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輕咳兩聲,拿出麵罩戴上。


    天還沒徹底黑下,天光透過窗欞,朦朧地散進屋裏。


    房間裏有玩具,小木馬、桌椅小凳、退色的皮球、小布老虎……落了厚厚的灰塵,它們保持著當年的模樣,證明這裏曾經有個快樂的小男孩跑來跑去。他有開心、有難過,小小的人兒已經自有喜怒哀樂。四方牆壁恍如隔絕了時間,保護著小主人童年狹逝的彌足珍貴。


    李爻忍不住細細地感受,「聽」每件玩具講述過往。


    忽而,他瞥見桌、櫃的夾縫裏掉了個薄冊子,想撿起來,卻因為夾裹板直,彎不下腰。


    他隻得緩緩將桌子挪開,蹲下撿。


    李爻覺得有趣,心下滿是期待:這是小景平的習字簿麽,倒要看看這小屁孩小時候的鬼畫符什麽樣。


    而他翻開的一瞬,又恍然大悟了——本子該是小景平故意「藏」在那的,因為扉頁上歪歪扭扭寫著「寶藏簿」三個字,後麵還不甘心地補寫道「玉塵的」。


    景平說過,他生在個大雪天,所以小名叫玉塵。


    李爻更好笑了,又往後翻。


    第二頁筆道依舊歪扭,難得的是表型很準,能看出畫得是院子布局,某處標註著「x」,表示寶藏在這裏。


    李爻好奇心起。


    他這麽大個人,找小孩子藏的東西當然簡單,很快在隔壁書房櫃子最矮的抽屜屜子和底座的夾縫間覓得了「寶藏」。


    寶藏是一把不及巴掌大的木劍,做工很粗糙,上麵刻著同款歪歪扭扭的字,正麵「斬妖除魔」、背麵「太平盛世」。


    李爻皺眉笑了,那小小孩的宏願期冀滲他在心裏,說不出是何滋味。


    他毫不客氣地將小寶劍據為己有,不舍地流連到天黑,才迴驛館了。


    李爻這日終歸是沒能等到鄭錚迴來。


    第二日一早,他聽說老師住在災建區了,便命人備好早飯,親自給送過去。


    老師、學生二人在荒郊野外草草吃了一頓早點。


    李爻受命還朝,不便多留,見鄭錚精氣神不錯,滿腹心思都在整建道路上,道了「珍重」與他分別,往都城方向繼續趕路了。


    三日之後,王府收到了王爺的家信。


    信使交信給門房時,景平正要出門。


    他聽說是李爻來的信,眼冒賊光,看過信皮,確定那不是一封專門寫給誰的信,便迫不及待地拆開。


    李爻家信中文字簡略,隻字沒提自己受傷,隻說過不得幾日就能到家,最要緊的一件事,是想吃玉米菜肉餃子。這是一封不讓老管家措手不及的貼心饞嘴信。


    景平笑著搖了搖頭,再撚,發現後麵還有第二頁,上書依舊是寥寥幾句話「未知景平歸否,他有傷未愈虧氣血,宮中送來的好藥隻管讓他拿去補養,」寫到這,李爻筆鋒頓了一下,後又寫道「想來他或許吝於使用,便告知是我說想見他好氣色,飯食也囑咐廚房多些溫補。」


    信末沒有款,隻有「均安」二字。


    景平心裏暖融融的,會飛了似的,將王爺要迴來了的消息在府裏奔走相告好幾圈,千叮嚀萬囑咐廚房的大師傅太師叔想吃餃子,最後去藥房扒拉出合適的藥材,給自己掂配出一副溫補方子,著小侍醒上藥,才出門忙活去了。


    隔日,終於要上大朝了。


    皇上頂著一張色如菜瓜的臉登殿,絲毫沒預料到朝上將掀起一場針對他的血雨腥風。


    他讓群臣奏事。


    三法司聯合上奏,信安城震後重建困難,不全因民眾信奉離火教所致。


    這事是趙晟與三司的幾位預謀好的。


    幾日前,他聽了景平將錯事推到死人身上的點撥,茅塞頓開——朕無錯,諸臣也無錯,將錯事歸咎於已犯大過之人不就得了。


    反正,債多了不愁。


    「詳說。」趙晟道。


    三司幾位大人互相看看,齊齊撩袍跪倒。


    刑部尚書朗聲道:「三法司忤逆參奏上官,請陛下恕罪。」


    趙晟裝模作樣一擺手:「起來吧,到底何事。」


    「臣等參越王趙昆,在封邑信安城收買太守胡曉,魚肉鄉裏,每年除了收納邑金,還行買官之實,導致官商勾結,欺壓百姓,百姓無處申訴委屈,才篤信陛下有神通,能看清百姓困苦。終於城外地震,阻斷道路,未多損傷百姓,恰似震開了城中障目之困,引誘越王迴都城自訴苦惱。陛下英明,看出其中必有汙糟因果,令康南王順路查探,扯出前番所述因果。是以百姓們更加篤信陛下有神通,這才導致百姓更為信奉,招工困難……」


    好麽。


    這邏輯轉了一圈,居然把趙晟的錯處描成了神通。


    還真給君臣的針鋒相對砌出了台階。


    「茲事體大,你們上參親王,其中若有誣告錯漏,朕是要罰的。」


    大理寺卿答道:「迴陛下,此事鏈線完整,信安城十數萬百姓皆是人證,太守胡曉自知罪孽深重,對所犯之事供認不諱,買官賣官人贓聚在,他甚至買通勞工意圖以假像蒙蔽康南王,幸虧王爺識破他的計謀。這是胡曉的畫押供狀。」


    趙晟早知供狀上麵寫了什麽,依舊仔細翻過,越翻臉色越沉,要說他也不是全在演戲,信安城終歸是他的囊中之物,他眼見有人這般作威作福,是會想把人掐死的。


    越王趙昆掐指一算,沒算出今日大朝會需要「渡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臣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參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參差並收藏二臣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