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知世子可否借一步說話?」
穆祺自然求之不得,又主動請入旁邊的書房,命管家奉茶。海剛峰鄭重謝過,等到侍奉的下人退出屋外,才靜靜開口:
「好教世子知曉。在下一時冒昧,到兵部去調了這數年以來的邸報。」
穆祺微微有些驚訝。邸報本來是傳達朝廷通告的文書,由六部分別印發;但內閣興起,侵奪外朝權力之後,邸報的信源也隨之轉移至中樞。六部印發的通告,基本就是部門公務的流水帳,沒有幾個人會在意了。
當然,再怎麽枯燥乏味的流水帳,到底也是官方的公文,區區舉人很難借閱。海剛峰能做到這個地步,是必定花了大心思的。他由衷說了一句:
「先生辛苦了。」
「不敢承當。」海剛峰道:「兵部的官吏頗為倨傲,還是有位姓張的士子路過,幫在下解釋了幾句,才能調取的邸報。」
穆祺:「……等等,姓張?」
臥槽!臥槽!臥槽這個世界不會這麽小吧?
海剛峰頷首:「不錯。聽說這位張姓士子是江陵人,很得湖廣巡撫顧璘顧公的賞識,在京城士林也很有聲望,所以兵部才通融了一二。」
海剛峰特意提這一句,大概是想向穆國公府舉薦舉薦那位聲勢不凡的張舉人;但穆祺呆呆愣愣,本來滿心還是「臥槽居然還真是張太嶽!」、「麻麻的ssr還能連出!」,等聽到湖廣巡撫四個字,卻不由當即就是一個哆嗦!
誰懂啊家人們,他剛剛托腰帶送人那一出,就是在cosy的張太嶽幼年被顧璘賞識的梗!
天殺的,玩梗居然舞到真人麵前來了!
話說海剛峰應該沒有聽過張太嶽年幼時的往事吧?如果聽過的話,他是不是該買張船票立刻出海,最好換個大陸生活?
穆祺心中千萬個臥槽滑過,臉上隻能硬擠出笑容:
「是麽,那我也對這位張舉人有幾分興趣呢……對了,剛峰先生調取兵部的邸報,不知又是要搜尋什麽?」
「隻是有些疑慮,冒昧探尋。」海剛峰道:「在下一一查過了兵部的記錄,發現世子曾頻頻查閱有關倭寇的記檔,次數比其餘人加起來還多,還曾動用公文,命兵馬司尋訪過某位姓戚的將領……」
穆祺:…………
好吧這些確實都是他的手筆,當年著急防備倭寇,手腕上確實直白了一些,痕跡也來不及收拾。原本以為沒人會去關心兵部那連篇累牘的廢紙堆,卻沒想到剛峰先生見微知著,居然把實情給他翻了出來。
ssr就是ssr,哪怕隻是舉人的名位,眼光也是老辣尖銳,無可抵擋。
他嘆了口氣:
「想不到先生竟然會去查這個。」
「是在下冒犯了。」海剛峰肅然拱手:「隻是在下聽聞,世子在京中的風評雖然頗有可議論的地方,但自從在兵部任職之後,卻從來都是準時上值,從無遲誤,似乎與市井間的傳聞頗有不同。在下也是百思不解,才去看了看兵部的邸報。」
話說到這個地步,再掩飾也沒有什麽意義了。穆祺默然片刻,卻忽然道:
「不知剛峰先生對自己的仕途,有沒有什麽規劃?」
海剛峰有些愕然。
要換做一般的士人,能承蒙穆國公世子過問一句仕途,大概早就是小鹿亂撞,不能自已。但海剛峰卻很從容,想了一想道:
「不敢提規劃兩個字,在下年紀也大了,筆頭上並不出色。這一輩子能迴老家做個縣丞,為鄉梓辦幾件事情,也就心滿意足了。」
海剛峰很有自知之明,曉得自己的文章不討考官的喜歡,科甲上很難出頭;就算金榜題名,名次也必然極低。沒有背景也沒有賞識的末流士人,這輩子又能走到什麽地步?怕不是有個官身都算妄想了。
但世子卻隻微微一笑:「所謂修身治國平天下,地方官當然也能造福一方,但真要推行心中的誌向,怕不還是得位列台閣,才有一二成算。先生沒有這個意願麽?」
海剛峰:…………這人怕不真是個癲的吧?
