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聖上天質英斷,睿識絕人,當然知道該怎麽做。」
「是麽?」
楠葉西忍神色漠然,嘴角卻是微微一翹,不勝譏諷,仿佛是在嘲笑穆國公世子言不由衷,竟然說出這樣狗屁不通的奉承。
倭人對大安朝廷的了解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怎麽從不知道當今聖上是這樣了不起的人物?
穆祺看得清清楚楚,雖然眼角不覺抽搐,神色卻大致平靜——他自然不願意舔老道士的鉤子,可「天質英斷,睿識絕人」還不真是什麽奉承;他對老登的信心,也絕非虛妄。
——簡單來說,老道士的道德是擬人的,但老道士的智力卻絕對是過人的。飛玄真君自私涼薄陰損刻毒了一輩子,卻唯獨在關係皇權的大事上從來不含糊。而高麗的安危,恰恰就是這樣天大的事情!
穆祺未必懂什麽軍事戰略,但死保高麗死保東北,是自唐太宗以來千餘年間,華夏文明最頂尖的政治人物彼此默契的選擇;哪怕是在最艱苦而弱小的年月,這種決策的意誌都從未動搖,並不惜為此付出血的代價——你可以不相信高麗求援的說辭,不相信大臣們長篇大論的空洞言語,但最好相信這些人物共同的、跨越歷史的眼光。
當然,老登的人品道德是絕不能比擬先賢於萬一了。但老登對權力的眼光與嗅覺卻絕對無可挑剔。如果連他的好大孫擺宗都能毅然決斷,果斷出擊;那麽老登隻會下手得更狠,更早,更不計代價——在麵對權力爭奪的關鍵時刻,老登是絕對不會慫的!
畢竟吧,堡宗這種奇葩也是千古少有的。就算老天爺想給華夏文明上上強度,那有這麽一位五百年來不世出的貨色也就夠了。畢竟地獄十八層的畜牲道裏,可供輪迴轉世的下賤坯子也不多啊。
不過,楠葉西忍顯然不能理解穆祺的自信,所以隻是冷笑不語。穆祺倒也懶得和他解釋什麽,更不願意費腦子繼續吹捧。但現在的局勢微妙之至,在海防籌劃齊備之前,貿然與倭人使節翻臉並非上上之選;如果過早讓倭人看清皇帝的真實麵目,也難免會激發不可揣測的狂妄野心。
歸根到底,對倭的決戰起碼應該拖到五年之後。在這五年的時間裏,一切對倭寇的刺激都必須著力避免,以保萬全。而老登……而老登所一貫表現出的拉垮水平,無疑便是倭寇野心最重大的催化劑。
——都是東亞文化圈出來的,誰不知道那套兵強馬壯為天子的邏輯啊?
所以,無論再如何不情願,穆祺也隻有喝著茶與楠葉西忍扯淡,順帶著在話裏話外暗示一番老道士的「英斷」、「聰睿」,試圖震懾倭人已經稍稍顯露的欲望——當然,他還是保留了一點底線,隻是鼓吹老道士的聰明(這倒是絕對的真話 ),而絕不涉及什麽道德上的評價——不過,盡管胃裏酸水翻湧,對麵的楠葉西忍卻依舊無動於衷,甚至譏諷之意,越發形於顏色。
他也的確有理由無動於衷。而以穆祺那點可憐的話術,似乎也不可能將他說服得迴心轉意,對如此荒唐奇葩的老登生出什麽敬畏。僅僅輕蔑的「是麽」兩字,已經足以迴絕一切試探了。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覺得老登是明君吧?
