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頁
福寶有良田、團寵小奶包,農家福妹竟是真千金 作者:小辮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結果這雪一下就下了兩日。
衛婆子還有些擔心有了身子的李春花會掛念莊子上的喻大牛,影響身子,結果去了大房的青樸院一看,李春花正帶著杏杏,還有棉哥兒栩哥兒,圍著個炭爐子烤紅薯吃。
見著衛婆子過來,李春花還有些驚喜,嘴邊沾了點灰,起身招唿衛婆子:「娘,這大雪天,你咋過來了?不過你來的正好,我帶著杏杏她們烤地瓜呢,快快快,我給你挑個烤熟的。」
——這沒心沒肺的樣子,衛婆子先是有些無語,繼而也是笑了。
也好,這總比想東想西傷了身子要好。
衛婆子便也挨著爐子坐了下來,杏杏已經挑好了一個烤得金黃流油的小地瓜,拿筷子夾了放在小盤子裏,殷勤的遞給了衛婆子:「奶奶,快嚐嚐。這地瓜甜得很。」
炭爐子上還有割了口的栗子在烤,那栗子一會兒蹦一下,一會兒炸一聲的,還有鼻間嗅到的濃鬱甜香,外頭肆虐的大雪好似都離她們遠了不少。
再配上一杯熱熏熏的茶,這日子,衛婆子覺得神仙都不換。
雪是第三天夜裏停的。
一大清早,鎮西將軍府的僕從們便開始忙著把府裏小路上的積雪給掃了去。
除此之外,還得忙著把房簷上那厚厚的積雪都給除了去,免得壓塌了房梁。
衛婆子出去轉了一圈,迴來的時候神色就有些凝重:「……這雪太大了,說是好些地方都遭了雪災了。」
「房子都給壓塌了。」
「城門那兒,已經有富戶在施粥了。」
聽得喻家人都有些咂舌。
這雪災竟這般嚴峻。
衛婆子又忍不住有些擔心被困在山上莊子裏的喻老頭跟兩個兒子。
好在,傍晚時,喻老頭跟喻大牛喻二虎一腳深一腳淺的從莊子上迴來了。
衛婆子一邊催著丫鬟們上暖身的薑湯,一邊嘮嘮叨叨的埋怨:「……非得冒著雪去,看,差點被困在莊子裏了吧?」
「娘,別提了,」喻大牛道,「這得虧我們跟爹在,咱們莊子上差點出事。」
衛婆子一聽,立馬坐直了身子:「啊?」
原來這連天的下雪,壓塌了佃戶的房子,好些佃戶被活埋在了屋子裏,是喻老頭跟兩個兒子,聯合起幾個莊子的人去救援,可算把還活著的人都給救了出來,並把他們暫時安置在莊子上;後麵喻老頭又開了莊子的糧倉,借了糧食給那些壓塌了房子的人應急。
當時那些佃農,攜家帶口的都給喻老頭他們跪下了,激動的痛哭流涕。
喻老頭他們這是給了他們一條生路。
衛婆子聽得又是後怕,又連連點頭:「就該如此,就該如此。」
他們也是苦日子出身,知道這些看著偶發的天災,是真的能要人命的。
而人,一旦被逼上絕路,做出什麽來都有可能。
衛婆子想了下,同喻老頭商量:「……我看城門那有人施粥,咱們要不要找相熟的人家,也開個粥棚?」
喻老頭剛灌了一碗薑湯下肚,一抹嘴,點頭:「成,你說了算。」
開粥棚不是小事,衛婆子讓有身子的李春花休息,找來了白曉鳳,蘇柔兒還有阿霧商量這事。
阿霧先前一直在京中,想了想:「施粥其實麻煩事也多。要維持秩序,防止有些人鬧事,或者哄搶……咱們家要想省事的話,可以把糧食直接給善堂那邊,他們那邊的人做多了施粥這種事,熟得很。」
這也是個法子,衛婆子聽得點頭:「那明天我們再看看情況,決定是開粥棚還是把糧食給善堂那邊。總得做點什麽才安心。」
眾人皆點頭。
京裏頭第二天情況又嚴重了些。
京城周邊向來有好些小村鎮依附,這幾日的雪,讓原本剛從前幾年災年中緩過一口氣的農人,又一下子一無所有。
好些災民便往京城這邊聚集。
好些人家都開了粥棚。
聲勢最大的,還屬信國公府的粥棚。
一連開了十個粥桶分粥。
白曉鳳把打聽迴來的消息跟家裏人說:「……聽說是信國公府上的大少奶奶小產了,信國公府這也是為了給那個沒出世的孩子積福。」
杏杏聽了便是一愣,想起了花燈節那天晚上,信國公府的大少奶奶,當時她那腿間流下來的血……
杏杏抿了抿唇。
白曉鳳又嘖嘖一聲:「我還去信國公府的粥棚看了,好傢夥,那人多的。信國公府的大小姐還在粥棚裏親自分粥呢,穿的跟仙女下凡似的。」
衛婆子一聽,反倒猶豫起來。
聽上去像是京裏頭的大戶人家都開了粥棚。
他們喻家再開,倒顯得像是跟風似得。
再一個,開粥棚的多了,好些人會到處去各個粥棚要粥要糧食。這樣,真正需要幫忙的人,反而被擠占了資源。
衛婆子自覺她們是沒經驗的,到時候遇到類似這樣的事,處理起來也破費工夫。
「要不咱們直接把糧食捐給善堂那邊?」衛婆子道,「咱們也沒開過粥棚,這次就先不去趕這個熱鬧了。」
阿霧道:「也好呀。善堂那邊還兼著照顧一些孤寡的老人與幼童。咱們把糧食捐過去,也能幫幫他們。」
