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皇上也熬了半宿,這些人就讓他們加把勁查吧,到時候論功行賞便是,皇上決定第二天再過問,今天太晚了,他要休息,明天還要上朝,不能耽誤。
於是,到了第二天,在上完朝之後,皇帝親自前往禦書閣,並再次將昨晚有關人員重新叫來,這次要聽聽他們查的如何了。
來的人不多,隻是他們最終查出來的東西進行了一個匯總,同時,皇上還收到了蘇蓁蓁派人送來的情報,都是調查時進行的總計。
據蘇蓁蓁的情報分析,聽雨樓與高大人源隙頗深,而這些卷宗又盡是關於高大人近幾年所犯下的案子,還有依靠著自己勢力逼迫他人,以強迫式的簽下契約,或者是上交金銀等,其中不光涉及貪汙,還有一些官員向他買賣官稱,也就是俗稱的買。
此刻皇上眉頭已經見怒,其實他大概能猜出來高大人這些年都做了些什麽,若是手不伸的長一些,聽雨樓的勢力也不會迅速發展到如此地步。
皇上忍住怒意,隨後臉上終於平靜下來,畢竟是身居高位已久,在人前那股收放自如的氣度自不是他人能比的,隨即便告訴眾人將總結譜在案卷上,倒時候作為呈堂證供。
對那些人進行論功行賞,隨後他思量著是時候對高大人動手了,不過,在這之前,他還想再見一次蘇蓁蓁,有許多事,蘇蓁蓁或許更清楚。
皇上派人去傳令,要召見蘇蓁蓁,蘇蓁蓁之前追查此事,定然有所了解,他還要想蘇蓁蓁再仔細確認一番,看是否有所遺漏,畢竟這隻是調查了卷宗和一些人的口供,還需要蘇蓁蓁當時派人調查的細節,其中對比一番,定能更加麵麵俱到。
蘇蓁蓁被皇上召進宮之後,立刻與她在一起討論了許多關於高大人的事情。
皇上把蘇蓁蓁叫到自己的禦書房,對她說:“我看了你給我的那些情報,覺得很有參考價值,可是這些情報你又是從哪裏得到的呢?難不成你早知道高大人心裏有鬼,早就在暗中調查他了?”因為這種事情可一點馬虎不得,皇上要確保消息的一切來源以及真實性。
蘇蓁蓁迴皇上說到:“嗯,從高秋葉一直纏著魏寒不放手的時候,我就覺得暗中有鬼,但那個時候也沒有很注意,到後來時間長了才慢慢發現其中有很多不對勁的地方。然後郡主告訴我說她也覺得其中肯定有鬼,於是就配合著我,我們倆一起調查才知道其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皇上對蘇蓁蓁表示很驚訝,沒想到一個堂堂小女子竟然這麽厲害,他向蘇蓁蓁豎起了大拇指,並且誇讚她說:“你們倆可真厲害哈,但你能確保你的情報真實可信嗎?如果稍微出了什麽差錯以至於錯抓了人,我皇上的威嚴可就沒了啊!”
蘇蓁蓁連忙對皇上解釋道:“這一點皇上您大可放心,我和郡主得到的情報保準千真萬確,就算你不放心我,你難道還不放心郡主嗎?她是什麽樣的人你最清楚不過了。她辦事,你放心。”皇上看到蘇蓁蓁對自己的情報這麽有把握的樣子,也就放心起來了。
蘇蓁蓁還對皇上說到:“而且皇上,我們不僅有情報,我們連人證,物證都齊全的不得了,你看郡主為什麽沒有和我一起來見你,就是因為他去找那個人了,明天會把他們帶過來給皇上您看,您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再繼續向您匯報情況。”
皇上看到蘇蓁蓁這麽有把握的樣子,心裏也就放心了不少,臉上也稍微露出了一點滿意的笑容。
高大人在知道了自己暗暗送出的信被不知道什麽人給劫了之後送到了皇上那裏,他就隱隱約約可以猜出來到底是誰在暗中觀察他的動向。他腦子一轉就想到了肯定是蘇蓁蓁,因為自己的女兒總是和蘇蓁蓁的丈夫糾纏不清,他心裏想的就是蘇蓁蓁肯定為了報複高秋葉就來找他爹的麻煩。高大人想著這個女人可不簡單啊。
然而高大人自己也不是一個好惹的主,當他確定了就是蘇蓁蓁在暗中派人監視他,找他麻煩的時候,他也就想找幾個人暗中除了蘇蓁蓁這個禍害。
他找到自己的手下,吩咐他們說:“你們的任務就是找人暗中殺了蘇蓁蓁這個女人,記住,千萬不要露出馬腳,要是被抓到了,最後敢把我供出來你們幾個吃不了兜著走,明白?”
