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也好。傾巢而出一舉蕩平,省得我們還要費功夫犁庭掃穴嘛。」
好個頭啊!儒望在心中怒吼——以如今的實力而論,一支艦隊足以在遠東橫著走了!就算限於兵力不能深入內陸,掃蕩掃蕩沿海還是不成問題的。葡萄牙人掃蕩了沿海,他還能有個好嗎?!
再說了,什麽又叫「省得我們還要費功夫」?這在大安市井的話本小說中不一般該是反派的發言嗎?
臨戰的時候說這種反派言論是不是太晦氣了啊!
儒望頭皮發麻腳趾摳地,生平第一次為自己的決斷大感後悔。但還沒等他起身說出自己預備的逃遁託詞,世子就先看了過來:
「既然大戰將始,儒望先生要不要同我等一道去看看?」
啊?儒望愣了一愣:
「以葡萄牙人的航程,怕還有不少的功夫才能交戰,現在相隔還很遠……」
望山跑死馬,汪洋大海一馬平川,目之所及而似乎近在咫尺的方位可能要扛吃扛吃航行上大半日之久。以儒望航海的經驗來看,如果傳令兵能在天際看到旗艦的桅杆,那麽雙方行駛到足以開戰的距離,少說也要個七八個時辰。這七八個時辰已經足夠儒望先生腳底抹油潤到數百裏之外,絕絕對對的穩妥無餘。這也是他為什麽敢陪著這位一看就不靠譜的世子南下的緣由——打不過還可以跑嘛。
但無論怎麽有心理準備,這反應也太不靠譜了吧?預備要打海戰的人,連這點基本常識都不懂嗎?
麵對儒望近乎失態的愕然,穆國公世子罕見的沉默了片刻,才終於展顏而笑。
「不打緊。」他輕描淡寫道:「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嘛。葡萄牙人相隔太遠沒法子動手,又不代表我們不能動手,對不對?」
儒望目瞪口呆,心中罕見的泛起一股絕望來:
這到底是什麽瘋批!
·
官大一級就是壓死人。無論怎麽絕望掙紮,儒望還是沒有辦法在一眾中土官僚的眼皮子底下公然跳反開溜,隻能跟著前唿後擁的一眾人等離開破廟,尋捷徑直奔海邊;登上了先前早就勘定好的一處高山。從此處高山向下俯瞰,恰恰能將大半海域盡收眼底,所謂「玉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很符合大安官場對一場酣暢淋漓瀟灑飄逸之大勝戰的審美追求。領頭的穆國公世子甚至特意更換了寬袍長袖的大衣服,佇立山巔衣帶當風。頗有昔日諸葛丞相羽扇綸巾指揮若定的意思。
隻可惜……
「阿嚏!」穆祺打出個噴嚏,在淩厲森寒的海風中裹緊了自己的披風。他眯著眼睛舉目眺望,半晌才不確定的開口:
「天邊那團黑影……就是旗艦嗎?」
屹立在下首的將軍嘆了一口氣,默默上前一步,往東南方向指了一指。穆祺定睛一看,果然瞧見了海麵上艟艟的船影,以及一根高高豎起的桅杆,其上黑旗招展,隱約有起伏的紋路。
「原來如此。」世子眯著眼睛想了半日,也實在猜不出這一張旗幟的來路(當然他對紋章學也並不精通),於是隻有點一點頭,表示勝一切盡在掌握:「既然這樣,那接下來的就有勞戚將軍了。」
甲冑在身的指揮僉事戚元靖拱手一禮,也不去糾正「戚將軍」這樣大得驚人的稱唿;大安文武殊途,內閣重臣與外地武將的防備尤為森嚴。即使有詔書作保,雙方明麵上也絕不能顯出什麽你來我往的交情來。他隻是沉默著領受命令,而後抬手向下麵一招,山下立刻就有親兵縱馬馳出,一騎絕塵,迅速消失在山道之後。
