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爻給他留了門。
景平進門見人側趴在床上,臉朝裏,直到他到床邊,李爻才鼻息頓挫,轉身迷糊著眼睛看他,略帶責怪地含糊道:「哎喲,我都睡著了。你在浴池泡豆芽麽,這麽久……」
景平:……挑釁?還是我想多了?
他翻身上床:「來了無夷子的消息,所以耽誤了。」
李爻「唔」一聲,沒後文了。
放平時他八成要接下茬的,現在看來是真的很困,懨懨的,已然神遊四海了。
小夥子憋得慌,但看對方的模樣,又不忍心跟他計較那疑似的挑釁了。
景平摟他在懷裏:「睡吧,醒了給你看腰傷,今天太晚了……」
兩天後,康南王王駕啟程,離開都城這烏漆嘛遭的地方,往鄯庸關去。
大軍一直留在邊關,王爺和賀大人的輕騎車馬腳程極快,行路六日,已入鄯州境。
二王子依舊在押,擱古軍也還在與晉軍對峙。
常健老將軍恢復帥位,主持軍務。
上次他陣前病發,醒來正趕上李爻破釜沉舟地守城,而後大局暫平,他才知昏睡數日,膝下兩個兒子,一個死了,一個殘了。
他本就風燭殘年,經此一遭皮囊裏的靈魂像給抽空了,隻靠一口軍人的氣魄吊著堅持。乍看上去,像個人皮燈籠,空心點著枯燈。
風一吹怕就滅了。
他特別盼著李爻迴來,嘴上不說,心裏顧慮,指不定什麽時候身體就支撐不住了。他擔心擱古軍瘋起來,甩開二王子不要,強攻城池。
雖然城關被轟出來的裂痕已經修補了,但若再來一次,還是不知這破城頭子能頂幾顆炮彈。
到時候,又要多少將士結同心索去填炮口?大晉疆域內,又有多少尋常士兵家要塌下半邊天?
眼下李爻迴來,主心骨來了。
邊域的日常事務是花信風在幫忙操持。
他與王爺相熟是私交,場麵上的禮待,也向來周到。
前日他接到行令官的消息,說康南王今日到邊關,是以他早早整肅軍儀,列隊迎駕。
個把月不見,李爻精神好了太多,隻是人更瘦了。
迴到軍中,未待接風,李爻先道:「虛禮不必了,近來對方有何動向?」
「十日前,敵軍試探過一次,」常健引著李爻進帳子,「咱們綁了二王子上城,對方撤了。若是……」
他的顧慮一言難盡。
李爻點頭,表示不用說,問道:「和談怎麽樣了?」
花信風和常健對視一眼。
花長史是多麽溫文又內斂的性子啊,翻了好大個白眼,跟著謹慎地掃視帳子裏的人,見李爻身邊有景平、親衛小龐、楊徐和一名從沒見過的雅致年輕人。
那人見花信風目光落在身上,摺扇一合,倒提在手裏行禮:「在下秦鬆釵,是賀大人的隨侍,幫著日常跑個腿兒。」
花信風不著痕跡地打量人,說不出他哪裏違和。
軍中都是糙老爺們,他太精細了?
好像不是。
李爻也很好看,穿上文士袍,稍微裝模作樣便能矜貴出世家公子的矯情。可即便如此,花信風也不覺得李爻格格不入。
反觀眼前這人並不矯情,反而讓花信風覺得他不應該出現在這裏。
一愣神的功夫,景平像是看出師父心裏有別樣情緒:「師父,鬆釵先生是很有能耐的人,不必避忌。」
花信風點頭,言歸正傳:「陛下旨意上派去議和的是監軍鐸公公……」
這道旨意來時,李爻已經離開邊關了,但眼下他隻聽開頭,就能想到議不出個所以然。
他離開前交代過,無論最後議和使派誰去,條件都不能提得嚴絲合縫。這是種你來我往的手段,同不同意是對方的事,提什麽條件則是為了表明己方立場。不能過於「貼心」。
誰知,挺大個事派了鐸公公這個囊膪。
花信風說他每次都是哆嗦著迴來的,有一迴擱古人使壞,用人骨杯子請他喝酒,快談正事了才告知真相,把他嚇得大吐特吐,堆在場上——當日的結果肯定是「還談個屁」。
眾將士們在沙場上拚命掙迴來的臉麵,徹底被甩在地上,和成一灘稀泥。
景平見花信風說得眉毛倒豎,蔑聲笑了。
「鐸公公起碼拖住了時間,讓太師叔緩一緩,」他又向李爻道,「我想見見二王子。」
李爻示意花信風安排。
眾人又說了些常務,便散了。
李爻邁腿往外走,被花信風一把拽住,拉到角落裏。
他莫名奇妙:「想我啦?要敘舊?偷偷摸摸成何體統?」
花信風看他:能不能正經一點?
李爻笑眯眯的:「行了,快說到底什麽事。我還想跟景平一道看看那倒黴催的陰險小人呢。」
「景平……」花信風壓著聲音道,「怎麽感覺跟之前不大一樣了?」
「咳,就這?」李爻知道花信風待景平格外上心,「他現在平步青雲,隻待宏圖大展,自然不是當年的小屁孩了,你身為師父,該老懷安慰。」
「不是,我不是說這個,他整個人狀態不一樣了,好像眼角帶桃花,之前生人勿近的冷肅模樣淺了好多,」他聲音壓得更低了,像咬耳朵,「我好像看他手腕子上係了條紅繩,怎麽迴事?是不是跟誰家姑娘……那個什麽?咳,他跟你更親近,有消息嗎?真有這麽迴事咱好著手張羅準備。仗得打,國得護著,日子也得照常過不是麽?」
景平進門見人側趴在床上,臉朝裏,直到他到床邊,李爻才鼻息頓挫,轉身迷糊著眼睛看他,略帶責怪地含糊道:「哎喲,我都睡著了。你在浴池泡豆芽麽,這麽久……」
景平:……挑釁?還是我想多了?
