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中原必定保衛高麗雲雲,隻是世子的看法,不是貴國大皇帝的意思了。」
穆祺不動聲色:「不錯。」
楠葉西忍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照這個意思看,世子並沒有得到大皇帝的許可,就擅自對外表態了麽?我不懂上國的律法,但也聽過儒宗君臣父子的綱常。世子這樣的做法,是該算矯詔呢,還是該算妄測聖意?」
穆祺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微有驚訝。雖然被自己藉助後世劇透的優勢反覆壓製,但隻要稍有機會,這位使臣仍然展現出了毒辣老練的手段。如果真不懂中原的律法,怎麽會口口聲聲,安插的恰恰都是最敏感的罪名呢?
飛玄真君名為玄修暗操獨治,擅權之心日益熾烈,決計容不下手下私心揣度聖意,偽造詔令染指皇權。日後夏衍夏首輔暴死刑場,多半就是栽在這個嫌疑上頭。用如此的罪名來栽贓,基本就是磨刀霍霍,存心要置人於死地了。
——不過嘛,栽贓嫁禍這種事情,也是要看對方身份的。要是逮住了幾個閣老的把柄把鍋往他們身上一扣,大概真能嚇得幾位重臣心肺驟停魂飛魄散,不得不做重大的讓步。但對於穆國公世子麽……
穆祺徑直往靠椅上一倒,翹起了二郎腿:「我無話可說,你要是非要這麽想,那我也沒有辦法。」
楠葉西忍的表情僵了一僵。
「我朝高祖的《大誥》特許,上至言官下至耆老,人人都可以上書指斥奸臣;外藩的使臣當然也不例外。貴使要真覺得我做了什麽,往禮部遞摺子就可以了嘛。」世子漫不經心,渾然不以為意:「不過當然啦,在彈劾之前,我建議貴使最好打聽打聽穆國公府的來歷,打聽達聽我爹的身份,再做打算。」
他對著楠葉西忍微微而笑,在憊懶中帶著某種高高在上、令人反感的傲慢:
「……否則,白白浪費了精力,也是不好的嘛。」
不得不說,在勛貴圈子裏混得久了,穆祺耳濡目染,居然也學會了那種二世祖紈絝子弟動輒唿喚親爹的做派。而且吧,以現下的局勢,唿喚親爹搞降維打擊,恰恰嗨是最合適的法門。
《我的國公父親》,曉得不?
穆國公府與國同休,不僅僅是老朱家絕對的皇權支柱,更是當今飛玄真君萬壽帝君不可動搖的基本鐵盤;世子的爺爺,上一代穆國公曾親自到湖北迎候真君大駕;世子的親爹,這一代穆國公更是死命將老登從火場救護出來,並因此嚴重燒傷,不得不迴金陵休養。
因為火災的緣由頗為尷尬(從後來的調查看,很可能是老道士深夜煉丹炸了爐,玩火自焚),穆國公養傷的事情不好宣揚。但有這兩件事情頂在頭上,那穆國公府就是本朝鐵打的勛貴,躺著都能在核心圈子裏混一個頂尖的位置。
與他那忘恩負義腦子缺根弦的金孫擺宗不同,老道士雖然自私自利刻薄寡恩,在權術上的算計卻是老辣精準,毫無失手——沒有人情味的政治是走不遠的,而老登從來都很曉得在恰當的時候展現溫厚,也從來沒有讓政治上的親信吃過什麽苦頭。以穆國公府的地位,以兩代穆國公的事跡,除非核心成員公然跳反篡位奪權,否則僅僅一個姓氏,便是穩如泰山的免死金牌。
而以穆國公世子眼下的表現麽……與其相信他蓄謀篡位奪權,還不如相信他是高祖皇帝轉世,文武百官隻要v他五十,就可以在將來的剝皮實草大清點中保留全屍。
所以吧,任憑倭人將事情捅上天去,這種指控也沒什麽大不了。揣測聖意的罪名嚴重與否,全在老登一張嘴而已。而就往日的例子看,飛玄真君萬壽帝君頂多也就是派太監將世子怒斥一頓,扔在家中關幾天禁閉拉倒。
所以穆祺有恃無恐,非常放鬆,甚至有心情開一句嘲諷:
「……再說,我雖然年輕不懂事,但畢竟隨侍禦前,好歹還是知道一點聖意的。楠葉先生便這麽篤定,我朝皇帝陛下一定不會援助高麗麽?」
或許是接二連三的被破防,楠葉西忍也懶得再做偽裝了,他冷冷開口:
「世子可能不太明白,援助這種事情,不單單是說一句話就能辦成的,是要靠真金白銀砸下來的!這樣流水一樣的開銷,恐怕是大大的不合貴國皇帝陛下的心意!」
這基本是在明牌嘲諷大安的財政了。倭人眼線遍布內外,果然也探查到了當今聖上的真正麵目——如果連外廷挪用個幾十萬銀子都要暴怒破防撒潑打滾,高喊「朕的錢」;那又怎麽可能在高麗身上成千萬的砸錢?
