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頁
福寶有良田、團寵小奶包,農家福妹竟是真千金 作者:小辮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喻永柏應了下來。
然而喻永柏要出門辦這事時,杏杏追了上來,往喻永柏手裏塞了一遝銀票。
「天冷得很,」杏杏小聲道,「二哥哥拿這些銀子,幫我捐給善堂,讓他們買些棉衣,送給有需要的人吧。」
喻永柏神色柔和,摸了摸杏杏的小腦瓜:「我們杏杏真善良。」
這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第469章 懿旨
京城裏開始傳揚起於明珠的美名來。
說她人美心善,堂堂國公府嫡出千金,冒著嚴寒在外為災民施粥,品德高尚,堪為京城閨秀表率。
就連聖上也聽說了,下了聖旨表彰。
於明珠在京城名聲大噪。
國公府原本因著大少奶奶小產籠上的陰影,好似一下子疏散不少。於明珠她娘,世子夫人焦氏,更是走路帶風,臉上的笑就沒下來過。
然而,就在這時,穎王妃帶著愛女慶安郡主去善堂做善事的時候,偶然翻閱善堂的收支帳本,卻赫然發現鎮西將軍府喻杏杏拿了一萬兩銀子給善堂捐獻棉衣的事。
慶安郡主雖說沒跟杏杏打過交道,卻也知道這是鎮西將軍的妹妹;再加上慶安郡主花燈節那晚也在會賓樓前,親眼見著喻永柳替妹妹贏下了那盞鳳銜珠花燈,對杏杏有所印象。
穎王妃跟慶安郡主迴府時,帶了幾分讚嘆同穎王提起這事。說這喻家真是了不起,家中子弟有武有文,就連妹妹也這般心懷大義,竟然一捐就是一萬兩,還這麽不聲不響的。若非她們偶然翻看帳本,根本都不知道這事。
穎王深以為然。後來他進宮時,跟當今聖上隨口一提,說是京城不僅有為民施粥的國公府千金,還有那等不求名利悄然做善事的將軍妹妹。
當今聖上原本就因為雪災的事在為民擔心,先前下旨讚賞於明珠,也是有以其為表率,激勵權貴豪門多做些為民謀利的善事。
這會兒聽到竟然還有私下捐了一萬兩銀子從不宣揚這樣的千金小姐,剛一喜,再一聽,等下,鎮西將軍的妹妹?
當今聖上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這不是他家阿宴來信特特囑咐過要關照的喻家嗎?
他本就對喻永槐極為滿意,隻是礙於年紀,不好提拔得太過,這才給了個鎮西將軍,等他再熬些資歷再予以重用。
倒是不曾想,其妹也這般知曉大義。
當今聖上頓時大喜,迅速把穎王支走,迴了後宮,直奔皇後宮殿。
殿中,渺渺禪香中,聶皇後手裏正拿了張紙讀著什麽,一見嘉正帝進來,就笑了:「陛下怎麽如此神機妙算?知道是阿宴來信了?阿卿前腳剛給我送過來,陛下後腳就過來了。」
嘉正帝精神一振,湊過來:「阿宴來信了?來來來,朕也看看。」
聶皇後把信遞了過去,嘉正帝嘀咕著「阿宴又隻給他大哥寫信」,一邊接過來,拉著聶皇後在羅漢塌上坐下,細細讀起了信。
危時宴的信向來簡短,隻寥寥幾句。
嘉正帝卻眼尖的發現,這小子這封信看著是在報平安,實際上提到自己的就一句話,其餘的幾句,重點在問他大哥,喻家獨女的近況。
嘉正帝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也顧不得吃醋二兒子還是隻給他大哥寫家書:「這…」
聶皇後眉眼都帶著喜意,比芙蓉還要嬌艷幾分的麵上,笑意點點,美得驚心動魄:「阿宴先前讓他大哥關照喻家,不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這位喻家姑娘身上吧?」
