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天下最大的貪官
鹹魚皇子:皇帝?狗都不當! 作者:冰糖撞可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言,鄭鈞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老九,你能想到這點,朕很高興,但現在還不是徹底整治貪官的時候,等著吧。”
鄭淵急忙道:“爹,兒臣以為攘外必先安內,百姓安樂,方可全力圖謀草原等地。”
鄭鈞臉色一沉:“朕剛覺得你可堪大用,你就說出如此蠢笨之言!”
鄭淵慌忙跪下,雖然沒有開口辯駁,不過臉上卻滿是不服。
鄭鈞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去,平複了下心境:“這些事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你還稚嫩,不懂。”
鄭淵扭過頭,像小孩子耍脾氣似的不看鄭鈞。
鄭鈞見狀,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孩子終究還是年輕氣盛。
他走到鄭淵身邊,輕聲說道:“老九,朕知道你一心為國,可如今朝中局勢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
“那些貪官存在是一種必然,而他們的存在,卻也同樣極大的遏製了貪官的誕生,因為他們不會允許有更多人跟他們瓜分利益,你可明白?”
鄭淵臉上雖然依舊不服氣,但是鄭鈞知道,鄭淵把他的話聽進去了。
鄭鈞繼續道:“朕當年同樣厭惡貪官,各種辦法都想了,甚至給他們大幅度的增加俸祿,一月三十兩不夠花?”
“那朕就給你們六十兩,一百兩,甚至更多,但是卻依舊有貪官存在,甚至比增加俸祿之前更多了。”
“那時啊,朕很茫然,朕想不通,為何朕都對他們如此之好了,他們為何還是不滿足呢?朕做錯了?”
聽著鄭鈞的話,鄭淵抬頭看著神情複雜的皇帝,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自己……好像真的太過想當然了。
說到這裏,鄭鈞臉上忽然浮現一抹由衷的笑容,低頭看著鄭淵,抬手撫摸著鄭淵的頭。
“這時候啊,你母親跟朕說了一番話,朕覺得很有道理。”
鄭淵不禁好奇:“什麽話?”
鄭鈞目光變得悠遠起來:“你母親跟朕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婪本就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若隻是單純地用錢財去填補,隻會助長他們的貪欲。”
“當一個人吃不飽時,他想吃飽,等吃飽了,他就想要穿暖,等穿暖了,他就想要穩定的生活,有大房子。”
“等他有穩定的生活了,也有大房子了,他想要的反而更多了,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但是,人也是最容易滿足的。”
鄭淵眼睛微微睜大,仿佛明白了一些。
鄭鈞接著說:“於是朕改變了策略,重新用了你皇爺爺的辦法,利用他們之間的製衡關係,才穩住朝局。”
“他們想要利益,朕就給他們利益,全部給他們也無所謂,任由他們去瓜分,而利益總共就那麽多,少一個人參與,就多一份利益,換你,你會怎麽做?”
說到這,鄭鈞似笑非笑的低頭看著鄭淵。
鄭淵低下頭,沉思片刻後道:“父皇聖明,兒臣今日受教了。”
他懂了。
貪官是必然會存在的,這無可辯駁,哪怕再聖明的皇帝,也沒辦法讓天下一個貪官都沒有。
那麽,既然無法消除所有貪官,那麽就任由貪官發展。
天下總共就那麽大,利益總共就那麽多。
而貪官想要生存,就不能太過分,該給朝廷的利益,可以少一點,但是不能太過分。
如此一來,貪官能獲得的利益就更少了。
那有什麽辦法讓自己的利益變多呢?
那就是讓自己的同行減少,貪官少了,他們的利益不就多了?
一百個人吃一個蛋糕,吃不飽。
那麽十個人吃一個蛋糕呢?
而他們要付出的隻不過是每一段時間給皇帝一筆“封口費”,隻要把皇帝的胃口滿足了,他們就可以繼續安穩的過自己的小日子。
換做任何人,恐怕都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皇帝此舉就是用貪官來遏製貪官,雖然最後依舊是百姓倒黴,但是也已經是目前為止最好的辦法了。
鄭鈞撫摸著鄭淵的腦袋,微笑道:“朕希望你日後做事要多思多想,莫要衝動行事,這世間很多事,都沒有你看上去的那麽簡單。”
“兒謹記爹的教誨。”
鄭鈞滿意地點點頭:“好了,今日之事就到此為止,下次再如此莽撞,那就另當別論了。”
鄭淵想了想,最終還是沒忍住:“爹,那這些貪官最後應該怎麽辦呢?”