你猜我為什麽沒有位列台閣的意願啊?是因為我不喜歡嗎?
他隻能委婉開口:「世子說笑了。」
「我何嚐說笑?我早就說過,在下的相麵法百試百靈,是從無差錯的;在下的腰帶也從來不是白送的……這還是禦賜的東西呢,要是將來不能在紫禁城內穿一穿,豈不太委屈了它?」
世子若無其事的說完這句瘋話,停一停又道:
「當然,剛峰先生疑惑我查兵部檔案的緣由,我一時也不好解釋,隻是想和先生做一個約定。」
「世子請說。」
「以禮部的流程,大概一、二月後便是會試。功名天定,誰也不好說結局。但我想與先生做個約定,設若先生金榜題名,便請到兵部去歷練一遭,看一看這幾年沿海的報告,自然便能知道我調取這些記檔的用心。」穆祺從容道:「當然,若事有萬一,我也願意幫剛峰先生謀求一個官職。」
海剛峰微微皺眉,沒有說話。
「剛峰先生以為,我是徇私舞弊,拿國家的祿位賣好麽?」穆祺笑了:「在下可不是那麽貼心的好人吶……我要替先生謀求的,是浙江上虞縣的縣令,同時兼管著接待各國朝貢商船的差事——那可絕不是什麽美差。」
江浙富庶甲天下,浙江的官從來是熱門;但這上虞縣卻是絕對的例外——七八年前曾有小股倭寇進犯,曾經上虞登岸,洗劫縣城,殺戮府衙一切官吏。如今沿海又有動盪的勢頭,隻要稍有門路的人,都絕不願意到上虞送死。此地的知縣已經空缺一年有餘了。
穆祺自然求之不得,又主動請入旁邊的書房,命管家奉茶。海剛峰鄭重謝過,等到侍奉的下人退出屋外,才靜靜開口:
「好教世子知曉。在下一時冒昧,到兵部去調了這數年以來的邸報。」
穆祺微微有些驚訝。邸報本來是傳達朝廷通告的文書,由六部分別印發;但內閣興起,侵奪外朝權力之後,邸報的信源也隨之轉移至中樞。六部印發的通告,基本就是部門公務的流水帳,沒有幾個人會在意了。
當然,再怎麽枯燥乏味的流水帳,到底也是官方的公文,區區舉人很難借閱。海剛峰能做到這個地步,是必定花了大心思的。他由衷說了一句:
「先生辛苦了。」
「不敢承當。」海剛峰道:「兵部的官吏頗為倨傲,還是有位姓張的士子路過,幫在下解釋了幾句,才能調取的邸報。」
穆祺:「……等等,姓張?」
臥槽!臥槽!臥槽這個世界不會這麽小吧?
海剛峰頷首:「不錯。聽說這位張姓士子是江陵人,很得湖廣巡撫顧璘顧公的賞識,在京城士林也很有聲望,所以兵部才通融了一二。」
海剛峰特意提這一句,大概是想向穆國公府舉薦舉薦那位聲勢不凡的張舉人;但穆祺呆呆愣愣,本來滿心還是「臥槽居然還真是張太嶽!」、「麻麻的ssr還能連出!」,等聽到湖廣巡撫四個字,卻不由當即就是一個哆嗦!
誰懂啊家人們,他剛剛托腰帶送人那一出,就是在cosy的張太嶽幼年被顧璘賞識的梗!
天殺的,玩梗居然舞到真人麵前來了!
話說海剛峰應該沒有聽過張太嶽年幼時的往事吧?如果聽過的話,他是不是該買張船票立刻出海,最好換個大陸生活?