下人們聽從了高大人的安排,出去找刺客暗中殺害蘇蓁蓁。並且告知刺客動作要快不能露出馬腳,而且辦事要幹淨利落,以防被發現。
然而就在蘇蓁蓁被皇上召進宮之後,嫻妃知道了蘇蓁蓁來到了皇宮,她想著正好自己好久沒有見到她了,就把她留在自己宮中,讓蘇蓁蓁陪自己嘮嘮嗑。
蘇蓁蓁剛好也挺想嫻妃的,於是就答應在宮中住了下來,正好也因此逃過了一劫。
此時皇上不免也有些咋舌,這高大人的動作的確迅速,這邊剛查出來不久,那邊就已經聽到了風聲。
原來那高大人已經知曉蘇蓁蓁的一番暗探,明白了自己可能被人察覺到聽雨樓的安排,其中的運作,現如今很可能已經落到了有心人的手裏,當然,在他看來那有心人的幕後必定是皇帝,所以,心中擔憂之下,已經派出殺手了,準備對蘇蓁蓁進行暗殺。
皇上的探子也不是吃素的,他可謂是京城裏最大的棋手,誰手下的勢力有他多。
所以,一開始高大人察覺之後,準備對蘇蓁蓁進行暗殺行動的消息就被獲知。
皇帝琢磨著不如先下手為強,他已經下定決心要保住蘇蓁蓁,對於他來說,對蘇蓁蓁更多的是賞識,畢竟在男權社會,有如此奇女子能夠脫穎而出,實在難得。
這一晚,皇帝連發幾道暗信,同時召見了幾名朝廷命官,雖然都是文臣,但是在朝廷中的地位並不低,到時候說起話來必定極為言重,由不得那高大人不就犯。
皇帝已經有所動作了,就是不知道高大人接不接的下。
在皇上心裏,有時候當某些人做些小動作,他或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當自己是個局外人,不參與朝廷的紛爭,實際上他才是幕後的那個操盤手,所有人都是棋盤上的棋子,他需要的是平衡。
官員與官員之間可以內鬥,可以有不同的意見,甚至可以私下做些手腳,但是放在台麵上就是你的不對了,那便是欺君,是觸怒皇家的威嚴。
而且,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高大人背後運作的聽雨樓隱隱已經長出了羽翼,任何勢力形成組織之後,就可能發展成曆史上朋黨那樣的龐大勢力,說是能夠混淆朝堂也不為過,皇上不能放任這樣的勢力壯大,自然是要大刀闊斧的腰斬。
第二日,朝堂上的氣氛有些不同,今日上朝就有些官員聽到了有關的風聲。
關於皇帝昨夜召見幾位朝廷重臣的事情,這些官員還不知情,但今日看不少被召見的官員臉上神情都有些不同,似乎有什麽大事發生。
高大人也看出來了,但是他沒有猜到皇帝是針對他的,隻以為很可能發生了什麽事情導致皇帝如此緊張。
然而,當上朝之後,幾名官員聯名上書,要求皇帝對高大人進行裁決,並揚言手中已經掌握了高大人私下裏營造組織勢力的證據,似乎有意圖對皇權進行衝擊,是為大逆不道。
隻見一名文官上前一步,他朝高大人看了一眼後,對皇帝稟明道:“啟稟皇上,近日市井出現一股勢力,名為聽雨樓的組織已經在京城肆虐,並對數名相關官員籠絡,企圖懵混過關,據查,此組織紀律嚴明,背後有朝廷命官做後盾,極為囂張,在京城內可謂橫行霸道,因此臣等特意仔細探查,經過數月追查,終於查出來幕後真兇,係京城高大人是也!”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看來皇帝這是徹底要對高大人動刀子了。
隻見皇帝早有所知的笑了笑,撫手揚言將高大人關押,定會命大理寺徹查此事,並且親自審問,直到此時,高大人終於明白自己逃不掉了。
但高大人卻不驚懼,似乎在這之前,他已經做出了某些動作,但是誰都不知道他到底有什麽計劃,即使在被押走的時候,依然是一副麵無表情,似乎被看押的並非自己,而是一個不相幹的人。
高大人以為他做的隱秘,實際上皇帝有眼線早已經將高大人的情況給摸清楚了。