聶皇後又微微凝起眉頭,糾結起來,「…等下,不對啊,我記得喻家就一位如珠似玉的掌上明珠,今年過了年也不過才十一二歲呢。這年紀也太小了些…」
不過聶皇後又綻開笑,「也無妨,左右阿宴還有兩年就要迴京了。到時候再說。」
嘉正帝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心情大好:「從前朕還擔心阿宴苦修這麽多年,到時候別跟著秦供奉去修道了…這紅塵中有了牽絆就好。」
這對至高無上的夫妻倆對視一眼,眼中都是欣喜。
嘉正帝突然想起了自己此行來的目的,拊掌笑道:「對了,朕都忘了同皇後說了。朕方才與穎王閑聊,才知道這位喻家千金竟然還是位不求名利,默默為民行善事的好姑娘。」
嘉正帝把杏杏私底下給善堂捐了一萬兩卻沒有半分聲張的事給聶皇後一講,聶皇後越發高興,臻首微揚,帶了幾分與有榮焉:「我就說,阿宴寫信特特來問的女孩子,定然是極好的。」
她想起什麽,握住嘉正帝的手,「陛下,先前老信國公他孫女施粥,你下旨褒獎。眼下喻家千金為災民行如此大善之事,卻從不聲張,豈不是更難能可貴。陛下怎麽說?」
嘉正帝高興的反手握住聶皇後的手,很是贊同的點頭:「皇後說得極是。皇後想如何獎賞這喻家女?都依皇後的。」
聶皇後眸中含笑:「好。」
當日,便有內監去鎮西將軍府傳了皇後的懿旨,說是聽聞喻家有女大義,為善堂捐資萬兩從不聲張,特宣其後日入宮覲見。
傳懿旨的公公笑成了一朵花,看著有些懵逼卻還是依禮謝旨的喻家人,特特提點道:「皇後娘娘向來心善,聽說了喻小姐的義舉,十分歡喜,是以特特下了懿旨宣召喻小姐入宮。喻小姐,這是天大的恩典啊。」
衛婆子帶頭謝恩領了旨,又給傳懿旨的公公塞了厚厚的茶水費,陪著笑打聽消息:「…公公,這,老身也不瞞你,老身都是剛知曉孫女兒悄不愣聲的給善堂捐了一萬兩。那些都是她自己的私房錢,娘娘又是如何得知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然而喻永柏要出門辦這事時,杏杏追了上來,往喻永柏手裏塞了一遝銀票。
「天冷得很,」杏杏小聲道,「二哥哥拿這些銀子,幫我捐給善堂,讓他們買些棉衣,送給有需要的人吧。」
喻永柏神色柔和,摸了摸杏杏的小腦瓜:「我們杏杏真善良。」
這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第469章 懿旨
京城裏開始傳揚起於明珠的美名來。
說她人美心善,堂堂國公府嫡出千金,冒著嚴寒在外為災民施粥,品德高尚,堪為京城閨秀表率。
就連聖上也聽說了,下了聖旨表彰。
於明珠在京城名聲大噪。
國公府原本因著大少奶奶小產籠上的陰影,好似一下子疏散不少。於明珠她娘,世子夫人焦氏,更是走路帶風,臉上的笑就沒下來過。
然而,就在這時,穎王妃帶著愛女慶安郡主去善堂做善事的時候,偶然翻閱善堂的收支帳本,卻赫然發現鎮西將軍府喻杏杏拿了一萬兩銀子給善堂捐獻棉衣的事。
慶安郡主雖說沒跟杏杏打過交道,卻也知道這是鎮西將軍的妹妹;再加上慶安郡主花燈節那晚也在會賓樓前,親眼見著喻永柳替妹妹贏下了那盞鳳銜珠花燈,對杏杏有所印象。
穎王妃跟慶安郡主迴府時,帶了幾分讚嘆同穎王提起這事。說這喻家真是了不起,家中子弟有武有文,就連妹妹也這般心懷大義,竟然一捐就是一萬兩,還這麽不聲不響的。若非她們偶然翻看帳本,根本都不知道這事。
穎王深以為然。後來他進宮時,跟當今聖上隨口一提,說是京城不僅有為民施粥的國公府千金,還有那等不求名利悄然做善事的將軍妹妹。
當今聖上原本就因為雪災的事在為民擔心,先前下旨讚賞於明珠,也是有以其為表率,激勵權貴豪門多做些為民謀利的善事。
這會兒聽到竟然還有私下捐了一萬兩銀子從不宣揚這樣的千金小姐,剛一喜,再一聽,等下,鎮西將軍的妹妹?