穆祺心中千萬個臥槽滑過,臉上隻能硬擠出笑容:
「是麽,那我也對這位張舉人有幾分興趣呢……對了,剛峰先生調取兵部的邸報,不知又是要搜尋什麽?」
「隻是有些疑慮,冒昧探尋。」海剛峰道:「在下一一查過了兵部的記錄,發現世子曾頻頻查閱有關倭寇的記檔,次數比其餘人加起來還多,還曾動用公文,命兵馬司尋訪過某位姓戚的將領……」
穆祺:…………
好吧這些確實都是他的手筆,當年著急防備倭寇,手腕上確實直白了一些,痕跡也來不及收拾。原本以為沒人會去關心兵部那連篇累牘的廢紙堆,卻沒想到剛峰先生見微知著,居然把實情給他翻了出來。
ssr就是ssr,哪怕隻是舉人的名位,眼光也是老辣尖銳,無可抵擋。
他嘆了口氣:
「想不到先生竟然會去查這個。」
「是在下冒犯了。」海剛峰肅然拱手:「隻是在下聽聞,世子在京中的風評雖然頗有可議論的地方,但自從在兵部任職之後,卻從來都是準時上值,從無遲誤,似乎與市井間的傳聞頗有不同。在下也是百思不解,才去看了看兵部的邸報。」
話說到這個地步,再掩飾也沒有什麽意義了。穆祺默然片刻,卻忽然道:
「不知剛峰先生對自己的仕途,有沒有什麽規劃?」
海剛峰有些愕然。
要換做一般的士人,能承蒙穆國公世子過問一句仕途,大概早就是小鹿亂撞,不能自已。但海剛峰卻很從容,想了一想道:
「不敢提規劃兩個字,在下年紀也大了,筆頭上並不出色。這一輩子能迴老家做個縣丞,為鄉梓辦幾件事情,也就心滿意足了。」
海剛峰很有自知之明,曉得自己的文章不討考官的喜歡,科甲上很難出頭;就算金榜題名,名次也必然極低。沒有背景也沒有賞識的末流士人,這輩子又能走到什麽地步?怕不是有個官身都算妄想了。
但世子卻隻微微一笑:「所謂修身治國平天下,地方官當然也能造福一方,但真要推行心中的誌向,怕不還是得位列台閣,才有一二成算。先生沒有這個意願麽?」
海剛峰:…………這人怕不真是個癲的吧?
你猜我為什麽沒有位列台閣的意願啊?是因為我不喜歡嗎?
他隻能委婉開口:「世子說笑了。」
「我何嚐說笑?我早就說過,在下的相麵法百試百靈,是從無差錯的;在下的腰帶也從來不是白送的……這還是禦賜的東西呢,要是將來不能在紫禁城內穿一穿,豈不太委屈了它?」
世子若無其事的說完這句瘋話,停一停又道:
「當然,剛峰先生疑惑我查兵部檔案的緣由,我一時也不好解釋,隻是想和先生做一個約定。」
「世子請說。」
「以禮部的流程,大概一、二月後便是會試。功名天定,誰也不好說結局。但我想與先生做個約定,設若先生金榜題名,便請到兵部去歷練一遭,看一看這幾年沿海的報告,自然便能知道我調取這些記檔的用心。」穆祺從容道:「當然,若事有萬一,我也願意幫剛峰先生謀求一個官職。」
海剛峰微微皺眉,沒有說話。
「剛峰先生以為,我是徇私舞弊,拿國家的祿位賣好麽?」穆祺笑了:「在下可不是那麽貼心的好人吶……我要替先生謀求的,是浙江上虞縣的縣令,同時兼管著接待各國朝貢商船的差事——那可絕不是什麽美差。」
江浙富庶甲天下,浙江的官從來是熱門;但這上虞縣卻是絕對的例外——七八年前曾有小股倭寇進犯,曾經上虞登岸,洗劫縣城,殺戮府衙一切官吏。如今沿海又有動盪的勢頭,隻要稍有門路的人,都絕不願意到上虞送死。此地的知縣已經空缺一年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