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 作者:晏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旦他不想講道理了,即便他被罵作獨--裁的暴君,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的決定。
嬴稷看著那些卿大夫們狼狽的模樣,不由露出了微笑:「早該如此了。」
他早就看某些人不順眼了。
現在,這些人全部被趕出了秦國朝堂,貶官的貶官,奪爵的奪爵,嬴稷覺得朝堂上的空氣似乎都清新了幾分。
沒了這些礙事者,接下來,他們自然可以大刀闊斧,好好幹上一場了!
短短之間內,秦國朝廷發布了數道新令。
新令分為正式版和通俗易懂版,前者是麵向各級官吏的,後者則是麵向普通黔首的。
每日都有秦國小吏往來於黔首們之中,向他們講述新法是怎麽迴事兒,敦促他們按照新法的規定來辦事。
秦國官吏和卿大夫這邊,在實行各項措施時,就簡單粗暴了許多。
嬴渠梁年輕,看上去威懾力不夠,嬴稷就出麵做了這個惡人。
隻見他站了出來,滿臉不耐煩地對朝堂上的官員們道:「諸位既然能夠在我秦國為官,我秦國的新法,諸位應該都看得懂吧?」
「既然看得懂,那就老老實實給我按照新法去做。誰要是膽敢藐視新法,就給我等著!」
秦國官員們一時噤若寒蟬。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知道嬴稷的真實身份。
與嬴稷相處過一陣子之後,在他們心中,嬴稷簡直成了魔鬼的代名詞。
他們不敢違逆嬴稷的話,畢竟,嬴稷可沒有什麽好耐心,他的身後,白起、王翦等將領的刀鋒上還在滴血。
日前,一名膽子大的老封君公然挑釁嬴稷的權威,當天,王翦直接率領一隊兵馬,闖入那人的封地,將他和他在朝為官的兒子全部斬首示眾。
那名老封君的封地被秦國收了迴來,等著日後重新分配給其他人。
在親眼見識過嬴稷和他手底下將領的狠辣之處後,沒有人敢抱有任何僥倖心理。
對於目前的效果,嬴稷顯然很滿意。
衛鞅在看到嬴稷在朝堂上大逞威風之事後,眼中的困惑愈發濃了。
為何嬴稷在朝堂上會有不遜於嬴渠梁的權威?
說句不恭敬的,嬴稷在這朝堂之上,都快與嬴渠梁分庭抗禮了。
當他站出來說話時,朝臣們對待他的態度,簡直與對待嬴渠梁的態度沒什麽兩樣!
偏偏,嬴渠梁對此習以為常,嬴稷對此習以為常,底下的大臣們也對此習以為常。
衛鞅覺得,自己實在是看不懂秦國君臣之間的關係,以及秦國朝堂的局勢。
即使現在站在朝堂上的是太子嬴駟,也不可能僭越至此吧?
下朝後,諸位大臣們散去,心事重重的衛鞅則落在了後麵。
嬴渠梁和嬴稷對此似乎早有預料,嬴渠梁對衛鞅道:「先生止步。今日朝堂上稷兒的所作所為,可是讓先生覺得困惑了?」
衛鞅點點頭:「君上可願意為鞅解惑?」
「這是自然,打從一開始,寡人就沒打算將此事瞞著先生。」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若是嬴渠梁沒法給與衛鞅全部的信任,變法這等要緊的事,又如何能成功呢?
嬴渠梁要想做到與衛鞅君臣兩不疑,在嬴稷之事上,他就必然不能瞞著衛鞅。
況且,衛鞅本就是個聰穎之人,即使嬴渠梁什麽都不說,恐怕他也察覺到了嬴稷、白起等人的蹊蹺之處。
嬴渠梁和嬴稷引著衛鞅走入了櫟陽王宮深處。
櫟陽王宮中的宮人們一早便得了嬴渠梁的示意,避到別處去了,此時,這談話之所,隻有嬴渠梁、嬴稷和衛鞅三人。
「先生應當知道,寡人先前發布了一封《求賢令》。」嬴渠梁道。
衛鞅點了點頭,他就是被那封《求賢令》所打動,最終選擇入秦的。
「稷兒也是因為這封《求賢令》而入秦的。」嬴渠梁指著嬴稷道:「重新向先生介紹一遍吧,這是寡人的孫子秦王稷,是我大秦未來的國君!」
在說這番話時,嬴渠梁的話語中充滿了驕傲與自豪:「聽說,稱王是從駟兒那一代開始的。寡人的這些個兒孫們,可比寡人能耐多了!」
衛鞅聽聞此言,瞳孔一縮。
被「炫崽」的嬴稷一時之間不知道自己該作何反應。
平時別人怎麽誇他,他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他身為強秦的國君,難道還不值得底下的人多誇幾句嗎?
可現在,他的大父當著商君的麵誇他,他為何會覺得……唔,有些尷尬呢?
後來,嬴稷也想明白了。
大約是因為他都這般大歲數了,在他的大父麵前,他仍然被當做孩童一般對待吧。
明明他都給人做祖父了,曾孫都有了啊!
不過,嬴稷獨自尷尬的局麵,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因為此時,同樣接了《求賢令》的另一名嬴秦後裔,正飛速趕過來陪他……
有其他後輩幫忙分擔「火力」,日後,嬴稷便無需獨自一人尷尬了。
當然,這是後話,現在暫且按下不提。
衛鞅在聽到嬴渠梁的話語之後,幾乎失去了自己的聲音。
半晌後,他才震驚地看了看嬴稷,又看了看嬴渠梁:「公子稷當真是……」
理智告訴衛鞅,嬴渠梁不可能拿這種事來騙他。可、可怎麽會有這種事發生呢?