所以,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把老登塑造為明君是絕不可能了。這也是意料中事,不過……
在穆祺費力灌下第五杯茶水後,小小的精舍外終於爆起了一生驚天的巨響。霎時間震雷轟鳴、氣流翻滾,巨大的共振波席捲上下,震翻了茶幾吹開了門戶,震得兩人耳朵嗡嗡作響,一時幾乎目眩。
穆祺強行忍下了眩暈,扶著靠椅站了起來——方才的響動與衝擊突如其來,將一壺熱茶全部澆在了他的腿上,燙得他險些沒有當場打滾——但現在可不是打滾的時候,穆祺不得不忍耐下巨大的痛苦,鎮定說出早已預備好的台詞:
「他們在搞什麽,怎麽又把聖上的煉丹爐給炸了!」
第32章 飛升
楠葉西忍仿佛被震得有些腦子發愣, 一時竟沒有反應過來。他愕然轉過頭去,透過被吹開的鐵門望向戶外,看到的卻是精舍四麵倒伏斷裂的草木, 以及五六丈外坍塌傾頹、磚石四散垮塌的圍牆廢墟。
……這是炸了個丹爐該有的動靜?
穆國公世子嘆了口氣:「真是失禮!原本是叫他們在花園中安安靜靜煉丹試藥的,想不到竟當著貴客的麵出了這樣的事情……在下去看一看情況,煩請先生少坐。」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老登癡迷金丹大道, 親近的勛貴重臣自然望風景從,家家都備有煉丹的丹方丹爐, 反覆試驗古書典籍中記載的種種成仙秘方, 稍有效用便要詳細記錄;還得精心撰寫報告進獻聖上。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大概也算一種人肉大數據的暴力窮舉。可以載入科學發展史的國家級項目。
作為飛玄真君絕對的親信, 穆國公府當然在這個宏大的修仙項目組中擔任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將來在《道法》雜誌上發paper都可以署名二作的那種;國公府的花園內時時煉著一爐仙丹,本來也在情理之中。隻不過因為使者來得唐突, 丹爐還沒來及熄滅,才搞出了這樣大的動靜
世子顯然對丹藥甚為掛心,拍幹身上的水漬後便匆忙起身, 一瘸一拐的的往外走。楠葉西忍木然片刻, 卻也緩緩站了起來,尾隨著世子穿過一片狼籍的花園,靠近了被爆炸直接波及的圍牆。
「是麽?」
楠葉西忍神色漠然,嘴角卻是微微一翹,不勝譏諷,仿佛是在嘲笑穆國公世子言不由衷,竟然說出這樣狗屁不通的奉承。
倭人對大安朝廷的了解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怎麽從不知道當今聖上是這樣了不起的人物?
穆祺看得清清楚楚,雖然眼角不覺抽搐,神色卻大致平靜——他自然不願意舔老道士的鉤子,可「天質英斷,睿識絕人」還不真是什麽奉承;他對老登的信心,也絕非虛妄。
——簡單來說,老道士的道德是擬人的,但老道士的智力卻絕對是過人的。飛玄真君自私涼薄陰損刻毒了一輩子,卻唯獨在關係皇權的大事上從來不含糊。而高麗的安危,恰恰就是這樣天大的事情!
穆祺未必懂什麽軍事戰略,但死保高麗死保東北,是自唐太宗以來千餘年間,華夏文明最頂尖的政治人物彼此默契的選擇;哪怕是在最艱苦而弱小的年月,這種決策的意誌都從未動搖,並不惜為此付出血的代價——你可以不相信高麗求援的說辭,不相信大臣們長篇大論的空洞言語,但最好相信這些人物共同的、跨越歷史的眼光。
當然,老登的人品道德是絕不能比擬先賢於萬一了。但老登對權力的眼光與嗅覺卻絕對無可挑剔。如果連他的好大孫擺宗都能毅然決斷,果斷出擊;那麽老登隻會下手得更狠,更早,更不計代價——在麵對權力爭奪的關鍵時刻,老登是絕對不會慫的!
