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單出乎預料,先是越聽越氣,而後察覺出蹊蹺。單說眼下他沒被李爻砍了,便能說明很多問題。
當他聽說機關匣子裏飛出許多四棱釘時,目光驟變:「我本以為是大哥為了讓我死在你手上,但……我們擱古人信奉三方天神佛,認為三天撐萬物萬界,所有的兵刃都是三棱,你傷過,應該知道,」他緩了片刻,目色冷下來,「至於是誰想讓咱們繼續打下去……王爺心間自明。」
李爻右肩上對穿的口子,確是三棱刃傷口。
奧單是說昨日是羯人挑唆。
擱古來使是大王子身邊的文臣。
李爻從他那張老臉上看不出有關暗殺的端倪,依著與景平商量好的應對辦法,從懷裏摸出信:「賀大人托本王親自帶來的,內容至關重要,勞煩轉交給大王子親啟。」
說罷,他安排整肅城池防務,對那老臣做了個請的手勢——沒別的事就哪來迴哪去吧,您吶。
李爻是一早出發的。
現在已經過午了,景平撐著傷,裹著厚鬥篷在城關頭一坐,盼他迴來。
真如望夫石一塊,分毫不挪動。
日頭打西斜,大軍踏著夕陽的餘暉歸來,「石頭精」頓時變迴活人,由蕭百興的徒弟扶著,向城下揮手。
李爻著實沒想到他在城關等著,見他動作不靈便,臉色更像被妖精吸幹了精氣,哂了一聲,揚鞭打馬,一溜煙進城跑上城關。
王爺本來想劈頭蓋臉給這不省心的小子一通臭卷,但看對方眼神裏擔憂和欣喜交融,罵人的話又說不出來了,隻化作一聲嘆息,扶著他下城。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景平低聲笑道。
李爻橫他一眼:好,早有預謀。
他衝著景平發不出火,隻得發給照顧景平的幾個倒黴蛋:「賀大人作死,你們就容得他作死?」
「……你生氣了?別怪他們。」景平低聲解圍。
李爻瞪他:你閉嘴。
王爺平時說話嘴損沒溜兒,但很少對下屬掉臉。
這迴真的有點急。
照顧景平的幾名親衛低頭挨訓,跟在二人身後,不敢吱聲,隻敢偷摸對眼色:
我就說怎麽都該攔著吧……
但賀大人那架勢也不好攔啊,馬後炮。
得,攔不住隻能挨罵唄。
實在不知該跟誰說理。
能不能天降神兵,管管這二位?
然後,神兵來了。
蕭百興老遠看見李爻臉色黑得跟炭似的,架扶著景平,不樂意假手於人。
身後跟著親兵和自己徒弟,正挨訓呢。
老白胖子撇嘴冷笑,剛才常將冷眼觀「螃蟹」,現在適時就添一把火。
他迎過去幾步:「師叔,怎麽沒問問賀大人是怎麽撒潑耍賴兼顧義正嚴詞,才上得城的?」
李爻看景平。
景平一縮脖子,小眼神飄了,在李爻耳邊輕聲細語地脆弱:「哎喲——晏初,我頭有點暈,可能……可能是缺血,咱們吃飯吧,你餓壞了吧……」
眨眼的功夫,他弱風扶柳,沒有李爻扶著,就得堆地上。
景平身上三處傷口沒有要命的位置。
李爻知道他裝模作樣:沒炸死你,倒讓你持傷胡作非為了。
他沒戳穿他,扶他迴帳子。
李爻進帳子就想好好問問這小兔崽子到底怎麽人前撒潑。
可他還沒坐下,聖旨和半枚檮杌符來了——皇上調黃驍轉守信安城,即刻動身。
旨意中言辭懇切:軍務緊急,另半枚符令在康南王手中,不及商量,隻得先令後行。若晏初心覺不妥,再行另議。
李爻領旨,卻一時沒著人傳令。
他在帳中沉吟,來迴溜達。
「不知黃將軍根底,怕是辰王假傳聖旨麽?」景平道,他忍著幾處傷口的疼,給李爻倒了大半杯棗茶,「坐下歇會兒,緩口氣。」
李爻眼睛一閃:真是什麽都瞞不過他。
「檮杌符是真,除非都城徹底變天了,否則暫不至於假傳聖旨,」李爻道,「但當初信安城一事若是辰王策劃,黃驍又是第一個趕去維/穩的。這二人內裏的勾連有多深,就不知道了。」
黃驍一直遊走在舊事和皇權爭鬥外圍,李爻多番查探,發現這人背景幹淨極了,什麽都沒查出來。
景平舔了舔嘴唇:「皇上讓黃驍去信安城之意明顯,是要他去保護兒子吧,可他不擔心黃驍是辰王的人麽?」
邏輯很矛盾。
李爻仰頭想了想,想不通:「辰王沒有兒子,或許對趙岐尚未到斬盡殺絕之意?」他唿出一口氣,「多想是徒勞,我著人暗中看著些。」他到帳外著人傳令。
景平點頭,心裏想:
其實他們愛死不死,隻是別牽扯到你就行。
可這般調兵,邊務……
他悶頭想事呢,下巴突然一輕,臉被李爻托起來了。
景平滿目迷茫,撞上對方眼裏的玩味。
「縱你不往,我既歸矣,昨兒你讓我念詩就別有心思,」李爻笑沒好笑,「正事不說了。我聽聽,你剛是怎麽趁我不在,作威作福的?」
景平已經深諳與李爻相處之道了——認慫一點用處都沒有。