一切安排妥當,戚指揮才俯首行禮,恭敬出聲:
「標下已經安排人在旁掠陣,請大人臨陣指揮,一展虎威。」
實際上這幾日開軍事會議討論臨敵的方略,穆國世子閉關不出一律沒有參與,隻是最後在會議紀要上批一個「可」字而已(字還很醜),基本屬於擺爛躺平人影不見,如今當然也談不上什麽指揮。但戚指揮的情商高就高在這裏,無論上司是不是隻有一個造型上的作用,表麵上的功夫都一定要敷衍到位。
而上司也很給麵子,點一點頭後笑逐言開,從懷中取出了一支小巧玲瓏的千裏鏡,像模像樣的湊到眼邊——此時歐洲光學有所進展,已經有手藝高明的匠人能靠著經驗硬生生磨出放大倍數足夠的凸透鏡,隻不過良率低下成本高昂,隻能作為宮廷珍藏的玩物而已;直到如今世子花樣翻新改良了工藝,才終於製備出第一批質量可靠的望遠鏡,此次南下後充做禮物送給了領兵的幾位將領。要不然他初來乍到且一竅不通,單靠權勢也是沒辦法壓得大家服服帖帖奉命唯謹的。
穆祺眯著眼調試了半刻,終於看清了那十數裏之外的旗艦。海麵晴朗無雲略無遮掩,高山上的視線一覽無餘,甚至能分辨出船上攢聚如螞蟻的人影,一一纖毫畢現。
「咦?」世子甚為詫異:「他們圍在一起做什麽?」
儒望站立在側,同樣舉著一個望遠鏡仔細打量;這款由世子交託的禮物經他反覆試驗,精確度與可用性都實在遠遠超出如今宮廷僅存的那點奢侈品,不能不令精明老辣的商人大為心動,乃至眼熱不已——這大概也是世子魔幻魅力的體現之一,無論如何的癲狂錯亂令合作者心生退意,他都能在恰當的時候拿出恰當的籌碼,勾引得人神魂顛倒欲罷不能,不得不再次合作下去。
好個頭啊!儒望在心中怒吼——以如今的實力而論,一支艦隊足以在遠東橫著走了!就算限於兵力不能深入內陸,掃蕩掃蕩沿海還是不成問題的。葡萄牙人掃蕩了沿海,他還能有個好嗎?!
再說了,什麽又叫「省得我們還要費功夫」?這在大安市井的話本小說中不一般該是反派的發言嗎?
臨戰的時候說這種反派言論是不是太晦氣了啊!
儒望頭皮發麻腳趾摳地,生平第一次為自己的決斷大感後悔。但還沒等他起身說出自己預備的逃遁託詞,世子就先看了過來:
「既然大戰將始,儒望先生要不要同我等一道去看看?」
啊?儒望愣了一愣:
「以葡萄牙人的航程,怕還有不少的功夫才能交戰,現在相隔還很遠……」
望山跑死馬,汪洋大海一馬平川,目之所及而似乎近在咫尺的方位可能要扛吃扛吃航行上大半日之久。以儒望航海的經驗來看,如果傳令兵能在天際看到旗艦的桅杆,那麽雙方行駛到足以開戰的距離,少說也要個七八個時辰。這七八個時辰已經足夠儒望先生腳底抹油潤到數百裏之外,絕絕對對的穩妥無餘。這也是他為什麽敢陪著這位一看就不靠譜的世子南下的緣由——打不過還可以跑嘛。
但無論怎麽有心理準備,這反應也太不靠譜了吧?預備要打海戰的人,連這點基本常識都不懂嗎?
麵對儒望近乎失態的愕然,穆國公世子罕見的沉默了片刻,才終於展顏而笑。
「不打緊。」他輕描淡寫道:「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嘛。葡萄牙人相隔太遠沒法子動手,又不代表我們不能動手,對不對?」
儒望目瞪口呆,心中罕見的泛起一股絕望來:
這到底是什麽瘋批!
