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看,又急!做事要慢慢做,哪裏能指望一兩日就見成效的。」
「我的趙大人,你是二品你不急,我現在可隻是個革員庶民,還在等著起復呢!」歐陽進很不高興:「不急怎麽辦?難道真要慢慢等下去,學你們清流許少湖,忍字當頭三年不出一迴手,硬生生把對頭給熬死?趙大人,你今年也要五十了,熬得贏人家十七八的小夥嗎?你我又不是千年的王八!」
趙巨卿:…………
趙巨卿生平第一百次的後悔,怨恨自己當初怎麽就選了這麽個怨種盟友!
他隻能深深吸氣,勉強開口:
「不要急,以現在的局勢,我們恰恰有勝算……」
「什麽勝算?」
歐陽進從鼻中噴出一口濁氣,壓根不信這一句保證——當初兩人剛合作,他也曾被趙巨卿一番鞭辟入裏的局勢分析整得熱血沸騰激動難耐,相信勝利的曙光已經遙遙在望。但彼此相處了這麽久之後歐陽進也看清楚了,趙巨卿這種老滑頭平生最擅長的便是畫大餅搞煽動甩黑鍋,送死你去好處我來,別說什麽政治鬥爭,就是對著皇帝擦過屁股的手紙都能分析出個微言大義十勝十敗。自己要是信了這種屁話,那才叫見了活鬼!
「趙大人,事情都到了這種地步,你又能從哪裏找出勝算?怎麽,這一迴朝堂會戰又是五十歲對十八歲,優勢在我唄?」
趙巨卿的臉扭曲了!
大概真是前半輩子作威作福造孽太多了,後半輩子居然攤上了這種盟友!趙尚書心力交瘁火氣橫溢,幾乎要懷疑自己挑選陣營的眼光是不是出了什麽毛病。可惜,暖閣內隻有兩人獨坐,再無其餘家丁助拳,要是氣急敗壞線下互毆,五十歲的尚書又到底打不贏四十歲的都禦史。他強力忍耐片刻,隻能悻悻開口:
「怎麽沒有勝算?姓穆的動作越大,得罪的當然也就越多——他在宗藩上大動幹戈越俎代庖,大宗正和禮部怎麽能忍耐?他練什麽火槍火炮獻媚博寵,偏偏兵部的錢又隻有那麽一點;聖上信了他的話就要削減京營的開支,吃這一碗飯的能饒了他嗎?眼光要長遠,就算一時半會奈何他不得,你不會等等以後!」
到底是不粘鍋成精老妖狐得道,不管平時再怎麽油滑陰損不幹人事,到了真刀真槍搞權力鬥爭的時候,人家的水平還是相當之不含糊的。即使歐陽進心存芥蒂,聽了幾句也不由大感佩服,由衷開口:
「趙大人高見!」
這一句話本來也沒有什麽,但趙大人卻不覺皺了皺眉,莫名總覺得有點不對。
……這話怎麽好像在哪裏聽過呢?
