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平斟茶道:「沈公請講。」
「幽州流民的數量比上報之數多,且……陛下遇刺之事或許是朝中有心人挑唆,甚至從頭到尾皆是。」
景平心中一翻,平靜聽對方講述因果,沉吟片刻:「多謝沈公提醒,」他性子冷淡,幾次交道過後,敬沈沖為人坦蕩,想了想道,「晚生謝沈公甘冒欺君風險,借沈老婦人名義維護鄭錚大人,也多嘴一句,沈公無權而財富,要小心。」
沈沖笑道:「多謝賀大人提點,大人能救小女性命,在下願意散盡家財報答,這本就是場交易,大人不必介懷。」
第156章 拚圖
景平辭別沈沖已近傍晚, 雖然一腦門子官司,也不得不暫時壓下。
天大的事情要到明日再處理,現在他得趕到鄭錚府上去尋李爻——剛剛府上人傳信, 說王爺守著鄭老師一整天了。
鄭府門庭冷清。
景平進大門, 就見李爻默然垂眸坐在棺材旁。
老管家低聲提醒「賀大人來了」, 他才抬眼。
二人對視一笑。
李爻持著孝子禮節給景平奉香還禮之後, 被景平扶到椅子上坐:「我替你陪鄭老師,你休息一會兒。」
李爻乍想說不用,後來想著鄭錚脾氣沖, 骨子裏卻不刻板, 自己與景平都不是親兒子,替一會兒也成。
天色擦黑,府上送走了最後幾位拜客,管家守著老爺的囑咐, 一切從簡。老僕、學生沒得尊卑,在停靈的大堂外吃飯。
剛剛落座, 聽門口傳事又高聲宣:「拜客登門——」
這時候還誰來?
桌邊幾人同時展眸——來人風塵僕僕,穿著輕甲戎裝,為表敬意正在大門口卸下。
這是位意想不到的拜客, 竟然是黃驍。
黃驍看見李爻和景平倒不意外, 行禮道:「王爺、賀大人, 卑職請了幾日謁歸, 來送鄭老最後一程。」
死者為大。
李爻陪黃驍行完拜儀, 著人在桌上加碗筷。
他從不知道黃驍與鄭錚有交集。
鄭錚是高官, 亡故的消息會隨公文發至各州道府衙。從都城到信安, 按流程走快也要四五日。這麽掐算,黃驍是知道消息即刻告假趕來的。怕是快馬加鞭, 連著兩日沒歇。
眾人起菜,一起走了一杯。
李爻隨意瞟過黃驍放在一旁的配刀,再次確定刀鐔上有一對鋥光瓦亮的老虎頭。
黃驍還隻顧得唏噓,目露悲傷:「鄭老……怎麽走得這麽突然?」
李爻看他片刻,不答反問:「十幾年前,黃將軍是否帶人裝作馬匪在蜀中屠戮過一個村子?」
他太直接了,景平都沒反應過來,木訥看向他,瞠目結舌。
老管家很精明,本來張羅照顧眾人,聽話鋒偏轉,默聲行禮,去另外一桌了。
反而黃驍平淡多了。不知是他悲意正濃,還是一路趕過來沒好好吃飯,兩杯酒下肚,上頭了。常日裏威猛剛直的將軍感性得不行,看一眼鄭錚的靈位,嘆道:「是啊,當年這個差事沒辦好,先帝差點要我人頭落地,是鄭老禦前求情,我才活命至今。王爺如何得知此事,老大人……生前提過嗎?」黃驍問完,晃晃腦袋,「也不對,大人當年求情純是見我年輕,他不會知道因果。」
李爻聽到這心生悲涼,自斟一杯酒,喝了下去。
他不愛喝酒。
景平低聲勸道:「慢點喝。」
