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說起來確實戳中了許多文臣的心思,更有甚者前來征討的一小撮武將們也止步不前了,很顯然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是有些認同的。
但更多的武將依舊是滿臉的氣憤之色,當即便有人大聲地站出來質疑道:「照你這麽說,上戰場擊退敵人不但不應該獎賞,反而還成了罪過!聽大人口中似是十分瞧不上我等隻會打打殺殺之人,但若不是我們這些人跟隨皇上和太子妃在前線殺敵,焉知你這老頭能有好好地在這裏廢話連篇的機會。太子妃此等巾幗,莫說女子了,全天下又有多少男子能比得上?我看你這老頭就是無事生非,口口聲聲都要廢黜了太子妃,該不會是你家有個待嫁的大姑娘妄想著太子妃之位吧!」
武將們頓時開始對著他指指點點,眾人眼中的不屑都快化為了實質。
白髮老臣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心虛,但很快又挺直了身板,一臉大義凜然地就要開罵,然而這些混天混地的兵油子們又豈會再給他開口的機會,很快便有人緊接著說道:「老大人這般生氣,莫不是被我們小兄弟給說中了心思?我勸大人還是省省吧,太子妃這等人物和咱們太子殿下乃是絕配,皇上的眼光乃是古往今來天上地下的第一好,成就了這等天造地設、利國利民的好姻緣。大人們還是快些迴去吧,正經把太子妃在前線為國奮戰的事跡好好宣揚一番,盼著自家的子孫能學太子妃一二品德就算是祖墳冒青煙了呢。」
若論聲音之大,這幫文官和儒生們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剛從戰場上迴來的將士們的。
何況他們也根本不給這些儒生們張嘴反駁的機會,眾人繼續說道:「迴去吧,迴去吧。大人口口聲聲瞧不起武將也瞧不起女人,不如想想自己現在的平安生活是誰守護的,也看在自家老母同為女子的份上少在這裏口出狂言了。你們整日把聖人曰的大道理掛在嘴邊,怎麽就不明白做人至少不能忘恩負義過河拆橋呢?我瞧著這也不如咱們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老粗們懂得感恩呢,可笑啊可笑。」
武將們你一句我一句,一聲更比一聲大,每一個字眼都將這些人的臉皮往地下踩,擠兌的這些文官儒生們連插嘴的機會都找不著,即使有那麽幾個人想站出來說些什麽,但剛開始整理衣袍,便能聽到對麵嘻嘻哈哈地笑道:「兄弟們快瞧瞧人家,吵架之前還得正衣冠呢,要說還是人家守禮儀。不過這要是到了戰場上,早就不知被敵人砍掉幾個頭了,還是咱大老粗們做事講究個實在……」
這便是在罵他們虛偽迂腐了,吵架當前還搞這些沒有用的東西。
這些酸儒們的臉皮漲紅,口中的大道理瞬間說不出來了。
為首的白髮老臣在這些武將們一輪接著一輪的攻擊之下也隻能氣急敗壞地口中喃道:「一群匹夫……粗俗野人……」
武將們越罵越歡快,兩軍對戰之時的叫罵早已是家常便飯,再難聽下、流的話他們說起來都如同吃飯喝水般自然,如今對著自家人他們還是收斂了許多,但即使是這樣,也已然讓這些酸儒們無法應對了。
正當他們被對方罵的頭暈腦脹、氣血翻湧之時,從紫禁城中走出一人,讓那白髮老臣突然眼前一亮。
第118章 辯駁
白髮老臣突然興奮了起來,他沒有想到真的會把太子殿下給引出來。
是的,從紫禁城裏出來的人正是胤礽。
白髮老臣立刻突出了重圍,好似在瞬間年輕了十歲般,衝到了眾人的最前麵,用自己最大的力氣,高聲喊道:「老臣拜見太子殿下,請太子殿下敬聽我等一言,太子妃不安於室,插手軍政大事,實在不配將來母儀天下之德行,太子殿下乃是未來的儲君,當知呂氏、武後之禍,為我大清之江山社稷不落入女人之手,還請早做決斷啊!」
此時,林如海也匆匆從官衙之中抽身趕到,聽到這白髮老臣的話,他心中頓時大怒不已。
這些目無下塵的酸儒,整日裏隻知道讀死書、摳舊禮,恨不能一言一行都用尺子量過以此來標榜自己儒生的身份,實乃迂腐至極!
