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養著,但如今宮裏不讓養了,母後可難過了好一陣。"謝淩安答道,似深有同感。
"那真是可惜,可惜。"潘海林連連感慨,感同身受地替皇後娘娘難過,不禁抱緊了手中的白貓。
謝淩安見話匣打開,便緊接著客客氣氣地說明了來意,請求潘海林出兵剿匪。
潘海林聽過後,仍然是一副毫不上心的神情,悠悠然給白貓捋著背上的毛,直到根根平順了才出言道:"哎喲,不用剿匪啦,這百姓過得好好的,官府過得好好的,那些匪徒也過得好好的,大家各自安好,何必大動幹戈啊!"
謝淩安見潘海林仍然一副沒心沒肺的模樣,便褪去了些對長輩的客套與禮數,正色道:"大人,百姓不說,不代表匪徒不搶,也不代表百姓不苦;官府尚在,不代表聖上不究,更不代表不作為無罪。肅清匪患乃知縣分內之事,還望大人三思。"
潘海林聞言,不易察覺地一頓,手上的力道不自覺地加了幾分,膝上的白貓吃疼,"喵"得一聲躥走了。潘海林迴神,似受不了手裏空落落的寂寞,又端起了茶杯往嘴邊送,道:"王爺你不知道,這剿匪要囤糧、練兵,真打起來一年半載都有可能搭進去,勞民傷財,動靜可大了,還不如不打省心嘞!"
謝淩安見這老頑固仍不改口,接著道:"我在西疆見過那麽多場仗,怎麽會不知大人說的這些?可大人你想啊,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這匪患一肅清,百姓手裏的餘糧多起來,百姓吃得飽,官府也跟著樂,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潘海林聽了直搖頭,忙拒絕道:"誒不成不成,我都這個歲數了,可聽不得你們在這兒畫餅。若真有你說的這麽好,就留給子孫後代建功立業去吧,我這半截入土的人了,還是不摻和,不摻和了......"
嚴翊川忍不住皺了眉,壓下燃起的煩躁,轉而道:"大人,官家許你做一縣百姓的父母官,便是信你會以子民為先,上達天聽。如今一縣百姓深受匪害,大人還瞞著上頭,聖上知曉了不免會追究怪罪!"
"我沒有瞞著上頭啊,百姓現在這樣不很好嗎?百姓和樂,政事宣昭,我瞞著啥了我?」潘海林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一把抓起爬到腳邊的白貓,摟在懷裏,「哎呀王爺你別窮擔心,就這樣已經很好啦,很好啦......"
謝淩安一時不知該如何接下去,這潘海林鐵了心要裝瞎子,多說無益。潘海林眼睛軲轆一轉,一拍腦門,高聲唿道:"哎呀,方才夫人差人送來參湯,正和王爺和中郎敘話就沒顧得上!你說我這腦子,差點給忘了,可不能叫夫人就等了!王爺和中郎看,這事兒也說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就......"
嚴翊川早受夠了這圓滑的老頭,巴不得早點眼不見心不煩,接了逐客令立刻起身。謝淩安嘴上仍恭敬地說著"打攪大人",這才告辭。
兩人一齊走出宅院,迎麵撲來三月的春風,和煦而溫柔,輕輕將怨氣拂去了許多。兩人牽著馬,向車水馬龍道街巷走著,一時不知目的地是哪兒,思緒飄飛。半晌,嚴翊川地開口道:"真是個會享清福的老頭,圓滑而世故。"
謝淩安挑眉,側著臉看他:"你這麽覺得?"
嚴翊川有些厭惡地道:"難道不是嗎?高高在上,文弛武玩,難道在大梁官員裏還少見嗎?"