當今聖上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這不是他家阿宴來信特特囑咐過要關照的喻家嗎?
他本就對喻永槐極為滿意,隻是礙於年紀,不好提拔得太過,這才給了個鎮西將軍,等他再熬些資歷再予以重用。
倒是不曾想,其妹也這般知曉大義。
當今聖上頓時大喜,迅速把穎王支走,迴了後宮,直奔皇後宮殿。
殿中,渺渺禪香中,聶皇後手裏正拿了張紙讀著什麽,一見嘉正帝進來,就笑了:「陛下怎麽如此神機妙算?知道是阿宴來信了?阿卿前腳剛給我送過來,陛下後腳就過來了。」
嘉正帝精神一振,湊過來:「阿宴來信了?來來來,朕也看看。」
聶皇後把信遞了過去,嘉正帝嘀咕著「阿宴又隻給他大哥寫信」,一邊接過來,拉著聶皇後在羅漢塌上坐下,細細讀起了信。
危時宴的信向來簡短,隻寥寥幾句。
嘉正帝卻眼尖的發現,這小子這封信看著是在報平安,實際上提到自己的就一句話,其餘的幾句,重點在問他大哥,喻家獨女的近況。
嘉正帝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也顧不得吃醋二兒子還是隻給他大哥寫家書:「這…」
聶皇後眉眼都帶著喜意,比芙蓉還要嬌艷幾分的麵上,笑意點點,美得驚心動魄:「阿宴先前讓他大哥關照喻家,不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這位喻家姑娘身上吧?」
聶皇後又微微凝起眉頭,糾結起來,「…等下,不對啊,我記得喻家就一位如珠似玉的掌上明珠,今年過了年也不過才十一二歲呢。這年紀也太小了些…」
不過聶皇後又綻開笑,「也無妨,左右阿宴還有兩年就要迴京了。到時候再說。」
嘉正帝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心情大好:「從前朕還擔心阿宴苦修這麽多年,到時候別跟著秦供奉去修道了…這紅塵中有了牽絆就好。」
這對至高無上的夫妻倆對視一眼,眼中都是欣喜。
嘉正帝突然想起了自己此行來的目的,拊掌笑道:「對了,朕都忘了同皇後說了。朕方才與穎王閑聊,才知道這位喻家千金竟然還是位不求名利,默默為民行善事的好姑娘。」
嘉正帝把杏杏私底下給善堂捐了一萬兩卻沒有半分聲張的事給聶皇後一講,聶皇後越發高興,臻首微揚,帶了幾分與有榮焉:「我就說,阿宴寫信特特來問的女孩子,定然是極好的。」
她想起什麽,握住嘉正帝的手,「陛下,先前老信國公他孫女施粥,你下旨褒獎。眼下喻家千金為災民行如此大善之事,卻從不聲張,豈不是更難能可貴。陛下怎麽說?」
嘉正帝高興的反手握住聶皇後的手,很是贊同的點頭:「皇後說得極是。皇後想如何獎賞這喻家女?都依皇後的。」
聶皇後眸中含笑:「好。」
當日,便有內監去鎮西將軍府傳了皇後的懿旨,說是聽聞喻家有女大義,為善堂捐資萬兩從不聲張,特宣其後日入宮覲見。
傳懿旨的公公笑成了一朵花,看著有些懵逼卻還是依禮謝旨的喻家人,特特提點道:「皇後娘娘向來心善,聽說了喻小姐的義舉,十分歡喜,是以特特下了懿旨宣召喻小姐入宮。喻小姐,這是天大的恩典啊。」
衛婆子帶頭謝恩領了旨,又給傳懿旨的公公塞了厚厚的茶水費,陪著笑打聽消息:「…公公,這,老身也不瞞你,老身都是剛知曉孫女兒悄不愣聲的給善堂捐了一萬兩。那些都是她自己的私房錢,娘娘又是如何得知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