皇帝的勢力遍布京城,隻要有個風吹草動,他都能略知一二,隻是在乎某些隱秘時,便需要仔細查探一番,然而,此刻針對高大人的那張網已經張開了,此時高大人的任何動作都不會逃過皇帝的眼睛,時時都有探子將高大人的動作報給皇帝。
經過傳消息的人說,高大人在這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部署,至於之後如何知道,也是從某些人口中得知,畢竟他們再如何行動隱秘,始終會留下馬腳,順著是蛛絲馬跡,便能查到高大人的某些布置。
原來高大人早已經將聽雨樓勢力分散,並將其中主要統帥交給了高夫人和高葉秋管理。
這是一步好棋,但又是一步藍棋,難道高大人們沒想過,若是皇帝再順著那些痕跡查到高夫人和高葉秋的頭上,那他們一家還能落這個好嗎?或許真的是他疏忽了吧,否則就隻能認為他不在乎高夫人和高葉秋的性命,真的能為了聽雨樓置她們於不顧。
因此,在高大人收押之後,高夫人和高葉秋已經開始著手處理聽雨樓的事,她們要做的不多,就是毀滅證據,也就是所謂的銷贓,不管是人髒還是物髒,都不能放過。
這件事令母女兩人有些疲乏,甚至其中的這些物證和人證事關高大人性命,一個不小心,留下了遺患,那麽高大人就是落下個性命不保的下場,而且還可能會深究到她們母女,是連帶責任。
聽雨樓是個禍患,皇帝早就下決心鏟除了,可是苦於沒有證據,還好之前經過蘇蓁蓁的暗中查探,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讓皇上抓住了馬腳,這才決心要將聽雨樓的勢力連根拔起。
於是,到了第二天,在上完朝之後,皇帝親自前往禦書閣,並再次將昨晚有關人員重新叫來,這次要聽聽他們查的如何了。
來的人不多,隻是他們最終查出來的東西進行了一個匯總,同時,皇上還收到了蘇蓁蓁派人送來的情報,都是調查時進行的總計。
據蘇蓁蓁的情報分析,聽雨樓與高大人源隙頗深,而這些卷宗又盡是關於高大人近幾年所犯下的案子,還有依靠著自己勢力逼迫他人,以強迫式的簽下契約,或者是上交金銀等,其中不光涉及貪汙,還有一些官員向他買賣官稱,也就是俗稱的買。
此刻皇上眉頭已經見怒,其實他大概能猜出來高大人這些年都做了些什麽,若是手不伸的長一些,聽雨樓的勢力也不會迅速發展到如此地步。
皇上忍住怒意,隨後臉上終於平靜下來,畢竟是身居高位已久,在人前那股收放自如的氣度自不是他人能比的,隨即便告訴眾人將總結譜在案卷上,倒時候作為呈堂證供。
對那些人進行論功行賞,隨後他思量著是時候對高大人動手了,不過,在這之前,他還想再見一次蘇蓁蓁,有許多事,蘇蓁蓁或許更清楚。
皇上派人去傳令,要召見蘇蓁蓁,蘇蓁蓁之前追查此事,定然有所了解,他還要想蘇蓁蓁再仔細確認一番,看是否有所遺漏,畢竟這隻是調查了卷宗和一些人的口供,還需要蘇蓁蓁當時派人調查的細節,其中對比一番,定能更加麵麵俱到。
蘇蓁蓁被皇上召進宮之後,立刻與她在一起討論了許多關於高大人的事情。
皇上把蘇蓁蓁叫到自己的禦書房,對她說:“我看了你給我的那些情報,覺得很有參考價值,可是這些情報你又是從哪裏得到的呢?難不成你早知道高大人心裏有鬼,早就在暗中調查他了?”因為這種事情可一點馬虎不得,皇上要確保消息的一切來源以及真實性。
蘇蓁蓁迴皇上說到:“嗯,從高秋葉一直纏著魏寒不放手的時候,我就覺得暗中有鬼,但那個時候也沒有很注意,到後來時間長了才慢慢發現其中有很多不對勁的地方。然後郡主告訴我說她也覺得其中肯定有鬼,於是就配合著我,我們倆一起調查才知道其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皇上對蘇蓁蓁表示很驚訝,沒想到一個堂堂小女子竟然這麽厲害,他向蘇蓁蓁豎起了大拇指,並且誇讚她說:“你們倆可真厲害哈,但你能確保你的情報真實可信嗎?如果稍微出了什麽差錯以至於錯抓了人,我皇上的威嚴可就沒了啊!”
