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世子有些不解(他還不解上了!):
「為什麽?」
儒望絞盡腦汁,隻能勉強憋出一句委婉的解釋:
「主要——主要是這位洪先生對教義的理解,可能與教會的主流有那麽一點差異……」
廢話當然有差異啦,要是認了這種鬼扯的教義,教會上下都該被打包發賣了了事!
「一點差異算什麽?」世子不以為然:「我看過京中各位大海商的來歷,儒望先生曾經為法國宮廷服務過,對吧?」
這是儒望履歷中光輝的一頁,他不覺挺了挺胸膛:「鄙人的確為法國的國王代理過一點包稅的工作……」
「那不就得了。」世子輕描淡寫道:「法國國王當初對教會做過什麽,對教宗做過什麽,在阿維裏翁發生了什麽,我想先生不會沒有印象。如果連這個都可以接受,先生又何必苛責於洪天王呢?」
儒望的臉色立刻變了,以他的見識,當然知道世子意下所指;所謂阿維裏翁舊事,即指兩百年前法國國王菲力四世與教會間發生的莫大衝突;為了奪取教會的財產,菲力四世襲擊了教皇所在的城堡,逮捕教皇後指使手下騎士脫去衣服將其痛打遊街,將教皇活活氣死;氣死教皇後國王又逼迫教士們選了個自己喜歡的新教皇,然後帶著新教皇一路北上,囚禁於法國小城阿維裏翁,人稱阿維裏翁之囚,或者阿維裏翁北狩——大安的堡宗皇帝是瓦剌留學生,教皇就是法國留學生;所謂吾德不孤必有鄰,在這一點上東西方都很有共同話題的。
不過最關鍵的是,雖然當眾做出了這種比司馬家更加可怕而羞辱權威的大事(司馬家好歹還沒把皇帝脫光了衣服當街毒打呢),但之後的法國卻依然是基督教世界的支柱,被歷代教廷公認的天主孝子;菲力四世還險些封聖,名譽與地位都沒有受到一丁點的影響。如果以此為準綱,那洪天王的那點教義的確也不算什麽了——人家還隻是要求亞洲區域的教會管理權而已,至少沒有把教皇抓到廣西當囚徒嘛!
人最要緊的就是不能雙標。既然儒望可以驕傲地為法國宮廷服務,憑什麽現在就不能聲張一下洪天王的主張呢?法國國王不過是世俗的君主,我們洪天王可是天主的次子,天兄彌賽亞的弟弟,也不辱沒了什麽吧?
反應過這個邏輯之後,儒望是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當然,僅僅一點嘴皮子上的便宜尚且不足以逆轉利益的決策。儒望沉默片刻,還是低聲開口:
「想不到世子如此淵博,居然對歐羅巴的史實也了如指掌。但此事到底,到底……」
到底了半日,還是很難到底出個結果。畢竟這種事情的對比反差實在過於強烈,儒望也沒法子硬著頭皮搞雙重標準;正在絞盡腦汁搜刮說辭之餘,世子先開口了:
「我明白先生的顧慮。葡萄牙人畢竟是先生同宗的教友,來往密切的客戶,所以得加錢,是吧?」
「這不是錢不錢的事——」
「葡萄牙人在江浙沿海有好幾條走私的航路。」世子直接打斷了他:「隻要消滅了他們,也就消滅了走私團夥。但市場的無形大手是永遠存在的,朝廷也無意於切斷貿易,隻是想要公平的買賣而已。如果先生能夠幫助我們,那朝廷可以將這幾條航路的優先貿易權賣給先生所在的銀行。這樣的利潤嘛……」
儒望忽然不說話了。
「至於這一條航路可能的價值,未來的潛力,我口說無憑,先生可以到當地去看一看。」世子向後一躺,靠在椅背上近乎自言自語:「最近商隊的船還空著吧?可以到上虞去一趟,買一批當地新生產的布料,親自檢驗一下質量和產量,也算為將來的合作做個打算。。」
