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妃素手一頓,掀眼皮掃福祿一眼:「她想入宮伴駕?」
福祿賠笑:「倒也沒這麽說,隻是說求您給她換個地方。」
豫妃冷笑:「她大義滅親密告夫君謀反才過去多久,嘉王的棺材板還熱乎呢,風口浪尖的,她就想爬陛下的龍榻了?你去告訴她,承諾的事情自會兌現,但需要忍一忍。」
「是,」福祿斂目低聲道,「賀泠似乎去找付太醫了,是鄭錚大人給的指點,您看……要不要……」
話說到這,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豫妃笑道:「自然不用,這水越渾越好,當年付老頭都沒診出李爻是毒非病,如今又能有什麽能耐?大亂之下,才有新機會。更何況,賀泠若能研究出解毒之法,也未必是壞事……」豫妃皺了眉,看向窗外,「他說此毒無解,我不太信,我想看看他到底對我保留了多少。」
豫妃站起身,到花架近前,隨手摺蘭花:「他呢?說沒說何時入宮來看我?」
福祿麵露難色:「先生他……讓奴才給您帶句話,近來不方便,」福祿從懷裏摸出一方帕子遞過去,「這是他讓奴才帶給您的。」
豫妃展開帕子,見上麵隻一方蘭葉,無款無字,意在應和她名字裏的「蘭」字。豫妃「哼」一聲,把帕子和花一起扔迴去:「還給他!你去問他,拿這破玩意來,是要讓本宮對他聊表哀思嗎?」
福祿見主子怒了,垂手站在一旁,不說話,也不退下去。
豫妃橫他一眼:「還有什麽話?」
「娘娘做的蜜餞闔宮喜歡,尤其是太子殿下,眼看要吃完了,您再多給殿下做些送去吧。」
豫妃沉吟道:「不能這麽頻繁,會……」
「是他讓奴才轉告娘娘的。」福祿打斷了豫妃的話。
第059章 外訪
景平離開都城沒兩日, 李爻也啟程了。
這次隨行的除了騎軍,還有內侍庭的帶刀護衛楊徐和避役司能人。
騎軍隊每天日暮啟程、日落安營。
這日一早,李爻那磕巴親衛小龐悶不吭聲地伺候他洗漱、吃早飯, 軍帳外護軍報:「王爺, 楊大人找您。」
李爻讓人進帳:「楊大哥早飯吃過沒有?」
楊徐趕快行禮:「王爺這可折煞下官了。」
李爻樂嗬著沖他招手, 示意他坐:「私下哪兒有那麽多規矩。」
楊徐沒客氣, 坐下啃了張餅,看一眼小龐:「王爺,有兩句話, 單獨說說。」
小龐得李爻首肯, 退出去了。
「您之前讓查黃驍將軍,我費了好一番周折,」楊徐聲音很低,李爻眼睛剛一亮, 結果楊徐緊跟著道,「依舊……沒什麽突破。」
李爻一癟嘴:耳朵讓你閃瘸了。
當年信安城慘事, 是黃驍將軍最先趕去維/穩的。
楊徐一番折騰,得出這麽個結論。所謂「沒什麽突破」乍聽讓人泄氣,仔細想想也有點意思。
「怎麽個沒突破法?」李爻問。
李爻初讓楊徐查黃驍至今, 已經半年了。
楊大人在內侍庭有年頭了, 手段不少, 私以為最多半個月便能給李爻答覆, 誰知, 啃上塊硬骨頭。
他先依著官麵檔案記錄查, 發現黃驍這人無功無過, 更不結黨,他像純是運氣好, 一路晉升,每次到任滿,同期便沒有比他更有資歷的人。
楊徐覺得這不對勁,守尉以下是地域內輪任,無人出其右,尚能說得通,可再往上便是南晉疆域五十一州同拔能者,怎麽就他最能耐了?
