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這一片盈盈喜氣之中,內閣的氣氛卻因一份奏疏而驟然緊張了起來——似乎是覺得私下裏寫一封密折罵朝廷還不夠盡興,尹王雖然尚未入京,卻又快馬派人遞來了一封奏疏,並請鎮國將軍朱充灼代為轉交。這一封奏摺是公折,照例該由通政使司呈交內閣,但鎮國將軍卻徑直闖入內閣值房,當著眾位閣老的麵打開奏摺,將這份可怕的文件大聲念了一遍。


    奏摺中照例是向皇帝問安,述說自己封地的種種風俗人情;但在這樣的官樣文章裏,卻隱含了極為厲害的殺招——奏摺將河南這幾年遭遇的種種天災人禍詳細羅列了一遍,而後筆鋒一轉,稱之所以天象示警,皆因臣子人事不修;而首當其衝者,便是屍位素餐、踟躕誤國的內閣諸位大臣!正是這些大臣欺上瞞下,跋扈專權,耽誤了皇帝的美政!


    這一篇奏疏措辭同樣高明,在斥責天災人禍時居然絲毫沒有涉及皇帝的責任,反而竭力美化局勢,稱飛玄真君避居西苑是「無為而治」、「垂衣裳而治天下」;之所以地方稍有不寧,都是因為臣子不能用心辦事。換言之,陛下的本意都是好的,全是大臣們執行壞了。


    單單執行壞了也就罷了,這一篇奏疏中卻又格外做了誅心之論,認為大臣們是蓄意將事情辦壞,以此諉過於上,蓄意糟蹋他們朱家的江山,陰謀謀權篡位!


    所謂「不知今日之城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群臣之心莫可揣測,伏祈陛下鑒之!」


    鎮國將軍抑揚頓挫的讀完這檄文一樣的奏疏,內閣值房中一片死寂。閆閣老許閣老剛剛返迴內閣,兜頭就被指責為「跋扈妄為」、「用心莫測」,此時亦隻能麵麵相覷,仿佛不敢相信天下竟然還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天下是我們敗壞的?國家是我們耽擱的?皇帝是我們蒙蔽的?


    真要是言官禦史地方封疆以此責備,大家還算無話可說,你這姓朱的也敢大言不慚,這臉皮到底該有多厚?!


    河南府庫枯竭,所以才會人禍頻仍,無力救濟。但河南府庫是怎麽空了的?你們尹王府在當地幹了什麽,真當內閣心裏沒數是吧!


    人比人氣死人。在老登手下混到內閣大臣的基本都是類人群星,朝廷道德地板;但無論怎麽樣的卑劣下作,爬到這個位置上的人總還得做一點安邦定國的實事,拆東牆補西牆維持著朝廷不散攤子。道德這種東西總是相對而論,內閣在正常人的底線前隻能無言以對,可僅憑著自己做的這一點實事,便足以在尹王一流的飯桶麵前保持完全的道德優勢,能輕而易舉的站在高地上鄙視他們一萬年。


    如今一封奏疏騎臉,那群隻能在人類良心的泥坑中打滾的飯桶居然也敢跳起來指指點點了!


    這一份操作的傷害性未必多大,侮辱性卻實在極強;內閣上下聽了不過幾句,臉立刻就比變得比韭菜還綠。而在噁心之餘,更有不可解釋的疑心生了起來。大家都是在朝廷混過的老人了,一聽就知道奏疏水平的確極高——雖然厚顏無恥毫無底線,即使敘述的都是些近似陰謀論的內容,卻遣詞造句堪稱精深微妙,總能挑動人的心扉,引發某些不可揣測的猜想。這樣淩厲老辣的奏疏,出自某位重臣之手也不算稀奇,但由一個藩王呈交上來……


    僅僅是呈交上來也就罷了,偏偏還要安排個老頭公開朗讀,這無疑就是當麵開戰,公然羞辱一眾大臣了——朝堂鬥爭講究的一股就是氣勢,今天忍氣吞聲咽了下來,隻怕將來就不好反駁了!


    可惜,無論心中生出了怎樣的怒氣,被公開斥責的大臣們都無法拒絕這一篇由親王親筆撰寫的奏摺,甚至還得親筆批註,囑咐司禮監從速轉交。


    這樣的窩囊氣誰也不願意忍受,大家隻能默然無語,瞪著示威之後的鎮國將軍揚長而去。一眾橘皮老頭別無他法,呆坐著獨自生悶氣。在此壓抑詭秘的氣氛中,穆國公世子縮在眾人之後,臉色則更加微妙了。


    沒錯,在一封奏摺中,尹王又一次點了他穆祺的名字,雖然隻是順帶一筆,斥責他「欺君罔上」、「妄為邪說」,在長篇大論的口水中簡直不值一提,但對於穆祺而言,這一句話卻再次激起了驚天狂瀾,並導向了某個確定無疑的念頭:


    不能再猶豫了,必須要出重拳!


    ·


    當天下午,穆祺就悄悄找來了海剛峰,並向他出示了尹王罵遍上下橫掃百官的那一份奏摺,其措辭之陰狠老辣,即使以海剛峰的心性,看完也不覺大為震驚了:


    「這,這——」


    「很有膽量,是吧?」穆祺平靜道:「其餘大臣縱使彈劾,充其量也不過隻攻訐一兩位大臣而已;像這樣一掃掃一片的手段,本朝還真沒怎麽見過呢。果然是龍子龍孫,與眾不同。」


    政治鬥毆最重要的不是攻擊,而是防禦。而各種buff加持之下,尹王的防禦力無疑便已經高到了極點,是真正的不壞金身。即使這一通橫掃後內閣會將其恨之入骨,但窮盡做臣子的一切手段,充其量也不過隻能扣押宗俸,聊做報復而已——可對於後嗣凋零殆盡,己身又垂垂老矣的尹王,這種報復有個什麽意義呢?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沒有兒子的藩王便再無軟肋。大安體係中最大最惡性的bug之一,到底還是叫人找了出來。


    海剛峰將奏摺看過幾眼,雖然依舊是詫異得不敢置信,但仍然反應了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