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我在修羅場裏狂飈演技 作者:閆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閱左思右想,越琢磨就越是覺得這條路可行,可是要如何才能攀得蕭家的門路呢?
他細細迴憶當時蕭府設宴遇到的那些人。
那蕭煜才來宜州不到兩月,與他走得近的自是蕭家子弟。
他與蕭同暉等人並不熟識,若靠馮雲朝牽線搭橋……還是罷了,他拉不下那個臉。
吳閱摸下巴沉思,總歸覺得這事不大體麵,最好越少人知道越好。
他思來想去,把主意打到了黃鄉紳身上。
黃鄉紳是致仕官員,蕭煜到這兒,他曾在春暉園設宴款待。
此人沒甚官架子,人也親和好說話,處事特別圓融,對他們這些士子也很好。
吳閱思慮再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決定先走黃鄉紳的門路。
拿定主意後,他迴到寢臥,問起沈映蓉,打算動用庫房裏的那支長白山人參。
沈映蓉頗覺詫異,問道:「郎君是哪裏不舒服嗎?」
吳閱搖頭,說道:「我在外頭辦事,總免不了打點一二,明日你把它取來,跟爹打聲招唿便是。」
沈映蓉輕輕的「哦」了一聲,沒再多問。
那支人參還是公爹吳安雄的朋友送他的,如今動用,自要跟他說一聲。
翌日沈映蓉差人把庫房裏的人參取來交給吳閱,他攜了禮盒便出門去了。
沈映蓉把這事同二老說了說,吳安雄很是詫異,卻也沒有多問。
因為吳閱行事素來穩重,如今他已經接過了家業,擔起了吳家前程,作為長輩,自要鼎力支持。
當時他們都以為他拿去送給了王縣令,不曾想接手的人是黃鄉紳。
今日休沐,吳閱得空去了一趟黃家。
哪曉得t?黃鄉紳沒在祖宅,家奴說他去河邊釣魚了,於是吳閱又去了一趟河邊。
致仕的老兒日子過得清閑,又有朝廷的俸祿養著,別提有多快活。
黃鄉紳身子骨硬朗,酷愛釣魚消遣,河邊蠓蟲多得很,他卻不怕叮咬。
吳閱尋來時,黃鄉紳今日運氣好,得手好幾尾河魚。
家奴在遠處守著,吳閱說明來意,家奴忙上前通報。
黃鄉紳扭頭,吳閱行揖禮。
二人雖沒怎麽打過交道,相互卻認識。
黃鄉紳溫和道:「這陣子河務繁雜,吳縣丞怎麽得空來找我這老頭子了?」
聽到這話,吳閱五味雜陳。
他規規矩矩走上前,再次拜禮道:「不瞞黃公,吳某今日前來,是有事相求。」
黃鄉紳同家奴做了個手勢,家奴畢恭畢敬退下。
河邊一時變得清淨,遠處時不時傳來蟬鳴,黃鄉紳指了指旁邊的矮凳,道:「坐。」
吳閱依言坐下。
黃鄉紳盯著平靜的河麵,說道:「咱們江玉縣地勢不好,最易被水淹。
「每年到汛期的時候,便是衙門上下最為緊張的時候。
「千家萬戶的性命都係在當官的身上,可大意不得。」
吳閱點頭,「黃公所言甚是。」
黃鄉紳看向他道:「這陣子你們衙門上下辛苦了,老百姓有你們護著,也安心。」
吳閱忙道:「此乃分內之事,不敢邀功。」
黃鄉紳擺手,「朝廷三年一考課,若想往上升遷,政績出不得任何岔子,想來王縣令的壓力也不小。」
吳閱點頭道:「這些日王縣令確實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黃鄉紳捋鬍子,這才想起他方才說有求於他,問道:「今日吳縣丞來尋,所為何事?」
吳閱連忙起身,再次朝他拜禮,「吳某心有困惑,想請黃公解難。」
黃鄉紳扶他起身,「你且說來我聽聽。」
吳閱再次坐到矮凳上,斟酌了許久,才道:「吳某的事跡想來黃公都清楚一二,實不相瞞,接連會試失利,吳某已無心再戰。」
此話一出,黃鄉紳不禁笑了起來,指了指他道:「到底太年輕,經不起折騰。
「想當年我入仕的時候都已經四十七歲了,參加過六次會試。你小子也不過三次失利,且還年輕,就氣餒了嗎?」
吳閱汗顏道:「讓黃公笑話了。」
黃鄉紳到底混過二十幾年的官場,心下已有幾分猜測,說道:「你今日來尋,隻怕不是來吐苦水的。」
吳閱沉默了陣兒,才咬牙說明來意。
黃鄉紳許久都沒有吭聲,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才意味深長道:「你想走蕭家的門路,也不是不行,不過蕭四郎打小眾星拱月,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想要說動他替你辦事,可不容易。」
吳閱忙道:「還請黃公指條明路。」
黃鄉紳看了他一眼,說道:「上迴蕭府設宴,吳縣丞已經見識過國公府的家底了,你覺得凡俗之物能打動他嗎?」
吳閱搖頭。
黃鄉紳繼續道:「那樣的權貴門楣,什麽東西沒見過?」
吳閱犯難道:「吳家小門小戶,確實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
黃鄉紳笑了笑,想起蕭煜才來江玉縣,他在春暉園設宴款待的情形,意味深長地指了指吳閱的腦袋。
「倘若你真想走蕭家的門路,倒是有法子的。」
吳閱:「???」
黃鄉紳:「多動動你的腦子。」
他不願意點穿,吳閱也問不出個所以然,隻得作罷。
