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她這輩子也做不成母親心裏聽話溫順的女兒了。她心口的戾氣時時刻刻都在湧動,攪得她坐臥難安,總是想為上輩子死去的自己討個說法,討一條命迴來。
她深吸一口氣,垂下眼眸,喃喃道:「今日雪可真大。」
她死的時候,不知道外頭是什麽光景呢?
是白天還是黑夜?
但應該不是冬日。
冬日是會冷的,她夢見老和尚這一天,覺得身上暖烘烘。
可能是個春日。
可能是個午後。
薑三少爺就發現這位新找迴來的妹妹更加安靜了。他忍不住問,「是有什麽難事嗎?」
薑姝搖了搖頭,看著外頭的大雪突然笑了笑:「沒有難事,隻是有些遺憾罷了。」
薑三少爺好奇:「是何遺憾?」
薑姝攏了攏衣袖,感喟道:「人道洛陽花似錦……」
偏我來時不逢春。
第119章
薑三少爺聞言好笑,寬慰道:「你年歲輕輕的,怎麽帶著不得誌的感慨?且等著吧,冬日過去,春日便可來了。到時候我帶你出門遊玩,要賞什麽花賞不到?」
而後頓了頓,好奇問,「妹妹識字?喜歡詩詞?」
薑姝搖了搖頭,「識字,但沒讀過詩詞,談不上喜歡。」
她的字是老和尚教的,但他隻教了幾個就不教了。好在她記性好,又好學,老和尚不教她,她就自己化緣了一本三字經迴來看,看不懂就跟在老和尚身後問。
老和尚總是無奈的轉身,「薑姝,你會殺豬就夠了,學什麽讀書寫字呢?」
薑姝倔得很,「可是師父,既然你不想我讀書寫字,做什麽要教我寫自己的名字呢?」
她認得了自己的名字,覺得認字很快活,當然想要更多。
她一直不是個聽話的人,認準了就要學:「就算你不教我,我也終究會找到學字法子的。」
如此威脅,老和尚還是不肯教她,任由她去撞南牆,隻是會看著她嘆息:「薑姝,你不懂,我是為你好。」
時至今日,薑姝依舊不懂老和尚這句話的意思。但她卻能依仗著年歲的增加,身處絕地後沉下來的心境,突然微微品出老和尚說這句話時帶著的無奈和矛盾心緒。
他似乎是希望她能學更多的東西,但又怕她真學成了。所以但凡教她的本事,都是點到為止。
可他唯獨願意她學刀。他說,「你手裏有一把刀,就什麽都不怕了。」
他死時,還把他用了多年的短刀留給她:「就當我還陪著你。」
薑姝想到這裏,心裏酸澀起來——可是師父,你不知道,最後的那段時光裏,我手裏確實是握著這把刀的。
我是多艱難,才克製住不用它劃開手腕。
前塵往事,想起來就使人心緒低沉。薑姝低頭,緩緩的吐出一口濁氣,道:「三哥,等雪停了,咱們就趕路吧?」
她迫不及待去洛陽尋一尋真相。
薑三少爺卻是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性子,先說了一句:「我也急著迴去,但這鬼天,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停雪。」
而後馬上問:「妹妹的字是跟著誰學?」
薑姝:「我家師父。」
薑三少爺肅然起敬,「是那位收養你的方丈吧?他識字?」
不過又覺得即便是荒村野廟野和尚,能認字也不算稀奇事,不然怎麽念經誦佛呢?便不等薑姝說話,立馬繼續說下一句:「我們一家子人都感激他。若不是他養大了你,當年兵荒馬亂的……哎!」
但後來蜀州是破了,卻也損失慘重,連妹妹也在戰亂裏『死去』。
「母親說,她生下你才滿月,蜀州突然就起了亂,混亂之中,她讓奶娘和侍衛帶著你先走,好歹有條生路。」
結果等戰事停了,父母憑著妹妹走時穿的衣服找到了一具死嬰,而後又找到了奶娘和侍衛們的屍體,便以為眾人都去世了,悲痛不止。
「還是今年九月,咱們家的當鋪裏突然來了一個少年人當金鐲子,當鋪掌櫃恰好是母親的陪嫁,識得那金鐲子正是母親當年給你特意做的滿月禮,當時就留了心眼,這才查出當年的真相。」
原來是奶娘抱著她逃走後,怕穿得富貴被人盯上,便在途中將妹妹的衣裳與一位死嬰對調。後來奶娘中箭身亡,妹妹卻沒事,藏在她的懷裏躲過一劫
金鐲子他們也沒有賣。少年說,「那般的歲月,我們是養不起多餘人的,父母拿走金鐲子,算是見財起心。但我們並不虧心,畢竟抱著她一路逃,再危險也沒有丟棄過。而我自己的妹妹,卻連屍體也沒法子迴去找。」
這迴他來洛陽是準備做點小生意的,結果生意不遂,落得個身無分文,這才想著當掉金鐲子。
鎮國公一家倒是沒有為難他,還帶著他去祭拜了「妹妹」。然後讓薑三少爺馬不停蹄的去淮陵接人。
薑三少爺:「得知你還在世,祖父和父親都迴家拜祭了祖宗,感謝他們護佑子孫。」
且她還知曉,因著這場戰事,曾經作為叛亂之地的蜀州學子在洛陽也並不受重用,如今的內閣之中,沒有一位閣老是蜀州人。洛陽重要官員,也沒有蜀州人任職。
就連她——因是蜀州長大的人,官話帶著濃濃的蜀州音,又愛吃蜀州的菜餚,舉手投足一股蜀州人的習性,便成了許多人不喜歡她的緣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深吸一口氣,垂下眼眸,喃喃道:「今日雪可真大。」
她死的時候,不知道外頭是什麽光景呢?