李爻還他一個「無妨」的淡笑,向黃驍道:「當年黃將軍和範洪手裏跑了個倖存者,是不是?正是他,前些日子為救自家山寨的弟兄,費盡心思尋到了鄭老師……」
否則鄭錚這時還在鄉間山水田園,種花為樂呢。
牽涉過深,李爻沒多解釋。
事情走到這一步,每個節點都有意外。
沒辦法歸罪。
幾人沉默無語片刻,黃驍目光略有深意地掠過景平,道:「王爺是否有話想問?隻在今日,卑職在恩人靈前知無不言,算是報答。出了鄭府大門,卑職還是大晉的將軍,隻聽上令。」
「為什麽屠村?」李爻問。
黃驍自斟一杯,給李爻和景平也滿上,不吝地端杯示意自己先喝了:「為找一枚帶著血沁的白玉扳指,可能還有一道藥方,是信國夫人留下的。」
這答案來的預料之外,又合情合理。
「目標為何是那個村子?」景平追問。
「你娘醫術高明,在事發之前入都城為先帝醫病,留下一份不知是什麽方子,先帝似乎怕她將方子外傳,派人暗中盯視查探,發現她自都城迴到信安之後又折返去秦川蘇家,一路隻在那個村子裏停留了很久。起初暗探查到她是為村民們醫除疫病,後又查明,村中也有蘇家人,先帝便傳密旨給我『有物毀物,無物不留人』。我隻知道這些。」
但這於景平和李爻而言,已經足夠了。
舊事拚圖的最後一塊集齊了——所謂給先帝醫病或許是說辭,更改毒方才是真。
景平手中酒杯一個不穩,「啪嗒」落在桌上翻灑了。
原來……
羯人大祭司說得沒錯,娘即便不知內情,也並非真的無辜。天理循環……當年是她暗中更改了五弊散的方子,才令李爻的毒方難尋,更有她的親兒子豁出命去以身試毒,救心上人性命。
報應不爽啊。
李爻將景平的杯子扶起來、滿上,端杯在他杯上一碰,先幹了:「往事隨風去。」說著,他笑眯眯地在景平後腰拍了拍。
「幽州流民的數量比上報之數多,且……陛下遇刺之事或許是朝中有心人挑唆,甚至從頭到尾皆是。」
景平心中一翻,平靜聽對方講述因果,沉吟片刻:「多謝沈公提醒,」他性子冷淡,幾次交道過後,敬沈沖為人坦蕩,想了想道,「晚生謝沈公甘冒欺君風險,借沈老婦人名義維護鄭錚大人,也多嘴一句,沈公無權而財富,要小心。」
沈沖笑道:「多謝賀大人提點,大人能救小女性命,在下願意散盡家財報答,這本就是場交易,大人不必介懷。」
第156章 拚圖
景平辭別沈沖已近傍晚, 雖然一腦門子官司,也不得不暫時壓下。
天大的事情要到明日再處理,現在他得趕到鄭錚府上去尋李爻——剛剛府上人傳信, 說王爺守著鄭老師一整天了。
鄭府門庭冷清。
景平進大門, 就見李爻默然垂眸坐在棺材旁。
老管家低聲提醒「賀大人來了」, 他才抬眼。
二人對視一笑。
李爻持著孝子禮節給景平奉香還禮之後, 被景平扶到椅子上坐:「我替你陪鄭老師,你休息一會兒。」
李爻乍想說不用,後來想著鄭錚脾氣沖, 骨子裏卻不刻板, 自己與景平都不是親兒子,替一會兒也成。
天色擦黑,府上送走了最後幾位拜客,管家守著老爺的囑咐, 一切從簡。老僕、學生沒得尊卑,在停靈的大堂外吃飯。
剛剛落座, 聽門口傳事又高聲宣:「拜客登門——」
這時候還誰來?