海剛峰埋頭苦幹大半年,已經在上虞搭起了新式作坊和新式機器的架子,產量與質量都在激增,生產的成本還能大大壓縮。一來二去節省出的巨額利潤,產量擴充後的廣袤前景。已經足夠讓商人動心了。
當然,隨著布料向海外擴散,上虞新作坊的消息也必定會隨之飄灑,並傳到某些有心人的耳朵裏,激起難以預料的變故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是一直在覬覦中國的工匠和技術麽?那就讓他們到上虞來拿吧,如果真能做得到的話。
穆祺微微而笑,將書信向儒望處又推了一推。
·
應該說,穆國公世子的遊說還是很有效用的。至少儒望反思了很久終於想通,認為總不能為了一點良心連錢都不賺——再說了,教皇爸爸不是連法國都能原諒麽?這說明教會總體還是寬和大度的,他做的這點事情也不算什麽嘛。
當然,儒望還是為自己設置了保險。他並沒有親自收下這封要命的書信(畢竟葡萄牙人的憤怒還是很可怕的),而是打算請一個見多識廣且手腕高明的傳教士轉交。
——喔對了,這個教士叫做斯密。
第83章 後路
儒望收下書信後的第二日, 穆國公世子立刻以內閣的名義給戶部下了公文,稱浙江一帶諸事冗雜不能稍有遲緩,所以欽案暫時審結之後, 奉命入京的新任紹興知府海剛峰就應該立刻折返,勿得遲誤雲雲。
以往常審訊藩王逆案的慣例,主審官呈交了供詞與卷宗後是要禦前覲見麵奏機要的;不少地方官就因為在麵聖時舉止得宜大蒙宸賞, 被飛玄真君萬壽帝君一眼相中, 由此青雲直上前途無可計量。現在案宗剛剛交上去就急著讓主審官迴浙江,不但大大有違百餘年來的慣例, 更有蓄意打壓海剛峰的嫌疑——考慮到海剛峰由知縣至知府的拔擢還全出自於穆國公世子的一力舉薦, 那這種前熱後冷的反差,便實在令人不可理喻。
「為什麽?」
儒望絞盡腦汁,隻能勉強憋出一句委婉的解釋:
「主要——主要是這位洪先生對教義的理解,可能與教會的主流有那麽一點差異……」
廢話當然有差異啦,要是認了這種鬼扯的教義,教會上下都該被打包發賣了了事!
「一點差異算什麽?」世子不以為然:「我看過京中各位大海商的來歷,儒望先生曾經為法國宮廷服務過,對吧?」
這是儒望履歷中光輝的一頁,他不覺挺了挺胸膛:「鄙人的確為法國的國王代理過一點包稅的工作……」
「那不就得了。」世子輕描淡寫道:「法國國王當初對教會做過什麽,對教宗做過什麽,在阿維裏翁發生了什麽,我想先生不會沒有印象。如果連這個都可以接受,先生又何必苛責於洪天王呢?」
儒望的臉色立刻變了,以他的見識,當然知道世子意下所指;所謂阿維裏翁舊事,即指兩百年前法國國王菲力四世與教會間發生的莫大衝突;為了奪取教會的財產,菲力四世襲擊了教皇所在的城堡,逮捕教皇後指使手下騎士脫去衣服將其痛打遊街,將教皇活活氣死;氣死教皇後國王又逼迫教士們選了個自己喜歡的新教皇,然後帶著新教皇一路北上,囚禁於法國小城阿維裏翁,人稱阿維裏翁之囚,或者阿維裏翁北狩——大安的堡宗皇帝是瓦剌留學生,教皇就是法國留學生;所謂吾德不孤必有鄰,在這一點上東西方都很有共同話題的。
不過最關鍵的是,雖然當眾做出了這種比司馬家更加可怕而羞辱權威的大事(司馬家好歹還沒把皇帝脫光了衣服當街毒打呢),但之後的法國卻依然是基督教世界的支柱,被歷代教廷公認的天主孝子;菲力四世還險些封聖,名譽與地位都沒有受到一丁點的影響。如果以此為準綱,那洪天王的那點教義的確也不算什麽了——人家還隻是要求亞洲區域的教會管理權而已,至少沒有把教皇抓到廣西當囚徒嘛!