·
倒穆團隊大概還在暗中謀劃些什麽,但穆祺已經無暇顧及了。軍演之後海商那邊也傳來了消息,十一月二十三日,穆祺親自到天津港迎接儒望押送的船隊,一一點檢木材與上萬石的各色糧食——海商跑一趟船不容易,當然不可能僅僅送幾根大木頭就算完;所以穆祺早就與儒望約好,將剩餘的運力用稻米和穀物填滿,也算為將來大規模的糧食貿易探一探路。
親眼盯著糧食入庫之後(特別檢察了倉庫的儲備情況),穆祺連在天津衛歇一歇的時間都沒有,就立刻被一道密旨傳迴了京城。在確認火槍兵已經可用而且好用之後,腰杆子驟然粗壯的飛玄真君萬壽帝君膽氣迅速迴復,已經不必再扮演一個多月前委委屈屈忍氣吞聲不能不吃了吐的苦情角色,而決心要用大棒槌給自己的親戚上一上課了。
不把你們錘個滿臉桃花開,還真以為當今皇帝是什麽打了左臉伸右臉的聖君仁主呢。
畢竟有建文皇帝珠玉在前,收拾親戚也要師出有名,特別是不能落個苛待親戚殘虐骨肉的臭名,飛玄真君在這上麵相當用心,專程派人至浙江宣旨,命剛上任知府的海剛峰及都察院禦史王潤蓮押送欽犯及人證快馬入京,趕赴刑部受審,並以密旨令穆國公世子、錦衣衛副指揮使及同樣被江南製造局總管太監楊得水隨從聽審,但既不許與主審接觸,亦不許泄漏行蹤,隻許秘密記錄庭審細節,送朝廷核對。
文官勛貴錦衣衛及太監四方合力,兩兩隔絕彼此牽製,已經是飛玄真君能拿出來的最可靠也是最好用的審訊團隊;四方平衡下私心雜念被最大限度的抵消,審出來的每一個字都能算是鐵證如山難以質疑,可以完完全全洗清皇帝羅織誣陷的嫌疑,真正是真君苦心孤詣斟酌出的布局,充分體現了老登縱橫捭闔的政治水平。
不過,這一場審訊的主力還是落在海剛峰王潤蓮頭上。審訊在詔獄內進行,穆祺及楊公公等則隻是待在刑部特製的密室中秘密旁聽,提防著主審官有誘供逼供篡改供詞的種種劣行而已。這任務說重大也算重大,但旁聽時並不需要花多少精力,屬於很輕鬆的美差。穆國公世子還是生瓜蛋子,常常在江南抓人審人的楊公公就很明白其中的套路,所以進了密室後主動招唿寒暄,取出自己帶的好茶葉讓刑部書辦泡茶奉上,還給兩人各送了一本小冊子:
「這都是下麵的孩子孝敬的玩意兒,說是在京城也很罕見的。這點粗鄙的小東西,實在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錦衣衛副指揮使張柱接過了書冊,翻一翻喔的出聲,不勝驚異:
「《凡人修仙》!」
穆祺:……啊?!
他默默翻開扉頁,果然看到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書名,下麵還有一行小字:典藏版。
「我的趙大人,你是二品你不急,我現在可隻是個革員庶民,還在等著起復呢!」歐陽進很不高興:「不急怎麽辦?難道真要慢慢等下去,學你們清流許少湖,忍字當頭三年不出一迴手,硬生生把對頭給熬死?趙大人,你今年也要五十了,熬得贏人家十七八的小夥嗎?你我又不是千年的王八!」
趙巨卿:…………
趙巨卿生平第一百次的後悔,怨恨自己當初怎麽就選了這麽個怨種盟友!
他隻能深深吸氣,勉強開口:
「不要急,以現在的局勢,我們恰恰有勝算……」
「什麽勝算?」
歐陽進從鼻中噴出一口濁氣,壓根不信這一句保證——當初兩人剛合作,他也曾被趙巨卿一番鞭辟入裏的局勢分析整得熱血沸騰激動難耐,相信勝利的曙光已經遙遙在望。但彼此相處了這麽久之後歐陽進也看清楚了,趙巨卿這種老滑頭平生最擅長的便是畫大餅搞煽動甩黑鍋,送死你去好處我來,別說什麽政治鬥爭,就是對著皇帝擦過屁股的手紙都能分析出個微言大義十勝十敗。自己要是信了這種屁話,那才叫見了活鬼!
「趙大人,事情都到了這種地步,你又能從哪裏找出勝算?怎麽,這一迴朝堂會戰又是五十歲對十八歲,優勢在我唄?」
趙巨卿的臉扭曲了!
