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你們這兒最年長的說書先生,要悄悄的。"謝淩安鑽到前台的夥計跟前,往夥計手裏塞了一兩白銀,小聲道。
小二臉上笑開了花,引著兩人去往二樓雅閣。不一會兒,就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身形略微有些佝僂,但談吐甚清晰。
行禮後,謝淩安開口道:"老人家,您見識廣博,可知蒲陽縣過去有沒有剿過匪?"
老人家身形一頓,一時警覺,道:"有剿過,你問這個做什麽......你們是宮裏來的官兵?"
謝淩安忙道:"不不,我們兄弟二人想來蒲陽做生意,聽聞西邊匪盜猖獗,怕路上被搶了貨。我們在路上請教別人,他們都不敢說,這不隻能指望您教教我們兄弟倆了。"
說書先生半信半疑,見謝淩安塞過來一兩白銀,索性心一橫,道:"既然如此,我就幫個忙好了。約莫是十幾年前,知縣潘海林就幾番剿匪,但那時守備軍兵力不夠,打不過那些匪徒。"
"沒有向朝廷借兵嗎?"
"我聽說是和朝廷說了,但是當時河東八郡水患頻繁,沒幾月就馬上要到雨季,朝廷能用的兵都被調去挖大運河了,就騰不出給我們的兵。"說書先生迴憶道,語氣有些低落。
"那之後幾年呢?都沒剿過?"謝淩安問道。
"小夥子你別急,聽我慢慢說。那年潘知縣是鐵了心剿匪,聲勢浩大,都快把自己的家底全貼進去補貼軍用了,打了小半年。但這也激怒了胡山的匪徒,他們也不敢和官府一直拖下去,就挑了百姓下手,更加變本加厲地殘害百姓,致使民不聊生。"說書先生說完,嘆了長長的一口氣,艱難地觸碰迴憶裏的痛。
"然後呢?"謝淩安有些迫不及待。
"然後百姓受不住了,聚眾在縣衙門口跪請三天三夜,請求放棄剿匪。本來就在咬牙苦撐的守備軍見狀也泄了氣 ,潘知縣也徹底寒了心。本是為了百姓安寧,結果卻被百姓視作擾亂安寧元兇,這滋味......"
"所以潘海......知縣寧願向上瞞報說匪患已肅清,也不願再出兵?"
"是啊,不再同室操戈也是減小損失的辦法,"說書先生道,"但這兩年也沒表麵上那麽太平,咱們縣的匪盜窩越來越龐大,隔壁幾個縣走投無路的人也來投奔,鬧得越來越大。老百姓被盤剝搶掠,能忍著都忍著,互相能幫的也都幫著點,就是怕上報朝廷潘老爺再重演一遍當年的慘劇啊......"
謝淩安沉默良久,深吸一口氣,感嘆道:"我真不知道該說潘海林愛民如子,還是愚不可及。"
第032章 調兵
嚴謝二人走出茶館, 麵色凝重,一言不發。日薄西山,屋宇後的山巒浮嵐暖翠, 攏著四月初春的溫吞。山的那頭映耀著萬丈霞光,鋪天蓋地的緋紅直教天地神明羞赧, 不經意間便忘卻了山林深處藏掖著晦暗, 山腳下留落著嘆歇。
嚴翊川胸前的狼牙吊墜鑲嵌著銀飾,秀白晶瑩, 似從未沾染汙濁的彎月, 靜默而固執地生輝。半晌, 嚴翊川望向謝淩安,喚道:\"小王爺?\"
謝淩安望向嚴翊川,默然不語。他眸中倒映著長天一色的霞光,瀲灩而熾熱,似熊熊燃起的烈火綿延萬裏。
謝淩安陷入了紛繁的思緒裏。
皇令下卻調不來兵, 朝廷管卻不察民情,縣官廉卻不得民心,百姓善卻不信官府......樁樁件件,是為政者失職, 也是他謝淩安失職。
遙遠的那座宮城裏,陰謀暗流湧動從未停歇。前朝, 後宮, 波譎雲詭, 明爭暗鬥,他一指也不想沾染。他想逃, 因此他作了那座宮城中最叛道離經的少年,作了被無數名臣權貴寄予厚望卻棄之不顧的嫡次子, 作了一個無名無權無封地卻甘之如飴的冒牌將軍。