他向來習慣以惡度人。雖在暘穀城有陛下庇佑,但在北境,除了妹妹嚴玉楨和知情者葉錚將軍,幾乎人人對他惡語相向、暗中相殘。他不要命地掙軍功,未加冠之時便成了無可非議的左郎將,卻無一人願追隨。「叛臣之後」「野種」「惡犬」......那些罵名潛入夢中糾纏不休,虛與委蛇的笑容背後無數冷箭蓄勢待發。他是北境萬人唾罵的螻蟻,是陰詭伎倆的軸心。他不是沒試過謙恭,然溫良恭儉擋不住滔滔惡意,劫不下暗箭中傷,兇惡遂漸成其處世之色。
謝淩安莞爾一笑,悠悠道:"我倒覺得不一定。上勤下順,更何況潘海林年近六十還在為百姓奔走,他圖什麽?"
"圖名圖錢圖勢圖利,都有可能。你總不能說他是為了黎明百姓吧?或許他還官匪勾結,這麽多年不知道從中撈了多少油水呢!"嚴翊川見謝淩安一副諱莫如深的模樣,展現著他體貼入微得理解與共情,心裏不由得一陣煩躁。
他何時開始體諒這樣的人了?
那兩年前憑什麽沖他發那樣的怒火?
"或許呢,我總覺得在剿匪這件事上有些潘海林自己不會告訴我們的往事密辛。"謝淩安若有所思,道。
"那我倒知道一個地方,可能可以試著打聽一下。"嚴翊川停下腳步,迴憶著妹妹嚴玉楨為了聽話本小說風月消息常去的幾處場所,鎖定了目標。
"巧了,我也正想去一個地方,一起說?"謝淩安隨著站定,微微仰頭望著嚴翊川,有些戲謔地道。他記得錢昭每次從那個地方迴來,都對方圓十裏的風月八卦了如指掌。
"茶樓。"
"茶館。"
兩聲暗語,擲地有聲。謝淩安望著嚴翊川的眸,撲哧一聲笑出聲來,擾得嚴翊川眉眼彎彎,不自覺地跟著笑容蕩漾。
蒲陽縣的茶館眾多,嚴謝兩人挑了最近的一家。茶館不僅是來喝茶的地方,更是評書、說書之所在,文人墨客、市井商人,乃至閨閣小姐都愛在這裏暢談風月、聽舊聞新事,因此若說在浩渺時光長河裏能留下煙波痕沫的,非茶樓莫屬。
"那真是可惜,可惜。"潘海林連連感慨,感同身受地替皇後娘娘難過,不禁抱緊了手中的白貓。
謝淩安見話匣打開,便緊接著客客氣氣地說明了來意,請求潘海林出兵剿匪。
潘海林聽過後,仍然是一副毫不上心的神情,悠悠然給白貓捋著背上的毛,直到根根平順了才出言道:"哎喲,不用剿匪啦,這百姓過得好好的,官府過得好好的,那些匪徒也過得好好的,大家各自安好,何必大動幹戈啊!"
謝淩安見潘海林仍然一副沒心沒肺的模樣,便褪去了些對長輩的客套與禮數,正色道:"大人,百姓不說,不代表匪徒不搶,也不代表百姓不苦;官府尚在,不代表聖上不究,更不代表不作為無罪。肅清匪患乃知縣分內之事,還望大人三思。"
潘海林聞言,不易察覺地一頓,手上的力道不自覺地加了幾分,膝上的白貓吃疼,"喵"得一聲躥走了。潘海林迴神,似受不了手裏空落落的寂寞,又端起了茶杯往嘴邊送,道:"王爺你不知道,這剿匪要囤糧、練兵,真打起來一年半載都有可能搭進去,勞民傷財,動靜可大了,還不如不打省心嘞!"
謝淩安見這老頑固仍不改口,接著道:"我在西疆見過那麽多場仗,怎麽會不知大人說的這些?可大人你想啊,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這匪患一肅清,百姓手裏的餘糧多起來,百姓吃得飽,官府也跟著樂,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潘海林聽了直搖頭,忙拒絕道:"誒不成不成,我都這個歲數了,可聽不得你們在這兒畫餅。若真有你說的這麽好,就留給子孫後代建功立業去吧,我這半截入土的人了,還是不摻和,不摻和了......"