桌邊幾人同時展眸——來人風塵僕僕,穿著輕甲戎裝,為表敬意正在大門口卸下。
這是位意想不到的拜客, 竟然是黃驍。
黃驍看見李爻和景平倒不意外, 行禮道:「王爺、賀大人, 卑職請了幾日謁歸, 來送鄭老最後一程。」
死者為大。
李爻陪黃驍行完拜儀, 著人在桌上加碗筷。
他從不知道黃驍與鄭錚有交集。
鄭錚是高官, 亡故的消息會隨公文發至各州道府衙。從都城到信安, 按流程走快也要四五日。這麽掐算,黃驍是知道消息即刻告假趕來的。怕是快馬加鞭, 連著兩日沒歇。
眾人起菜,一起走了一杯。
李爻隨意瞟過黃驍放在一旁的配刀,再次確定刀鐔上有一對鋥光瓦亮的老虎頭。
黃驍還隻顧得唏噓,目露悲傷:「鄭老……怎麽走得這麽突然?」
李爻看他片刻,不答反問:「十幾年前,黃將軍是否帶人裝作馬匪在蜀中屠戮過一個村子?」
他太直接了,景平都沒反應過來,木訥看向他,瞠目結舌。
老管家很精明,本來張羅照顧眾人,聽話鋒偏轉,默聲行禮,去另外一桌了。
反而黃驍平淡多了。不知是他悲意正濃,還是一路趕過來沒好好吃飯,兩杯酒下肚,上頭了。常日裏威猛剛直的將軍感性得不行,看一眼鄭錚的靈位,嘆道:「是啊,當年這個差事沒辦好,先帝差點要我人頭落地,是鄭老禦前求情,我才活命至今。王爺如何得知此事,老大人……生前提過嗎?」黃驍問完,晃晃腦袋,「也不對,大人當年求情純是見我年輕,他不會知道因果。」
李爻聽到這心生悲涼,自斟一杯酒,喝了下去。
他不愛喝酒。
景平低聲勸道:「慢點喝。」
李爻還他一個「無妨」的淡笑,向黃驍道:「當年黃將軍和範洪手裏跑了個倖存者,是不是?正是他,前些日子為救自家山寨的弟兄,費盡心思尋到了鄭老師……」
否則鄭錚這時還在鄉間山水田園,種花為樂呢。
牽涉過深,李爻沒多解釋。
事情走到這一步,每個節點都有意外。
沒辦法歸罪。
幾人沉默無語片刻,黃驍目光略有深意地掠過景平,道:「王爺是否有話想問?隻在今日,卑職在恩人靈前知無不言,算是報答。出了鄭府大門,卑職還是大晉的將軍,隻聽上令。」
「為什麽屠村?」李爻問。
黃驍自斟一杯,給李爻和景平也滿上,不吝地端杯示意自己先喝了:「為找一枚帶著血沁的白玉扳指,可能還有一道藥方,是信國夫人留下的。」
這答案來的預料之外,又合情合理。
「目標為何是那個村子?」景平追問。
「你娘醫術高明,在事發之前入都城為先帝醫病,留下一份不知是什麽方子,先帝似乎怕她將方子外傳,派人暗中盯視查探,發現她自都城迴到信安之後又折返去秦川蘇家,一路隻在那個村子裏停留了很久。起初暗探查到她是為村民們醫除疫病,後又查明,村中也有蘇家人,先帝便傳密旨給我『有物毀物,無物不留人』。我隻知道這些。」
但這於景平和李爻而言,已經足夠了。
舊事拚圖的最後一塊集齊了——所謂給先帝醫病或許是說辭,更改毒方才是真。
景平手中酒杯一個不穩,「啪嗒」落在桌上翻灑了。
原來……
羯人大祭司說得沒錯,娘即便不知內情,也並非真的無辜。天理循環……當年是她暗中更改了五弊散的方子,才令李爻的毒方難尋,更有她的親兒子豁出命去以身試毒,救心上人性命。
報應不爽啊。
李爻將景平的杯子扶起來、滿上,端杯在他杯上一碰,先幹了:「往事隨風去。」說著,他笑眯眯地在景平後腰拍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