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很清楚在軍隊急行之時萬一突遭伏擊必然全軍大亂


    可是現在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慢慢派斥候打探周圍道路情況了


    宛城有變誰知道能堅持多少時間現在高順所能做的隻有盡最快的速度迴援宛城片刻不能耽擱


    自己慢上一分宛城陷落的危險便多出一分


    高順一咬牙將陷陣營派到了全軍的最後方


    先前離開宛城之時高順帶了五百陷陣軍士經過和劉表軍的一番戰鬥下來此時剩下的陷陣軍士還有三百人左右


    按理而言陷陣營無論在什麽時候、什麽地點都應該置於全軍的最前方作為一軍的尖錐使用用來給與敵軍最猛烈的打擊


    但是此時此刻出於萬一被伏擊的考慮高順還是選擇將三百陷陣軍士放到全軍的最後方


    將陷陣營置於軍隊後方如果突然遭襲那麽在前軍和中軍混亂的情況下隻要陷陣營不慌亂或許還能博得一絲轉機反之與往常一樣還是將陷陣營置於前軍的話一旦遇襲則必然是敵軍首當其衝要消滅的對象


    陷陣營不僅是全軍最精銳的部隊還是全軍的表範全軍士氣的支柱如今曹軍士氣本已低迷萬一遇伏本就糟糕如果陷陣營還最先被滅的話高順幾乎能想象這一萬兩千人瞬間潰滅的情形了


    將陷陣營移到後軍高順繼續帶著全軍急行


    快了就快到宛城了趕了一段路之後宛城的城牆已經隱約可見


    或許真的是自己多心了吧就算諸葛亮再多智估計也不可能將所有事都想的麵麵俱到


    伏兵一事或許真的是自己太過多心了畢竟劉備軍此刻怕是攻打宛城都來不及又哪會派出多餘的人手設伏


    “宛城就在眼前再加快一把速度”放下了心中的擔憂高順輕唿一口氣大聲對全軍喊道


    然而就在他話音剛落的那一刹那周圍火光突然亮起早已埋伏在道旁的劉備軍士兵頃刻間一湧而出


    沒想到敵軍最終還是設下了埋伏而且正趕在自己放下心防的那一刹那突然殺出


    “結陣防禦”不過好歹高順一路上都有著心理準備也通知過士兵可能會有伏兵殺出所以反應倒也頗為及時


    隻不過高順反應雖快可手下的士兵卻沒那種反應速度


    不得不說劉備軍選擇殺出來的時機正可謂恰當到了極點


    高順謹防諸葛亮可能設伏也提醒過手下軍士小心伏兵因此一路上曹軍雖然在急行狀態但也都提著一個防備的心思


    可是一路下來並未有伏兵的出現此時臨近宛城宛城的城牆已隱然可見於是眾人的心思便也都逐漸放鬆了下來認為可能出現伏兵的概率已然很小


    等到高順說出“再加快一把速度“的時候等於宣告全軍伏兵什麽的應該不會有了


    於是所有人的戒備在這一刻統統放下


    而也就在這一刻劉備軍的伏兵突然殺出


    可以說敵軍對於設伏地點、發動攻擊的時機都算得十分完美


    雖然高順在敵軍出現的瞬間便高唿結陣隻可惜士兵們的反應還是慢了那麽一拍他們終究隻是普通士兵剛剛鬆了一口氣又怎麽可能立馬迴過神來


    劉備軍宛如一顆尖釘狠狠地鑿進了曹軍的陣列之中


    隻見劉備軍士兵用手中的長槍猛力地刺入曹軍士兵的胸膛將手中的利劍兇厲地劃破曹軍士兵的頸動脈


    隻是霎那間的工夫殺聲四起哀嚎遍野


    眨眼之間曹軍士兵已有兩百餘人戰死而劉備軍這裏折損的士兵還不到十個


    陳到看著眼前的戰場滿意地笑了


    不但設下伏兵就連設伏的地點以及出擊的時機都算得如此巧妙陳到如今對諸葛亮可謂崇拜得五體投地眼前的一切都充分說明了諸葛亮這個軍師的算無遺策


    自己此次作為設伏的將領雖然隻帶了兩千五百人但這兩千五百人個個單兵戰力並不弱雖然比不上自己所統領的白眊精兵但也不遑多讓了


    畢竟白眊精兵作為劉備手下的王牌部隊自然是要全身心投入到宛城的攻城戰之中不可能來執行次一等的伏擊任務


    不過陳到也頗有信心在伏兵突襲之下這兩千五百人絕對能將數倍於己的曹軍消滅得一幹二淨


    戰局至今為止也一如陳到所料十分順利劉備軍就宛如一把鋒銳的戰刀一刀一刀在曹軍身上割著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陷陣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雷滾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雷滾滾並收藏三國之陷陣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