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想起當日所受的淩辱,穆祺痛苦的轉了轉眼珠,還是不情願的背了出來:
「當年宮中中秋家宴,聖上對月思母,曾經寫過一篇歌賦。」世子麵無表情的複述往昔的折磨:「大概內容是:『臨夕上蒼愴然悲,把餅咽下心痛苦。心何痛苦兮,無奈何。無奈何兮,今日不見母……』」
歸震川:…………
海剛峰:…………
在短短的一瞬間裏,屋裏僅有的兩個文化人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尤其是歸震川歸先生,大概真是大受震撼,已經後悔談及這個話題了。
——為難歸先生了,辛苦歸先生了!歸先生也是正士人統出身,忠君愛國本義不容辭;但在這樣的歌賦麵前,歸先生也實在是舔不下去了!
如此默然片刻,大概是意識到這樣的氣氛實在有些侮辱君上,還是海剛峰勉強開口:
「聖上的著作,果——果然是剛健質樸,不事雕琢,頗見家風……」
他這一句話還沒有說完,穆祺便猛然扭頭看他,神色驚愕之至:
你海剛峰濃眉大眼,居然也學會我們勛貴拍馬屁這一套了?!
剛峰先生有些抵擋不住,隻好嘆了口氣:
「這不是我的見解,是前日參加一個詩會,會上那位姓張名太嶽的士子的見解。」
穆祺喔了一聲,立時恍然大悟;同時情不自禁,生出極大的敬佩之情——果然ssr就是ssr,頂級人物名不虛傳,你看看人家這一番話圓融巧妙高深莫測,既不違背本心也不觸犯老登,簡直堪稱情商界的頂級絕活,可以與西晉之「聖質如初」,鼎足而立了!
高情商:「剛健質樸」,「不事雕琢」;低情商:「口水蕩漾」,「波光粼粼」,基本狗屁不通
至於什麽「頗見家風」……高祖皇帝的白話聖旨中,可是公然罵過「驢日」、「下賤」的呀!
這樣高深精妙的大陰陽術,這樣不著痕跡的春秋筆法,無怪乎別人將來能混到攝宗的地位。穆祺五體投地,敬服之至。
……不過,聽剛峰先生的口吻,似乎還在詩會上與張太嶽混得頗為熟稔的樣子?——嘖嘖,華夏神劍對擎天一柱,這樣的夢幻聯動,當真是令樂子人狂喜不禁。
歸震川一無所知,純粹在旁邊吃瓜,聽到朋友的解釋,倒也頗為好奇:「詩會上也要議論聖上的文章麽?不知聖上寫不寫詩呢?」
「陛下甚少寫詩,不過也有名篇。」穆祺滿腦子都是ssr之間的激烈碰撞,頂峰對決,此時順口接了一句:「我就記得,陛下曾經賦詩贈征安南的茅將軍,其中有名句雲:『芙蓉帳暖度春宵,朕與將軍解戰袍』……「
背完這首名篇之後,穆祺忽的愣了一愣。
他後知後覺的迴過頭來,看到了兩張頗為驚恐的麵容。
「……我是不是背竄詞了?」他喃喃道。
第30章 對答
是不是背竄詞了不知道, 但歸先生與海先生在世子身邊呆了這小半個月,到底也算練出來了。在短暫而死寂的沉默之後,兩位先生若無其事的轉移了話題, 開始議論近日的詩會文會,全當剛才的兩句詩不曾存在過。
張太嶽的情商當然是頂上加尖,天下無敵了;可能在歷史上留下一點名字的人, 情商都不會差到哪裏去嘛。
無論後世對八股取士詬病再多, 到如今為止,國朝的科舉依舊是這個世界最合理公平的晉升製度。在高祖太宗朝兩次完善之後, 禮部會試基本沒有什麽徇私舞弊的空間。即使閣老重臣們要提拔後人, 也隻能在這種文人聚會上搞一搞擦邊球,靠詩賦文章將自己的出色子弟推出來出一出風頭, 為後日科場揚名埋一點伏筆。
這樣高端私密的文會,等閑士人當然是攀轅莫及。就是歸震川與海剛峰的參會資格,也是穆祺舔著一張老臉, 拿穆國公府的名帖硬要來的——說實話,穆國公世子居然對文會生出興趣,那簡直是京城上流裏頭一號的咄咄怪事, 足以讓文官的圈子驚掉下巴。而手持國公府名帖入場的兩位先生, 便難免要受到一點若有似無的歧視:
連穆國公世子這種人都要巴結,你們的品味到底是有多差呀!
