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生賀景平,李爻是我的救命恩人,如今他身體每況愈下,晚輩想醫好他,無奈線索太少,隻得在已知範圍內先拿自己試過……」他說到這裏,撩袍跪下了,「求前輩指點。」


    老人神色變了,居高垂眸看景平,眼神裏有極淡的悲憫,他沒說話,隻是把景平拉起來,上下打量,目光逡巡在年輕人左手的瘢痕上,皺眉道:「你中過羯人的毒……」


    景平垂眼不說話,心道:您老行行好,快告訴我正事兒,別扯這有的沒的。


    但他有求於人,再急的脾氣也得壓著。


    「老夫確實說過李相或許活不過三十,卻從沒斷過他毒侵肺腑,這話你從哪聽來的?」


    景平沉聲道:「《朝臣禦藥診錄事記》上寫的,晚輩親眼所見。」


    果然,付大夫矢口否認:「第一,老夫當年沒確定李相毛病的根由,未曾下次判斷;第二,老夫從沒聽過宮內有一本名為《朝臣禦藥診錄事記》的病冊。」


    景平眉心一收——老人的迴答又一次證明他在太醫院偶然得知此事,是有人處心積慮。


    不知是誰假扮太醫、連病案都造假。


    這人似乎是在引他查李爻的毒傷,看似善意,細想卻未必。


    接下來的事情,比景平預想順利,老人竹筒倒豆子一般,把當初給李爻看病的因果悉數講給他聽了。


    但事有兩麵性,能這般輕易講出口,便沒有太關鍵的信息。


    依著付太醫的描述,李爻入廟堂後南征北戰,受傷是難免的,一次他重傷之後,皇上專門指了付太醫照顧他。


    頭兩年,付太醫察覺李爻身體損耗巨大,斷他總有金石損傷,又在攻防戰略上勞心,氣血兩虧;可日子一年一年地過,那虛虧過於嚴重,想他是正當年、血氣方剛的大小夥子,即便受過重傷,也沒損五內根本,怎麽可能如此難調養……


    這之後,付大夫換了很多種方法,可李爻的身體就是怎麽都不見有起色。之後,征戰漸平,李爻已經有五內俱衰之相,照這樣的勢頭,他必活不過三十歲。


    「您一眼就能看出我中毒,卻看不出他也是中毒嗎?」景平問道。


    付太醫搖頭道:「你二人不一樣,你像是個完好無損的蘋果,隻是皮麵上落了些浮灰,一眼能看出那是蹭髒了;而李相……老夫接手照料他時,他便已經傷痕累累,根本分辨不出他的不妥是浮於表麵的泥灰,還是自內向外的潰爛了。老夫自詡醫術高明,卻醫不好李相的身體,實在慚愧。如今你這般說……若是……想來那毒是日積月累時常一丁點,他的身體才會損耗虛虧成這般,活不得太好,又一時死不了。」


    也就是說:有人待李爻處心積慮,日常一點點給他下毒,必是時常能見又不設防備的人。


    景平臉色很難看。


    他倏然想起皇上曾說「那件事我比你早知道不久,是我沒護住你……」,又想起嘉王死前的話,「他一年又一年也沒毒……」


    後麵是什麽?


    「沒毒死你」?


    所以李爻才鬧脾氣辭官去了江南?


    依著這條思路走下去,皇上說自己不知情,李爻並沒反駁。景平更直言問過他「是不是趙晟害你」,李爻說那個「他」不是趙晟。


    可若不是皇上,誰敢對他下毒!?


    還能欺瞞皇上!


    是……先帝?


    先帝留下了遺命,連皇上都不知道?


    這猜測在景平心裏爆開,異常合乎情理。


    他心底倏然騰起股怒氣,炸裂肺腑,將他體內的殘毒沖得不安生。


    付大夫見他臉比鍋底還黑,問道:「公子剛才說自己姓賀,你是信國公世子……」


    景平沒瞞著,點了點頭。


    老爺子沉吟道:「難怪,你娘會伏羲九針,後又機緣經他指點過醫術,想來是傳給你了,所以你才能將自身毒性壓製得巧妙,但你常年埋針在身上,損害不小,若是試毒,最好拉長間隔,待一種徹底代謝掉,再試另一種,否則……」


    老大夫搖頭嘆氣的。


    景平驚奇,他為了壓製毒性,在穴道中埋針是誰也不知道的。這老大夫居然門兒清得像親眼所見。


    「他沒有時間等……不知為何,他好像突然嚴重了,近一次毒發,半個身子沒知覺,卻還要瞞著我……」景平聲音很淡,卻聽了便讓人揪心,他話說到這頓住須臾,想到了什麽眼睛忽閃起星亮,「您剛才說什麽?您認識指點我娘親醫術的高人?他是誰,能醫我太師叔的病嗎?」


    付大夫搖了搖頭:「一別六十載,江山更迭,老朽不知他身在何處,當年他一心避鋒芒,隻想度人醫病,卻生逢亂世,瞎了眼睛,或許早已死了吧,依著他的性子,即便活著……咳,」老人嘆氣,一拍景平肩膀,「但車到山前必有路!沒吃飯吧,先吃飯,然後你跟我說說李相的症狀,咱們奔著解毒的方向尋尋法子。」


    話說開之後,這老大夫很是自來熟,拉著景平迴院子關門吃飯,秉燭與景平研究李爻的病況,把重孫滿月酒的熱鬧都阻隔在外了。


    與此同時,清寧殿裏。


    豫妃麵對一盤殘局獨自執棋,那曾經假扮老太醫引景平入局的小太監福祿站在近前。


    「娘娘,前日靜娘子傳信來說,城郊的廟裏她實在是待不下去了,她想求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臣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參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參差並收藏二臣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