嬴稷看著那些卿大夫們狼狽的模樣,不由露出了微笑:「早該如此了。」
他早就看某些人不順眼了。
現在,這些人全部被趕出了秦國朝堂,貶官的貶官,奪爵的奪爵,嬴稷覺得朝堂上的空氣似乎都清新了幾分。
沒了這些礙事者,接下來,他們自然可以大刀闊斧,好好幹上一場了!
短短之間內,秦國朝廷發布了數道新令。
新令分為正式版和通俗易懂版,前者是麵向各級官吏的,後者則是麵向普通黔首的。
每日都有秦國小吏往來於黔首們之中,向他們講述新法是怎麽迴事兒,敦促他們按照新法的規定來辦事。
秦國官吏和卿大夫這邊,在實行各項措施時,就簡單粗暴了許多。
嬴渠梁年輕,看上去威懾力不夠,嬴稷就出麵做了這個惡人。
隻見他站了出來,滿臉不耐煩地對朝堂上的官員們道:「諸位既然能夠在我秦國為官,我秦國的新法,諸位應該都看得懂吧?」
「既然看得懂,那就老老實實給我按照新法去做。誰要是膽敢藐視新法,就給我等著!」
秦國官員們一時噤若寒蟬。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知道嬴稷的真實身份。
與嬴稷相處過一陣子之後,在他們心中,嬴稷簡直成了魔鬼的代名詞。
他們不敢違逆嬴稷的話,畢竟,嬴稷可沒有什麽好耐心,他的身後,白起、王翦等將領的刀鋒上還在滴血。
日前,一名膽子大的老封君公然挑釁嬴稷的權威,當天,王翦直接率領一隊兵馬,闖入那人的封地,將他和他在朝為官的兒子全部斬首示眾。
那名老封君的封地被秦國收了迴來,等著日後重新分配給其他人。
在親眼見識過嬴稷和他手底下將領的狠辣之處後,沒有人敢抱有任何僥倖心理。
對於目前的效果,嬴稷顯然很滿意。
衛鞅在看到嬴稷在朝堂上大逞威風之事後,眼中的困惑愈發濃了。
為何嬴稷在朝堂上會有不遜於嬴渠梁的權威?
說句不恭敬的,嬴稷在這朝堂之上,都快與嬴渠梁分庭抗禮了。
當他站出來說話時,朝臣們對待他的態度,簡直與對待嬴渠梁的態度沒什麽兩樣!
偏偏,嬴渠梁對此習以為常,嬴稷對此習以為常,底下的大臣們也對此習以為常。
衛鞅覺得,自己實在是看不懂秦國君臣之間的關係,以及秦國朝堂的局勢。
即使現在站在朝堂上的是太子嬴駟,也不可能僭越至此吧?
下朝後,諸位大臣們散去,心事重重的衛鞅則落在了後麵。
嬴渠梁和嬴稷對此似乎早有預料,嬴渠梁對衛鞅道:「先生止步。今日朝堂上稷兒的所作所為,可是讓先生覺得困惑了?」
衛鞅點點頭:「君上可願意為鞅解惑?」
「這是自然,打從一開始,寡人就沒打算將此事瞞著先生。」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若是嬴渠梁沒法給與衛鞅全部的信任,變法這等要緊的事,又如何能成功呢?
嬴渠梁要想做到與衛鞅君臣兩不疑,在嬴稷之事上,他就必然不能瞞著衛鞅。
況且,衛鞅本就是個聰穎之人,即使嬴渠梁什麽都不說,恐怕他也察覺到了嬴稷、白起等人的蹊蹺之處。
嬴渠梁和嬴稷引著衛鞅走入了櫟陽王宮深處。
櫟陽王宮中的宮人們一早便得了嬴渠梁的示意,避到別處去了,此時,這談話之所,隻有嬴渠梁、嬴稷和衛鞅三人。
「先生應當知道,寡人先前發布了一封《求賢令》。」嬴渠梁道。
衛鞅點了點頭,他就是被那封《求賢令》所打動,最終選擇入秦的。
「稷兒也是因為這封《求賢令》而入秦的。」嬴渠梁指著嬴稷道:「重新向先生介紹一遍吧,這是寡人的孫子秦王稷,是我大秦未來的國君!」
在說這番話時,嬴渠梁的話語中充滿了驕傲與自豪:「聽說,稱王是從駟兒那一代開始的。寡人的這些個兒孫們,可比寡人能耐多了!」
衛鞅聽聞此言,瞳孔一縮。
被「炫崽」的嬴稷一時之間不知道自己該作何反應。
平時別人怎麽誇他,他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他身為強秦的國君,難道還不值得底下的人多誇幾句嗎?
可現在,他的大父當著商君的麵誇他,他為何會覺得……唔,有些尷尬呢?
後來,嬴稷也想明白了。
大約是因為他都這般大歲數了,在他的大父麵前,他仍然被當做孩童一般對待吧。
明明他都給人做祖父了,曾孫都有了啊!
不過,嬴稷獨自尷尬的局麵,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因為此時,同樣接了《求賢令》的另一名嬴秦後裔,正飛速趕過來陪他……
有其他後輩幫忙分擔「火力」,日後,嬴稷便無需獨自一人尷尬了。
當然,這是後話,現在暫且按下不提。
衛鞅在聽到嬴渠梁的話語之後,幾乎失去了自己的聲音。
半晌後,他才震驚地看了看嬴稷,又看了看嬴渠梁:「公子稷當真是……」
理智告訴衛鞅,嬴渠梁不可能拿這種事來騙他。可、可怎麽會有這種事發生呢?