不過,這種居高臨下的傲慢往往招致的隻是扮豬吃虎式的打臉, 如今也決不例外。兩位先生都是寬厚的人, 言談中常常幫別人掩飾一二。但穆祺仔細分辨,還是迅速察覺出了端倪——京城高端的文會花費不菲, 攢局的人當然不會好心到為他人做嫁衣裳。如此大張旗鼓籠絡士人,往往是為了讓自家的子弟脫穎而出, 在入仕之前便積攢一點聲望。
這樣的用心無可厚非,操作上也相當簡單。文會的走向畢竟被主家隱約把控,隻要提前漏題預備,再請兩個幫閑做吹捧的氣氛組,一般都能在集會中壓住場麵。
但既然是「一般」,那當然就有不太一般的時候。
譬如吧,最近京城中頗有名聲的,大概便是兵部閻侍郎在家中開的那一桌「賞春宴」,將飛玄真君禦賜的藥酒做文會的彩頭,名義上是與趕考的舉子同領聖上的恩典,實則是想將自己的親侄子閻之明趁機推上檯麵,肥水不流外人田。
為了這個目的,閻家籌備得很是仔細,甚至棄選了如今常用的詩賦,特意將體裁鎖定在自家甚為擅長的散文與策論上,希圖以奇擊正,來個出其不意,趁亂取勝。
……然後嘛,他們就一頭撞到了歸震川手上。
「當年宮中中秋家宴,聖上對月思母,曾經寫過一篇歌賦。」世子麵無表情的複述往昔的折磨:「大概內容是:『臨夕上蒼愴然悲,把餅咽下心痛苦。心何痛苦兮,無奈何。無奈何兮,今日不見母……』」
歸震川:…………
海剛峰:…………
在短短的一瞬間裏,屋裏僅有的兩個文化人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尤其是歸震川歸先生,大概真是大受震撼,已經後悔談及這個話題了。
——為難歸先生了,辛苦歸先生了!歸先生也是正士人統出身,忠君愛國本義不容辭;但在這樣的歌賦麵前,歸先生也實在是舔不下去了!
如此默然片刻,大概是意識到這樣的氣氛實在有些侮辱君上,還是海剛峰勉強開口:
「聖上的著作,果——果然是剛健質樸,不事雕琢,頗見家風……」
他這一句話還沒有說完,穆祺便猛然扭頭看他,神色驚愕之至:
你海剛峰濃眉大眼,居然也學會我們勛貴拍馬屁這一套了?!
剛峰先生有些抵擋不住,隻好嘆了口氣:
「這不是我的見解,是前日參加一個詩會,會上那位姓張名太嶽的士子的見解。」
穆祺喔了一聲,立時恍然大悟;同時情不自禁,生出極大的敬佩之情——果然ssr就是ssr,頂級人物名不虛傳,你看看人家這一番話圓融巧妙高深莫測,既不違背本心也不觸犯老登,簡直堪稱情商界的頂級絕活,可以與西晉之「聖質如初」,鼎足而立了!
高情商:「剛健質樸」,「不事雕琢」;低情商:「口水蕩漾」,「波光粼粼」,基本狗屁不通
至於什麽「頗見家風」……高祖皇帝的白話聖旨中,可是公然罵過「驢日」、「下賤」的呀!