要知道,有的官員盼升遷機會,一等便是十幾年。
楊徐不甘心,找吏部、兵部管任遷的官員私下打聽。得知黃驍的任狀一直走得是正規遞呈流程,更甚,次次是他自己往上遞,連個舉薦人都沒有。實在整不明白這人是司祿星運過於旺盛,還是在楊徐接觸不到的上層關係裏暗藏幹坤。
李爻聽完,篤信答案是後者——這黃將軍儼然是另一個範洪。
他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操縱事情變化,無痕無跡。
「我知道了,」李爻聽他說事的功夫,早點也吃好了,一抹嘴,「差不多了,咱們出發吧。」
這日晌午,騎軍大隊行至廿家關口。
隔著好遠,李爻便見官道旁有道熟悉的身影——景平果然早巴巴兒在這等他呢。
年輕人少有地披了襲領口風毛很長的鬥篷,他騎在馬上,沒有刻意繃直腰背,卻在不經意間給人一種青鬆翠柏立於風霜的不屈強韌。
李爻輕夾馬腹,神駿陡然揚蹄如離弦之箭,眨眼的功夫跑至景平近前。
「等了多久,冷不冷?」李爻見他半邊臉頰給吹得發紅。
景平一時沒答,在冷風裏定定地看著李爻,紮心的猜測立時沸騰起來。依著李爻慣有的表現看,他定是知道自己身上毒傷的原委。
景平衝動想問「是不是先帝害你」,但百感交集已被西北風吹得潰退搖晃。
他的心冷颼颼的,隻剩下心頭滅不去的、對李爻的記掛熾烈如初。
這抹熾烈告訴他,問這句話沒有意義。
至少現在沒有。
即便真相如他所斷,李爻的行為已經給出了一個更遂迷的答案——是先帝又如何呢?
那人心裏或許有怨,但相比之下,李爻心裏有一道更深切刻骨的情愫,淩駕於怨憤之上,讓他忽視自己的委屈和恨,迴到都城鄴陽,幫趙氏家族守護山河太平。
福祿賠笑:「倒也沒這麽說,隻是說求您給她換個地方。」
豫妃冷笑:「她大義滅親密告夫君謀反才過去多久,嘉王的棺材板還熱乎呢,風口浪尖的,她就想爬陛下的龍榻了?你去告訴她,承諾的事情自會兌現,但需要忍一忍。」
「是,」福祿斂目低聲道,「賀泠似乎去找付太醫了,是鄭錚大人給的指點,您看……要不要……」
話說到這,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豫妃笑道:「自然不用,這水越渾越好,當年付老頭都沒診出李爻是毒非病,如今又能有什麽能耐?大亂之下,才有新機會。更何況,賀泠若能研究出解毒之法,也未必是壞事……」豫妃皺了眉,看向窗外,「他說此毒無解,我不太信,我想看看他到底對我保留了多少。」
豫妃站起身,到花架近前,隨手摺蘭花:「他呢?說沒說何時入宮來看我?」
福祿麵露難色:「先生他……讓奴才給您帶句話,近來不方便,」福祿從懷裏摸出一方帕子遞過去,「這是他讓奴才帶給您的。」
豫妃展開帕子,見上麵隻一方蘭葉,無款無字,意在應和她名字裏的「蘭」字。豫妃「哼」一聲,把帕子和花一起扔迴去:「還給他!你去問他,拿這破玩意來,是要讓本宮對他聊表哀思嗎?」
福祿見主子怒了,垂手站在一旁,不說話,也不退下去。
豫妃橫他一眼:「還有什麽話?」
「娘娘做的蜜餞闔宮喜歡,尤其是太子殿下,眼看要吃完了,您再多給殿下做些送去吧。」
豫妃沉吟道:「不能這麽頻繁,會……」
「是他讓奴才轉告娘娘的。」福祿打斷了豫妃的話。
第059章 外訪
