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出征的號角吹響,他這個不懂武的北境刺史遙遙一看,見那領軍之人橫槍向天,馬踏流星,一聲「誓死保衛北境」的怒吼響徹天地。浩浩湯湯的北境大軍跟在其身後,氣勢恢宏。
這樣的人,會臨陣倒戈?
會叛國?
徐墉想不通。
是以徐墉以探訪故友之名拜會嚴翊川時,他決定狠下心賭一把——
破罐子破摔。
投誠於歐羅的梁人往往彼此之間都心照不宣。無論如何,「投敵」說到底不是件光彩事,既然各人有各人的緣由,便皆不過問。
將軍府中,徐墉驟然拜訪,故意將來意說的模糊,嚴翊川摸不清其意,遂率先發難:「徐大人何意?我嚴嶺效忠心,難道還有假不成?」
「嚴大將軍心中自然清楚,」徐墉緊盯著嚴翊川,抿了抿唇,似下定決心,道,「反正老夫,並非真心。」
「什麽?」嚴翊川險些懷疑自己聽錯了,這才正眼看他。
徐墉見狀心中倏地沒底,忙笑著道:「呃沒什麽,沒什麽......」
「你說你並非真心。」嚴翊川正色起來。
徐墉頓了頓,還是道:「嚴大將軍說笑,老朽怎麽會說......」
誰知嚴翊川不等他說完,便向後退了一步,作揖行禮道:「徐大人與嚴某素無交情,甚至可以說是有仇怨。可今日到訪,又如此坦誠,想來是有要事。」嚴翊川故意停了下來,緊緊觀察徐墉的神色。
徐墉嘆了口氣道:「是有些事,若嚴大將軍願意......」
「臥薪嚐膽,假途滅虢,徐大人如此,嚴某亦是如此。」嚴翊川直截了當地迴道。
徐墉麵露驚訝之色,旋即反應過來,不禁眼中含淚:「好啊,好啊——老朽沒賭錯......」
徐墉緩了緩神,忙道:「是這樣,嚴大將軍有所不知,歐羅人做火銃的紅銅,都是從北境來的啊!那其實都是.....」
「我知道,是溫子慕從中作梗。」嚴翊川打斷他。
徐墉微愣,支支吾吾道:「這你都知曉?那......噢!但其實,前些日子歐羅與五狄也有來往,又是溫右相......」
「你是說阿爾瓦羅派溫子慕前去北境,與五狄洽談割地之事?」嚴翊川受不了徐墉說話鋪墊太長,說話太慢,插話道。
「是,是!嚴大將軍果然長目飛耳,無所不知!」徐墉喜笑顏開:「但奇怪的是,溫右相明明是去洽談割地之事,卻將給歐羅的紅銅供應斷了。」
第105章 迴都
嚴翊川:「此事溫子慕早朝時提過, 說是五狄狂妄自大、居功自傲,拒絕與朝廷合作,阿爾瓦羅很惱怒。」
徐墉一拍手:「怪就怪在此處!我乃刺史, 北境與五狄通商條目五一不要呈報我處。明麵上,給官府的紅銅是沒了, 可我的手下格外留意了發現, 五狄仍在往北境暗中運紅銅!」
「你是說溫子慕陽奉陰違?可他要將紅銅運給誰?他自己麽?」嚴翊川蹙眉沉思。
「這個還尚未來得及查明,我便入都覲見了, 」徐墉道, 「過兩日便要啟程迴北境, 北境偏遠,我幫不上什麽忙,隻能探聽些要緊消息,再傳來給嚴大將軍。嚴大將軍在暘穀城,總比老朽好使得上勁兒些。」
「徐大人高義, 從前是嚴某失敬。不過大人仍需小心,阿爾瓦羅對我十分警惕,府中下人皆為其耳目不說,門外亦有兵士暗中監視。大人今日登門, 已是將自己置於險境。」嚴翊川道。