逃出宮城的那一刻,他以為自己可以無憂無慮縱橫原野,就像心中早已急不可耐的良駒,叱吒風雲地騁鶩在天地間。
但他漸漸發現並非如此。他生於斯,長於斯,再放浪的形骸也甩不掉肩上的責任,再逆反的心境也抹不去內心的使命。他謝淩安是大梁的皇二子,縱然身在邊疆,縱然勢力單薄,大梁朝的百姓,謝氏皇室的子民,也該由他來守護。
匪寇盤踞,日益壯大;百姓受苦,忍辱不發。此先例一開,勢力勾結如白蟻蠶食樟木,遲早有一天會猝不及防成為大梁不可抗衡的敵人,讓大量王朝危如累卵,一霎傾頹。更何況西疆開疆拓土的宏圖霸業,需要國內安定的局勢來成全。
潘海林解不開的死局,便該由他謝淩安來解。
蒲陽縣做不到的事,便由他們西疆來做。
半晌,謝淩安從思緒中掙脫出來。他的目光騁越過山穀邁向遠方,堅定而隆長,那是金輝灑落的地方。
他一字一頓,朗聲道:"白蟻噬堤,吾輩當往時矣。"
兩日後。
足音鏗鏘,金鼓連天,城門下迴聲震耳欲聾,似有千斤重甲摧枯拉朽。整齊劃一的兵士被堅執銳,大張旗鼓地踏上蒲陽縣的土地,氣勢洶洶地占滿了城內寬闊的街道。
寒英將軍坐在馬上,八麵威風地行在行伍的最前麵,氣逾霄漢,極盡張揚地顯擺著軍隊的駕臨。
寒英維持著表麵的神態,心下道這樣張狂的角色還是更適合謝淩安一些,奈何他才是西疆正經八百的將軍。正如謝淩安所說,寒英"儒雅溫潤"得"有點不像將軍"。他眉目如畫,麵容柔和,即使隻是無聲地在那裏,便讓人感到英姿颯爽,氣宇軒昂,堪堪穩定軍心,讓人想要無條件地依靠,但天然少了些威懾八麵的氣魄。
小二臉上笑開了花,引著兩人去往二樓雅閣。不一會兒,就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身形略微有些佝僂,但談吐甚清晰。
行禮後,謝淩安開口道:"老人家,您見識廣博,可知蒲陽縣過去有沒有剿過匪?"
老人家身形一頓,一時警覺,道:"有剿過,你問這個做什麽......你們是宮裏來的官兵?"
謝淩安忙道:"不不,我們兄弟二人想來蒲陽做生意,聽聞西邊匪盜猖獗,怕路上被搶了貨。我們在路上請教別人,他們都不敢說,這不隻能指望您教教我們兄弟倆了。"
說書先生半信半疑,見謝淩安塞過來一兩白銀,索性心一橫,道:"既然如此,我就幫個忙好了。約莫是十幾年前,知縣潘海林就幾番剿匪,但那時守備軍兵力不夠,打不過那些匪徒。"
"沒有向朝廷借兵嗎?"
"我聽說是和朝廷說了,但是當時河東八郡水患頻繁,沒幾月就馬上要到雨季,朝廷能用的兵都被調去挖大運河了,就騰不出給我們的兵。"說書先生迴憶道,語氣有些低落。
"那之後幾年呢?都沒剿過?"謝淩安問道。
"小夥子你別急,聽我慢慢說。那年潘知縣是鐵了心剿匪,聲勢浩大,都快把自己的家底全貼進去補貼軍用了,打了小半年。但這也激怒了胡山的匪徒,他們也不敢和官府一直拖下去,就挑了百姓下手,更加變本加厲地殘害百姓,致使民不聊生。"說書先生說完,嘆了長長的一口氣,艱難地觸碰迴憶裏的痛。
"然後呢?"謝淩安有些迫不及待。
"然後百姓受不住了,聚眾在縣衙門口跪請三天三夜,請求放棄剿匪。本來就在咬牙苦撐的守備軍見狀也泄了氣 ,潘知縣也徹底寒了心。本是為了百姓安寧,結果卻被百姓視作擾亂安寧元兇,這滋味......"
