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晟聽到這,也麵露哀愁之色,將手邊書信交予李爻:「你看看。」


    那像是辰王的手書,所述之事與蓉輝口述的一致,信尾有辰王私印。


    李爻與辰王相熟,細看字跡,覺得那字跡似是而非……


    他看趙晟,正好對上皇上的滿目高深。


    「阿依求朕,將鬧事的百姓放了,給辰王兄積攢些福報,朕允了。」


    是這個因由。


    書信是否是蓉輝偽造的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郡主給了趙晟想要的。


    辰親王一脈不再過繼子嗣承襲爵位,往後再也不會有人蹦出來動搖趙岐的地位了。


    「晏初,」趙晟閑適地喝著茶,「蓉輝剛還提了兩個要求,一是削去郡主封號,朕沒允,這郡主該做還是要做的;至於另一個嘛,朕實在不知如何是好,才召你入宮,聽聽你的意思。」


    蓉輝郡主自斟一杯酒,端杯鄭重向李爻道:「蓉輝想從低階軍官做起,在軍中建一支女子隊伍!懇請……晏初哥哥允準。」


    她說完,喝幹杯中酒。


    這話說得挺微妙,前半句豪情,後半句私情。


    李爻懂得蓉輝的意思,但覺得她這樣做不一定順趙晟的心意,她終歸是辰王的女兒,在軍中紮根,即便人單勢微,也難保遭趙晟多想忌憚。


    「這不大妥,」李爻道,「辰王妃體弱,你若從軍,娘娘必要每日思慮牽掛。」


    「王爺,」蓉輝眼神堅定,「此舉能為陛下徵召兵力做個表率。」


    李爻:……


    是摸準了趙晟的想法才來的。


    果然,趙晟眼裏閃過笑意:「晏初,要朕說啊,阿依比你識大局,懂得率先為何意。你若是有心照拂,莫要讓她行過於危險的差事便是了。」


    看來趙晟是要允蓉輝的。


    李爻領命,沒多說旁的。單論郡主從軍,李爻覺得並無不妥,他隻是擔心趙晟那越發不穩定的脾性。


    他隻得應著,給郡主安排不招皇上忌憚的工作。


    由於郡主「頗識大體」,幫皇上打消了後顧之憂兼顧表率徵兵,趙晟興致很高。他笑著向蓉輝道:「往後無論怎樣,你都是朕的侄女,隻要朕一天坐這個位置,你便一天是南晉的郡主。至於辰王兄……朕和他的恩恩怨怨,就隨風飛逝了吧。」


    蓉輝至此喪父隻月餘。


    喪期沒滿,聽到這些話心裏怎麽可能好受。


    但她麵上雲淡風輕:「父王戰死沙場,我隻有身在軍中,才能被信仰照拂。」她向李爻一瞟而過。


    她沒說,心裏卻在想:今生註定無緣的話,能和你有共同的堅守,也算不枉了。


    這之後三人沒再多言政務,一頓飯吃得很隨意。


    無奈閑在時光總是狹促,飯快吃完的時候,九曲廊亭有侍人急行而來。


    南晉的侍人在宮內走路是有規矩的,尤其麵對帝王時,不同的步速與儀姿暗含著不同的意思,意在讓皇上預見將要發生的事情,有所準備。比如宮妃請皇上去,小侍要含笑垂眸細步;又比如眼下這小侍抱禮躬身急行,則是大臣有要事奏請。


    果不其然。


    大理寺急務。


    大理寺卿從缺,由少卿代理日常事務。


    少卿顧拾秋一早收到密信,事關重大,難以拿捏,隻得來麵呈陛下定奪。


    趙晟的飯沒徹底吃好,麵露敗興之意:「罷了,傳他來此吧,」他向蓉輝道,「你皇嬸總是念叨你,今日既然入宮來,去看看她吧。」


    他把郡主打發走了。


    片刻功夫,顧少卿麵聖,禮數周全一番,見李爻也在,麵露遲疑。


    「顧卿不認得晏初麽,怎麽見他麵色如此古怪?」


    趙晟生病之後極少飲酒,今日高興喝了兩盅,麵色有點紅。


    顧拾秋向李爻行禮:「微臣怎會不識得王爺,隻是今日所奏之事與王爺……多少有些牽連,是以……」


    「是晏初做了什麽『壞』事?」趙晟問。


    顧拾秋道:「當然不是。」


    「那你說便是,」皇上一指椅子,「坐吧,坐下說。」


    顧拾秋坐下,僵硬得像個木樁子,恭恭敬敬道:「微臣今日收到一份帳目明細。」他將帳目呈上。


    趙晟看了兩眼便收緊眉頭,默默看完,麵如死水將紙遞給李爻。


    李爻一目十行,被紙上「鄭錚」二字紮得眼疼。


    「微臣收到密報,說鄭大人在信安城處置災建期間,挪用從春衫桂水閣查沒的贓銀,這是錢款缺漏明細。」


    明細上是春衫桂水閣的贓帳,由收到洗再到支付,一筆一筆非常詳細,圈出被鄭錚挪用的部分,總額有三萬餘兩白銀。


    「晏初不為鄭老師說話麽?」趙晟淡聲問。


    這事無論怎麽看,都透著一股處心積慮的味道。


    「臣相信鄭老師的品格,也相信大理寺的辦事能力,定會將其中誤會查清,還鄭大人青白,給陛下交代。」李爻道。


    趙晟起身,到湖邊撚一小撮魚食投進水裏,頃刻間錦鯉翻湧簇擁,爭搶食物:「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常人都懂,朕本不願死揪,但此事一來金額甚宏,二已被人叫破,還是按流程公辦,」他向顧拾秋道,「鄭卿沒幾日便要還朝了,入城之後革職收監,該如何查問便秉公處理,莫要落人話柄。」


    最後兩句話出口,不單李爻,連顧拾秋都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臣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參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參差並收藏二臣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