蘇蓁蓁連忙對皇上解釋道:“這一點皇上您大可放心,我和郡主得到的情報保準千真萬確,就算你不放心我,你難道還不放心郡主嗎?她是什麽樣的人你最清楚不過了。她辦事,你放心。”皇上看到蘇蓁蓁對自己的情報這麽有把握的樣子,也就放心起來了。
蘇蓁蓁還對皇上說到:“而且皇上,我們不僅有情報,我們連人證,物證都齊全的不得了,你看郡主為什麽沒有和我一起來見你,就是因為他去找那個人了,明天會把他們帶過來給皇上您看,您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再繼續向您匯報情況。”
皇上看到蘇蓁蓁這麽有把握的樣子,心裏也就放心了不少,臉上也稍微露出了一點滿意的笑容。
高大人在知道了自己暗暗送出的信被不知道什麽人給劫了之後送到了皇上那裏,他就隱隱約約可以猜出來到底是誰在暗中觀察他的動向。他腦子一轉就想到了肯定是蘇蓁蓁,因為自己的女兒總是和蘇蓁蓁的丈夫糾纏不清,他心裏想的就是蘇蓁蓁肯定為了報複高秋葉就來找他爹的麻煩。高大人想著這個女人可不簡單啊。
然而高大人自己也不是一個好惹的主,當他確定了就是蘇蓁蓁在暗中派人監視他,找他麻煩的時候,他也就想找幾個人暗中除了蘇蓁蓁這個禍害。
他找到自己的手下,吩咐他們說:“你們的任務就是找人暗中殺了蘇蓁蓁這個女人,記住,千萬不要露出馬腳,要是被抓到了,最後敢把我供出來你們幾個吃不了兜著走,明白?”
下人們聽從了高大人的安排,出去找刺客暗中殺害蘇蓁蓁。並且告知刺客動作要快不能露出馬腳,而且辦事要幹淨利落,以防被發現。
然而就在蘇蓁蓁被皇上召進宮之後,嫻妃知道了蘇蓁蓁來到了皇宮,她想著正好自己好久沒有見到她了,就把她留在自己宮中,讓蘇蓁蓁陪自己嘮嘮嗑。
蘇蓁蓁剛好也挺想嫻妃的,於是就答應在宮中住了下來,正好也因此逃過了一劫。
此時皇上不免也有些咋舌,這高大人的動作的確迅速,這邊剛查出來不久,那邊就已經聽到了風聲。
原來那高大人已經知曉蘇蓁蓁的一番暗探,明白了自己可能被人察覺到聽雨樓的安排,其中的運作,現如今很可能已經落到了有心人的手裏,當然,在他看來那有心人的幕後必定是皇帝,所以,心中擔憂之下,已經派出殺手了,準備對蘇蓁蓁進行暗殺。
皇上的探子也不是吃素的,他可謂是京城裏最大的棋手,誰手下的勢力有他多。
所以,一開始高大人察覺之後,準備對蘇蓁蓁進行暗殺行動的消息就被獲知。
皇帝琢磨著不如先下手為強,他已經下定決心要保住蘇蓁蓁,對於他來說,對蘇蓁蓁更多的是賞識,畢竟在男權社會,有如此奇女子能夠脫穎而出,實在難得。
這一晚,皇帝連發幾道暗信,同時召見了幾名朝廷命官,雖然都是文臣,但是在朝廷中的地位並不低,到時候說起話來必定極為言重,由不得那高大人不就犯。
皇帝已經有所動作了,就是不知道高大人接不接的下。
在皇上心裏,有時候當某些人做些小動作,他或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當自己是個局外人,不參與朝廷的紛爭,實際上他才是幕後的那個操盤手,所有人都是棋盤上的棋子,他需要的是平衡。
官員與官員之間可以內鬥,可以有不同的意見,甚至可以私下做些手腳,但是放在台麵上就是你的不對了,那便是欺君,是觸怒皇家的威嚴。
而且,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高大人背後運作的聽雨樓隱隱已經長出了羽翼,任何勢力形成組織之後,就可能發展成曆史上朋黨那樣的龐大勢力,說是能夠混淆朝堂也不為過,皇上不能放任這樣的勢力壯大,自然是要大刀闊斧的腰斬。