一般意義上,這個推測還是相當靠譜的。老登為了滿足一己私慾掏空國庫,正是近年以來倭寇橫行政事不修天災人禍接踵而至的根本;如果先前為了私心可以敗壞海防,為什麽之後不能為了私心放棄高麗?
這是非常合理,非常精妙的推理,恐怕也是東瀛野心勃勃,乃至於「中日並尊」這種狂妄論調的真正由來……在倭國的某些人物看來,中土雖然擁有龐大而強韌的軀幹,但指揮軀幹的中樞卻早已腐朽而昏庸;隻要操作得當,以高麗為跳板直取京師,未嚐沒有一舉奪舍的可能。
在數十年後,這樣狂悖的想法還真被付諸了現實,勉強統一後的倭國實力臻至極盛,還當真向東亞的秩序發起了衝鋒。隻是可惜嘛……
穆祺的眼光閃了閃。
穆祺不動聲色:「不錯。」
楠葉西忍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照這個意思看,世子並沒有得到大皇帝的許可,就擅自對外表態了麽?我不懂上國的律法,但也聽過儒宗君臣父子的綱常。世子這樣的做法,是該算矯詔呢,還是該算妄測聖意?」
穆祺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微有驚訝。雖然被自己藉助後世劇透的優勢反覆壓製,但隻要稍有機會,這位使臣仍然展現出了毒辣老練的手段。如果真不懂中原的律法,怎麽會口口聲聲,安插的恰恰都是最敏感的罪名呢?
飛玄真君名為玄修暗操獨治,擅權之心日益熾烈,決計容不下手下私心揣度聖意,偽造詔令染指皇權。日後夏衍夏首輔暴死刑場,多半就是栽在這個嫌疑上頭。用如此的罪名來栽贓,基本就是磨刀霍霍,存心要置人於死地了。
——不過嘛,栽贓嫁禍這種事情,也是要看對方身份的。要是逮住了幾個閣老的把柄把鍋往他們身上一扣,大概真能嚇得幾位重臣心肺驟停魂飛魄散,不得不做重大的讓步。但對於穆國公世子麽……
穆祺徑直往靠椅上一倒,翹起了二郎腿:「我無話可說,你要是非要這麽想,那我也沒有辦法。」
楠葉西忍的表情僵了一僵。
「我朝高祖的《大誥》特許,上至言官下至耆老,人人都可以上書指斥奸臣;外藩的使臣當然也不例外。貴使要真覺得我做了什麽,往禮部遞摺子就可以了嘛。」世子漫不經心,渾然不以為意:「不過當然啦,在彈劾之前,我建議貴使最好打聽打聽穆國公府的來歷,打聽達聽我爹的身份,再做打算。」
他對著楠葉西忍微微而笑,在憊懶中帶著某種高高在上、令人反感的傲慢:
「……否則,白白浪費了精力,也是不好的嘛。」
不得不說,在勛貴圈子裏混得久了,穆祺耳濡目染,居然也學會了那種二世祖紈絝子弟動輒唿喚親爹的做派。而且吧,以現下的局勢,唿喚親爹搞降維打擊,恰恰嗨是最合適的法門。
《我的國公父親》,曉得不?