嚴翊川忍不住皺了眉,壓下燃起的煩躁,轉而道:"大人,官家許你做一縣百姓的父母官,便是信你會以子民為先,上達天聽。如今一縣百姓深受匪害,大人還瞞著上頭,聖上知曉了不免會追究怪罪!"
"我沒有瞞著上頭啊,百姓現在這樣不很好嗎?百姓和樂,政事宣昭,我瞞著啥了我?」潘海林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一把抓起爬到腳邊的白貓,摟在懷裏,「哎呀王爺你別窮擔心,就這樣已經很好啦,很好啦......"
謝淩安一時不知該如何接下去,這潘海林鐵了心要裝瞎子,多說無益。潘海林眼睛軲轆一轉,一拍腦門,高聲唿道:"哎呀,方才夫人差人送來參湯,正和王爺和中郎敘話就沒顧得上!你說我這腦子,差點給忘了,可不能叫夫人就等了!王爺和中郎看,這事兒也說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就......"
嚴翊川早受夠了這圓滑的老頭,巴不得早點眼不見心不煩,接了逐客令立刻起身。謝淩安嘴上仍恭敬地說著"打攪大人",這才告辭。
兩人一齊走出宅院,迎麵撲來三月的春風,和煦而溫柔,輕輕將怨氣拂去了許多。兩人牽著馬,向車水馬龍道街巷走著,一時不知目的地是哪兒,思緒飄飛。半晌,嚴翊川地開口道:"真是個會享清福的老頭,圓滑而世故。"
謝淩安挑眉,側著臉看他:"你這麽覺得?"
嚴翊川有些厭惡地道:"難道不是嗎?高高在上,文弛武玩,難道在大梁官員裏還少見嗎?"
他向來習慣以惡度人。雖在暘穀城有陛下庇佑,但在北境,除了妹妹嚴玉楨和知情者葉錚將軍,幾乎人人對他惡語相向、暗中相殘。他不要命地掙軍功,未加冠之時便成了無可非議的左郎將,卻無一人願追隨。「叛臣之後」「野種」「惡犬」......那些罵名潛入夢中糾纏不休,虛與委蛇的笑容背後無數冷箭蓄勢待發。他是北境萬人唾罵的螻蟻,是陰詭伎倆的軸心。他不是沒試過謙恭,然溫良恭儉擋不住滔滔惡意,劫不下暗箭中傷,兇惡遂漸成其處世之色。
謝淩安莞爾一笑,悠悠道:"我倒覺得不一定。上勤下順,更何況潘海林年近六十還在為百姓奔走,他圖什麽?"
"圖名圖錢圖勢圖利,都有可能。你總不能說他是為了黎明百姓吧?或許他還官匪勾結,這麽多年不知道從中撈了多少油水呢!"嚴翊川見謝淩安一副諱莫如深的模樣,展現著他體貼入微得理解與共情,心裏不由得一陣煩躁。
他何時開始體諒這樣的人了?
那兩年前憑什麽沖他發那樣的怒火?
"或許呢,我總覺得在剿匪這件事上有些潘海林自己不會告訴我們的往事密辛。"謝淩安若有所思,道。
"那我倒知道一個地方,可能可以試著打聽一下。"嚴翊川停下腳步,迴憶著妹妹嚴玉楨為了聽話本小說風月消息常去的幾處場所,鎖定了目標。
"巧了,我也正想去一個地方,一起說?"謝淩安隨著站定,微微仰頭望著嚴翊川,有些戲謔地道。他記得錢昭每次從那個地方迴來,都對方圓十裏的風月八卦了如指掌。
"茶樓。"
"茶館。"
兩聲暗語,擲地有聲。謝淩安望著嚴翊川的眸,撲哧一聲笑出聲來,擾得嚴翊川眉眼彎彎,不自覺地跟著笑容蕩漾。
蒲陽縣的茶館眾多,嚴謝兩人挑了最近的一家。茶館不僅是來喝茶的地方,更是評書、說書之所在,文人墨客、市井商人,乃至閨閣小姐都愛在這裏暢談風月、聽舊聞新事,因此若說在浩渺時光長河裏能留下煙波痕沫的,非茶樓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