鄭鈞笑了笑:“你問朕?這件事需要問你自己,傻孩子。”
說罷,鄭鈞抬腳走出禦書房,頭也沒迴。
鄭淵愣在原地。
問我自己?
問自己有什麽用,這件事他也……
忽然,鄭淵腦中靈光一閃。
他明白了!
這些貪官是皇帝在默認下衍生出來的,可是等皇帝去世呢?
新帝上台,哪怕新帝是皇帝的親兒子,但是就一定會認可老皇帝的一切嗎?
而作為親兒子,皇帝在去世之前,會不把貪官的一切罪證交給新帝嗎?
不會的,肯定會給的。
那麽到時候,那些貪官豈不是合手即拿?
而且保證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來。
此刻,鄭淵也終於明白,為何大周每一次新舊更迭,總是會有大量的臣子倒黴,導致京城血流成河。
合著這種辦法,最少也已經用了好幾代人了啊!
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來他繼位,恐怕也會選擇同樣的辦法。
因為鄭淵也想不到一個比這個以貪遏貪更好的辦法來。
某種程度上,這種辦法就有點像是乾隆與和珅一般。
隻不過乾隆控製的隻有和珅一個,然後讓和珅控製底下的貪官,而大周皇帝需要控製的是一群。
不過這兩者之間,差別並不大。
鄭淵出了禦書房後,便徑直往宮門走去,連馬車都沒坐。
一路上,他都在思考著這件事。
鄭淵在知道這一切後,也不得不承認,此計雖看似無奈之舉,卻是平衡貪官數量的良策。
隻不過這良策背後,是無數百姓的血汗,不過這一切身居高堂的皇帝都看不到,也不想看。
或許……這就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吧?
想著想著,鄭淵深深歎了口氣。
誰會想到呢?
天下最大的貪官,居然是坐在那龍椅之上的那個人。
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某一天,他也會成為那個人。
仔細想想,還真是多少有些諷刺。
他前世也是個普通老百姓來著……
重活一世,居然要成為前世最厭惡的那種人了。
鄭淵急忙道:“爹,兒臣以為攘外必先安內,百姓安樂,方可全力圖謀草原等地。”
鄭鈞臉色一沉:“朕剛覺得你可堪大用,你就說出如此蠢笨之言!”
鄭淵慌忙跪下,雖然沒有開口辯駁,不過臉上卻滿是不服。
鄭鈞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去,平複了下心境:“這些事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你還稚嫩,不懂。”
鄭淵扭過頭,像小孩子耍脾氣似的不看鄭鈞。
鄭鈞見狀,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孩子終究還是年輕氣盛。
他走到鄭淵身邊,輕聲說道:“老九,朕知道你一心為國,可如今朝中局勢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
“那些貪官存在是一種必然,而他們的存在,卻也同樣極大的遏製了貪官的誕生,因為他們不會允許有更多人跟他們瓜分利益,你可明白?”
鄭淵臉上雖然依舊不服氣,但是鄭鈞知道,鄭淵把他的話聽進去了。
鄭鈞繼續道:“朕當年同樣厭惡貪官,各種辦法都想了,甚至給他們大幅度的增加俸祿,一月三十兩不夠花?”
“那朕就給你們六十兩,一百兩,甚至更多,但是卻依舊有貪官存在,甚至比增加俸祿之前更多了。”
“那時啊,朕很茫然,朕想不通,為何朕都對他們如此之好了,他們為何還是不滿足呢?朕做錯了?”
聽著鄭鈞的話,鄭淵抬頭看著神情複雜的皇帝,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自己……好像真的太過想當然了。
說到這裏,鄭鈞臉上忽然浮現一抹由衷的笑容,低頭看著鄭淵,抬手撫摸著鄭淵的頭。
“這時候啊,你母親跟朕說了一番話,朕覺得很有道理。”
鄭淵不禁好奇:“什麽話?”
