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霞指著我和高保平介紹:“姑姑,這就是我的兩個同學,他是吳永成,他是高保平。”

    我和高保平齊聲向馮霞姑姑問了個好:“馮老師好!”

    “你們一會進去後,盡量和我們大夥在一起,要不今天人多,國家主要領導人可能也要參加今天的聯合會。保衛工作做的很嚴密,切記不要到處亂跑,免得出現什麽意外和誤會。這些我和別的同學已經講過了,你們來得晚,給你們再說一次,記住了嗎?”

    “記住了。”我們三個同時迴答。

    “好,現在還有點時間,你們先在隊伍裏休息一會,估計在六點入場。不要再跑遠了。”說完她就忙別的事去了。

    “馮霞,你姑姑好厲害、好羅嗦!”高保平悄悄地對我和馮霞吐了吐舌頭。

    “別胡說。”我製止高保平不讓他再說,現在場合不一樣,馮霞再和他吵起來,就不好看了。

    乘著還有點時間,我仔細端詳眼前這座世界聞名的莊嚴雄巍、壯麗典雅、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築物——人民大會堂,她的正門麵對天安門廣場,正門頂上鑲嵌著國徽,迎麵有十二根二十五米高的淺灰色大理石門柱,進門便是典雅樸素的中央大廳,廳後是寬達76米、深60米的萬人大會場,大會場北翼是有五千個席位的大宴會廳;南翼是人大常務委員會辦公樓。大會堂內還有以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名稱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廳堂。

    人民大會堂是建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築之一,她位於北京西長安街天安門廣場西側。是黨和國家及各人民團體舉行政治、外交和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辦公地點。坐西朝東,南北長336米,東西寬206米,高46.5米,占地麵積15萬平方米,建築麵積17.18萬平方米。建築平麵呈“山”字形,兩翼略低,中部稍高,四麵開門。外表為淺黃色花崗岩,上有黃綠相間的琉璃瓦屋簷,下有5米高的花崗岩基座,周為環列有134根圓形廊柱。正門柱直徑2米,高25米。四麵門前有5米高的花崗岩台階。

    馮霞見我靜靜地看著人民大會堂,便給我當起義務講解員:“人民大會堂是1958年建的,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自行設計、施工,在10個月內建成。主要由3部分組成:中部為可容納萬人開會的大禮堂,北部為可設5000坐席的宴會廳,南部為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人民大會堂內有會議廳、休息廳、辦公室300多個。其中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一個代表廳。”

    正說著,隊伍前有人高聲喊:“現在開始入場,各單位都按安排好的順序,由各單位領導帶隊入場,注意秩序。進去後先按安排好的區域進行安置。等大會堂的文藝演出開始後,才可以到各廳參加其他聯歡活動。”通知重複了三遍後,各個單位和團體開始入場。

    東門是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也是萬人大禮堂的入口處。在5樘金黃色大銅門上方懸掛著巨大的國徽。門前有開闊的廣場,也是舉行歡迎國賓儀式、檢閱三軍儀仗隊的地方。從東門進入,經風門廳、過廳到中央大廳。中央大廳麵積3600平方米,護牆和地麵用彩色大理石鋪砌,周圍有20根漢白玉明柱,中層有12米寬的迴廊,有6座正門通往萬人大禮堂。

    進入大廳後,我們這個隊伍暫時被安排在一個休息廳等待。這時天已暗下來了,壯麗的人民大會堂宮燈高掛,燈火輝煌,洋溢著濃鬱的節日氣氛。

    約七時許,我聽見外麵有人悄悄地傳著話:來了、來了。我們出來一看,啊!果然來了——國家主要領導人一行由另一個休息廳出現在大會堂裏。我遙遙地望著前麵幾個熟悉的麵孔不禁激動得喃喃自語:老鄉、鄧大人、鄧大姐......馮霞緊挨著我聽見我瞎叫,趕忙碰了我一下:“別亂說”,我才猛然清醒過來,感激地朝她笑了一下。是啊,這是什麽年月,這可不是一九八四年。