衛婆子聽的連連點頭,讓人喊來二孫子喻永柏,讓他去辦這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衛婆子還有些擔心有了身子的李春花會掛念莊子上的喻大牛,影響身子,結果去了大房的青樸院一看,李春花正帶著杏杏,還有棉哥兒栩哥兒,圍著個炭爐子烤紅薯吃。
見著衛婆子過來,李春花還有些驚喜,嘴邊沾了點灰,起身招唿衛婆子:「娘,這大雪天,你咋過來了?不過你來的正好,我帶著杏杏她們烤地瓜呢,快快快,我給你挑個烤熟的。」
——這沒心沒肺的樣子,衛婆子先是有些無語,繼而也是笑了。
也好,這總比想東想西傷了身子要好。
衛婆子便也挨著爐子坐了下來,杏杏已經挑好了一個烤得金黃流油的小地瓜,拿筷子夾了放在小盤子裏,殷勤的遞給了衛婆子:「奶奶,快嚐嚐。這地瓜甜得很。」
炭爐子上還有割了口的栗子在烤,那栗子一會兒蹦一下,一會兒炸一聲的,還有鼻間嗅到的濃鬱甜香,外頭肆虐的大雪好似都離她們遠了不少。
再配上一杯熱熏熏的茶,這日子,衛婆子覺得神仙都不換。
雪是第三天夜裏停的。
一大清早,鎮西將軍府的僕從們便開始忙著把府裏小路上的積雪給掃了去。
除此之外,還得忙著把房簷上那厚厚的積雪都給除了去,免得壓塌了房梁。
衛婆子出去轉了一圈,迴來的時候神色就有些凝重:「……這雪太大了,說是好些地方都遭了雪災了。」
「房子都給壓塌了。」
「城門那兒,已經有富戶在施粥了。」
聽得喻家人都有些咂舌。
這雪災竟這般嚴峻。
衛婆子又忍不住有些擔心被困在山上莊子裏的喻老頭跟兩個兒子。
好在,傍晚時,喻老頭跟喻大牛喻二虎一腳深一腳淺的從莊子上迴來了。
衛婆子一邊催著丫鬟們上暖身的薑湯,一邊嘮嘮叨叨的埋怨:「……非得冒著雪去,看,差點被困在莊子裏了吧?」
「娘,別提了,」喻大牛道,「這得虧我們跟爹在,咱們莊子上差點出事。」
衛婆子一聽,立馬坐直了身子:「啊?」
原來這連天的下雪,壓塌了佃戶的房子,好些佃戶被活埋在了屋子裏,是喻老頭跟兩個兒子,聯合起幾個莊子的人去救援,可算把還活著的人都給救了出來,並把他們暫時安置在莊子上;後麵喻老頭又開了莊子的糧倉,借了糧食給那些壓塌了房子的人應急。
當時那些佃農,攜家帶口的都給喻老頭他們跪下了,激動的痛哭流涕。
喻老頭他們這是給了他們一條生路。
衛婆子聽得又是後怕,又連連點頭:「就該如此,就該如此。」
他們也是苦日子出身,知道這些看著偶發的天災,是真的能要人命的。
而人,一旦被逼上絕路,做出什麽來都有可能。
衛婆子想了下,同喻老頭商量:「……我看城門那有人施粥,咱們要不要找相熟的人家,也開個粥棚?」
喻老頭剛灌了一碗薑湯下肚,一抹嘴,點頭:「成,你說了算。」
開粥棚不是小事,衛婆子讓有身子的李春花休息,找來了白曉鳳,蘇柔兒還有阿霧商量這事。
阿霧先前一直在京中,想了想:「施粥其實麻煩事也多。要維持秩序,防止有些人鬧事,或者哄搶……咱們家要想省事的話,可以把糧食直接給善堂那邊,他們那邊的人做多了施粥這種事,熟得很。」
這也是個法子,衛婆子聽得點頭:「那明天我們再看看情況,決定是開粥棚還是把糧食給善堂那邊。總得做點什麽才安心。」
眾人皆點頭。
京裏頭第二天情況又嚴重了些。
京城周邊向來有好些小村鎮依附,這幾日的雪,讓原本剛從前幾年災年中緩過一口氣的農人,又一下子一無所有。
好些災民便往京城這邊聚集。
好些人家都開了粥棚。
聲勢最大的,還屬信國公府的粥棚。
一連開了十個粥桶分粥。
白曉鳳把打聽迴來的消息跟家裏人說:「……聽說是信國公府上的大少奶奶小產了,信國公府這也是為了給那個沒出世的孩子積福。」
杏杏聽了便是一愣,想起了花燈節那天晚上,信國公府的大少奶奶,當時她那腿間流下來的血……
杏杏抿了抿唇。
白曉鳳又嘖嘖一聲:「我還去信國公府的粥棚看了,好傢夥,那人多的。信國公府的大小姐還在粥棚裏親自分粥呢,穿的跟仙女下凡似的。」
衛婆子一聽,反倒猶豫起來。
聽上去像是京裏頭的大戶人家都開了粥棚。
他們喻家再開,倒顯得像是跟風似得。
再一個,開粥棚的多了,好些人會到處去各個粥棚要粥要糧食。這樣,真正需要幫忙的人,反而被擠占了資源。
衛婆子自覺她們是沒經驗的,到時候遇到類似這樣的事,處理起來也破費工夫。
「要不咱們直接把糧食捐給善堂那邊?」衛婆子道,「咱們也沒開過粥棚,這次就先不去趕這個熱鬧了。」
阿霧道:「也好呀。善堂那邊還兼著照顧一些孤寡的老人與幼童。咱們把糧食捐過去,也能幫幫他們。」
衛婆子聽的連連點頭,讓人喊來二孫子喻永柏,讓他去辦這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