"所以潘海......知縣寧願向上瞞報說匪患已肅清,也不願再出兵?"
"是啊,不再同室操戈也是減小損失的辦法,"說書先生道,"但這兩年也沒表麵上那麽太平,咱們縣的匪盜窩越來越龐大,隔壁幾個縣走投無路的人也來投奔,鬧得越來越大。老百姓被盤剝搶掠,能忍著都忍著,互相能幫的也都幫著點,就是怕上報朝廷潘老爺再重演一遍當年的慘劇啊......"
謝淩安沉默良久,深吸一口氣,感嘆道:"我真不知道該說潘海林愛民如子,還是愚不可及。"
第032章 調兵
嚴謝二人走出茶館, 麵色凝重,一言不發。日薄西山,屋宇後的山巒浮嵐暖翠, 攏著四月初春的溫吞。山的那頭映耀著萬丈霞光,鋪天蓋地的緋紅直教天地神明羞赧, 不經意間便忘卻了山林深處藏掖著晦暗, 山腳下留落著嘆歇。
嚴翊川胸前的狼牙吊墜鑲嵌著銀飾,秀白晶瑩, 似從未沾染汙濁的彎月, 靜默而固執地生輝。半晌, 嚴翊川望向謝淩安,喚道:\"小王爺?\"
謝淩安望向嚴翊川,默然不語。他眸中倒映著長天一色的霞光,瀲灩而熾熱,似熊熊燃起的烈火綿延萬裏。
謝淩安陷入了紛繁的思緒裏。
皇令下卻調不來兵, 朝廷管卻不察民情,縣官廉卻不得民心,百姓善卻不信官府......樁樁件件,是為政者失職, 也是他謝淩安失職。
遙遠的那座宮城裏,陰謀暗流湧動從未停歇。前朝, 後宮, 波譎雲詭, 明爭暗鬥,他一指也不想沾染。他想逃, 因此他作了那座宮城中最叛道離經的少年,作了被無數名臣權貴寄予厚望卻棄之不顧的嫡次子, 作了一個無名無權無封地卻甘之如飴的冒牌將軍。
逃出宮城的那一刻,他以為自己可以無憂無慮縱橫原野,就像心中早已急不可耐的良駒,叱吒風雲地騁鶩在天地間。
但他漸漸發現並非如此。他生於斯,長於斯,再放浪的形骸也甩不掉肩上的責任,再逆反的心境也抹不去內心的使命。他謝淩安是大梁的皇二子,縱然身在邊疆,縱然勢力單薄,大梁朝的百姓,謝氏皇室的子民,也該由他來守護。
匪寇盤踞,日益壯大;百姓受苦,忍辱不發。此先例一開,勢力勾結如白蟻蠶食樟木,遲早有一天會猝不及防成為大梁不可抗衡的敵人,讓大量王朝危如累卵,一霎傾頹。更何況西疆開疆拓土的宏圖霸業,需要國內安定的局勢來成全。
潘海林解不開的死局,便該由他謝淩安來解。
蒲陽縣做不到的事,便由他們西疆來做。
半晌,謝淩安從思緒中掙脫出來。他的目光騁越過山穀邁向遠方,堅定而隆長,那是金輝灑落的地方。
他一字一頓,朗聲道:"白蟻噬堤,吾輩當往時矣。"
兩日後。
足音鏗鏘,金鼓連天,城門下迴聲震耳欲聾,似有千斤重甲摧枯拉朽。整齊劃一的兵士被堅執銳,大張旗鼓地踏上蒲陽縣的土地,氣勢洶洶地占滿了城內寬闊的街道。
寒英將軍坐在馬上,八麵威風地行在行伍的最前麵,氣逾霄漢,極盡張揚地顯擺著軍隊的駕臨。
寒英維持著表麵的神態,心下道這樣張狂的角色還是更適合謝淩安一些,奈何他才是西疆正經八百的將軍。正如謝淩安所說,寒英"儒雅溫潤"得"有點不像將軍"。他眉目如畫,麵容柔和,即使隻是無聲地在那裏,便讓人感到英姿颯爽,氣宇軒昂,堪堪穩定軍心,讓人想要無條件地依靠,但天然少了些威懾八麵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