穆國公府與國同休,不僅僅是老朱家絕對的皇權支柱,更是當今飛玄真君萬壽帝君不可動搖的基本鐵盤;世子的爺爺,上一代穆國公曾親自到湖北迎候真君大駕;世子的親爹,這一代穆國公更是死命將老登從火場救護出來,並因此嚴重燒傷,不得不迴金陵休養。
因為火災的緣由頗為尷尬(從後來的調查看,很可能是老道士深夜煉丹炸了爐,玩火自焚),穆國公養傷的事情不好宣揚。但有這兩件事情頂在頭上,那穆國公府就是本朝鐵打的勛貴,躺著都能在核心圈子裏混一個頂尖的位置。
與他那忘恩負義腦子缺根弦的金孫擺宗不同,老道士雖然自私自利刻薄寡恩,在權術上的算計卻是老辣精準,毫無失手——沒有人情味的政治是走不遠的,而老登從來都很曉得在恰當的時候展現溫厚,也從來沒有讓政治上的親信吃過什麽苦頭。以穆國公府的地位,以兩代穆國公的事跡,除非核心成員公然跳反篡位奪權,否則僅僅一個姓氏,便是穩如泰山的免死金牌。
而以穆國公世子眼下的表現麽……與其相信他蓄謀篡位奪權,還不如相信他是高祖皇帝轉世,文武百官隻要v他五十,就可以在將來的剝皮實草大清點中保留全屍。
所以吧,任憑倭人將事情捅上天去,這種指控也沒什麽大不了。揣測聖意的罪名嚴重與否,全在老登一張嘴而已。而就往日的例子看,飛玄真君萬壽帝君頂多也就是派太監將世子怒斥一頓,扔在家中關幾天禁閉拉倒。
所以穆祺有恃無恐,非常放鬆,甚至有心情開一句嘲諷:
「……再說,我雖然年輕不懂事,但畢竟隨侍禦前,好歹還是知道一點聖意的。楠葉先生便這麽篤定,我朝皇帝陛下一定不會援助高麗麽?」
或許是接二連三的被破防,楠葉西忍也懶得再做偽裝了,他冷冷開口:
「世子可能不太明白,援助這種事情,不單單是說一句話就能辦成的,是要靠真金白銀砸下來的!這樣流水一樣的開銷,恐怕是大大的不合貴國皇帝陛下的心意!」
這基本是在明牌嘲諷大安的財政了。倭人眼線遍布內外,果然也探查到了當今聖上的真正麵目——如果連外廷挪用個幾十萬銀子都要暴怒破防撒潑打滾,高喊「朕的錢」;那又怎麽可能在高麗身上成千萬的砸錢?
一般意義上,這個推測還是相當靠譜的。老登為了滿足一己私慾掏空國庫,正是近年以來倭寇橫行政事不修天災人禍接踵而至的根本;如果先前為了私心可以敗壞海防,為什麽之後不能為了私心放棄高麗?
這是非常合理,非常精妙的推理,恐怕也是東瀛野心勃勃,乃至於「中日並尊」這種狂妄論調的真正由來……在倭國的某些人物看來,中土雖然擁有龐大而強韌的軀幹,但指揮軀幹的中樞卻早已腐朽而昏庸;隻要操作得當,以高麗為跳板直取京師,未嚐沒有一舉奪舍的可能。
在數十年後,這樣狂悖的想法還真被付諸了現實,勉強統一後的倭國實力臻至極盛,還當真向東亞的秩序發起了衝鋒。隻是可惜嘛……
穆祺的眼光閃了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