是白天還是黑夜?
但應該不是冬日。
冬日是會冷的,她夢見老和尚這一天,覺得身上暖烘烘。
可能是個春日。
可能是個午後。
薑三少爺就發現這位新找迴來的妹妹更加安靜了。他忍不住問,「是有什麽難事嗎?」
薑姝搖了搖頭,看著外頭的大雪突然笑了笑:「沒有難事,隻是有些遺憾罷了。」
薑三少爺好奇:「是何遺憾?」
薑姝攏了攏衣袖,感喟道:「人道洛陽花似錦……」
偏我來時不逢春。
第119章
薑三少爺聞言好笑,寬慰道:「你年歲輕輕的,怎麽帶著不得誌的感慨?且等著吧,冬日過去,春日便可來了。到時候我帶你出門遊玩,要賞什麽花賞不到?」
而後頓了頓,好奇問,「妹妹識字?喜歡詩詞?」
薑姝搖了搖頭,「識字,但沒讀過詩詞,談不上喜歡。」
她的字是老和尚教的,但他隻教了幾個就不教了。好在她記性好,又好學,老和尚不教她,她就自己化緣了一本三字經迴來看,看不懂就跟在老和尚身後問。
老和尚總是無奈的轉身,「薑姝,你會殺豬就夠了,學什麽讀書寫字呢?」
薑姝倔得很,「可是師父,既然你不想我讀書寫字,做什麽要教我寫自己的名字呢?」
她認得了自己的名字,覺得認字很快活,當然想要更多。
她一直不是個聽話的人,認準了就要學:「就算你不教我,我也終究會找到學字法子的。」
如此威脅,老和尚還是不肯教她,任由她去撞南牆,隻是會看著她嘆息:「薑姝,你不懂,我是為你好。」
時至今日,薑姝依舊不懂老和尚這句話的意思。但她卻能依仗著年歲的增加,身處絕地後沉下來的心境,突然微微品出老和尚說這句話時帶著的無奈和矛盾心緒。
他似乎是希望她能學更多的東西,但又怕她真學成了。所以但凡教她的本事,都是點到為止。
可他唯獨願意她學刀。他說,「你手裏有一把刀,就什麽都不怕了。」
他死時,還把他用了多年的短刀留給她:「就當我還陪著你。」
薑姝想到這裏,心裏酸澀起來——可是師父,你不知道,最後的那段時光裏,我手裏確實是握著這把刀的。
我是多艱難,才克製住不用它劃開手腕。
前塵往事,想起來就使人心緒低沉。薑姝低頭,緩緩的吐出一口濁氣,道:「三哥,等雪停了,咱們就趕路吧?」
她迫不及待去洛陽尋一尋真相。
薑三少爺卻是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性子,先說了一句:「我也急著迴去,但這鬼天,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停雪。」
而後馬上問:「妹妹的字是跟著誰學?」
薑姝:「我家師父。」
薑三少爺肅然起敬,「是那位收養你的方丈吧?他識字?」
不過又覺得即便是荒村野廟野和尚,能認字也不算稀奇事,不然怎麽念經誦佛呢?便不等薑姝說話,立馬繼續說下一句:「我們一家子人都感激他。若不是他養大了你,當年兵荒馬亂的……哎!」
但後來蜀州是破了,卻也損失慘重,連妹妹也在戰亂裏『死去』。
「母親說,她生下你才滿月,蜀州突然就起了亂,混亂之中,她讓奶娘和侍衛帶著你先走,好歹有條生路。」
結果等戰事停了,父母憑著妹妹走時穿的衣服找到了一具死嬰,而後又找到了奶娘和侍衛們的屍體,便以為眾人都去世了,悲痛不止。
「還是今年九月,咱們家的當鋪裏突然來了一個少年人當金鐲子,當鋪掌櫃恰好是母親的陪嫁,識得那金鐲子正是母親當年給你特意做的滿月禮,當時就留了心眼,這才查出當年的真相。」
原來是奶娘抱著她逃走後,怕穿得富貴被人盯上,便在途中將妹妹的衣裳與一位死嬰對調。後來奶娘中箭身亡,妹妹卻沒事,藏在她的懷裏躲過一劫
金鐲子他們也沒有賣。少年說,「那般的歲月,我們是養不起多餘人的,父母拿走金鐲子,算是見財起心。但我們並不虧心,畢竟抱著她一路逃,再危險也沒有丟棄過。而我自己的妹妹,卻連屍體也沒法子迴去找。」
這迴他來洛陽是準備做點小生意的,結果生意不遂,落得個身無分文,這才想著當掉金鐲子。
鎮國公一家倒是沒有為難他,還帶著他去祭拜了「妹妹」。然後讓薑三少爺馬不停蹄的去淮陵接人。
薑三少爺:「得知你還在世,祖父和父親都迴家拜祭了祖宗,感謝他們護佑子孫。」
且她還知曉,因著這場戰事,曾經作為叛亂之地的蜀州學子在洛陽也並不受重用,如今的內閣之中,沒有一位閣老是蜀州人。洛陽重要官員,也沒有蜀州人任職。
就連她——因是蜀州長大的人,官話帶著濃濃的蜀州音,又愛吃蜀州的菜餚,舉手投足一股蜀州人的習性,便成了許多人不喜歡她的緣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