徐墉:「老臣為官多年,豈會不知主君猜忌之心?又豈會不止今日之舉冒險?但嚴大將軍, 今日老朽最大的險境不是他們, 而是你。好在, 你沒有讓老朽失望。」
嚴翊川為徐墉填茶:「從前竟不知徐大人有此等心胸。」
徐墉沉重地嘆了口氣,緩緩道::「徐墉自知是個趨利避害之人, 若非本性如此,此番也不會行假降之策以求自保與家人安寧。可老朽雖貪, 卻非不忠!老朽身身為中原兒女,又豈能容忍海上宵小在我泱泱大地上橫行無忌!縱然從前老朽對大梁王室血脈不正有諸多怨言,但皇上......先皇待我不薄,我怎可背棄!」
說著,徐墉愈發激動起來,竟站起來握住嚴翊川的手,繼續道:「嚴大將軍,老朽自知過往經營小倌營生,累及無辜,悔恨不已。這兩年在北境,我盡心竭力,隻為能稍贖前愆,為大梁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如今,見嚴大將軍等忠勇之士仍在,我深感大梁復國有望。老朽雖已年邁力衰,但此復國重任,我願全力以赴,還要多多仰仗將軍等有誌之士了!」
徐墉站的近,嚴翊川這才注意到徐墉已然不同兩年前,顯現出明顯的老態。嚴翊川鄭重作揖迴禮:「徐大人能摒棄前嫌,對嚴某如此信任,實乃我大梁之幸。嚴某在此立誓,定不負大人所託!」
「好,好!」徐墉忙扶他起來,問道:「那嚴大將軍,下一步準備怎麽辦?」
嚴翊川微微一頓:「實不相瞞,嚴某也不知曉。」
徐墉:「可是出什麽事了?」
「我欲與西疆暗中取得聯繫,奈何阿爾瓦羅的人盯得緊,我的消息傳遞不出去。」嚴翊川道。
「這有何難?」徐墉笑道:「包在老朽身上。」
可嚴翊川仍有猶豫之色。
「嚴大將軍,怎麽了?」徐墉疑道。
嚴翊川沉默片刻。
這樣的人,會臨陣倒戈?
會叛國?
徐墉想不通。
是以徐墉以探訪故友之名拜會嚴翊川時,他決定狠下心賭一把——
破罐子破摔。
投誠於歐羅的梁人往往彼此之間都心照不宣。無論如何,「投敵」說到底不是件光彩事,既然各人有各人的緣由,便皆不過問。
將軍府中,徐墉驟然拜訪,故意將來意說的模糊,嚴翊川摸不清其意,遂率先發難:「徐大人何意?我嚴嶺效忠心,難道還有假不成?」
「嚴大將軍心中自然清楚,」徐墉緊盯著嚴翊川,抿了抿唇,似下定決心,道,「反正老夫,並非真心。」
「什麽?」嚴翊川險些懷疑自己聽錯了,這才正眼看他。
徐墉見狀心中倏地沒底,忙笑著道:「呃沒什麽,沒什麽......」
「你說你並非真心。」嚴翊川正色起來。
徐墉頓了頓,還是道:「嚴大將軍說笑,老朽怎麽會說......」
誰知嚴翊川不等他說完,便向後退了一步,作揖行禮道:「徐大人與嚴某素無交情,甚至可以說是有仇怨。可今日到訪,又如此坦誠,想來是有要事。」嚴翊川故意停了下來,緊緊觀察徐墉的神色。
徐墉嘆了口氣道:「是有些事,若嚴大將軍願意......」
「臥薪嚐膽,假途滅虢,徐大人如此,嚴某亦是如此。」嚴翊川直截了當地迴道。
徐墉麵露驚訝之色,旋即反應過來,不禁眼中含淚:「好啊,好啊——老朽沒賭錯......」
徐墉緩了緩神,忙道:「是這樣,嚴大將軍有所不知,歐羅人做火銃的紅銅,都是從北境來的啊!那其實都是.....」
「我知道,是溫子慕從中作梗。」嚴翊川打斷他。
