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啦,真君隻是嫌收效慢,並不是不想撈。絞盡腦汁才能擠出三百萬兩銀子的餘量,性價比實在不高。但如果天書所言為真,所謂的「甲寅變法」居然真能突破先前財政收入的極限,那麽粗粗一算今昔對比的差額,國庫少說也得新增九百萬兩以上的收入——這個數字就相當之可觀了!


    三百萬兩還買不動真君的心,但九百萬兩可就未必了。當然,這倒不是說真君就要勵精圖治踏踏實實踐行什麽變法了,但無論如何,似乎可以著意觀望一番。


    天書當然不會欺騙凡人,但僅僅是這一點消息,還不足以作出什麽準確的判斷。除非——除非能再做出一點試探。


    真君翻著眼睛思索了片刻,敲了敲金磬:


    【把內閣這幾日的文書都給朕送過來】


    ·


    為了一解疑惑,皇帝竟不辭辛勞,花了整整兩天的功夫,費力將內閣的文書都看了個遍,試圖從中找出變法的一點端倪。但內閣的發揮一如即往的穩定,從不讓人燃起過多的希望。無論怎麽翻來找去,都是一堆例行公事的雞毛蒜皮,彼此噴口水扯頭花的無聊彈章;包含的信息量甚至還不如飛玄真君的青詞。


    ……當然,要說全都是這麽無聊,那也不對。自從他吩咐過之後,李再芳便著意的關注起了海剛峰的消息,並理所當然的察覺到了穆國公世子為海剛峰籌款的進度。到現在為止,世子已經嚐試了絕大部分的撈錢手段,但距大規模開辦作坊的數額仍然相距甚遠——這可不是後世道路平整設施方便投一筆錢馬上就可以開工的新時代;僅僅是平整道路籌集物資調集運力,就得消耗掉前期投入的一大部分。而一筆一筆仔細算下來,這開銷便近乎於天文數字——起碼也要五萬兩上下,才能搭起一個差不多的架子。


    即使對於頂級的勛貴來說,一口氣拿出五萬兩現銀也是很吃力的。所以世子還是得磨磨蹭蹭的搞他的籌資計劃,城中廣泛集資之後,甚至已經打算寫信給外地的朋友,設法弄點小錢。


    飛玄真君仰躺在床上聽完李再芳匯報,不覺哼了一聲:


    【為了這一點小事攪來攪去,叫穆國公知道了怎麽好?也不嫌沒臉!你下去吩咐一句,不要這麽弄錢。】


    李再芳趕緊答了一聲「是」,趴在地上不動了。


    ——不讓人家自己弄錢,您老總得想辦法吧?難道從內庫裏出了不成?


    皇帝繼續下令:【你吩咐之後,再給京中的勛貴和老臣遞一遞話,他們知道該怎麽做。】


    李再芳:…………


    什麽叫「遞一遞話」?敢情您老除了一句口嗨之外一個大子都不願意出,全讓手下分攤了唄?


    老登的算計精明到了這個地步,李再芳也無話可說了。當然,皇帝這個算計也不是沒有道理。京城勛貴們不是送不起錢,純粹是擔心至尊猜忌不敢多送,每家七八百兩意思意思而已;隻要有皇帝這句話頂著,各家再掏個三五倍出來都是不難的。


    所以吧,雖然隻是一句口嗨,但實則也已經是飛玄真君的皇恩浩蕩了,世子應該感恩才是。


    ·


    區區幾萬兩銀子的小事,其實根本用不著皇帝多嘴。飛玄真君肯費神多這麽一句話,已經是看在世子忠心耿耿、海剛峰身份微妙的份上了。再給完這個恩典之後,他便隨意揮一揮手,重新打開天幕,試圖從已經揣摩了數次的文稿中再找到一點端倪。但出乎意料,沉寂了多日的天書再次閃過了光芒:


    【檢測到新的偏差……歷史變動加速,即將釋放新內容】


    【……以甲寅年為基準,僅統計負責中央開支的太常倉。在產業技術革新剛剛露出苗頭的三年之間,僅僅依靠新開增的印花稅增值稅與部分奢侈品關稅,其餘稅收並無大幅變動的前提下,朝廷新增的收入便在兩百萬白銀以上,不但迅速扭轉了國庫多年虧空的尷尬趨勢,更有效支撐了朝政的穩定——變法後的第二年,朝廷便破天荒的廢除了以往用胡椒孜然玻璃等抵扣工資的缺德製度,還一次性為文官們補齊了從武宗年前便斷續拖欠至今,少說也有二十幾年歷史的欠俸。


    如此大一筆銀子砸下去,效果自然是立竿見影。當時的首輔閆分宜便曾在私下感慨,說言官從未如此清靜,內閣也從未如此安穩——言官的偃旗息鼓為新一任內閣的施政騰出了充分的容錯空間,在補齊欠俸後的三年裏,言官們表現出了驚人的寬宏大度,幾乎沒有對內閣的大政提出過什麽苛刻的批評。


    而等到三年之後,即使真有操弄政治者想要挑動輿論,也無力應付現狀了——由於海貿的興盛及東南亞航線的成功擴容,當年的國庫的收成為三千一百五十六萬兩白銀,三千零二十八萬石糧米,相對於曾經在高祖太宗時的財政收入巔峰,足足提升了百分之二十有餘。


    這個數字有多麽驚人呢?這麽說吧,當時的朝廷足足統計了兩遍,才終於相信了這匪夷所思的帳目。而確認收入之後,狂喜的大安政府居然打破慣例,時隔一百年再次給官員們加了俸祿,免除了一大筆的捐稅。


    變法的收益豐厚至此,足夠堵住所有人的嘴了。或者說,百萬槽工衣食所係,已經沒有人敢動這麽大一塊蛋糕了。】


    皇帝的麵色突然僵住了。他瞪著眼睛盯了天幕片刻,尤其是死盯著那兩個數字不放——作為大安朝真正統攬一切的戶部尚書,飛玄真君當然不會忽視這兩個要命的數字。所以在沉寂片刻之後,他猛然伸手,噹噹當的猛烈敲響了金磬,響聲震動上下,刺耳之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