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剛下過一場雨。
早晨出來,天藍得像水洗過一般,雪白的雲朵靜靜地飄浮在空中,大路兩旁,成片的玉米綠氈似的一直鋪到西邊的南窪山下,更遠的天邊彌漫著一層淡藍色的晨靄,向陽的坡地大都是高梁,紅通通的映紅了半個天空,仿佛那朝霞就是它染紅的;糜子和蕎麥都已經出齊,泛出一陣陣淡綠。這時的黃土高原是極其迷人的,遠方冬日光禿禿的千山萬嶺,隻有在這時候才用惹眼的綠色裝扮起來。
已晨練完的我站在自家的窯頂上貪婪地望著這一切,望著這片貧瘠而迷人的土地。正是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我們的祖先生存、繁衍了多少代,那水是她流淌的血液,植物是她鮮嫩的肌體,當我們再也不能動彈的時候,總又會融入她的身體裏。她就像我們人類的母親,作為一個農民,憑什麽不能用自已的雙手把自已的母親打扮得更漂亮,讓大地母親永遠春意盎然、生機勃勃,這不正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所要努力做到的嗎?
我一路感慨走迴了自家的小院。一大早院裏就有幾個本村的人來串門,他們站在豬圈和雞舍旁,指指點點評論著,爹在一邊笑臉相陪。
自從賣豬食品站事件以後,魚灣要大隊吳家五兒再次名動全公社,這次大家除了因為吳永成除公社一害感到高興外,更好奇的是喂了八個多月的兩頭豬就能達到毛重二百六七十斤,這在全公社、全縣也是頭一家,都用糧食喂是不可能的,知情人透露他們一頭豬八個月就賺了一百八十塊錢,還獎勵糧食三百多斤,這是平常人喂兩頭豬一年才能賺下的,還要喂豬好把式,用糧食哪來哪麽大賺頭?於是尋親托友找關係上門來取經的絡繹不絕。
爹和三姐夫問我怎麽辦?我毫不猶豫,都告訴他們,要富大家富,讓農民共同富被裕才是我的理想。本想以前我就想先在本大隊把養蚯蚓當飼料介紹出來,可農民慣有的聰明告訴他們得了實惠摸得著看得見的才是真的—他們被騙怕了。現在他們主動上門來是宣傳的好機會,如有可能再辦個學習班。誰知爹和三姐夫據實相告,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少數脾氣不好得人當場置疑:“日哄鬼呢,誰家喂豬用那東西?蚯蚓喂豬鬼才信呢!”乘興而來,掃興而去,“吳家老漢和馬柳平是實在人,隻有他家的五兒才會編這瞎話,哼,真是個滑頭!”
本村的人也不相信,頭腦活的人每天抽空就上我家來串門觀察,看你到底用啥喂豬。三姐也常過來訴苦,她家從一大早到黑夜都有人來串門,五六天下來把她公婆煩得都受不了了。我安慰她過幾天人們相信就不跑了。
經過幾乎全大隊一千多號人的仔細觀察,大家得出一致結論:吳家沒哄人!蚯蚓這東西能喂豬。效果就是好。於是三三兩兩又開始上門請教咋樣養蚯蚓。隻要相信就好辦,但這單個教練也不是辦法,找到支書胡雲珍,把辦個蚯蚓培訓班的事跟他說了,讓他組織。這年頭非法辦班可不行。胡雲珍聽了滿口答應,這是好事。授課培訓由三姐夫負責(他開始不肯怕說不清。這可不行,事情都有個開始,這也是鍛煉,擔當重任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原打算在大隊夜校半天的培訓班辦了三天,鄰村附近的親套親、友拉友也都來了。原先胡雲珍不坑讓外村的人聽課,關門趕認可大隊外圍了幾圈就是不走。我跟他說不讓聽不是個辦法才罷了。
一時間鄰近大隊家家戶戶忙著堆肥,滿口比例、酸堿度新名詞,村裏畢業的初中生、高中生都成了香餑餑,每天都有人請教啥叫酸堿中和。
七月底我和三姐夫曆程縣跑了一趟,從那的果樹研究所買迴一批優質新品種棗樹——梨棗和駿棗,這兩個品種是新研製的,抗病蟲害、抗旱能力特別強,棗大核小甜度大。迴來在各自的房前屋後、山上的自留地裏栽了一百多株。