景平離開都城沒兩日, 李爻也啟程了。
這次隨行的除了騎軍,還有內侍庭的帶刀護衛楊徐和避役司能人。
騎軍隊每天日暮啟程、日落安營。
這日一早,李爻那磕巴親衛小龐悶不吭聲地伺候他洗漱、吃早飯, 軍帳外護軍報:「王爺, 楊大人找您。」
李爻讓人進帳:「楊大哥早飯吃過沒有?」
楊徐趕快行禮:「王爺這可折煞下官了。」
李爻樂嗬著沖他招手, 示意他坐:「私下哪兒有那麽多規矩。」
楊徐沒客氣, 坐下啃了張餅,看一眼小龐:「王爺,有兩句話, 單獨說說。」
小龐得李爻首肯, 退出去了。
「您之前讓查黃驍將軍,我費了好一番周折,」楊徐聲音很低,李爻眼睛剛一亮, 結果楊徐緊跟著道,「依舊……沒什麽突破。」
李爻一癟嘴:耳朵讓你閃瘸了。
當年信安城慘事, 是黃驍將軍最先趕去維/穩的。
楊徐一番折騰,得出這麽個結論。所謂「沒什麽突破」乍聽讓人泄氣,仔細想想也有點意思。
「怎麽個沒突破法?」李爻問。
李爻初讓楊徐查黃驍至今, 已經半年了。
楊大人在內侍庭有年頭了, 手段不少, 私以為最多半個月便能給李爻答覆, 誰知, 啃上塊硬骨頭。
他先依著官麵檔案記錄查, 發現黃驍這人無功無過, 更不結黨,他像純是運氣好, 一路晉升,每次到任滿,同期便沒有比他更有資歷的人。
楊徐覺得這不對勁,守尉以下是地域內輪任,無人出其右,尚能說得通,可再往上便是南晉疆域五十一州同拔能者,怎麽就他最能耐了?
要知道,有的官員盼升遷機會,一等便是十幾年。
楊徐不甘心,找吏部、兵部管任遷的官員私下打聽。得知黃驍的任狀一直走得是正規遞呈流程,更甚,次次是他自己往上遞,連個舉薦人都沒有。實在整不明白這人是司祿星運過於旺盛,還是在楊徐接觸不到的上層關係裏暗藏幹坤。
李爻聽完,篤信答案是後者——這黃將軍儼然是另一個範洪。
他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操縱事情變化,無痕無跡。
「我知道了,」李爻聽他說事的功夫,早點也吃好了,一抹嘴,「差不多了,咱們出發吧。」
這日晌午,騎軍大隊行至廿家關口。
隔著好遠,李爻便見官道旁有道熟悉的身影——景平果然早巴巴兒在這等他呢。
年輕人少有地披了襲領口風毛很長的鬥篷,他騎在馬上,沒有刻意繃直腰背,卻在不經意間給人一種青鬆翠柏立於風霜的不屈強韌。
李爻輕夾馬腹,神駿陡然揚蹄如離弦之箭,眨眼的功夫跑至景平近前。
「等了多久,冷不冷?」李爻見他半邊臉頰給吹得發紅。
景平一時沒答,在冷風裏定定地看著李爻,紮心的猜測立時沸騰起來。依著李爻慣有的表現看,他定是知道自己身上毒傷的原委。
景平衝動想問「是不是先帝害你」,但百感交集已被西北風吹得潰退搖晃。
他的心冷颼颼的,隻剩下心頭滅不去的、對李爻的記掛熾烈如初。
這抹熾烈告訴他,問這句話沒有意義。
至少現在沒有。
即便真相如他所斷,李爻的行為已經給出了一個更遂迷的答案——是先帝又如何呢?
那人心裏或許有怨,但相比之下,李爻心裏有一道更深切刻骨的情愫,淩駕於怨憤之上,讓他忽視自己的委屈和恨,迴到都城鄴陽,幫趙氏家族守護山河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