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劉璋得知有一支軍隊度過‘陰’平,並且接連成功偷襲江油、涪城兩座城池之後,也是倍感驚訝與恐慌。


    曹軍可能會偷度‘陰’平一事,張任和他提及過,劉璋也知道,張任在‘陰’平道的出口處設下了一支伏兵,以備萬一。


    但沒想到的是,張任的部署似乎全無用處,敵人在度過‘陰’平之後,連續攻下兩座城池,兵鋒直‘逼’成都。


    那支伏兵的下場,劉璋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是全軍覆沒了。


    成都的軍隊大多都派遣到了劍閣,剩下留守的士兵不過千人,要是被敵軍打到城下,成都估計難以守住!


    當然,現在劉璋並不知道,度過‘陰’平的曹軍現在數量也隻有不到一千五百,成都城作為益州首府,城牆高固,自己這一千人據城死守的話,即使高順的陷陣營乃當世‘精’銳之師,他也很難率軍將成都城攻陷。


    但劉璋並不清楚前線的戰況,當初張任曾對他言,即使曹軍想偷度‘陰’平,人數也絕不會多,絕不可能超過五千人。


    但眼下五千人這個數字,對劉璋來說絕對算不上少了。就算負責偷襲的曹軍從‘陰’平道出口一路攻破城池、抵達成都之後軍隊有所傷亡,劉璋估計對方也能剩下三千人左右的兵力。三千人的數量在平時恐怕壓根算不上什麽,但是對於如今缺少士兵鎮守的成都城而言,卻是極大的威脅了。


    劉璋‘性’格軟弱,如今敵人即將打到成都城下,一下子就讓他產生了想要投降的心思。


    據說曹‘操’對於主動投誠的人還是很優待的,現在降伏,至少也能當個安樂侯,總比成都城破後被抓到許昌要好得多。


    然而劉璋才將自己想要降伏的意願對群臣說出,就立馬遭到一大片反對之聲。


    “主公何須畏懼?‘陰’平道險,蜀中之人共知。曹軍能度過‘陰’平已屬不易,即使尚有餘力將事先設下的伏兵消滅,也必定折損不小。其後攻打江油、涪城,曹軍必定也要產生傷亡,就算成都城內缺兵少將,曹軍的狀況必然也不會好到哪裏去,說不定如今已是強弩之末。何況,綿竹尚未失守,綿竹城中,猶有守軍一千,末將再帶五百軍士前去綿竹,定不讓曹軍有所寸進!”益州將領李嚴向劉璋請戰。


    李嚴原本乃劉表麾下,任秭歸縣令,曹‘操’攻荊州時流亡入蜀。李嚴其人能文能武,善治軍亦善治政,頗受劉璋信賴,如今地位和張任不相上下。


    李嚴說的其實很正確,高順及其陷陣營現在確實處境不妙,如果按李嚴所說死守綿竹,甚至能將高順困在涪城,進退失據。


    不過劉璋心中仍然有所畏懼,李嚴說還要‘抽’調五百人到綿竹,那樣一來萬一綿竹也守不住的話,那成都當真就隻能靠五百人抵擋曹軍的攻勢了。


    見到劉璋還在猶豫,李嚴進一步說道:“如果主公還心存顧慮,不妨通報張任將軍,讓他‘抽’迴一部分兵力迴成都駐守。”


    曹軍既然分兵偷度‘陰’平,那麽在劍閣外的兵力必然會有所減少,讓張任派遣一小撮士兵迴成都,也無傷大雅。


    迴調的兵力也不需多,哪怕隻迴來兩千人,估計成都城就能固若金湯了。


    聽聞李嚴提議讓張任迴兵一部分,劉璋的心才稍稍安定下來。


    最終,劉璋答應了李嚴的請命,讓他帶走五百人,駐防綿竹。


    ————————————————————————————————高順帶兵來到綿竹城外的時候,李嚴已經帶著援軍進城許久了。


    高順皺起了眉頭,他雖然並不清楚綿竹城中的兵力具體有多少,但大致看城牆上的部署,估計也有一千人以上。


    綿竹城的城防要勝於江油城和涪城,城內守軍的人數也不比自己少,自己想要攻克綿竹城,實在是很困難。


    雖然自己強攻下涪城,但一來涪城守軍本來就少的可憐,二來是涪城城防也很弱,但饒是如此,高順也是費了一些勁才將涪城攻下的。


    為此,高順還犧牲了三百餘名士兵的‘性’命。


    誠然,攻城之戰不比野戰,高順以三百餘人傷亡的代價攻取一座城池,已經算得上是十分完美了。但是要知道,陷陣營人數本來就不多,死一個就少一個,加上孤軍在外,想補充兵力那更本是無稽之談。


    而如今,自己麵前的綿竹城,城牆的高度和堅固度要勝過涪城,守城的士兵數量要多過涪城,自己該如何做,才能拿下這座城池?


    高順苦苦思索著攻城之法,緊皺著的眉頭遲遲沒有散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陷陣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雷滾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雷滾滾並收藏三國之陷陣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