畢竟吧,堡宗這種奇葩也是千古少有的。就算老天爺想給華夏文明上上強度,那有這麽一位五百年來不世出的貨色也就夠了。畢竟地獄十八層的畜牲道裏,可供輪迴轉世的下賤坯子也不多啊。
不過,楠葉西忍顯然不能理解穆祺的自信,所以隻是冷笑不語。穆祺倒也懶得和他解釋什麽,更不願意費腦子繼續吹捧。但現在的局勢微妙之至,在海防籌劃齊備之前,貿然與倭人使節翻臉並非上上之選;如果過早讓倭人看清皇帝的真實麵目,也難免會激發不可揣測的狂妄野心。
歸根到底,對倭的決戰起碼應該拖到五年之後。在這五年的時間裏,一切對倭寇的刺激都必須著力避免,以保萬全。而老登……而老登所一貫表現出的拉垮水平,無疑便是倭寇野心最重大的催化劑。
——都是東亞文化圈出來的,誰不知道那套兵強馬壯為天子的邏輯啊?
所以,無論再如何不情願,穆祺也隻有喝著茶與楠葉西忍扯淡,順帶著在話裏話外暗示一番老道士的「英斷」、「聰睿」,試圖震懾倭人已經稍稍顯露的欲望——當然,他還是保留了一點底線,隻是鼓吹老道士的聰明(這倒是絕對的真話 ),而絕不涉及什麽道德上的評價——不過,盡管胃裏酸水翻湧,對麵的楠葉西忍卻依舊無動於衷,甚至譏諷之意,越發形於顏色。
他也的確有理由無動於衷。而以穆祺那點可憐的話術,似乎也不可能將他說服得迴心轉意,對如此荒唐奇葩的老登生出什麽敬畏。僅僅輕蔑的「是麽」兩字,已經足以迴絕一切試探了。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覺得老登是明君吧?
所以,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把老登塑造為明君是絕不可能了。這也是意料中事,不過……
在穆祺費力灌下第五杯茶水後,小小的精舍外終於爆起了一生驚天的巨響。霎時間震雷轟鳴、氣流翻滾,巨大的共振波席捲上下,震翻了茶幾吹開了門戶,震得兩人耳朵嗡嗡作響,一時幾乎目眩。
穆祺強行忍下了眩暈,扶著靠椅站了起來——方才的響動與衝擊突如其來,將一壺熱茶全部澆在了他的腿上,燙得他險些沒有當場打滾——但現在可不是打滾的時候,穆祺不得不忍耐下巨大的痛苦,鎮定說出早已預備好的台詞:
「他們在搞什麽,怎麽又把聖上的煉丹爐給炸了!」
第32章 飛升
楠葉西忍仿佛被震得有些腦子發愣, 一時竟沒有反應過來。他愕然轉過頭去,透過被吹開的鐵門望向戶外,看到的卻是精舍四麵倒伏斷裂的草木, 以及五六丈外坍塌傾頹、磚石四散垮塌的圍牆廢墟。
……這是炸了個丹爐該有的動靜?
穆國公世子嘆了口氣:「真是失禮!原本是叫他們在花園中安安靜靜煉丹試藥的,想不到竟當著貴客的麵出了這樣的事情……在下去看一看情況,煩請先生少坐。」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老登癡迷金丹大道, 親近的勛貴重臣自然望風景從,家家都備有煉丹的丹方丹爐, 反覆試驗古書典籍中記載的種種成仙秘方, 稍有效用便要詳細記錄;還得精心撰寫報告進獻聖上。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大概也算一種人肉大數據的暴力窮舉。可以載入科學發展史的國家級項目。
作為飛玄真君絕對的親信, 穆國公府當然在這個宏大的修仙項目組中擔任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將來在《道法》雜誌上發paper都可以署名二作的那種;國公府的花園內時時煉著一爐仙丹,本來也在情理之中。隻不過因為使者來得唐突, 丹爐還沒來及熄滅,才搞出了這樣大的動靜
世子顯然對丹藥甚為掛心,拍幹身上的水漬後便匆忙起身, 一瘸一拐的的往外走。楠葉西忍木然片刻, 卻也緩緩站了起來,尾隨著世子穿過一片狼籍的花園,靠近了被爆炸直接波及的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