這樣高深精妙的大陰陽術,這樣不著痕跡的春秋筆法,無怪乎別人將來能混到攝宗的地位。穆祺五體投地,敬服之至。
……不過,聽剛峰先生的口吻,似乎還在詩會上與張太嶽混得頗為熟稔的樣子?——嘖嘖,華夏神劍對擎天一柱,這樣的夢幻聯動,當真是令樂子人狂喜不禁。
歸震川一無所知,純粹在旁邊吃瓜,聽到朋友的解釋,倒也頗為好奇:「詩會上也要議論聖上的文章麽?不知聖上寫不寫詩呢?」
「陛下甚少寫詩,不過也有名篇。」穆祺滿腦子都是ssr之間的激烈碰撞,頂峰對決,此時順口接了一句:「我就記得,陛下曾經賦詩贈征安南的茅將軍,其中有名句雲:『芙蓉帳暖度春宵,朕與將軍解戰袍』……「
背完這首名篇之後,穆祺忽的愣了一愣。
他後知後覺的迴過頭來,看到了兩張頗為驚恐的麵容。
「……我是不是背竄詞了?」他喃喃道。
第30章 對答
是不是背竄詞了不知道, 但歸先生與海先生在世子身邊呆了這小半個月,到底也算練出來了。在短暫而死寂的沉默之後,兩位先生若無其事的轉移了話題, 開始議論近日的詩會文會,全當剛才的兩句詩不曾存在過。
張太嶽的情商當然是頂上加尖,天下無敵了;可能在歷史上留下一點名字的人, 情商都不會差到哪裏去嘛。
無論後世對八股取士詬病再多, 到如今為止,國朝的科舉依舊是這個世界最合理公平的晉升製度。在高祖太宗朝兩次完善之後, 禮部會試基本沒有什麽徇私舞弊的空間。即使閣老重臣們要提拔後人, 也隻能在這種文人聚會上搞一搞擦邊球,靠詩賦文章將自己的出色子弟推出來出一出風頭, 為後日科場揚名埋一點伏筆。
這樣高端私密的文會,等閑士人當然是攀轅莫及。就是歸震川與海剛峰的參會資格,也是穆祺舔著一張老臉, 拿穆國公府的名帖硬要來的——說實話,穆國公世子居然對文會生出興趣,那簡直是京城上流裏頭一號的咄咄怪事, 足以讓文官的圈子驚掉下巴。而手持國公府名帖入場的兩位先生, 便難免要受到一點若有似無的歧視:
連穆國公世子這種人都要巴結,你們的品味到底是有多差呀!
不過,這種居高臨下的傲慢往往招致的隻是扮豬吃虎式的打臉, 如今也決不例外。兩位先生都是寬厚的人, 言談中常常幫別人掩飾一二。但穆祺仔細分辨,還是迅速察覺出了端倪——京城高端的文會花費不菲, 攢局的人當然不會好心到為他人做嫁衣裳。如此大張旗鼓籠絡士人,往往是為了讓自家的子弟脫穎而出, 在入仕之前便積攢一點聲望。
這樣的用心無可厚非,操作上也相當簡單。文會的走向畢竟被主家隱約把控,隻要提前漏題預備,再請兩個幫閑做吹捧的氣氛組,一般都能在集會中壓住場麵。
但既然是「一般」,那當然就有不太一般的時候。
譬如吧,最近京城中頗有名聲的,大概便是兵部閻侍郎在家中開的那一桌「賞春宴」,將飛玄真君禦賜的藥酒做文會的彩頭,名義上是與趕考的舉子同領聖上的恩典,實則是想將自己的親侄子閻之明趁機推上檯麵,肥水不流外人田。
為了這個目的,閻家籌備得很是仔細,甚至棄選了如今常用的詩賦,特意將體裁鎖定在自家甚為擅長的散文與策論上,希圖以奇擊正,來個出其不意,趁亂取勝。
……然後嘛,他們就一頭撞到了歸震川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