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人來到李爻麵前,端正行一軍禮:「末將常健將軍座下副將常懷,見過統帥。」
黃驍在一旁適時解釋道:「小常將軍是老將軍的次子,驍勇善戰,這般做……也實在是氣不過。」
李爻是聽說常健有兩個兒子,長子常遠已經戰死了,眼下還剩這個小兒子。
至於黃驍說的氣不過,則是源於擱古王朝迥異的信仰。
在擱古人的認知裏,身體髮膚是與神通聯的絕佳器物,是以他們總是用人皮、頭骨做法器,甚至在大戰之前行活人祭祀,祈求馬到成功。
前些日子,他們抓了邊城散村的老弱婦孺,當陣殘殺,激起晉軍將士的血性憤怒了。
「常將軍不必多禮,若心有憤怒,便在能修整時好好休養生息,待敵軍來襲時以一當十。」李爻見被綁在椅子上的戰俘大片皮膚裸露在空氣裏,臉皮都掉了,麵目全非慘森森地倒氣,隨手抄起桌上匕首,不用瞄準似的甩出去,一刀正中目標頸嗓。
那人又抽了兩口氣,腦袋一歪,見閻王去了。
「傳令下去,軍中嚴禁虐人為樂。」
身邊令官領命出了帳子。
常懷臉色一沉,極為不悅:「統帥為何這般退縮!這是婦人之仁!咱們被對方騎在頭上欺負,就該將捉到的俘虜通通整得半死不活,掛臘腸一樣晾在長城頭,教他們望而生畏,知道我大晉不好欺負。」
不待李爻說話,黃驍先低喝道:「小常將軍不得無禮,帥令既出,令行禁止,不行就是不行!是要統帥拿你立威嗎!」
常懷氣鼓鼓的,敷衍地一抱拳,退到帳邊,一腳將他剛剛打磨的頭骨和工具都踢翻了。
多年前,李爻與常健打過交道,那老將軍征戰四方,是難得的帥才,倒不知怎麽教出個臭脾氣的小兒子。
他看在老將軍麵上,冷然看常懷一眼,沒多怪罪,隻是道:「心有怨懟,不如想想如何退敵,如何收復失地,」他轉頭吩咐,「召諸將軍開軍機會,我倒要看看,那荒蠻敵軍到底如何激勇難當了!」
有閑工夫折磨戰俘出氣,還不如商量對策,速戰速決。
再說賀景平。
定邊軍開拔的第二天晌午,他也帶人離開了都城。
他平步青雲,在皇上麵前說話有了分量,向皇上要了工部侍郎陸緩隨行。給出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若是有意購買軍備的小國君主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即刻能有懂行的大人對答,以示我國實力,也免去了來迴傳信耽誤的時間。
皇上沒想便允了。
景平年紀不大,平時雖然臉冷不愛笑,話也很少,但待人算得溫和。那是種讓人分不清真情還是假意的和氣,這感覺很微妙,若對方心思大條,是察覺不到的。他有心親近陸緩,便又將骨子裏的冷漠收斂起幾分。
而陸緩這人人如其名,他一門心思全在工部的研究設計上,說話慢條斯理,對情緒的感知很是麻木,於是二人一個有心而為,一個無心多想,莫名其妙地相熟起來。
這日行至蜀中。
景平趁傍晚紮營修整時,到陸緩帳邊叫人:「陸大人,我是賀泠,能進來嗎?」
陸緩掀簾把他讓進帳:「賀大人有什麽事,找人知會一聲就行了。」
景平迴身將簾子從內側鎖好,示意陸緩坐:「我不過是麻雀上枝頭,陸大哥不必如此客氣。」
陸緩不明白他為何鎖了帳簾,晃晃葫蘆:「南方濕潮,喝口酒嗎?」
景平拱手——卻之不恭了。
兩杯酒下肚,陸緩直言問:「大人有話不妨直說,明日便出國境了,是有事要囑咐嗎?」
景平道:「陸大哥久在官場,場麵事如何用得到我囑咐,我來是想問……」他一口氣幹了陸緩給倒的酒,壓低了聲音,「月漉煙韻閣一麵之後,我知道陸大哥私藏了改良的湘妃怒製法,如今嘉王之亂風頭已過,不知若是現在想請陸大哥做那改良後的湘妃怒,做得出嗎?」
陸緩臉色一變,憂慮裏帶著幾分興奮,兩相混合在一起,被理智壓住。
他問道:「賀大人何意?」
「實不相瞞,若是可行,我想急做一批送到鄯州去。」
陸緩瞥一眼已經被景平封死的帳門,恍然大悟:原來是要說這事才鎖帳子啊!