他翻身上床:「來了無夷子的消息,所以耽誤了。」
李爻「唔」一聲,沒後文了。
放平時他八成要接下茬的,現在看來是真的很困,懨懨的,已然神遊四海了。
小夥子憋得慌,但看對方的模樣,又不忍心跟他計較那疑似的挑釁了。
景平摟他在懷裏:「睡吧,醒了給你看腰傷,今天太晚了……」
兩天後,康南王王駕啟程,離開都城這烏漆嘛遭的地方,往鄯庸關去。
大軍一直留在邊關,王爺和賀大人的輕騎車馬腳程極快,行路六日,已入鄯州境。
二王子依舊在押,擱古軍也還在與晉軍對峙。
常健老將軍恢復帥位,主持軍務。
上次他陣前病發,醒來正趕上李爻破釜沉舟地守城,而後大局暫平,他才知昏睡數日,膝下兩個兒子,一個死了,一個殘了。
他本就風燭殘年,經此一遭皮囊裏的靈魂像給抽空了,隻靠一口軍人的氣魄吊著堅持。乍看上去,像個人皮燈籠,空心點著枯燈。
風一吹怕就滅了。
他特別盼著李爻迴來,嘴上不說,心裏顧慮,指不定什麽時候身體就支撐不住了。他擔心擱古軍瘋起來,甩開二王子不要,強攻城池。
雖然城關被轟出來的裂痕已經修補了,但若再來一次,還是不知這破城頭子能頂幾顆炮彈。
到時候,又要多少將士結同心索去填炮口?大晉疆域內,又有多少尋常士兵家要塌下半邊天?
眼下李爻迴來,主心骨來了。
邊域的日常事務是花信風在幫忙操持。
他與王爺相熟是私交,場麵上的禮待,也向來周到。
前日他接到行令官的消息,說康南王今日到邊關,是以他早早整肅軍儀,列隊迎駕。
個把月不見,李爻精神好了太多,隻是人更瘦了。
迴到軍中,未待接風,李爻先道:「虛禮不必了,近來對方有何動向?」
「十日前,敵軍試探過一次,」常健引著李爻進帳子,「咱們綁了二王子上城,對方撤了。若是……」
他的顧慮一言難盡。
李爻點頭,表示不用說,問道:「和談怎麽樣了?」
花信風和常健對視一眼。
花長史是多麽溫文又內斂的性子啊,翻了好大個白眼,跟著謹慎地掃視帳子裏的人,見李爻身邊有景平、親衛小龐、楊徐和一名從沒見過的雅致年輕人。
那人見花信風目光落在身上,摺扇一合,倒提在手裏行禮:「在下秦鬆釵,是賀大人的隨侍,幫著日常跑個腿兒。」
花信風不著痕跡地打量人,說不出他哪裏違和。
軍中都是糙老爺們,他太精細了?
好像不是。
李爻也很好看,穿上文士袍,稍微裝模作樣便能矜貴出世家公子的矯情。可即便如此,花信風也不覺得李爻格格不入。
反觀眼前這人並不矯情,反而讓花信風覺得他不應該出現在這裏。
一愣神的功夫,景平像是看出師父心裏有別樣情緒:「師父,鬆釵先生是很有能耐的人,不必避忌。」
花信風點頭,言歸正傳:「陛下旨意上派去議和的是監軍鐸公公……」
這道旨意來時,李爻已經離開邊關了,但眼下他隻聽開頭,就能想到議不出個所以然。
他離開前交代過,無論最後議和使派誰去,條件都不能提得嚴絲合縫。這是種你來我往的手段,同不同意是對方的事,提什麽條件則是為了表明己方立場。不能過於「貼心」。
誰知,挺大個事派了鐸公公這個囊膪。
花信風說他每次都是哆嗦著迴來的,有一迴擱古人使壞,用人骨杯子請他喝酒,快談正事了才告知真相,把他嚇得大吐特吐,堆在場上——當日的結果肯定是「還談個屁」。
眾將士們在沙場上拚命掙迴來的臉麵,徹底被甩在地上,和成一灘稀泥。
景平見花信風說得眉毛倒豎,蔑聲笑了。
「鐸公公起碼拖住了時間,讓太師叔緩一緩,」他又向李爻道,「我想見見二王子。」
李爻示意花信風安排。
眾人又說了些常務,便散了。
李爻邁腿往外走,被花信風一把拽住,拉到角落裏。
他莫名奇妙:「想我啦?要敘舊?偷偷摸摸成何體統?」
花信風看他:能不能正經一點?
李爻笑眯眯的:「行了,快說到底什麽事。我還想跟景平一道看看那倒黴催的陰險小人呢。」
「景平……」花信風壓著聲音道,「怎麽感覺跟之前不大一樣了?」
「咳,就這?」李爻知道花信風待景平格外上心,「他現在平步青雲,隻待宏圖大展,自然不是當年的小屁孩了,你身為師父,該老懷安慰。」
「不是,我不是說這個,他整個人狀態不一樣了,好像眼角帶桃花,之前生人勿近的冷肅模樣淺了好多,」他聲音壓得更低了,像咬耳朵,「我好像看他手腕子上係了條紅繩,怎麽迴事?是不是跟誰家姑娘……那個什麽?咳,他跟你更親近,有消息嗎?真有這麽迴事咱好著手張羅準備。仗得打,國得護著,日子也得照常過不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