距我們村上三十裏有一的省直企業尖山鐵廠,專門派配套省鋼鐵公司,是三千人的大廠。八月初我和三姐夫騎車去聯係了後勤供應處的領導,就以後雞蛋的供應進行了協商,當然他們是極為高興,現在集貿市場雖然放開了,他們也能叢集市上采購,單都是零零星星,工人門一個勁罵娘:上班一天勞動強度這麽大,連個雞蛋也吃不上。所以答應廠方出車上門收購,以後幾家的豬他們也包了。
這些問題的解決也讓我鬆了一口氣。幾天後四家的雞開始下蛋,每天就是四十多斤,一月下來一千二百多斤。我還又讓他們開始孵小雞,規模越來越大,銷售問題必須先解決,要不單憑公社食品站嚇都把他們嚇死,也不方便。萬一我上學走了他們就抓瞎了。每次出去都帶三姐夫就是讓他盡快熟悉與外接觸的渠道,見見世麵,要不一個沒出過門的農民見外人說句話都臉紅,還能談成什麽事。
進入八月中旬,我們四家的雞都開始下蛋,正如我所料每天每家揀蛋近十斤,把媽和三姐高興的一個勁地笑。三姐抽空就往娘家跑:“媽,揀蛋揀得手都酸了,高興得我婆婆一下就煮了十個雞蛋,愣讓我和他兒一下吃完,差點噎死。”
“那可不,以前就咱家的兩隻雞兩個月才能攢下十斤雞蛋,這事鬧的。”媽高興得連話都不會說了。
“別高興得太早了,收錢的日子還在後麵呢!要讓你們數錢數得手抽筋。這才一點小意思就把你們樂得找不著北了。
”吆,我五兒還憋著好東西呢,放出來讓三姐聞聞香不香?以後你三姐夫就是你的跟屁蟲了,你指到那他打到那。如敢不聽三姐迴去家法伺候,給他個三娘教子!”一陣哄笑。
八月二十三日晚上,我們都睢下了聽到大門外一陣叫門:“快開門,快開門”自從多喂了雞和豬,原來的葵花杆紮成的大門就被木質大門代替,防人防野獸。
“像是四姐的聲音,出啥事了?”一家人立刻穿衣,媽點燈爹趿拉著鞋去開門。
“五兒,五兒,你考上了,全縣第一,你可出名!”了。
早晨出來,天藍得像水洗過一般,雪白的雲朵靜靜地飄浮在空中,大路兩旁,成片的玉米綠氈似的一直鋪到西邊的南窪山下,更遠的天邊彌漫著一層淡藍色的晨靄,向陽的坡地大都是高梁,紅通通的映紅了半個天空,仿佛那朝霞就是它染紅的;糜子和蕎麥都已經出齊,泛出一陣陣淡綠。這時的黃土高原是極其迷人的,遠方冬日光禿禿的千山萬嶺,隻有在這時候才用惹眼的綠色裝扮起來。
已晨練完的我站在自家的窯頂上貪婪地望著這一切,望著這片貧瘠而迷人的土地。正是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我們的祖先生存、繁衍了多少代,那水是她流淌的血液,植物是她鮮嫩的肌體,當我們再也不能動彈的時候,總又會融入她的身體裏。她就像我們人類的母親,作為一個農民,憑什麽不能用自已的雙手把自已的母親打扮得更漂亮,讓大地母親永遠春意盎然、生機勃勃,這不正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所要努力做到的嗎?
我一路感慨走迴了自家的小院。一大早院裏就有幾個本村的人來串門,他們站在豬圈和雞舍旁,指指點點評論著,爹在一邊笑臉相陪。
自從賣豬食品站事件以後,魚灣要大隊吳家五兒再次名動全公社,這次大家除了因為吳永成除公社一害感到高興外,更好奇的是喂了八個多月的兩頭豬就能達到毛重二百六七十斤,這在全公社、全縣也是頭一家,都用糧食喂是不可能的,知情人透露他們一頭豬八個月就賺了一百八十塊錢,還獎勵糧食三百多斤,這是平常人喂兩頭豬一年才能賺下的,還要喂豬好把式,用糧食哪來哪麽大賺頭?於是尋親托友找關係上門來取經的絡繹不絕。
爹和三姐夫問我怎麽辦?我毫不猶豫,都告訴他們,要富大家富,讓農民共同富被裕才是我的理想。本想以前我就想先在本大隊把養蚯蚓當飼料介紹出來,可農民慣有的聰明告訴他們得了實惠摸得著看得見的才是真的—他們被騙怕了。現在他們主動上門來是宣傳的好機會,如有可能再辦個學習班。誰知爹和三姐夫據實相告,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少數脾氣不好得人當場置疑:“日哄鬼呢,誰家喂豬用那東西?蚯蚓喂豬鬼才信呢!”乘興而來,掃興而去,“吳家老漢和馬柳平是實在人,隻有他家的五兒才會編這瞎話,哼,真是個滑頭!”
