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該揭曉了,就在今日。
府門緩緩推開,進來之人一身大紅官袍,臉上無悲無喜。
沈長清沒有轉身,那官袍人卻在看見青衣白髮的第一時間,把手中的「剿匪」聖旨轉交給了身旁一人。
那人手心燃起一點明黃火苗,瞬間將聖旨焚燒殆盡。
官袍人一步步靠近,「國師大人一向有禮,為何如今卻以背影示人?」
渾厚的聲音帶了些視死如歸的意味在裏麵,「恨我不肯迴頭嗎?」
「看來你也知道那個典故」,沈長清提筆,「可惜並不是,沈某隻是在等著給這文書添個姓名。」
落筆,長孫洪濟。
「看來那個叫雅雲的小丫頭的死,絕非偶然」,沈長清托起袖子,從桌上摸到一塊紅墨錠,仔細研磨起來,「我想過,來的可能是布政司使司,因為他需要這筆水利銀子來填補那些紈絝遺留的虧空。」
「我想過,來的也有可能是工部尚書,說到底這工程歸他統管。
「戶部也好,吏部也罷,總歸相關,有個由頭。」
沈長清轉身,一手拿著寫滿字的白紙,另一手端著研好的濃稠紅墨,緩緩低頭,眼眸清亮好像真的在看著長孫洪濟一樣,「顏平偏偏叫你這個毫不相幹的禦史大夫來頂罪。」
長孫洪濟低著頭,一言不發。
「你才上任沒多久吧?」沈長清將紙舉到長孫洪濟眼前,「白紙黑字多荒唐,這一樁一件,可有那麽半點與你相關?」
長孫洪濟隻是默默將左手大拇指伸進紅色墨水裏。
「想清楚,這押一畫,再難迴頭」,沈長清拿著紙的手微微後移,「你知道劉陽大抵算是我夫子的後人,你知道一旦你認罪,我會做什麽。」
長孫洪濟一把抓住那張不斷後退的紙,大拇指正正好好蓋了戳。
沈長清嘆息,「你自己的命、你妻兒的命、長孫家的聲譽,你全都不在意了嗎?」
「君要臣死」,長孫洪濟從明白他被拋棄的那一刻,就釋然了,「臣活不下來。」
沈長清並未說什麽,錢開承揮揮手,示意衙役把人先押下去。
長孫洪濟帶來的人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良久,沒聽到腳步聲的沈長清抬眸,「還不走?不是還有要務在身嗎?」
那些官兵俱是一驚,同行的那位仙家人定定看了沈長清一眼,帶著人離開。
沈長清站起來,畫好押的紙被他隨手放在一邊,他伸手,從抽屜裏拿出另一張卷好的告示。
錢開承接過,他迫不及待想打開那張紙,卻又按捺下去,隻是有些好奇道,「我聽說長孫雅雲是被一隻鬼害死的……」
「不錯」,沈長清輕聲,「那丫頭的死,是顏平給長孫洪濟的警告,長孫洪濟還有個嫡公子。」
財神座下,招財進寶,是沈鬱的眼線,用來盯著顏柏榆。
於是顏柏榆假意聽從天庭的號令,借給沈長清使絆子的機會,把兩隻與自己和劉元青相關的詭異送到他麵前,試圖以這樣的方式告訴他真相。
可惜,先看到真相的是顏華池。
小徒弟不忍他傷心自責,於是動手篡改了日記的內容。
那後麵應當還有一段。
被刪去的內容是什麽呢?
是一個戴著金色麵具的男人,每一年都會在劉元青下葬的那一天踩著黃昏上山來,帶走功德箱裏的銅錢,隔天日出前再把它們送迴來。
那些銅錢被送迴來後,全都失去了光澤,就好像有什麽東西被那個男人抽走了。
那一年顏末之死,通靈寺被屠,是天庭在告誡顏柏榆。
不要再做多餘之事。
這些顏柏榆沒有告訴他,可並不難猜。
從他察覺顏華池改了日記起,他就知道財神一定是他認識的人。
那封與請柬一同送過來的信,更加印證了這個猜測。
「長清,一別經年,好久不見。」
還有誰會喚他「長清」
「你終於肯下山見我,你還在為當年生氣嗎?
「無論你是否諒解,年前務必來見我一麵。」
還有誰……
會在信的末尾,畫上一尾魚兒?
過往的記憶似乎越發混亂了,沈長清搖搖頭——不對……不對……
為什麽顏柏榆一而再再而三想讓他以為自己是為了夫子的事情下山
顏柏榆在遮掩什麽……
他知道些什麽?
沈長清聽著窗外簌簌的聲響,益州又開始下雪了,潤寧…哦不,太寧的街道已然被雪覆蓋。
為什麽此去北上京城不下雪,那邊明明該更冷一些……
——叫顏柏榆去幫華池,是否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為什麽他想不起來算到的東西、下山的原因、半路見過了誰呢?
一個模糊的猜測在心底緩緩成型。
不!不是他忘了!
是有人對他部分記憶動了手腳!