鄭鈞目光變得悠遠起來:“你母親跟朕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婪本就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若隻是單純地用錢財去填補,隻會助長他們的貪欲。”
“當一個人吃不飽時,他想吃飽,等吃飽了,他就想要穿暖,等穿暖了,他就想要穩定的生活,有大房子。”
“等他有穩定的生活了,也有大房子了,他想要的反而更多了,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但是,人也是最容易滿足的。”
鄭淵眼睛微微睜大,仿佛明白了一些。
鄭鈞接著說:“於是朕改變了策略,重新用了你皇爺爺的辦法,利用他們之間的製衡關係,才穩住朝局。”
“他們想要利益,朕就給他們利益,全部給他們也無所謂,任由他們去瓜分,而利益總共就那麽多,少一個人參與,就多一份利益,換你,你會怎麽做?”
說到這,鄭鈞似笑非笑的低頭看著鄭淵。
鄭淵低下頭,沉思片刻後道:“父皇聖明,兒臣今日受教了。”
他懂了。
貪官是必然會存在的,這無可辯駁,哪怕再聖明的皇帝,也沒辦法讓天下一個貪官都沒有。
那麽,既然無法消除所有貪官,那麽就任由貪官發展。
天下總共就那麽大,利益總共就那麽多。
而貪官想要生存,就不能太過分,該給朝廷的利益,可以少一點,但是不能太過分。
如此一來,貪官能獲得的利益就更少了。
那有什麽辦法讓自己的利益變多呢?
那就是讓自己的同行減少,貪官少了,他們的利益不就多了?
一百個人吃一個蛋糕,吃不飽。
那麽十個人吃一個蛋糕呢?
而他們要付出的隻不過是每一段時間給皇帝一筆“封口費”,隻要把皇帝的胃口滿足了,他們就可以繼續安穩的過自己的小日子。
換做任何人,恐怕都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皇帝此舉就是用貪官來遏製貪官,雖然最後依舊是百姓倒黴,但是也已經是目前為止最好的辦法了。
鄭鈞撫摸著鄭淵的腦袋,微笑道:“朕希望你日後做事要多思多想,莫要衝動行事,這世間很多事,都沒有你看上去的那麽簡單。”
“兒謹記爹的教誨。”
鄭鈞滿意地點點頭:“好了,今日之事就到此為止,下次再如此莽撞,那就另當別論了。”
鄭淵想了想,最終還是沒忍住:“爹,那這些貪官最後應該怎麽辦呢?”
鄭鈞笑了笑:“你問朕?這件事需要問你自己,傻孩子。”
說罷,鄭鈞抬腳走出禦書房,頭也沒迴。
鄭淵愣在原地。
問我自己?
問自己有什麽用,這件事他也……
忽然,鄭淵腦中靈光一閃。
他明白了!
這些貪官是皇帝在默認下衍生出來的,可是等皇帝去世呢?
新帝上台,哪怕新帝是皇帝的親兒子,但是就一定會認可老皇帝的一切嗎?
而作為親兒子,皇帝在去世之前,會不把貪官的一切罪證交給新帝嗎?
不會的,肯定會給的。
那麽到時候,那些貪官豈不是合手即拿?
而且保證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來。
此刻,鄭淵也終於明白,為何大周每一次新舊更迭,總是會有大量的臣子倒黴,導致京城血流成河。
合著這種辦法,最少也已經用了好幾代人了啊!
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來他繼位,恐怕也會選擇同樣的辦法。
因為鄭淵也想不到一個比這個以貪遏貪更好的辦法來。
某種程度上,這種辦法就有點像是乾隆與和珅一般。
隻不過乾隆控製的隻有和珅一個,然後讓和珅控製底下的貪官,而大周皇帝需要控製的是一群。
不過這兩者之間,差別並不大。
鄭淵出了禦書房後,便徑直往宮門走去,連馬車都沒坐。
一路上,他都在思考著這件事。
鄭淵在知道這一切後,也不得不承認,此計雖看似無奈之舉,卻是平衡貪官數量的良策。
隻不過這良策背後,是無數百姓的血汗,不過這一切身居高堂的皇帝都看不到,也不想看。
或許……這就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吧?
想著想著,鄭淵深深歎了口氣。
誰會想到呢?
天下最大的貪官,居然是坐在那龍椅之上的那個人。
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某一天,他也會成為那個人。
仔細想想,還真是多少有些諷刺。
他前世也是個普通老百姓來著……
重活一世,居然要成為前世最厭惡的那種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