第二日,朝堂上的氣氛有些不同,今日上朝就有些官員聽到了有關的風聲。
關於皇帝昨夜召見幾位朝廷重臣的事情,這些官員還不知情,但今日看不少被召見的官員臉上神情都有些不同,似乎有什麽大事發生。
高大人也看出來了,但是他沒有猜到皇帝是針對他的,隻以為很可能發生了什麽事情導致皇帝如此緊張。
然而,當上朝之後,幾名官員聯名上書,要求皇帝對高大人進行裁決,並揚言手中已經掌握了高大人私下裏營造組織勢力的證據,似乎有意圖對皇權進行衝擊,是為大逆不道。
隻見一名文官上前一步,他朝高大人看了一眼後,對皇帝稟明道:“啟稟皇上,近日市井出現一股勢力,名為聽雨樓的組織已經在京城肆虐,並對數名相關官員籠絡,企圖懵混過關,據查,此組織紀律嚴明,背後有朝廷命官做後盾,極為囂張,在京城內可謂橫行霸道,因此臣等特意仔細探查,經過數月追查,終於查出來幕後真兇,係京城高大人是也!”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看來皇帝這是徹底要對高大人動刀子了。
隻見皇帝早有所知的笑了笑,撫手揚言將高大人關押,定會命大理寺徹查此事,並且親自審問,直到此時,高大人終於明白自己逃不掉了。
但高大人卻不驚懼,似乎在這之前,他已經做出了某些動作,但是誰都不知道他到底有什麽計劃,即使在被押走的時候,依然是一副麵無表情,似乎被看押的並非自己,而是一個不相幹的人。
高大人以為他做的隱秘,實際上皇帝有眼線早已經將高大人的情況給摸清楚了。
皇帝的勢力遍布京城,隻要有個風吹草動,他都能略知一二,隻是在乎某些隱秘時,便需要仔細查探一番,然而,此刻針對高大人的那張網已經張開了,此時高大人的任何動作都不會逃過皇帝的眼睛,時時都有探子將高大人的動作報給皇帝。
經過傳消息的人說,高大人在這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部署,至於之後如何知道,也是從某些人口中得知,畢竟他們再如何行動隱秘,始終會留下馬腳,順著是蛛絲馬跡,便能查到高大人的某些布置。
原來高大人早已經將聽雨樓勢力分散,並將其中主要統帥交給了高夫人和高葉秋管理。
這是一步好棋,但又是一步藍棋,難道高大人們沒想過,若是皇帝再順著那些痕跡查到高夫人和高葉秋的頭上,那他們一家還能落這個好嗎?或許真的是他疏忽了吧,否則就隻能認為他不在乎高夫人和高葉秋的性命,真的能為了聽雨樓置她們於不顧。
因此,在高大人收押之後,高夫人和高葉秋已經開始著手處理聽雨樓的事,她們要做的不多,就是毀滅證據,也就是所謂的銷贓,不管是人髒還是物髒,都不能放過。
這件事令母女兩人有些疲乏,甚至其中的這些物證和人證事關高大人性命,一個不小心,留下了遺患,那麽高大人就是落下個性命不保的下場,而且還可能會深究到她們母女,是連帶責任。
聽雨樓是個禍患,皇帝早就下決心鏟除了,可是苦於沒有證據,還好之前經過蘇蓁蓁的暗中查探,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讓皇上抓住了馬腳,這才決心要將聽雨樓的勢力連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