沈長清猛然起身,腿一軟,又跌坐迴去。
錢開承默默抹抹眼淚,上前扶住,「您就這樣迴京……殿下他……」
「別告訴他,算幫我個忙」,沈長清輕聲,「等他登基,把這張真正的訟紙送到他麵前。」
沈長清想拍拍錢開承肩膀,卻拍到了胳膊,他慢慢收迴手,語氣越發輕柔,「這一次你再去告禦狀,就沒人再會攔著你進宮門了。」
府門緩緩推開,進來之人一身大紅官袍,臉上無悲無喜。
沈長清沒有轉身,那官袍人卻在看見青衣白髮的第一時間,把手中的「剿匪」聖旨轉交給了身旁一人。
那人手心燃起一點明黃火苗,瞬間將聖旨焚燒殆盡。
官袍人一步步靠近,「國師大人一向有禮,為何如今卻以背影示人?」
渾厚的聲音帶了些視死如歸的意味在裏麵,「恨我不肯迴頭嗎?」
「看來你也知道那個典故」,沈長清提筆,「可惜並不是,沈某隻是在等著給這文書添個姓名。」
落筆,長孫洪濟。
「看來那個叫雅雲的小丫頭的死,絕非偶然」,沈長清托起袖子,從桌上摸到一塊紅墨錠,仔細研磨起來,「我想過,來的可能是布政司使司,因為他需要這筆水利銀子來填補那些紈絝遺留的虧空。」
「我想過,來的也有可能是工部尚書,說到底這工程歸他統管。
「戶部也好,吏部也罷,總歸相關,有個由頭。」
沈長清轉身,一手拿著寫滿字的白紙,另一手端著研好的濃稠紅墨,緩緩低頭,眼眸清亮好像真的在看著長孫洪濟一樣,「顏平偏偏叫你這個毫不相幹的禦史大夫來頂罪。」
長孫洪濟低著頭,一言不發。
「你才上任沒多久吧?」沈長清將紙舉到長孫洪濟眼前,「白紙黑字多荒唐,這一樁一件,可有那麽半點與你相關?」
長孫洪濟隻是默默將左手大拇指伸進紅色墨水裏。
「想清楚,這押一畫,再難迴頭」,沈長清拿著紙的手微微後移,「你知道劉陽大抵算是我夫子的後人,你知道一旦你認罪,我會做什麽。」
長孫洪濟一把抓住那張不斷後退的紙,大拇指正正好好蓋了戳。
沈長清嘆息,「你自己的命、你妻兒的命、長孫家的聲譽,你全都不在意了嗎?」
「君要臣死」,長孫洪濟從明白他被拋棄的那一刻,就釋然了,「臣活不下來。」
沈長清並未說什麽,錢開承揮揮手,示意衙役把人先押下去。
長孫洪濟帶來的人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良久,沒聽到腳步聲的沈長清抬眸,「還不走?不是還有要務在身嗎?」
那些官兵俱是一驚,同行的那位仙家人定定看了沈長清一眼,帶著人離開。
沈長清站起來,畫好押的紙被他隨手放在一邊,他伸手,從抽屜裏拿出另一張卷好的告示。
錢開承接過,他迫不及待想打開那張紙,卻又按捺下去,隻是有些好奇道,「我聽說長孫雅雲是被一隻鬼害死的……」
「不錯」,沈長清輕聲,「那丫頭的死,是顏平給長孫洪濟的警告,長孫洪濟還有個嫡公子。」
財神座下,招財進寶,是沈鬱的眼線,用來盯著顏柏榆。
於是顏柏榆假意聽從天庭的號令,借給沈長清使絆子的機會,把兩隻與自己和劉元青相關的詭異送到他麵前,試圖以這樣的方式告訴他真相。
可惜,先看到真相的是顏華池。
小徒弟不忍他傷心自責,於是動手篡改了日記的內容。
那後麵應當還有一段。
被刪去的內容是什麽呢?
是一個戴著金色麵具的男人,每一年都會在劉元青下葬的那一天踩著黃昏上山來,帶走功德箱裏的銅錢,隔天日出前再把它們送迴來。
那些銅錢被送迴來後,全都失去了光澤,就好像有什麽東西被那個男人抽走了。
那一年顏末之死,通靈寺被屠,是天庭在告誡顏柏榆。
不要再做多餘之事。
這些顏柏榆沒有告訴他,可並不難猜。
從他察覺顏華池改了日記起,他就知道財神一定是他認識的人。
那封與請柬一同送過來的信,更加印證了這個猜測。
「長清,一別經年,好久不見。」
還有誰會喚他「長清」
「你終於肯下山見我,你還在為當年生氣嗎?
「無論你是否諒解,年前務必來見我一麵。」
還有誰……
會在信的末尾,畫上一尾魚兒?
過往的記憶似乎越發混亂了,沈長清搖搖頭——不對……不對……
為什麽顏柏榆一而再再而三想讓他以為自己是為了夫子的事情下山
顏柏榆在遮掩什麽……
他知道些什麽?
沈長清聽著窗外簌簌的聲響,益州又開始下雪了,潤寧…哦不,太寧的街道已然被雪覆蓋。
為什麽此去北上京城不下雪,那邊明明該更冷一些……
——叫顏柏榆去幫華池,是否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為什麽他想不起來算到的東西、下山的原因、半路見過了誰呢?
一個模糊的猜測在心底緩緩成型。
不!不是他忘了!
是有人對他部分記憶動了手腳!
沈長清猛然起身,腿一軟,又跌坐迴去。
錢開承默默抹抹眼淚,上前扶住,「您就這樣迴京……殿下他……」
「別告訴他,算幫我個忙」,沈長清輕聲,「等他登基,把這張真正的訟紙送到他麵前。」
沈長清想拍拍錢開承肩膀,卻拍到了胳膊,他慢慢收迴手,語氣越發輕柔,「這一次你再去告禦狀,就沒人再會攔著你進宮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