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偉大的循環中,皇帝得到了白銀,朝廷得到了糧食,江南節省了人力,就連理論上利益受損最大的槽工,也在新的工廠裏賺取了更多的工錢,享受到了更廉價、更豐富的糧米。每一個人都在獲利,每一個人都在贏,大家贏麻了都。


    也正因為如此,當時正旅居中國的傳教士才有感而發,提出了所謂「完美改革」的理念。


    彼時的歐洲正處於多國大戰的前夜,劇烈的衝突與鬥爭此起彼伏,局勢混亂不可控製,無疑與大安的平靜安穩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這種反差下,傳教士們沉痛批評了家鄉的種種亂象,以匪夷所思的熱情歌頌著大安的改革——他們堅定不移的認為,由穆祺張太嶽等主持的改革才是理論上最為完美的改革。沒有衝突,沒有鬥爭,所有人都能從改革中獲益,所以沒有人會反對朝廷的政策;「糧食的香氣溺死了一切蠅營狗苟的計算」。


    他們同時宣稱,這偉大的改革不需要所有人都是聖人,但在利益麵前,所有人都會像聖人那樣行事!


    至於這完美的改革由何而來,在觀察了京城政治數年之後,傳教士斯密提出了一個概念,認為大安朝廷的成功,是因為遵從了所謂「道法自然」的原則,相信自然的智慧而非人類的造作,在自由市場中自然而然的達到了資源分配的最優。大安皇帝及內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由主義先驅,堅定不移的信仰著自由市場、「無形的大手」。】


    穆祺:?!!!


    這一份驚嚇可比區區的白銀糧食猛烈多了。他連連揉眼,幾乎懷疑自己是受刺激過甚神經出了什麽毛病;雖然知道自己一番搗鼓後歷史會有變化,雖然知道海貿興盛後搞不好會有外邦的大儒為自己念經。但無論如何,這經書是不是念得太歪了一點?


    老登知道他自己其實是自由主義的偉大導師嗎?


    要不要給你們拓印一份飛玄真君萬壽帝君的青詞著作,體會體會自由主義的精神啊?!


    你們吹就吹吧,但這吹得是不是也太離譜了點?!


    但事實證明,穆祺的想像力還不夠豐富,因為下麵還有更離譜的:


    【斯密將自己在中國的日記集結出版,命名為《中華見聞·論自由之精神》。在此書中,他宣稱東方的皇帝擁有著「高貴的克製」,雖然掌握的權力遠遠超出了歐洲一切國王的總和,卻從不濫用這個權力(穆祺:啊?!)。歐洲的國王常常召開宮廷的舞會並主持狩獵,在宴會上頻頻幹預各地的政治;中國的皇帝卻常常獨居於皇家的花園,很少打攪他的朝廷。


    這種獨處並非偷懶(穆祺:就是偷懶!),而是更崇高的品格。中國皇帝深深懂得,幹預得越少的政府才是越好的政府,減少權力的涉足才能使市場自由的運行。為此,他克製住了權力的欲望,尊重自然運行的邏輯。這種思想稱之為「無為」或「無為而治」,皇帝為了銘刻這偉大的真理,甚至將它掛在了自己的寢宮……】


    穆祺:…………


    好吧,老登宮殿的確有刻著道德經的匾額,什麽「無為無不為也」。但你們這幫外國人的理解是不是有那麽一點大病啊?


    這玩意兒還能這麽縫的嗎?就算道家思想一向紛繁複雜,你們這個搞法也太異端了知道嗎?


    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再吸一口氣,最後又吸一口氣。三口冷氣下肚神智終於恢復。他強忍住鋪天蓋地無可形容的吐槽欲,到底還是看了下去。


    此時——此時穆祺心中千萬個臥槽奔湧不息,本意大概都已經不是什麽窺探未來以史為鑑了,而是更純粹,更直接的驚駭好奇——老子倒要看看這些外國佬還能整出什麽花活!


    事實證明,人家確實還能整活:


    【為此,斯密特意翻譯了中國的經典《道德經》,將其中的「無為」解釋為「自由放任」,總結出了一套「東方自由放任主義」,打算以東方皇帝飛玄真君的智慧來拯救多災多難的歐洲。在精心修訂完畢後,他還特意去了京城一趟,拜訪當時已經炙手可熱的內閣重臣穆祺。而穆祺看過全書,隻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你們那邊也讀《意林》嗎?」


    】


    第72章 激進【端午安康】


    李時珍收拾好藥籠, 跨出了寢殿的大門,打算趁時候還早,再到文淵閣去查一查歷代庫存的醫書。十幾日前皇帝特別下了恩命, 允許李時珍持令牌隨意調閱太醫院及文淵閣翰林院的藏書,用以補充他的《本草綱目》(沒錯,這本藥書終於蒙聖上隆恩, 賜名為《本草綱目》了);李時珍非常珍惜這個機會, 每有空閑一定要文淵閣中查書,還常常拜訪京中的名醫, 日程頗為緊湊。


    但剛走出寢殿, 侍奉聖駕左右的黃尚綱便匆匆而來,扯一扯李時珍的衣袖, 小聲開口:


    「煩請李先生止步,咱家還有一件事要請教。」


    李太醫愣了一愣,隨即搖頭:


    「下官知道公公的意思。但無論公公問多少遍, 下官也隻有一句話:聖上的病隻能慢慢調理,是不可能一兩日間見效的。」


    李時珍接管皇帝醫藥以來,確實是妙手迴春功效非凡。十幾日的功夫裏飛玄真君的傷勢一日好過一日, 雖然還是沒有辦法長時間的召見大臣批閱公文行使自己的皇權, 但已經能勉強開口說幾句話,自己下床行走散心了。隻是病去畢竟如抽絲,無論醫術再如何精妙高明, 到現在也很難完全消除頭部出血的後遺症。可偏偏真君掌權心切, 總是派人明示暗示的試探醫生,當然讓李太醫頗有些不高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