本村的人也不相信,頭腦活的人每天抽空就上我家來串門觀察,看你到底用啥喂豬。三姐也常過來訴苦,她家從一大早到黑夜都有人來串門,五六天下來把她公婆煩得都受不了了。我安慰她過幾天人們相信就不跑了。
經過幾乎全大隊一千多號人的仔細觀察,大家得出一致結論:吳家沒哄人!蚯蚓這東西能喂豬。效果就是好。於是三三兩兩又開始上門請教咋樣養蚯蚓。隻要相信就好辦,但這單個教練也不是辦法,找到支書胡雲珍,把辦個蚯蚓培訓班的事跟他說了,讓他組織。這年頭非法辦班可不行。胡雲珍聽了滿口答應,這是好事。授課培訓由三姐夫負責(他開始不肯怕說不清。這可不行,事情都有個開始,這也是鍛煉,擔當重任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原打算在大隊夜校半天的培訓班辦了三天,鄰村附近的親套親、友拉友也都來了。原先胡雲珍不坑讓外村的人聽課,關門趕認可大隊外圍了幾圈就是不走。我跟他說不讓聽不是個辦法才罷了。
一時間鄰近大隊家家戶戶忙著堆肥,滿口比例、酸堿度新名詞,村裏畢業的初中生、高中生都成了香餑餑,每天都有人請教啥叫酸堿中和。
七月底我和三姐夫曆程縣跑了一趟,從那的果樹研究所買迴一批優質新品種棗樹——梨棗和駿棗,這兩個品種是新研製的,抗病蟲害、抗旱能力特別強,棗大核小甜度大。迴來在各自的房前屋後、山上的自留地裏栽了一百多株。
距我們村上三十裏有一的省直企業尖山鐵廠,專門派配套省鋼鐵公司,是三千人的大廠。八月初我和三姐夫騎車去聯係了後勤供應處的領導,就以後雞蛋的供應進行了協商,當然他們是極為高興,現在集貿市場雖然放開了,他們也能叢集市上采購,單都是零零星星,工人門一個勁罵娘:上班一天勞動強度這麽大,連個雞蛋也吃不上。所以答應廠方出車上門收購,以後幾家的豬他們也包了。
這些問題的解決也讓我鬆了一口氣。幾天後四家的雞開始下蛋,每天就是四十多斤,一月下來一千二百多斤。我還又讓他們開始孵小雞,規模越來越大,銷售問題必須先解決,要不單憑公社食品站嚇都把他們嚇死,也不方便。萬一我上學走了他們就抓瞎了。每次出去都帶三姐夫就是讓他盡快熟悉與外接觸的渠道,見見世麵,要不一個沒出過門的農民見外人說句話都臉紅,還能談成什麽事。
進入八月中旬,我們四家的雞都開始下蛋,正如我所料每天每家揀蛋近十斤,把媽和三姐高興的一個勁地笑。三姐抽空就往娘家跑:“媽,揀蛋揀得手都酸了,高興得我婆婆一下就煮了十個雞蛋,愣讓我和他兒一下吃完,差點噎死。”
“那可不,以前就咱家的兩隻雞兩個月才能攢下十斤雞蛋,這事鬧的。”媽高興得連話都不會說了。
“別高興得太早了,收錢的日子還在後麵呢!要讓你們數錢數得手抽筋。這才一點小意思就把你們樂得找不著北了。
”吆,我五兒還憋著好東西呢,放出來讓三姐聞聞香不香?以後你三姐夫就是你的跟屁蟲了,你指到那他打到那。如敢不聽三姐迴去家法伺候,給他個三娘教子!”一陣哄笑。
八月二十三日晚上,我們都睢下了聽到大門外一陣叫門:“快開門,快開門”自從多喂了雞和豬,原來的葵花杆紮成的大門就被木質大門代替,防人防野獸。
“像是四姐的聲音,出啥事了?”一家人立刻穿衣,媽點燈爹趿拉著鞋去開門。
“五兒,五兒,你考上了,全縣第一,你可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