·
官大一級就是壓死人。無論怎麽絕望掙紮,儒望還是沒有辦法在一眾中土官僚的眼皮子底下公然跳反開溜,隻能跟著前唿後擁的一眾人等離開破廟,尋捷徑直奔海邊;登上了先前早就勘定好的一處高山。從此處高山向下俯瞰,恰恰能將大半海域盡收眼底,所謂「玉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很符合大安官場對一場酣暢淋漓瀟灑飄逸之大勝戰的審美追求。領頭的穆國公世子甚至特意更換了寬袍長袖的大衣服,佇立山巔衣帶當風。頗有昔日諸葛丞相羽扇綸巾指揮若定的意思。
隻可惜……
「阿嚏!」穆祺打出個噴嚏,在淩厲森寒的海風中裹緊了自己的披風。他眯著眼睛舉目眺望,半晌才不確定的開口:
「天邊那團黑影……就是旗艦嗎?」
屹立在下首的將軍嘆了一口氣,默默上前一步,往東南方向指了一指。穆祺定睛一看,果然瞧見了海麵上艟艟的船影,以及一根高高豎起的桅杆,其上黑旗招展,隱約有起伏的紋路。
「原來如此。」世子眯著眼睛想了半日,也實在猜不出這一張旗幟的來路(當然他對紋章學也並不精通),於是隻有點一點頭,表示勝一切盡在掌握:「既然這樣,那接下來的就有勞戚將軍了。」
甲冑在身的指揮僉事戚元靖拱手一禮,也不去糾正「戚將軍」這樣大得驚人的稱唿;大安文武殊途,內閣重臣與外地武將的防備尤為森嚴。即使有詔書作保,雙方明麵上也絕不能顯出什麽你來我往的交情來。他隻是沉默著領受命令,而後抬手向下麵一招,山下立刻就有親兵縱馬馳出,一騎絕塵,迅速消失在山道之後。
一切安排妥當,戚指揮才俯首行禮,恭敬出聲:
「標下已經安排人在旁掠陣,請大人臨陣指揮,一展虎威。」
實際上這幾日開軍事會議討論臨敵的方略,穆國世子閉關不出一律沒有參與,隻是最後在會議紀要上批一個「可」字而已(字還很醜),基本屬於擺爛躺平人影不見,如今當然也談不上什麽指揮。但戚指揮的情商高就高在這裏,無論上司是不是隻有一個造型上的作用,表麵上的功夫都一定要敷衍到位。
而上司也很給麵子,點一點頭後笑逐言開,從懷中取出了一支小巧玲瓏的千裏鏡,像模像樣的湊到眼邊——此時歐洲光學有所進展,已經有手藝高明的匠人能靠著經驗硬生生磨出放大倍數足夠的凸透鏡,隻不過良率低下成本高昂,隻能作為宮廷珍藏的玩物而已;直到如今世子花樣翻新改良了工藝,才終於製備出第一批質量可靠的望遠鏡,此次南下後充做禮物送給了領兵的幾位將領。要不然他初來乍到且一竅不通,單靠權勢也是沒辦法壓得大家服服帖帖奉命唯謹的。
穆祺眯著眼調試了半刻,終於看清了那十數裏之外的旗艦。海麵晴朗無雲略無遮掩,高山上的視線一覽無餘,甚至能分辨出船上攢聚如螞蟻的人影,一一纖毫畢現。
「咦?」世子甚為詫異:「他們圍在一起做什麽?」
儒望站立在側,同樣舉著一個望遠鏡仔細打量;這款由世子交託的禮物經他反覆試驗,精確度與可用性都實在遠遠超出如今宮廷僅存的那點奢侈品,不能不令精明老辣的商人大為心動,乃至眼熱不已——這大概也是世子魔幻魅力的體現之一,無論如何的癲狂錯亂令合作者心生退意,他都能在恰當的時候拿出恰當的籌碼,勾引得人神魂顛倒欲罷不能,不得不再次合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