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靜謐,燭火搖晃、香菸繚繞。


    被迫承襲老太監衣缽的前大理寺卿章遮在殿內擦拭先帝牌位。聽到背後片點動靜, 迴身見黑衣人從暗夜走進火光晃眼的殿內。


    章遮一笑:「福祿公公唱歌,我在這都聽到了。沒想到公公拿腔捏調,確有幾分男狐狸的妖氣。」


    福祿上下打量章遮, 笑道:「章公公如今和我一樣了, 隻不過是『開蒙』晚些, 仔細練練, 也可以有所成。」


    所謂開蒙晚, 是指淨身。


    章遮被福祿噎住, 氣惱卻無奈, 清嗓子言歸正傳:「豫娘娘當真不肯在陛下耳邊吹枕頭風麽?」


    福祿扯開麵巾,深深看了章遮一眼:「早說過不要牽扯娘娘, 這是左相、你、我因利而和,各有所為。更何況現在枕頭風有扶搖去吹,待到蘇大人得償所願,咱們的合作就算結束,好聚好散、不枉我將手上的好牌贈予你們。」


    章遮將先帝牌位重重蹲在供桌上「咚」一聲:「好牌?」他蔑笑,「那個扶搖怕是變數,你確定他心中所求是什麽嗎?」


    福祿愣住了,沒接話。


    「他到底想要趙晟的真心,還是想要青雲直上?這是兩條路。」


    福祿脫下夜行衣,拿到後院去燒:「這不重要,更何況我的『好牌』不隻有他。」


    這之後,南晉的北生離亂,在康南王清晰且雷霆的手段之下被迅速安穩下來。


    整個秋天,接連有災報傳迴都城,也發生過有幾次小暴亂。但王爺說得對——肯過好好日子的百姓隻要吃飽穿暖就不會挑唆。


    刻意鬧事、安撫不下的刺頭被抓之後,多數流民成功被沿途郡縣收攏安置,以待洪災退下、返迴去重建家園。


    隻是李爻覺得這樣還不夠。


    幽州荒地太多了,單靠本地的軍民開拓,怕是不行的。李爻想調配官軍牽頭,同時鼓勵新駐民北遷,隻要落戶穩定,就免除十年稅捐。可這無異於推一新製,掌武令也不在他手中,要調動官軍需得趙晟首肯。這設想在朝上提出,趙晟雖然同意,卻說讓政策先行推進,等捱過幽州馬上要迎來的冰天雪地再正式落地。


    同意了也算是個好事。


    這年秋盡冬初時,澇災的勢頭徹底平息,災糧北調、四境賑災官軍迴撤,左相蘇禾借災讓大皇子背鍋的計劃落空了。


    他心急。


    若再拖延,他多年部署的天大秘密就要徹底曝露了。思量再三,他按捺不住,著兩名親信快馬出城,一路向北,一人直奔幽州關府衙,另一人居然出燕北關往蒙兀的地盤去。


    幾日之後,蒙兀的圖擇可汗大喜——他得到了一張登平城內的精細布局圖和一封久盼的信。


    暗潮湧動下,天氣冷了。


    鄴陽已見初冬的寒涼,想來幽州的水又結了冰。


    康南王府在涼風蕭瑟下關起門來,偶有一時半刻得安閑靜謐。


    如景平心中所盼,隻李爻和他相伴,狗兒閑吠,老家人偶有過往。


    李爻也極珍稀得閑的光景。


    月色將參天的梧桐樹襯出一圈朦朧的輪廓,他坐在屋門邊烤火。沁涼微潮的空氣和著丁點炭火味聞上去挺舒服。他最近太忙了,沒功夫研究新愛好,隻放空片刻就彌足珍貴。


    他仰在竹藤躺椅裏閉目養神,聽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手裏隨意摩挲著用香樟木打磨出的小球。


    那玩意歪七扭八,實在看不出是個啥,李爻美其名曰稱「無相」,上麵栓了穗子,穗子不囉嗦、精巧得很,正好能掛在手指上保證木球不丟,是景平得閑時編的——木球雖然是醜東西,但隻要是李爻弄出來的,就醜得可愛。


    在景平看來,所謂「無相」指不定是他想雕什麽東西,技藝不到家、雕壞了找託詞。


    慣會耍嘴皮子抖機靈。


    景平坐在一旁不吵他,就著燈火翻醫書。


    少時,李爻唿吸沉了,小木球變為虛握在手。


    景平輕輕拿過醜木頭放在桌上,脫下外氅給他蓋暖,坐迴去繼續看書。


    又過了好一會兒,天極晚了,內院沒人來,景平小心翼翼湊過去,吻在李爻嘴唇上。


    李爻是真的睡著了,被輕輕撕磨著占了好幾口便宜,才鼻息一變。他被擾醒了微皺起眉,嘴角卻彎出淺淡的、任由的弧度,迷迷糊糊下意識地給迴應,抬手沒力氣地攏在景平腰側,說是摟、是揪扯都不貼切,像極放鬆熟絡的搭扶,是卸下全副防備才流露出的不經意、是全心全意的接納。


    景平最喜歡李爻這副迷離模樣,被對方沒徹底醒盹兒的迴應擾得柔腸百轉。剛才隻想把人吻醒,現在改主意了,正打算將人抱起來進屋去……


    李爻倏然睜了眼睛,抬手在景平胸前輕輕一推,坐直身子。


    眼中的迷糊在眨眼間掃盡。


    順著他的目光看,常懷進來了,身後跟著的居然是楊徐。


    被掃了興也沒辦法。


    景平不動聲色地想:晏初是怎麽做到比汪兄都敏銳的?嘶……不對。他剛剛那副模樣,莫不是裝的?


    楊統領一身風塵,披著月光,大步到李爻近前,行禮道:「卑職見過王爺。」


    「楊大哥辛苦,坐吧,」李爻舔了舔還潤的嘴角,他與楊徐祖父輩是故交,待對方總要多幾分親近,倒茶遞過去,「先緩口氣。」


    楊徐行禮之後不再見外,大大咧咧扯過張小竹椅子坐下。大半年不見他壯實不少,小椅子盛不下他,人和椅子看著都委屈巴巴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臣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參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參差並收藏二臣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