人最要緊的就是不能雙標。既然儒望可以驕傲地為法國宮廷服務,憑什麽現在就不能聲張一下洪天王的主張呢?法國國王不過是世俗的君主,我們洪天王可是天主的次子,天兄彌賽亞的弟弟,也不辱沒了什麽吧?
反應過這個邏輯之後,儒望是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當然,僅僅一點嘴皮子上的便宜尚且不足以逆轉利益的決策。儒望沉默片刻,還是低聲開口:
「想不到世子如此淵博,居然對歐羅巴的史實也了如指掌。但此事到底,到底……」
到底了半日,還是很難到底出個結果。畢竟這種事情的對比反差實在過於強烈,儒望也沒法子硬著頭皮搞雙重標準;正在絞盡腦汁搜刮說辭之餘,世子先開口了:
「我明白先生的顧慮。葡萄牙人畢竟是先生同宗的教友,來往密切的客戶,所以得加錢,是吧?」
「這不是錢不錢的事——」
「葡萄牙人在江浙沿海有好幾條走私的航路。」世子直接打斷了他:「隻要消滅了他們,也就消滅了走私團夥。但市場的無形大手是永遠存在的,朝廷也無意於切斷貿易,隻是想要公平的買賣而已。如果先生能夠幫助我們,那朝廷可以將這幾條航路的優先貿易權賣給先生所在的銀行。這樣的利潤嘛……」
儒望忽然不說話了。
「至於這一條航路可能的價值,未來的潛力,我口說無憑,先生可以到當地去看一看。」世子向後一躺,靠在椅背上近乎自言自語:「最近商隊的船還空著吧?可以到上虞去一趟,買一批當地新生產的布料,親自檢驗一下質量和產量,也算為將來的合作做個打算。。」
海剛峰埋頭苦幹大半年,已經在上虞搭起了新式作坊和新式機器的架子,產量與質量都在激增,生產的成本還能大大壓縮。一來二去節省出的巨額利潤,產量擴充後的廣袤前景。已經足夠讓商人動心了。
當然,隨著布料向海外擴散,上虞新作坊的消息也必定會隨之飄灑,並傳到某些有心人的耳朵裏,激起難以預料的變故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是一直在覬覦中國的工匠和技術麽?那就讓他們到上虞來拿吧,如果真能做得到的話。
穆祺微微而笑,將書信向儒望處又推了一推。
·
應該說,穆國公世子的遊說還是很有效用的。至少儒望反思了很久終於想通,認為總不能為了一點良心連錢都不賺——再說了,教皇爸爸不是連法國都能原諒麽?這說明教會總體還是寬和大度的,他做的這點事情也不算什麽嘛。
當然,儒望還是為自己設置了保險。他並沒有親自收下這封要命的書信(畢竟葡萄牙人的憤怒還是很可怕的),而是打算請一個見多識廣且手腕高明的傳教士轉交。
——喔對了,這個教士叫做斯密。
第83章 後路
儒望收下書信後的第二日, 穆國公世子立刻以內閣的名義給戶部下了公文,稱浙江一帶諸事冗雜不能稍有遲緩,所以欽案暫時審結之後, 奉命入京的新任紹興知府海剛峰就應該立刻折返,勿得遲誤雲雲。
以往常審訊藩王逆案的慣例,主審官呈交了供詞與卷宗後是要禦前覲見麵奏機要的;不少地方官就因為在麵聖時舉止得宜大蒙宸賞, 被飛玄真君萬壽帝君一眼相中, 由此青雲直上前途無可計量。現在案宗剛剛交上去就急著讓主審官迴浙江,不但大大有違百餘年來的慣例, 更有蓄意打壓海剛峰的嫌疑——考慮到海剛峰由知縣至知府的拔擢還全出自於穆國公世子的一力舉薦, 那這種前熱後冷的反差,便實在令人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