    國家主要領導人邊鼓掌,邊朝大會堂內站立鼓掌歡迎的人群招手致意,走向他們的座位。大會堂內好一會人們才從激動的情緒中平靜下來。文藝演出開始了,我們才被允許從休息廳中走出,到其他的大廳參加聯歡。

    按事先安排,我們先到了東大廳。美麗的東大廳明燈燦燦,春意融融,一隻歡叫的孔雀模型,展開絢麗的尾屏,迎接著歡度新春佳節的首都各界人士:巨型的花籃,引來蝶花撲蕊,百花盛開更增添了人們的喜悅心情。一個記者摸樣的正拿著話筒采訪一個中年男子:“吳書記,您是咱們房山縣的副書記還兼了下麵一個大隊的支部書記,能給我們的聽眾朋友講一講你們去年的生產情況嗎?”,“好的,自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一年多來,我們大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隊的集體積累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全大隊的每個社員年終分紅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正聽著前麵帶隊的老師催促著到下一個廳。

    這次是來到了一個遊藝廳,大廳內四周掛著五顏六色的宮燈,上麵寫著各種燈謎,裏邊還有玩克郎棋、蒙著眼睛貼鼻子遊戲的。剛進大廳,有一位記者就攔住了馮霞的姑姑:“您是清華大學的馮教授嗎?恰逢新春佳節,在這和你的學生相遇,能給我們的聽眾朋友說兩句嗎?”,“進入八十年代,我們大學作為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地方,有許多事情要做,人才的培養極為重要,我們要從各個方麵為祖國培養出一批又紅又專的‘四化’接班人。”看來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連時間、地點都掐的準準的。我轉身正要離開,“這位同學,你來說兩句,談一下參加這次活動的感想?”可能是我個子高,長得又帥(誰,別望我臉上吐唾沫),那個記者一下就盯住了我。今天對於我,的確是激動萬分、感慨萬千。沒想到咱一個平頭老百姓,能在這——人民大會堂親眼看見那麽多活生生的我最敬慕的偉人,一時心潮澎湃,詩情大發,“我今天很激動,隻能用一首詞來表達我的心情”

    “好啊,”記者高興了,無意中的即興采訪倒出來了一位小詩人,“是你剛做的嗎?給咱們朗誦一首,也讓收音機旁的聽眾朋友們聽一聽。”

    我望著話筒深吸了一口氣,“臘梅含香吐蕊,喜鵲枝頭歡唱,爆竹一身震四方,驚動人間天上。壯哉八十年代,揚帆乘風破浪,繼往開來事業昌,錦繡前程在望,”

    “好,真好”一首詞畢引發周圍一片叫好聲和掌聲。

    “好一個爆竹一聲震四方,驚動人間天上。還有揚帆乘風破浪,錦繡前程在望。你是哪個係的,古文底子不錯。”人群外擠進來一五六十歲的老者。

    “我是國際工商管理係的。”我恭謹地迴答。

    “清華什麽時候有了這個係,我怎麽不知道。”老者有些納悶。

    “王教授,他不是咱們學校的,是和我侄女一塊來的,外貿學院的。小吳,這是我們學校中文係的權威教授王教授。”

    “什麽權威教授,別聽他們的,一個老家夥而已,你的古文底子不錯,誰教你的?”王教授不以為然地擺擺手,兩住眼睛又緊緊盯住我,生怕我跑了似的.

    “我四姐教的。”我靈機一動,“她從小古文底子就好,文學功底也紮實。可因為‘文化大革命’的耽誤沒能上成高中和大學。去年參加了電大中文專科學習,明年畢業。現在一邊還自學大學其它課程,準備明年大專畢業後,想考你們學校的研究生,不知行不行?”

    “應該沒問題。迴頭你找馮老師聯係,我再給你幾本參考書,讓馮老師帶給你,迴去讓你四姐好好複習一下,明年就考我的研究生。”

    狂喜,這可是意外收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迴七九當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風黑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風黑馬並收藏醉迴七九當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