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認為,各位大人說的沒錯。烏鄉至今已有幾百年,未嚐發生過河流改道一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著這些百姓,又是免稅,又是國庫補貼。倘若讓其他百姓得知,那還得了?」他眉頭微皺,一副為國憂慮的模樣,「至於田地問題,隻要提前挖好排水渠,不是不可以解決。為何非要大張旗鼓地讓百姓搬遷?」


    禮部尚書默默地往朝臣中縮了縮。


    哪裏來的蠢材!


    自己要去找死,別連他一起禍害了。


    師從燁身體微微前傾,右手手肘架在龍椅扶手上,撐著下巴,懶洋洋地看著夏紫亦。


    看起來相當慵懶的姿態,卻像是一隻蓄勢待發的豹:「哦?夏大人說的當真有趣,先前朕還未嚐聽說過這個想法。」


    「既然夏大人覺得烏鄉並無被水淹沒之患,那朕便封夏大人個司農官一職,同季大人平起平坐,親自去烏鄉處理此事。夏大人什麽時候把烏鄉連年的水患治理好,什麽時候再迴來,如何?」他聲音低低的,甚至還帶著幾分笑意,說出口的話,卻令人覺得可怖。


    夏紫亦好似陡然被攥住心口,連唿吸都有些艱難。


    他慌忙跪下,頭幾乎在地上磕破:「皇上,微臣錯了,微臣不該說出那番話。求求皇上,不要責怪微臣。」


    「朕不記得朕有責怪你。」師從燁語氣不變,一字一句道,「怎麽?朕願意提拔夏大人,夏大人居然不樂意嗎?」


    他聲音輕得很,落在夏紫亦耳朵裏,宛如響雷。


    夏紫亦頹敗地低下頭,臉色難看道:「微臣不敢。」


    這狗皇帝,今日怕是又發瘋了。


    「既然這樣,明日夏大人便不必上早朝了。」師從燁的目光在殿中又掃了一圈,這才淡然道,「其他人還有何異議嗎?」


    夏紫亦雖說如今和季冠灼這個「權戶部尚書」平起平坐,但誰也不會真的以為,他是升遷。


    烏鄉的情況,季冠灼來信寫得明明白白。


    單派夏紫亦一個人去挖地造渠,也不知道要挖到什麽時候。


    段越身為戶部尚書,先前並未敢站出來說話。如今才道:「國之根本,便是為民謀福祉。倘若烏鄉真如季大人所說,有被水淹之患,朝廷出錢協助百姓搬遷,也實屬應該。微臣沒有任何異議。」


    他已經表態,其他大臣還能說些什麽?


    一個兩個皆附和道:「微臣也沒有異議。」


    師從燁這才滿意點頭,道:「既然眾愛卿沒有異議,此事便如此去辦。薑卿即刻擬旨,送往烏鄉。」


    三日後,季冠灼收到了京中來信。


    知道師從燁願意出這筆銀子,他一時間高興不已,先是在心裏很誇師從燁一番,這才轉頭命人將他先前所製的調查問卷謄寫上百份,分發給烏鄉中的百姓。


    他知道百姓識字不多,因此還特地召集百姓前來,跟他們說明情況。


    「各位,今日召各位前來,是為著均田製一事。」


    季冠灼話音剛落,百姓心中不由生起怒火。


    「先前便已經說過,烏鄉之中田地無法種植。讓我們年年種地,還要繳納賦稅,這難道不是讓我們死嗎?」


    「就是,如今我已是家徒四壁,根本找不出半點餘糧,每日都還要餓肚子!朝廷當真不管我們死活嗎?」


    一時間,眾百姓義憤填膺,恨不得上去撕爛季冠灼的嘴。


    季冠灼卻也不惱,隻是道:「均田製不可不推行,所以,我替各位謀了個活路,不知各位願不願意聽。」


    他站在台階上,看著那些人。他們仰著臉瞧他,一張張臉幹瘦如柴,又枯如老樹:「如今烏鄉的情況,各位想必比我更清楚。先前你們還可以仰仗著烏鄉之水與林木過活。如今水中之魚幾乎已被捕撈殆盡,樹木也被砍伐一空。各位是否曾想過,日後要如何過活?」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底翻湧的情緒,一字一句道:「更何況,晝河據此不過十裏。烏鄉地勢這般,日後晝河萬一改道,烏鄉便會是一片水澤,難不成各位也要同烏鄉共進退嗎?!」


    他說話擲地有聲,聽得百姓也都有些惶然。


    其中一個百姓多少念過兩年書,忍不住道:「季大人,您可有何辦法幫助我們?」


    他們不想死。


    「不是我,是當真聖上。」季冠灼看著那人,臉上神情略帶欣慰,「前幾日我已寫信稟明皇上。皇上已迴書信給我,其策有三。其一,烏鄉西去二十裏,有萬畝良田,各位倘若願意,便將這些良田作為均田製造冊田地;其二,烏鄉情況複雜,即便各位承接良田,一時間恐怕難以耕種。是以從今三年內,烏鄉百姓無需向朝廷繳納賦稅,一切稅收,皆從三年後算起;其三,良田距烏鄉太遠,各位耕種多有不便,加之水患隱患,各位可以申請在良田附近新建居所,此由朝廷出錢,隻不過需得各位親自動手。」


    他一口氣說完這些,才道:「我知前朝遺恨,各位對聖上多有不信任。我也同各位說個實話,如今各地百廢待興,朝中錢財實屬艱難。即便如此,當今聖上也願意撥款給烏鄉,還請各位相信,如今的朝廷,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百姓!」


    一時間,百姓都安靜下來。


    良久,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唿之聲。


    也有不少百姓跪下,朝著京中方向跪拜,重重磕頭,感念師從燁皇恩浩蕩,願意救他們這些已是身在泥潭的百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被陰鷙帝王標記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糖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糖塊並收藏穿越後我被陰鷙帝王標記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