林如海當年自己便是探花出身,可他卻從未以此為傲,更是從未有過用自己的所學去攻擊他人之卑劣行徑。
如今,這些所謂的「忠臣」不過是一群連進士的功名都考不上的腐朽之徒,眼看著不能通過科舉入仕,便想通過這種途徑引得上位者的注意,好博個名聲罷了。
可是他們不該踩著他林如海的女兒上位。
涵兒雖然是個女子,可她為國為民做出的貢獻卻是實打實的。
若非這天下對女子的束縛太多,以他涵兒的本事定然能夠創造出更大的功績。他尤嫌女兒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這群廢物居然敢這般貶低涵兒。
這些人之所以敢大搖大擺地跪在宮門口,不過是因為這些年來皇上一直都在提倡滿漢一家親,尤其對這些讀書人適當地表露出了寬待親厚之意,這才讓他們有了膽子來當眾指摘太子妃。
歸根到底不過是想藉此事來試探皇上罷了,胤礽作為深受聖寵的太子殿下,他的一言一行可以直接代表康熙的態度,天底下如這般頑固的讀書人不知多少,今日之事若不能妥善處置,傳揚了出去怕是要有大麻煩的。
文人的筆桿子自來都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尖刀,這一點在那些不得誌之輩的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但更多的武將依舊是滿臉的氣憤之色,當即便有人大聲地站出來質疑道:「照你這麽說,上戰場擊退敵人不但不應該獎賞,反而還成了罪過!聽大人口中似是十分瞧不上我等隻會打打殺殺之人,但若不是我們這些人跟隨皇上和太子妃在前線殺敵,焉知你這老頭能有好好地在這裏廢話連篇的機會。太子妃此等巾幗,莫說女子了,全天下又有多少男子能比得上?我看你這老頭就是無事生非,口口聲聲都要廢黜了太子妃,該不會是你家有個待嫁的大姑娘妄想著太子妃之位吧!」
武將們頓時開始對著他指指點點,眾人眼中的不屑都快化為了實質。
白髮老臣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心虛,但很快又挺直了身板,一臉大義凜然地就要開罵,然而這些混天混地的兵油子們又豈會再給他開口的機會,很快便有人緊接著說道:「老大人這般生氣,莫不是被我們小兄弟給說中了心思?我勸大人還是省省吧,太子妃這等人物和咱們太子殿下乃是絕配,皇上的眼光乃是古往今來天上地下的第一好,成就了這等天造地設、利國利民的好姻緣。大人們還是快些迴去吧,正經把太子妃在前線為國奮戰的事跡好好宣揚一番,盼著自家的子孫能學太子妃一二品德就算是祖墳冒青煙了呢。」
若論聲音之大,這幫文官和儒生們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剛從戰場上迴來的將士們的。
何況他們也根本不給這些儒生們張嘴反駁的機會,眾人繼續說道:「迴去吧,迴去吧。大人口口聲聲瞧不起武將也瞧不起女人,不如想想自己現在的平安生活是誰守護的,也看在自家老母同為女子的份上少在這裏口出狂言了。你們整日把聖人曰的大道理掛在嘴邊,怎麽就不明白做人至少不能忘恩負義過河拆橋呢?我瞧著這也不如咱們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老粗們懂得感恩呢,可笑啊可笑。」
武將們你一句我一句,一聲更比一聲大,每一個字眼都將這些人的臉皮往地下踩,擠兌的這些文官儒生們連插嘴的機會都找不著,即使有那麽幾個人想站出來說些什麽,但剛開始整理衣袍,便能聽到對麵嘻嘻哈哈地笑道:「兄弟們快瞧瞧人家,吵架之前還得正衣冠呢,要說還是人家守禮儀。不過這要是到了戰場上,早就不知被敵人砍掉幾個頭了,還是咱大老粗們做事講究個實在……」
這便是在罵他們虛偽迂腐了,吵架當前還搞這些沒有用的東西。
這些酸儒們的臉皮漲紅,口中的大道理瞬間說不出來了。
為首的白髮老臣在這些武將們一輪接著一輪的攻擊之下也隻能氣急敗壞地口中喃道:「一群匹夫……粗俗野人……」
武將們越罵越歡快,兩軍對戰之時的叫罵早已是家常便飯,再難聽下、流的話他們說起來都如同吃飯喝水般自然,如今對著自家人他們還是收斂了許多,但即使是這樣,也已然讓這些酸儒們無法應對了。
正當他們被對方罵的頭暈腦脹、氣血翻湧之時,從紫禁城中走出一人,讓那白髮老臣突然眼前一亮。
第118章 辯駁
白髮老臣突然興奮了起來,他沒有想到真的會把太子殿下給引出來。
是的,從紫禁城裏出來的人正是胤礽。
白髮老臣立刻突出了重圍,好似在瞬間年輕了十歲般,衝到了眾人的最前麵,用自己最大的力氣,高聲喊道:「老臣拜見太子殿下,請太子殿下敬聽我等一言,太子妃不安於室,插手軍政大事,實在不配將來母儀天下之德行,太子殿下乃是未來的儲君,當知呂氏、武後之禍,為我大清之江山社稷不落入女人之手,還請早做決斷啊!」
此時,林如海也匆匆從官衙之中抽身趕到,聽到這白髮老臣的話,他心中頓時大怒不已。
這些目無下塵的酸儒,整日裏隻知道讀死書、摳舊禮,恨不能一言一行都用尺子量過以此來標榜自己儒生的身份,實乃迂腐至極!
林如海當年自己便是探花出身,可他卻從未以此為傲,更是從未有過用自己的所學去攻擊他人之卑劣行徑。
如今,這些所謂的「忠臣」不過是一群連進士的功名都考不上的腐朽之徒,眼看著不能通過科舉入仕,便想通過這種途徑引得上位者的注意,好博個名聲罷了。
可是他們不該踩著他林如海的女兒上位。
涵兒雖然是個女子,可她為國為民做出的貢獻卻是實打實的。
若非這天下對女子的束縛太多,以他涵兒的本事定然能夠創造出更大的功績。他尤嫌女兒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這群廢物居然敢這般貶低涵兒。
這些人之所以敢大搖大擺地跪在宮門口,不過是因為這些年來皇上一直都在提倡滿漢一家親,尤其對這些讀書人適當地表露出了寬待親厚之意,這才讓他們有了膽子來當眾指摘太子妃。
歸根到底不過是想藉此事來試探皇上罷了,胤礽作為深受聖寵的太子殿下,他的一言一行可以直接代表康熙的態度,天底下如這般頑固的讀書人不知多少,今日之事若不能妥善處置,傳揚了出去怕是要有大麻煩的。
文人的筆桿子自來都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尖刀,這一點在那些不得誌之輩的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