徐墉微愣,支支吾吾道:「這你都知曉?那......噢!但其實,前些日子歐羅與五狄也有來往,又是溫右相......」
「你是說阿爾瓦羅派溫子慕前去北境,與五狄洽談割地之事?」嚴翊川受不了徐墉說話鋪墊太長,說話太慢,插話道。
「是,是!嚴大將軍果然長目飛耳,無所不知!」徐墉喜笑顏開:「但奇怪的是,溫右相明明是去洽談割地之事,卻將給歐羅的紅銅供應斷了。」
第105章 迴都
嚴翊川:「此事溫子慕早朝時提過, 說是五狄狂妄自大、居功自傲,拒絕與朝廷合作,阿爾瓦羅很惱怒。」
徐墉一拍手:「怪就怪在此處!我乃刺史, 北境與五狄通商條目五一不要呈報我處。明麵上,給官府的紅銅是沒了, 可我的手下格外留意了發現, 五狄仍在往北境暗中運紅銅!」
「你是說溫子慕陽奉陰違?可他要將紅銅運給誰?他自己麽?」嚴翊川蹙眉沉思。
「這個還尚未來得及查明,我便入都覲見了, 」徐墉道, 「過兩日便要啟程迴北境, 北境偏遠,我幫不上什麽忙,隻能探聽些要緊消息,再傳來給嚴大將軍。嚴大將軍在暘穀城,總比老朽好使得上勁兒些。」
「徐大人高義, 從前是嚴某失敬。不過大人仍需小心,阿爾瓦羅對我十分警惕,府中下人皆為其耳目不說,門外亦有兵士暗中監視。大人今日登門, 已是將自己置於險境。」嚴翊川道。
徐墉:「老臣為官多年,豈會不知主君猜忌之心?又豈會不止今日之舉冒險?但嚴大將軍, 今日老朽最大的險境不是他們, 而是你。好在, 你沒有讓老朽失望。」
嚴翊川為徐墉填茶:「從前竟不知徐大人有此等心胸。」
徐墉沉重地嘆了口氣,緩緩道::「徐墉自知是個趨利避害之人, 若非本性如此,此番也不會行假降之策以求自保與家人安寧。可老朽雖貪, 卻非不忠!老朽身身為中原兒女,又豈能容忍海上宵小在我泱泱大地上橫行無忌!縱然從前老朽對大梁王室血脈不正有諸多怨言,但皇上......先皇待我不薄,我怎可背棄!」
說著,徐墉愈發激動起來,竟站起來握住嚴翊川的手,繼續道:「嚴大將軍,老朽自知過往經營小倌營生,累及無辜,悔恨不已。這兩年在北境,我盡心竭力,隻為能稍贖前愆,為大梁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如今,見嚴大將軍等忠勇之士仍在,我深感大梁復國有望。老朽雖已年邁力衰,但此復國重任,我願全力以赴,還要多多仰仗將軍等有誌之士了!」
徐墉站的近,嚴翊川這才注意到徐墉已然不同兩年前,顯現出明顯的老態。嚴翊川鄭重作揖迴禮:「徐大人能摒棄前嫌,對嚴某如此信任,實乃我大梁之幸。嚴某在此立誓,定不負大人所託!」
「好,好!」徐墉忙扶他起來,問道:「那嚴大將軍,下一步準備怎麽辦?」
嚴翊川微微一頓:「實不相瞞,嚴某也不知曉。」
徐墉:「可是出什麽事了?」
「我欲與西疆暗中取得聯繫,奈何阿爾瓦羅的人盯得緊,我的消息傳遞不出去。」嚴翊川道。
「這有何難?」徐墉笑道:「包在老朽身上。」
可嚴翊川仍有猶豫之色。
「嚴大將軍,怎麽了?」徐墉疑道。
嚴翊川沉默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