他沉吟片刻道:「但……這事一來花銷巨大,二來若是傳到皇上耳朵裏……」
景平笑了:「錢的事,陸大哥不必擔心,禦前的說辭我也已經想好了,隻差你一句能不能做。」
陸緩深吸一口氣定神片刻,他早就憋屈死了,將製作湘妃怒提上日程的事情他跟皇上提過兩次,都沒有後文。
那利器若是製成了,足以讓南晉威震四夷八荒,哪還至於這樣整日裏掰著手指頭、算計著挨揍。
他一口氣喝幹了壺裏的酒:「做!即便最後聖上怪罪,陸某也不負邊域受流離之苦的百姓!不負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景平聽罷站起來了,端正叉手行禮,恭敬道:「大人放心,斷不會牽連到你!」
陸緩借著酒勁仰臉看眼前的年輕人。
帳中火光搖曳,襯得對方一雙眼睛如滄海明珠,曦輝生色,堅定可靠得與他年紀不大相符。
景平與陸緩告辭,挑簾出帳子,正遇見楊徐帶人巡營。
「楊大哥,」他喊人,「今夜我出去一趟,天明之前必然迴來。」
黃驍在一旁適時解釋道:「小常將軍是老將軍的次子,驍勇善戰,這般做……也實在是氣不過。」
李爻是聽說常健有兩個兒子,長子常遠已經戰死了,眼下還剩這個小兒子。
至於黃驍說的氣不過,則是源於擱古王朝迥異的信仰。
在擱古人的認知裏,身體髮膚是與神通聯的絕佳器物,是以他們總是用人皮、頭骨做法器,甚至在大戰之前行活人祭祀,祈求馬到成功。
前些日子,他們抓了邊城散村的老弱婦孺,當陣殘殺,激起晉軍將士的血性憤怒了。
「常將軍不必多禮,若心有憤怒,便在能修整時好好休養生息,待敵軍來襲時以一當十。」李爻見被綁在椅子上的戰俘大片皮膚裸露在空氣裏,臉皮都掉了,麵目全非慘森森地倒氣,隨手抄起桌上匕首,不用瞄準似的甩出去,一刀正中目標頸嗓。
那人又抽了兩口氣,腦袋一歪,見閻王去了。
「傳令下去,軍中嚴禁虐人為樂。」
身邊令官領命出了帳子。
常懷臉色一沉,極為不悅:「統帥為何這般退縮!這是婦人之仁!咱們被對方騎在頭上欺負,就該將捉到的俘虜通通整得半死不活,掛臘腸一樣晾在長城頭,教他們望而生畏,知道我大晉不好欺負。」
不待李爻說話,黃驍先低喝道:「小常將軍不得無禮,帥令既出,令行禁止,不行就是不行!是要統帥拿你立威嗎!」
常懷氣鼓鼓的,敷衍地一抱拳,退到帳邊,一腳將他剛剛打磨的頭骨和工具都踢翻了。
多年前,李爻與常健打過交道,那老將軍征戰四方,是難得的帥才,倒不知怎麽教出個臭脾氣的小兒子。
他看在老將軍麵上,冷然看常懷一眼,沒多怪罪,隻是道:「心有怨懟,不如想想如何退敵,如何收復失地,」他轉頭吩咐,「召諸將軍開軍機會,我倒要看看,那荒蠻敵軍到底如何激勇難當了!」
有閑工夫折磨戰俘出氣,還不如商量對策,速戰速決。
再說賀景平。
定邊軍開拔的第二天晌午,他也帶人離開了都城。
他平步青雲,在皇上麵前說話有了分量,向皇上要了工部侍郎陸緩隨行。給出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若是有意購買軍備的小國君主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即刻能有懂行的大人對答,以示我國實力,也免去了來迴傳信耽誤的時間。
皇上沒想便允了。
景平年紀不大,平時雖然臉冷不愛笑,話也很少,但待人算得溫和。那是種讓人分不清真情還是假意的和氣,這感覺很微妙,若對方心思大條,是察覺不到的。他有心親近陸緩,便又將骨子裏的冷漠收斂起幾分。
而陸緩這人人如其名,他一門心思全在工部的研究設計上,說話慢條斯理,對情緒的感知很是麻木,於是二人一個有心而為,一個無心多想,莫名其妙地相熟起來。
這日行至蜀中。
景平趁傍晚紮營修整時,到陸緩帳邊叫人:「陸大人,我是賀泠,能進來嗎?」
陸緩掀簾把他讓進帳:「賀大人有什麽事,找人知會一聲就行了。」
景平迴身將簾子從內側鎖好,示意陸緩坐:「我不過是麻雀上枝頭,陸大哥不必如此客氣。」
陸緩不明白他為何鎖了帳簾,晃晃葫蘆:「南方濕潮,喝口酒嗎?」
景平拱手——卻之不恭了。
兩杯酒下肚,陸緩直言問:「大人有話不妨直說,明日便出國境了,是有事要囑咐嗎?」
景平道:「陸大哥久在官場,場麵事如何用得到我囑咐,我來是想問……」他一口氣幹了陸緩給倒的酒,壓低了聲音,「月漉煙韻閣一麵之後,我知道陸大哥私藏了改良的湘妃怒製法,如今嘉王之亂風頭已過,不知若是現在想請陸大哥做那改良後的湘妃怒,做得出嗎?」
陸緩臉色一變,憂慮裏帶著幾分興奮,兩相混合在一起,被理智壓住。
他問道:「賀大人何意?」
「實不相瞞,若是可行,我想急做一批送到鄯州去。」
陸緩瞥一眼已經被景平封死的帳門,恍然大悟:原來是要說這事才鎖帳子啊!
他沉吟片刻道:「但……這事一來花銷巨大,二來若是傳到皇上耳朵裏……」
景平笑了:「錢的事,陸大哥不必擔心,禦前的說辭我也已經想好了,隻差你一句能不能做。」
陸緩深吸一口氣定神片刻,他早就憋屈死了,將製作湘妃怒提上日程的事情他跟皇上提過兩次,都沒有後文。
那利器若是製成了,足以讓南晉威震四夷八荒,哪還至於這樣整日裏掰著手指頭、算計著挨揍。
他一口氣喝幹了壺裏的酒:「做!即便最後聖上怪罪,陸某也不負邊域受流離之苦的百姓!不負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景平聽罷站起來了,端正叉手行禮,恭敬道:「大人放心,斷不會牽連到你!」
陸緩借著酒勁仰臉看眼前的年輕人。
帳中火光搖曳,襯得對方一雙眼睛如滄海明珠,曦輝生色,堅定可靠得與他年紀不大相符。
景平與陸緩告辭,挑簾出帳子,正遇見楊徐帶人巡營。
「楊大哥,」他喊人,「今夜我出去一趟,天明之前必然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