同時,他還極有談判天賦——雖然看似我理虧,但眼下是你想讓我說,所以主動權還是在我手裏。
當他聽說機關匣子裏飛出許多四棱釘時,目光驟變:「我本以為是大哥為了讓我死在你手上,但……我們擱古人信奉三方天神佛,認為三天撐萬物萬界,所有的兵刃都是三棱,你傷過,應該知道,」他緩了片刻,目色冷下來,「至於是誰想讓咱們繼續打下去……王爺心間自明。」
李爻右肩上對穿的口子,確是三棱刃傷口。
奧單是說昨日是羯人挑唆。
擱古來使是大王子身邊的文臣。
李爻從他那張老臉上看不出有關暗殺的端倪,依著與景平商量好的應對辦法,從懷裏摸出信:「賀大人托本王親自帶來的,內容至關重要,勞煩轉交給大王子親啟。」
說罷,他安排整肅城池防務,對那老臣做了個請的手勢——沒別的事就哪來迴哪去吧,您吶。
李爻是一早出發的。
現在已經過午了,景平撐著傷,裹著厚鬥篷在城關頭一坐,盼他迴來。
真如望夫石一塊,分毫不挪動。
日頭打西斜,大軍踏著夕陽的餘暉歸來,「石頭精」頓時變迴活人,由蕭百興的徒弟扶著,向城下揮手。
李爻著實沒想到他在城關等著,見他動作不靈便,臉色更像被妖精吸幹了精氣,哂了一聲,揚鞭打馬,一溜煙進城跑上城關。
王爺本來想劈頭蓋臉給這不省心的小子一通臭卷,但看對方眼神裏擔憂和欣喜交融,罵人的話又說不出來了,隻化作一聲嘆息,扶著他下城。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景平低聲笑道。
李爻橫他一眼:好,早有預謀。
他衝著景平發不出火,隻得發給照顧景平的幾個倒黴蛋:「賀大人作死,你們就容得他作死?」
「……你生氣了?別怪他們。」景平低聲解圍。
李爻瞪他:你閉嘴。
王爺平時說話嘴損沒溜兒,但很少對下屬掉臉。
這迴真的有點急。
照顧景平的幾名親衛低頭挨訓,跟在二人身後,不敢吱聲,隻敢偷摸對眼色:
我就說怎麽都該攔著吧……
但賀大人那架勢也不好攔啊,馬後炮。
得,攔不住隻能挨罵唄。
實在不知該跟誰說理。
能不能天降神兵,管管這二位?
然後,神兵來了。
蕭百興老遠看見李爻臉色黑得跟炭似的,架扶著景平,不樂意假手於人。
身後跟著親兵和自己徒弟,正挨訓呢。
老白胖子撇嘴冷笑,剛才常將冷眼觀「螃蟹」,現在適時就添一把火。
他迎過去幾步:「師叔,怎麽沒問問賀大人是怎麽撒潑耍賴兼顧義正嚴詞,才上得城的?」
李爻看景平。
景平一縮脖子,小眼神飄了,在李爻耳邊輕聲細語地脆弱:「哎喲——晏初,我頭有點暈,可能……可能是缺血,咱們吃飯吧,你餓壞了吧……」
眨眼的功夫,他弱風扶柳,沒有李爻扶著,就得堆地上。
景平身上三處傷口沒有要命的位置。
李爻知道他裝模作樣:沒炸死你,倒讓你持傷胡作非為了。
他沒戳穿他,扶他迴帳子。
李爻進帳子就想好好問問這小兔崽子到底怎麽人前撒潑。
可他還沒坐下,聖旨和半枚檮杌符來了——皇上調黃驍轉守信安城,即刻動身。
旨意中言辭懇切:軍務緊急,另半枚符令在康南王手中,不及商量,隻得先令後行。若晏初心覺不妥,再行另議。
李爻領旨,卻一時沒著人傳令。
他在帳中沉吟,來迴溜達。
「不知黃將軍根底,怕是辰王假傳聖旨麽?」景平道,他忍著幾處傷口的疼,給李爻倒了大半杯棗茶,「坐下歇會兒,緩口氣。」
李爻眼睛一閃:真是什麽都瞞不過他。
「檮杌符是真,除非都城徹底變天了,否則暫不至於假傳聖旨,」李爻道,「但當初信安城一事若是辰王策劃,黃驍又是第一個趕去維/穩的。這二人內裏的勾連有多深,就不知道了。」
黃驍一直遊走在舊事和皇權爭鬥外圍,李爻多番查探,發現這人背景幹淨極了,什麽都沒查出來。
景平舔了舔嘴唇:「皇上讓黃驍去信安城之意明顯,是要他去保護兒子吧,可他不擔心黃驍是辰王的人麽?」
邏輯很矛盾。
李爻仰頭想了想,想不通:「辰王沒有兒子,或許對趙岐尚未到斬盡殺絕之意?」他唿出一口氣,「多想是徒勞,我著人暗中看著些。」他到帳外著人傳令。
景平點頭,心裏想:
其實他們愛死不死,隻是別牽扯到你就行。
可這般調兵,邊務……
他悶頭想事呢,下巴突然一輕,臉被李爻托起來了。
景平滿目迷茫,撞上對方眼裏的玩味。
「縱你不往,我既歸矣,昨兒你讓我念詩就別有心思,」李爻笑沒好笑,「正事不說了。我聽聽,你剛是怎麽趁我不在,作威作福的?」
景平已經深諳與李爻相處之道了——認慫一點用處都沒有。
同時,他還極有談判天賦——雖然看似我理虧,但眼下是你想讓我說,所以主動權還是在我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