沒有什麽可挑剔的。把副本送趙菲劉禮過目之後,穆祺在最終的文本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以密折將條約迅速呈遞入京,供老登批準後換文。
一切流程走完,大事已經底定。但在最後商議之時,穆祺卻特意留下了海剛峰,托他嚴守口風,不要將談判的細節泄漏出去,就連上陳朝廷的奏報,最好也要做一點修飾。
葡萄牙方麵將談判視為奇恥大辱,當然不會外泄;但要中方代表三緘其口,卻無疑有些抹殺功勞的嫌疑。海剛峰本人倒不覺得有什麽,隻是有些詫異:
「條約總是要公開的,世子何必關心這一點秘密呢?」
世子吐出一口氣:
「……條約是一迴事,細節又是另一迴事。細節泄漏太多,難免會激起議論——現在朝中的保守派本來就不少,還是韜光養晦一點的好。」
他仿佛思索了片刻:
「……再說,要是讓泰西其他國家從細節中窺探出什麽,也不是什麽好事。儒望代表的英吉利目前還不算強勢,但西班牙與荷蘭卻實在噁心……」
海剛峰聽出了端倪,不由頗為吃驚:
「之後還要打嗎?」
世子默然片刻,籲出一口氣來:
「這是當然的。畢竟大爭之世,殖民帝國亡我之心不死嘛……」
他停了一停,卻又露出了微笑:
「不過,殖民帝國亡我之心不死,我亡殖民帝國之心亦不死。雙方枕戈待旦,終究還是要在拳頭上說話的。」
第90章 賺錢
條約簽訂之後, 大事也就算告一段落。雖然名義隻是一次「特別治安運動」,實際上也不過是大家站在山頂上吹了半天的冷風。但既然大獲全勝稱心如意,該有的體統還是要有的。穆國公世子不方便出麵與地方官結交, 地方官就主動上門來蹭流量。世子中樞重臣皇命欽差,本來也不會隨意和下麵的官吏走動,可勝利之後上下都是一片喜悅, 也不好平白的將人拒之門外;所以有不少聽到聲響的聰明人望風梯榮, 千方百計的託了人轉送禮物,隻說是給穆國公拜個早年——以世子的親爹做筏子, 那就是連顛公也不好拒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