臨走時那支長白山人參留作見麵禮,黃鄉紳不願收,吳閱說了許多好話,黃鄉紳才勉為其難收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細細迴憶當時蕭府設宴遇到的那些人。
那蕭煜才來宜州不到兩月,與他走得近的自是蕭家子弟。
他與蕭同暉等人並不熟識,若靠馮雲朝牽線搭橋……還是罷了,他拉不下那個臉。
吳閱摸下巴沉思,總歸覺得這事不大體麵,最好越少人知道越好。
他思來想去,把主意打到了黃鄉紳身上。
黃鄉紳是致仕官員,蕭煜到這兒,他曾在春暉園設宴款待。
此人沒甚官架子,人也親和好說話,處事特別圓融,對他們這些士子也很好。
吳閱思慮再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決定先走黃鄉紳的門路。
拿定主意後,他迴到寢臥,問起沈映蓉,打算動用庫房裏的那支長白山人參。
沈映蓉頗覺詫異,問道:「郎君是哪裏不舒服嗎?」
吳閱搖頭,說道:「我在外頭辦事,總免不了打點一二,明日你把它取來,跟爹打聲招唿便是。」
沈映蓉輕輕的「哦」了一聲,沒再多問。
那支人參還是公爹吳安雄的朋友送他的,如今動用,自要跟他說一聲。
翌日沈映蓉差人把庫房裏的人參取來交給吳閱,他攜了禮盒便出門去了。
沈映蓉把這事同二老說了說,吳安雄很是詫異,卻也沒有多問。
因為吳閱行事素來穩重,如今他已經接過了家業,擔起了吳家前程,作為長輩,自要鼎力支持。
當時他們都以為他拿去送給了王縣令,不曾想接手的人是黃鄉紳。
今日休沐,吳閱得空去了一趟黃家。
哪曉得t?黃鄉紳沒在祖宅,家奴說他去河邊釣魚了,於是吳閱又去了一趟河邊。
致仕的老兒日子過得清閑,又有朝廷的俸祿養著,別提有多快活。
黃鄉紳身子骨硬朗,酷愛釣魚消遣,河邊蠓蟲多得很,他卻不怕叮咬。
吳閱尋來時,黃鄉紳今日運氣好,得手好幾尾河魚。
家奴在遠處守著,吳閱說明來意,家奴忙上前通報。
黃鄉紳扭頭,吳閱行揖禮。
二人雖沒怎麽打過交道,相互卻認識。
黃鄉紳溫和道:「這陣子河務繁雜,吳縣丞怎麽得空來找我這老頭子了?」
聽到這話,吳閱五味雜陳。
他規規矩矩走上前,再次拜禮道:「不瞞黃公,吳某今日前來,是有事相求。」
黃鄉紳同家奴做了個手勢,家奴畢恭畢敬退下。
河邊一時變得清淨,遠處時不時傳來蟬鳴,黃鄉紳指了指旁邊的矮凳,道:「坐。」
吳閱依言坐下。
黃鄉紳盯著平靜的河麵,說道:「咱們江玉縣地勢不好,最易被水淹。
「每年到汛期的時候,便是衙門上下最為緊張的時候。
「千家萬戶的性命都係在當官的身上,可大意不得。」
吳閱點頭,「黃公所言甚是。」
黃鄉紳看向他道:「這陣子你們衙門上下辛苦了,老百姓有你們護著,也安心。」
吳閱忙道:「此乃分內之事,不敢邀功。」
黃鄉紳擺手,「朝廷三年一考課,若想往上升遷,政績出不得任何岔子,想來王縣令的壓力也不小。」
吳閱點頭道:「這些日王縣令確實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黃鄉紳捋鬍子,這才想起他方才說有求於他,問道:「今日吳縣丞來尋,所為何事?」
吳閱連忙起身,再次朝他拜禮,「吳某心有困惑,想請黃公解難。」
黃鄉紳扶他起身,「你且說來我聽聽。」
吳閱再次坐到矮凳上,斟酌了許久,才道:「吳某的事跡想來黃公都清楚一二,實不相瞞,接連會試失利,吳某已無心再戰。」
此話一出,黃鄉紳不禁笑了起來,指了指他道:「到底太年輕,經不起折騰。
「想當年我入仕的時候都已經四十七歲了,參加過六次會試。你小子也不過三次失利,且還年輕,就氣餒了嗎?」
吳閱汗顏道:「讓黃公笑話了。」
黃鄉紳到底混過二十幾年的官場,心下已有幾分猜測,說道:「你今日來尋,隻怕不是來吐苦水的。」
吳閱沉默了陣兒,才咬牙說明來意。
黃鄉紳許久都沒有吭聲,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才意味深長道:「你想走蕭家的門路,也不是不行,不過蕭四郎打小眾星拱月,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想要說動他替你辦事,可不容易。」
吳閱忙道:「還請黃公指條明路。」
黃鄉紳看了他一眼,說道:「上迴蕭府設宴,吳縣丞已經見識過國公府的家底了,你覺得凡俗之物能打動他嗎?」
吳閱搖頭。
黃鄉紳繼續道:「那樣的權貴門楣,什麽東西沒見過?」
吳閱犯難道:「吳家小門小戶,確實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
黃鄉紳笑了笑,想起蕭煜才來江玉縣,他在春暉園設宴款待的情形,意味深長地指了指吳閱的腦袋。
「倘若你真想走蕭家的門路,倒是有法子的。」
吳閱:「???」
黃鄉紳:「多動動你的腦子。」
他不願意點穿,吳閱也問不出個所以然,隻得作罷。
臨走時那支長白山人參留作見麵禮,黃鄉紳不願收,吳閱說了許多好話,黃鄉紳才勉為其難收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