大概真是前半輩子作威作福造孽太多了,後半輩子居然攤上了這種盟友!趙尚書心力交瘁火氣橫溢,幾乎要懷疑自己挑選陣營的眼光是不是出了什麽毛病。可惜,暖閣內隻有兩人獨坐,再無其餘家丁助拳,要是氣急敗壞線下互毆,五十歲的尚書又到底打不贏四十歲的都禦史。他強力忍耐片刻,隻能悻悻開口:
「怎麽沒有勝算?姓穆的動作越大,得罪的當然也就越多——他在宗藩上大動幹戈越俎代庖,大宗正和禮部怎麽能忍耐?他練什麽火槍火炮獻媚博寵,偏偏兵部的錢又隻有那麽一點;聖上信了他的話就要削減京營的開支,吃這一碗飯的能饒了他嗎?眼光要長遠,就算一時半會奈何他不得,你不會等等以後!」
到底是不粘鍋成精老妖狐得道,不管平時再怎麽油滑陰損不幹人事,到了真刀真槍搞權力鬥爭的時候,人家的水平還是相當之不含糊的。即使歐陽進心存芥蒂,聽了幾句也不由大感佩服,由衷開口:
「趙大人高見!」
這一句話本來也沒有什麽,但趙大人卻不覺皺了皺眉,莫名總覺得有點不對。
……這話怎麽好像在哪裏聽過呢?
·
倒穆團隊大概還在暗中謀劃些什麽,但穆祺已經無暇顧及了。軍演之後海商那邊也傳來了消息,十一月二十三日,穆祺親自到天津港迎接儒望押送的船隊,一一點檢木材與上萬石的各色糧食——海商跑一趟船不容易,當然不可能僅僅送幾根大木頭就算完;所以穆祺早就與儒望約好,將剩餘的運力用稻米和穀物填滿,也算為將來大規模的糧食貿易探一探路。
親眼盯著糧食入庫之後(特別檢察了倉庫的儲備情況),穆祺連在天津衛歇一歇的時間都沒有,就立刻被一道密旨傳迴了京城。在確認火槍兵已經可用而且好用之後,腰杆子驟然粗壯的飛玄真君萬壽帝君膽氣迅速迴復,已經不必再扮演一個多月前委委屈屈忍氣吞聲不能不吃了吐的苦情角色,而決心要用大棒槌給自己的親戚上一上課了。
不把你們錘個滿臉桃花開,還真以為當今皇帝是什麽打了左臉伸右臉的聖君仁主呢。
畢竟有建文皇帝珠玉在前,收拾親戚也要師出有名,特別是不能落個苛待親戚殘虐骨肉的臭名,飛玄真君在這上麵相當用心,專程派人至浙江宣旨,命剛上任知府的海剛峰及都察院禦史王潤蓮押送欽犯及人證快馬入京,趕赴刑部受審,並以密旨令穆國公世子、錦衣衛副指揮使及同樣被江南製造局總管太監楊得水隨從聽審,但既不許與主審接觸,亦不許泄漏行蹤,隻許秘密記錄庭審細節,送朝廷核對。
文官勛貴錦衣衛及太監四方合力,兩兩隔絕彼此牽製,已經是飛玄真君能拿出來的最可靠也是最好用的審訊團隊;四方平衡下私心雜念被最大限度的抵消,審出來的每一個字都能算是鐵證如山難以質疑,可以完完全全洗清皇帝羅織誣陷的嫌疑,真正是真君苦心孤詣斟酌出的布局,充分體現了老登縱橫捭闔的政治水平。
不過,這一場審訊的主力還是落在海剛峰王潤蓮頭上。審訊在詔獄內進行,穆祺及楊公公等則隻是待在刑部特製的密室中秘密旁聽,提防著主審官有誘供逼供篡改供詞的種種劣行而已。這任務說重大也算重大,但旁聽時並不需要花多少精力,屬於很輕鬆的美差。穆國公世子還是生瓜蛋子,常常在江南抓人審人的楊公公就很明白其中的套路,所以進了密室後主動招唿寒暄,取出自己帶的好茶葉讓刑部書辦泡茶奉上,還給兩人各送了一本小冊子:
「這都是下麵的孩子孝敬的玩意兒,說是在京城也很罕見的。這點粗鄙的小東西,實在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錦衣衛副指揮使張柱接過了書冊,翻一翻喔的出聲,不勝驚異:
「《凡人修仙》!」
穆祺:……啊?!
他默默翻開扉頁,果然看到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書名,下麵還有一行小字:典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